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

时间:2022-05-24 18:35:27 教育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通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通用6篇)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 篇1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社区教育担负着重要作用,社区教育是完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所以,必须要重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社区教育建设工作。

  1 、社区教育在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1)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施终身教育平台。当今社会是知识更新的时代。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学校生活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所以,人们学习和获取知识,不再局限在学校的体制之内,而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成为一种现实社会人的需要。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当前,现代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终身教育的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所以,农村的社区教育成为传播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平台。

  (2)社区教育有利于净化农村的文化市场。加强社区教育还能够净化农村的文化市场,促使农村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市场主要是农村文化宣传材料、文化出版物、网吧管理、科技文艺活动等内容,对这些方面管理好了才能建设好农村的文化市场,消除农村文化市场中的落后与弊端的地方,维持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撑。

  (3)社区教育为农村培养出更多文化人才。社区教育离不开农村文化人才,农村也存在一些具有高超技巧的人才,他们传承了当地农村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农村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要想发展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这些人才,同时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也挖掘出并培养出更多的文化人才,为农村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保障。

  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社区教育的建议

  (1)创新理念,改善硬件。加强新农村信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普及社区教育理念、灌输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农村的信息化普及率还比较低,很多人没有掌握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只能通过现场讲座和读书的形式实现终身学习村民想要接受新知识快速融人城市生活的愿望和聘请专职教师的高额费用,构成了供需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宣传和经费投人,使通过社区教育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深人人心。

  (2)整合资源,课程研发。建立农村社区书屋和远程平台等硬件设施后,还要考虑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等软件为面的建设现阶段图书资源、音像资源和课程开发的侧重点,应放在如何让农村居民提高素质适应城市生活和掌握生存技能上我们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和技能需求,制作、编写一此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市民化学习课程和书籍,及时将新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这此未来的新市民,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也要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统一资源建设渠道。

  3、 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1)营造包容互助的文化氛围。包容的文化氛围包括社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与支持、互相帮助与合作、互相交流与欣赏,具有团体凝聚力,对团体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社区成员之间应该敞开心扉,加强与其他成员的协调合作,积极与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保护不同的见解,容许成员提出批判意见,参与其中的成员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才可以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才能使社区学习共同体更好地发展。

  (2)建立专家引导的学习机制。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专家队伍的引领,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取得进步,但是来自高层次教育科研机构的指导专家可以帮助成员更好地开拓视野、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的内容、了解到新的学习方法等,可以更好地促进成员的成长。吸取专家的思想,取得进步,专家可以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指明方向,纠正其在发展过程的错误,或者引导其避开发展障碍,在专家的指导与引领下,社区学习共同体可以发展的更好。

  4、 结语

  社区教育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在此过程中的重视,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新农村社区教育事业,政府部门要加快落实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社区居民要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推动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 篇2

  一、引言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总是与劳动力流动相伴而生的。近二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人口流动也随之增加。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6年底全国有1.32亿农民工,其中2644万举家外迁(国家统计局,2007)。农村劳动力流动,无论是否携同子女外出,都会对他们子女的教育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也会对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提出新的挑战。

  本研究试图描述和分析由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农民工子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有关数据估计农民工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规模和区域分布;第二部分分析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决定的因素;第三部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概况

  (一)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界定

  由于农民工所采取的对待子女教育的方式不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类基本问题,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农民工子女的失学问题。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主要源自农民工子女与其父母一起流动到家乡以外的地区上学所面临的种种不适以及流入地政府或社会对外来儿童入学的包容和接纳方面的约束。它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

  (1)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流入地后能否继续其学业或能否进入流入地小学就读;

  (2)流动儿童能否与流入地当地的儿童同等分享流入地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3)流动儿童能否在学习上跟上所入读的流入地学校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并在心理上适应新的环境。通常这些问题会更具体表现为三个选择性问题,即:流动儿童是在流入地继续上学还是被迫辍学,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就学还是去学习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类似的私人学校就学,以及在公立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能否受到公平的对待。有许多因素影响和决定流动儿童的教育选择,这些因素包括:

