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时间:2021-12-11 19:23:09 教育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1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但二者又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实践前提,后现代主义是大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也为大众文化所辩护,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大众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作 者: 涂圣婷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刊 名: 剑南文学 英文刊名: JIAN NAN WENXUE 年,卷(期): 20xx ""(9) 分类号: G04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大众文化 现代主义 中国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2

  【摘 要】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从商品社会到影像社会的过程,从日益增长的商品化和产品化到被后现代理论所描述的关键现象——内爆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新形式的思想、文化、技术与生活的出现,后现代文化开始初现,后现代话语已在全世界流行,与后现代有关的争议到处皆是,后现代转向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

  【关键词】后现代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

  一、初识后现代大众文化

  后现代文化因与工业文明存在着因果关系而表现出与大众文化较多的亲缘性,与当代社会的高度商品化和高度媒介化相互联系。“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主义却是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或是文化生活都渗透着资本和资本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等领域无处不在。于是文化作为一种消费品从文化圈里走出来,雅俗文化的界限被打破,艺术品成为供大众消遣的一种手段,甚至理论也变成了一种哗众取宠的商品。商品的逻辑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人们已经不再以个性、创造性、批判性、超越性或者如本雅明所谓的“韵味”这样的概念来评价和要求文化,而是以大众性、娱乐性,甚至畅销性来衡量文化的意义——而这正是后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

  对于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特点,杰姆逊的概括是五种差异的消失:一是内部和外部的差异;二是本质和形象的差异;三是弗洛伊德无意识和显意识的差异;四是存在主义真实性和非真实性的差异;五是能指和所指的差异。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对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理解与研究,必须置于消费文化的发展之中,后现代大众文化从消费文化中吸收了生活的审美呈现方面的许多特征。

  1 。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法国社会理论家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消费社会从根本上意味这消费游离与生产过程,在此基础上,物的实用性消退,非实用性浮出水面。由于被消费物已经在实用功能的意义上全面满足了人的需求和欲望,整个资本主义的消费开始由物的有用性消费过度到物的符号性消费,符号价值代替了使用价值。”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这种生活方式使人们生活在时尚与流行之中,娱乐、消遣、休闲、消费具有新的生活价值,寻求更新更好的消费成为人们新的价值观和生活追求目标,人们关心的只是“消费时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等问题。”消费生活延伸了现实世界的浪漫情调,把追求崇高信仰的幸福感,变成了具体的消费中的快感,变成新的无数个体验中的幸福。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影像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产品。“在大众文化中,由于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其使用价值,而主要是消费它们的形象,即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也是后现代主义的)情感体验。因此,影像就替代了使用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代用品。”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一则广告,情感诉求和深度意义难觅踪影。如“尖叫”饮料广告,一个年轻英俊的青年阔步走出地铁;青年在迪吧狂舞;青年在篮球场扣篮后满头大汗地喝着“尖叫”饮料;画外音:“随时放松自己”。显然,这则广告镜头就是碎片的移动组合,充满了断裂感和非连续性,广告的深度意义消失,有的只是浅显的.平面意义。后现代消费文化因之也沦落为一种“引用”文化,一种平淡或缺乏深度感的文化。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当今人的根基持存性的丧失不仅是由外部的形势和命运所造成,并且也不仅是由于人的疏忽和肤浅的生活方式,根基持存性的丧失来自我们所有人都生于其中的这个时代的精神。”

  4。 消费感性化

  后现代消费社会中, 人们消费常常仅是为了获得一种愉悦和一种满足。人们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商品的象征意义和内涵价值, 更注重个人的享受,注重感性、感官和欲望的表现与满足。自己在家中冲泡一杯咖啡只要一元钱, 而在咖啡屋一杯咖啡要几十元人民币, 人们从咖啡屋浓郁的咖啡香味、幽雅的环境和动人的音乐中体会到了咖啡的浪漫, 品味到了小资情调和时尚轻松的生活方式, 人们宁愿花费更多的钱去享受在咖啡屋的感觉, 而不愿意在家为了解渴而饮用咖啡。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

  5 。文化商品化和商品文化化

  后现代消费社会里,文化和商品紧密联系,结成同盟。一方面,文化可以拿来消费,变成了一种商品。文化已经洗去了高雅、严肃和纯粹的色彩,把文化艺术包装成商品,以纯粹审美消费的实物提供给观众,成为可供买卖的东西,使文化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消费。另一方面,文化融入了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为了增强消费的满足感以及现商品的符号价值,一切商品消费又都美其名曰“文化”,给商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文化的氛围里快乐消费。正如杰姆逊所说:“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品正在成为商品……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文化、艺术与商品经济在交融中共存,商品文化化和文化商品化将成为后现代高消费社会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xx。

  [2][美]弗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62。

  [3]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4][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xx。18—20。

  [5]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 1235。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3

  摘要:杰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主要分析了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应当注意的是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在当今资本主义经济转型的社会中考察后现代主义这种文化现象,正是基于这一研究使杰姆逊关注到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指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是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产物,有着无深度感、无主体性等特点。

