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论述

时间:2021-08-23 15:48:17 哲学论文 我要投稿

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论述

一、 身体的凸显: 身体哲学

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论述

研究的现象学范式国外的身体哲学研究有一个 梅洛-庞蒂现象。 在梅洛-庞蒂之前, 身体在现象学中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话题。 胡塞尔的现象学即使对身体有所关注, 也是从意识的先验构造出发的。 身体表现为先验意识的 意向相关项。 身体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 身体的意向性问题尤其是生活世界中的生存论的身体的意向性问题根本没有探讨。海德格尔在 《存在与时间》 中虽然对此在的实际性解释学的生存论结构进行了分析, 强调此在作为 天、 地、 神、 人 相会的场所。 此在具有 共在 结构, 即 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生存论结构。

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的 沉沦结构。 此在通过自己的生存筹划使世界得以上手 成为 周围世界, 作为存在的 生存意向性的相关项。 这就是此在生活的 生活世界。 通过此在的生存筹划, 世界作为此在存在的 意义之晕 环绕在此在 周围, 成为此在生存的一部分并在此存在。 如果我们将此在理解为 具有 身体的此在, 那么世界就是此在的身体的一部分和 延长。 这种逻辑和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是一致的。 遗憾的是海德格尔没有集中关注身体的此在问题, 这种局面只是到了梅洛-庞蒂才有了改变。梅洛-庞蒂将身体作为世界得以显现的 舞台 和场所, 世界作为身体的意向性结构的一部分, 就是身体。 世界是 身体 体现的 现象, 没有身体的 体现 世界就无法显现。 世界是以 身 体之的世界。 身体绝对在此, 世界通过身体在此。

查字典范文网[unjs.COM]

身体现象学就是世界通过身体体现 的 世界显现 学。 身体作为生存论的身体, 是具有意向性的、 主动的、 活生生的身体。 身体具有经过长期自然进化形成的 生存智慧, 身体是具有 身体图式 和 行为结构 的能行动的、 具有 默会知识 的习惯的、自动化的身体。身体图式 和 行为结构 揭示了身体意向性, 它是由人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历史地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无意识性。 由于身体的意向性和身体图式的存在, 身体仿佛具有了灵性 和 意识, 身体表现为 能思维、会行动 的身体 。 这种身体不是现成的、 完成的身体, 它是历史性的、 生成的身体。 身体意识和身体思维来源于身体在以往与环境和世界的长期相互作用的历史, 来源于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切身体验的长期积累。 它是历史的凝结 和 凝结 的历史, 是身体的 前理解 (前有、 前见和前把握)。 这种 前理解是不能以语言的、 逻辑的方式言说的, 它是沉默的、 通过生存体验和实践领会的身体思维。 这种思维来源于人的生存过程中直接的身体经验, 是肉身性的思维。新现象学的代表人物施密茨在胡塞尔、 海德格尔、 梅洛-庞蒂的基础上主张一种受到情绪震颤的 身体情景存在论 的现象学。 相比于海德格尔的 生存存在论 现象学, 施密茨突出了身体的作用, 着重探讨身体 在世界中存在 的意义, 提出一种较为完备的 情景存在论 学说。

施密茨认为, 海德格尔在 《存在与时间》 中的 此在 是一种 异化的主体性,即 被剥夺此岸 居留权 (以身体的.物质感性活动为基础的实际生活的生存权, 引者注) 而导致的 隐退性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一种担负 存在 可能性的、 无法规定的 匮乏 的主体性。 它只能通过 在世界中存在 与其他存在者 共同存在, 从世界的 上手 中, 从世界的方面来把握自身。 在施密茨看来, 这恰恰使海德格尔失去了把握主体性自身的机会, 因为主体性的 此在 是不能从世界方面来把握的,而只能 转向自身 从自身来把握。 主体性是一种基于 情绪震颤的主观事实 的 严格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必须以 身体的在世存在为基础。

由此出发, 施密茨发展出了一种身体情景存在论。 施密茨用身体的 情景存在论 取代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的解释学。施密茨主张身体处在情绪包围的 情景中, 身体遭到情绪的侵袭而发生了情感的 震颤, 使身体发生 收缩, 这是身体的 焦虑性 反应。 正是情绪或情感的 氛围 侵袭使身体处于 在此 存在的 原初情景 之下,进而使身体从 在世界之中 存在的沉沦状态之中 抽身 出来发生 自身转向 获得自我认识。 因此, 身体的情景是极端的情感和情绪造成的, 它使身体处在一种 迸发 出了的 原初情景 中并绝对地 在此 存在。 身体的原初情景 是一种展示情感存在的绝对肉身空间。 情感通过 身体的震颤 作为肉身现象而客观化和对象化, 情感通过肉身空间获得了空间性。 情感本身也成为客观可感知的对象,从而改变了传统关于情感的内主体的观念。情感作为肉身震颤所开辟的 空间现象, 具有了可以认知和把握的物质性维度。