  (1)流动儿童的父母承担子女生活和教育的经济能力和时间;

  (2)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为流动儿童所提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有关支持或限制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4)流入地政府和居民对待流动儿童教育的态度。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关注的是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民工子女失学主要是指农民工义务教育学习年龄段的子女因直接或间接受到父母外出打工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完成义务教育。在实际中,农民工子女失学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从来没上过学;二是上学后未完成9年义务教育就辍学了;三是延迟入学(即在较正常上学年龄更晚的年龄入学和上学)。

  (二)不同类型农民工学龄子女总量估计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全国农村有外出劳动力1.1823亿,另有700万6~14岁的流动学龄儿童和2200万的留守学龄儿童。这一估计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出来的。由于样本大、抽样和调查方法科学,其估计结果应该基本可信。但是由于国家统计局的农村住户调查采取记账方式获取数据,在抽样时举家外出的农户一般多被排除在外(样本确定以后举家外迁的农户会包括在样本中),因此根据农村住户调查结果估算的举家外迁农户数据和流动儿童的数量会被低估。

  除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之外,还有一些研究也对全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总量做过估计。段成荣和周福林利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0.95%样本数据估计全国农村14岁以下儿童中有8.05%是留守儿童,根据同一调查的年龄结构估计,2000年全国留守学龄儿童1496万。假定在2000~2004年流动人口的年龄、婚姻状况结构和城乡分布不变,2004年全国留守学龄儿童为2880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为1944万,这一数字仅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留守学龄儿童总数少256万。这一差别可能由于全国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比例上升所致。可以相信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4年的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数字是可信的。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为1.3212亿,如果假定2004~2006年留守学龄儿童与没有举家外迁的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比率(23.52%)保持不变,2006年全国农村留有学龄儿童为2486万人。

  为了更准确估计全国农村流动学龄儿童的数量,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相关的估计。据四川省统计局的一项研究,该省每一万名外出农村劳动力就会产生4000名留守学龄儿童和1000名流动学龄儿童(四川省统计局,2005)。这个比例大大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年全国流动学龄儿童的数字。由于四川是全国农民工数量最大的省区,该省农村留守学龄儿童和流动学龄儿童的比值对全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还有不少其他的研究也反映出国家统计局估计的农村流动学龄儿童数字偏低的情况。我们在广东的调查获知:2005年作为全国农民工流入绝对量最大的广东省有2300万外来劳动力和180万流动学龄儿童。广东流动学龄儿童和流动劳动力之比值为7.82%。一项关于上海的研究显示2003年上海有外来务工人员400万,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32万。两项关于北京的研究显示2003年和2005年北京分别有外来务工人员300万和357万,周期流动学龄儿童分别为22万和50.4万(王璐,2005;段成荣,2007)。江苏省农民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数字显示2006年全省有900万农民工和56万流动学龄儿童(江苏省农民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浙江省统计全省2005年有流动学龄儿童65万,相当于全省同期农民工总数的6.2%。综合这些研究,保守估计农村流动学龄儿童应不低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7%。根据国家统计局基于对全国7100个村的68000样本农户的调查估计,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为1.3212亿。以7%比值估计,2006年全国农村流动学龄儿童有925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有2644万举家外迁的劳动力,按估计的劳动学龄儿童推算每两个举家外出劳动力平均带出0.7个学龄儿童。由于举家外出劳动力中包括家庭中其他成员,如小孩的叔叔、婶婶、爷爷、奶奶等,这一数字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 篇3

  一、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服务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1.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弱化

  近些年由于农业类专业招生不景气,在设置新专业的过程中,一些学校比较随意,既不考虑学校自身条件,也没能针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前期的充分论证和必要的准备,致使一些新开专业从一开始就在低标准上运转,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具备开设的条件。另一方面,农村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地方针对性不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地方政府部门对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和指导力度不够,更使专业设置门类繁多,交叉重叠现象普遍,专业设置缺乏地方特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个性。一些院校的农类专业实际上已濒临绝境,脱离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不具备为农服务的能力。