  关键词: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

  一、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化产生的基础是晚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晚期资本主义是对后工业化、充分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总概括,其基本特征是工业化的组织管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农业、商品流通领域,并进而渗透到文化生产、娱乐消费等领域,其主要特点是跨国资本的全球扩张和纵深发展。”1杰姆逊认为文化理论的构建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近期出现的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筑,揭示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并且文化也是理解时代特性的重要手段。由此说明了经济现象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逐渐消失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杰姆逊引用厄内斯特.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能力科技发展中的基本革命——透过机器来生产机器引动器的科技——这正是科技革命史中最关键时候。1848年以来蒸汽引擎的机器生产,19世纪90年代以来电力发动机及内燃机的机器生产,以及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及核子能量机器的生产——这三种生产的成功,乃是人类社会自18世纪后期经过‘原本’的工业革命以后因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所驱动而形成的极为普及的科技革命。”2曼德尔依据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经历了三次不同的阶段,并且不同阶段资本运作的特点也不一样,每个阶段发展都是对前一阶段的深化和扩展。第一个阶段是与蒸汽机时代相对应的市场资本主义,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还是自由竞争,与此相对应的文化表现形式为现实主义;第二个阶段是与电力发动机及内燃机相对应的帝国主义下的垄断式资本主义,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是高竞争导致的垄断资本,该时期的文化表现为现代主义;第三个阶段则是当下人们所处的阶段,是与电子及核能量机器对应的跨国资本主义阶段,这个时期的资本运作的特点是资本的跨国运作,文化表现形式为后现代主义。杰姆逊大体上认同曼德尔对资本主义历史分期的划分,正如杰姆逊在文中指出的那样:“既然社会及科技的发展会从一个时期演化到另一个时期,则社会文化跟机器的关系以及它对机器的再现的方法形式,自然也会因时移世易而辩证地转变。”3杰姆逊根据曼德尔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分期理论。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分期了理论相继产生,既相互关联又有其不同的文化风格。

  二、影响后现代主义的因素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对大众文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可以说大众文化的繁荣是后现代主义的必然结果,大众文化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功能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精神。深入分析大众文化有利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今的发展。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产生深刻的变革,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以及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大众传媒的普遍性日趋广泛,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及广告工业的急剧扩张等使文化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这就是真正的形象社会时期,从此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主体面临每天多达一千多个形象的轰炸。”4人们就这样生活在一个影像世界里,影像文化以视觉为主,各种不断变换的影视形象代替了纸质文化带给人的思维想像。第二,消费社会的出现使得消费成为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动力,生产规模的大小受制于消费力的水平,资本主义社会在文化产品与商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化开始入侵到文化范围,文化产品进入到市场领域,映入消费者的眼帘,文化被市场化了,成为大众的消费品。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纯粹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严格的界限也日益消弭。大批量的生产指向消费、闲暇和服务,消费成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动力和主流,也成为后现代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三、大众文化的特点

  “杰姆逊认为它是指凭借现代高科技手段大规模地进行复制和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这种文化工业不是产生于大众本身,而是‘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的。是一种典型的商品文化。”5

  (一)大众文化是一种无深度感的平面文化

  大众文化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商品生产紧密结合,生产的逻辑受到商品的逻辑的影响。由于晚期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已经被商品化,因而一味地重视效率,追求时尚和流行,以往的文化是被理解为音乐、绘画、纯文学之类的有自律性的高雅文化,而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文化则为一些无深度感的平面文化,与金钱、利益、市场挂钩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消费品,人们不再挖掘作品背后所拥有的深刻含义,追求的只是即时消费和当下体验给人们的身心带来的快感。随着文化在生产方式和存在形态的改变,文化价值由其商业价值来衡量。由于受到资本商业运作的影响,后现代文化多表现为形象化,因此,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和缺乏深度是形象化的结果。

  (二)大众文化使人们的主体性消失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得大众文化有了众多的消费者,过去具有主体性、批判性、反权威和创造性的艺术家被大批丧失主体意识的制造者所取代,城市文明显示出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人本身被“物化”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丧失,大众文化消解了主体至上的原则,创造力是艺术家在作品创造中的关键因素,一旦创造力消失,也就体会不到艺术家在文化作品中独有的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召唤、真理意义的追问、价值追求的体悟,在文化层面上提高对人生自由境界的追求。艺术家的思想为市场而生,他们也意识到如果想在金钱利益至上的社会中获得交换价值以维持生存,他们制造的产品就要符合市场的需求,追求的不再是个人风格而是一味地迎合大众和市场,在追求大众化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不再是传统经典文化的塑造者,也不再进行精神创作的活动,不是精神价值的创造者,而是大众文化的制造者。大众文化丧失了现代主义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化风格,因此,大众文化的繁荣不仅使文化产品的创造者丧失了主体性,也使得消费者丧失了主体性。

  (三)大众文化的创作的手段是“拼凑”

  “今天,拼凑作为创作方法,几乎是无所不在的,雄踞了一切的艺术实践。”6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之前存在的现代主义文化创造的是新风格、独特的文化产品,而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生产者由于缺乏创新性,以迎合大众为主,被资本所控制与市场相关联,因此,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所做的工作就是简单的模仿过去的文化风格,这是一个缺乏文化创新的时代,当通过拼凑的方式将原本无关联的文化艺术形式组合成不同效果的大众文化产品投入市场,再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很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正是由于“拼凑”手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大众文化日益繁荣。

  参考文献:

  [1]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3]刘梅.詹姆逊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倾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6).

  [4]杨生平,吴歧范.詹明信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探析[J].教学与研究,20x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