这是通过身体体现出来的情感, 因此, 施密茨的新现象学表现为一种通过身体体现的 具身性 情感现象学。新现象学的身体是情感包围、 情绪侵袭的身体, 它是从此在沉沦的日常生活世界中 超拔出来, 脱离了具体的、 历史的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神秘 氛围 下的 抽象身体。 这种身体观并没有超越梅洛-庞蒂晚年本体论的 肉身 观念, 它是一种神秘的、 原初的、 未分化的 身心一体、 身体情感 一体的存在论之 肉。它没有注意到情感除了是一个生物学身体的震颤现象外, 还是一个社会学身体的历史现象。 这需要对身体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二、 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的内容和局限性梅洛-庞蒂作为对身体感兴趣的现象学家是身体哲学的代表。 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中的身体 概念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更确切地说,是动名词。 作为名词, 有 身之体 之意; 作为动词有 体之于身 之意。身体作为生存论的概念, 揭示了身体作为一个个体 在此 存在, 是通过身体的行动将世界万物 体现在身体上 来实现的, 身体的存在是以世界的 上身 (体之于身) 的方式来实现的。 在世界 上身 的时候, 身体也就变成世界的一部分。 身体变成了世界的现象, 世界变成了现象的身体。身体现象学和世界现象学是一体两面的。 我们通过身体拥有世界, 也通过世界理解身体。身体现象学是一种通过身体体现的、 世界万物的 聚集, 是一种身体显现的 逻各斯。身体相当于海德格尔的 此在 概念, 此在通过生存的筹划将 天地神人 聚到一起, 这样此在才完成了自己的存在的使命和目的。 身体同样如此, 它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使世界万物 体现 出来, 进而完成自己的 身 之 体现。因此, 身体是能 体现、 体会、 体验 和体知 的具有意向性的身体, 是具有生存论智慧、 身体图式 和 行动结构 的身体。身体现象学使 天地神人 成了身体的现象, 脱离身体的 体现, 宇宙万物、 天地神人都成了不能显现的 自在之物 和神秘的 本质。 那么, 是谁赋予了身体这么特殊的地位呢? 身体本身是什么呢? 身体本身是 不可见的、 不在场 的, 身体是现象学的 事情本身 和自明性的真理, 不承认这个 事情本身就没有身体现象学。 在此意义上, 身体现象学仍然是先验的身体现象学。 只不过同胡塞尔相比,换了一个名词而已, 用先验身体预设取代了先验意识的预设而已。 这个身体是没有历史的、 没有生成的抽象 自在之物, 是一个先验逻辑的构造。 这个身体拒斥历史发生学的分析, 它是身体现象学建构的阿基米德点。

它相当于黑格尔逻辑学 《存在论》 中的 纯存在, 它没有任何认识论的规定, 它是 纯粹的无。 身体现象学在认识论上是从 无 开始的, 揭示了身体现象学如何 无中生有 的逻辑。 这与海德格尔的无之无化 的存在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超越身心二元论的模式, 提出了 肉身存在论 的思想。 但它的肉身概念 只是存在论的、 非概念的层面 前科学 的 纯粹经验 世界, 它是活生生的、直接的原初生活世界的身体体验, 它是科学世界和认识论世界的身体和心灵的意义来源。 对肉身 的把握靠 现象学直观。 这种纯粹经验的 生命 直观拒斥知性概念的分析和辩证理性范畴的重构, 它始终对科学知识和哲学理性保持着 神秘 的维度。 对梅洛-庞蒂的 肉身 存在论现象学来说, 黑格尔的关于身心统一的辩证超越模式是不得要领的, 因为作为理性范畴的身心统一即肉身范畴已经不是直接经验和现象学直观, 它是对肉身经验的 理性重构。肉身范畴不是肉身存在本身, 它是对肉身经验的理性模仿。 它不能对肉身这一原初经验进行直接观看 和 直接体验, 它无法进入存在论的肉身体验之流和身体生命的维度。显然,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逻辑仍然局限于纯粹理论理性层面, 封闭在理论自身的逻辑之内, 最终导致了身体的神秘化。 克服这种神秘化, 实践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哲学是一个有力的武器。 身体的神秘的意向性、 身体的体现 能力以及身体的 图式 等先验结构,都能从实践的物质感性活动来得到解决。 实践的身体才是具体的、 生活世界的真实生存的身体,才能真正 体现 宇宙万物, 与世界发生真正的、 切实的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真实的世界历史和人的真实身体历史。 人的身体 世界史 和世界的 身体史 都是通过工业活动不断生成的过程。 工业活动打开了人的身体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 因此, 对身体的理解必须同现代性问题、 同生产方式问题以及资本通过工业生产的全球化问题相联系,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打破身体哲学研究的抽象化、 神秘化的倾向。 而这需要建立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身体观。

三、 国内的身体哲学研究: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范式

国内身体哲学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张再林先生。 受梅洛-庞蒂的影响, 张先生从现象学方法入手切入中国传统哲学的 身体 概念, 试图建立身体思维基础上的中国古代身体哲学。 张再林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是一种身体哲学。 相对于西方意识哲学的 反思 取向、 祛性 特征和还原论的方法论原则, 中国古代哲学具有反身 取向、 尊性 特征和系谱学的方法论原则。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 以身体道、 即身而道在 的特色, 这种 身体的道 即身体的逻各斯 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宇宙学、 伦理学和宗教观等理论中。 在此基础上,张先生从独立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论意识入手, 以维科的历史哲学、 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伽达默尔的

【身体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论述】相关文章:

哲学观反思与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12-03

交往概念与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09-05

深生态学与哲学范式的转换10-06

新公共管理范式转换的哲学视角07-02

大学文化研究范式的缺失与转换07-15

中国数学史研究范式的转换07-21

从哲学的“定性化”中走出来-哲学范式转换的重要内容09-01

文化哲学:21世纪哲学研究的新范式09-05

哲学范式的转换--可持续发展的阿里阿德涅的线团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