  2.高素质教师流失严重,服务队伍的素质与结构不合理、服务的专业性不强

  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的地理与人文环境相对较差,教师的待遇与个人素质能力结合不紧,以及职业教育的地位未能提升到一定高度等多种原因,不少农村职业学校难以吸引、留住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导致教师队伍建设非常困难。具体表现在教师人数总量不足、专业课教师结构性缺乏的矛盾严重。在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所流失的教师中,相当部分是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和丰富实际经验的专业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文化课教师。优秀教师的流失,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巨大损失,也成为服务的一大劣势。

  二、中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的意义

  1.中等农业教育是发展农业生产、壮大农村经济的需要

  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中心环节。当前,农业生产发展要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非农产业的逐步扩大。从农村的实际看,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不足1%,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而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率先转移了,剩下的劳动力素质很低。科技人才的缺乏和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有70%左右推广不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有30%,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发展生产、改善经营的关键在于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劳动力因素,因此,必须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化的新型农民。

  2.中等农业教育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

  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农民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以及转移层次的提高。目前,我国约有农民工1.2亿人,其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占66%。农村劳动力中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受过中职教育的仅占0.13%,没有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普遍缺乏劳动就业培训的农民工的技能素质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市场的素质要求相差更远。因此,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实属当务之急。

  3.中等农业教育是改变农村风貌、实现民主化管理的需要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既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村民依靠自己的勤勉、自助与协作改变家乡的面貌。实现民主管理,倡导文明乡风,不仅需要农村基层政府真正成为服务型政府,能够为群众谋健康、谋福利、谋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谐,也需要激发农民的主人公意识,增强其参与农村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未来的新农村应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和谐统一,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目前,我国人口的60%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素质低下,不仅影响生产发展和增加收入,而且也影响农村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建设。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法制意识与民主意识,是新农村文化发展、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 篇4

  当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必然要求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这明确指出了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最终目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而农村经济和社会本身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立足点。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显示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一、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农村教育的要求

  1.从国内外经济的大环境中考察我省农村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把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导向。随着我国农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将更快地走向世界,进一步融合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意味着我国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脉搏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东南腹地,是一个农业大省,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7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41万人,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3%。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文化、经济氛围,经济必然会承东击西。要认识我省的农村经济,就必须把它放到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那么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呢?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均GDP1990年约为3006美元,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在100位左右,刚跨入世界银行划定的温饱型国家行列,属国际范围的贫困地区。而湖南省的经济水平又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属于中间的省份,1990年,全省人均GDP为1106元,经济落后是毋庸置疑的。2005年,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跨入全国中等发达省、区的行列,其发展是很快的,但差距也是明显的。2005年,我省GDP达到6473.61亿元,排全国第13位。排名比2004年后退1位。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54.9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604.57亿元,增长1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366元人民币。全省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三项产业结构为19.4:40.2:40.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点一线”地区GDP为4108.31亿元,增长13.2%,比全省快1.6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的63.5%。“长株潭”三市GDP为2412.6亿元、增长14.0%,比全省快2.4个百分点。大湘西地区GDP为733.66亿元,增长11.4%,比上年快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物价涨幅回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涨幅较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就业形势较好,年末全省就业劳动力3801.8万人,增长1.5%。湖南在2004年度全国经济普查之前,GDP总量在全国排名12位。普查之后12位的排名并没有变动,但北京GDP总值超过湖南排到了第9位,而原来排在前面的湖北省,以GDP总量低于湖南8个多亿的微弱差距排到了第13位。湖南周边的省份,除广东之外,其余基本发生了位置后移的情况。经过国家统计局审核,2005年湖北省的GDP总量再度以几个亿的优势,超过了湖南,目前湖南在中部六省中,落后于人口大省河南和湖北,排名第三。

  2.湖南省农村教育发展侧重点的选择。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湖南的农村教育应该如何适应本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怎样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呢?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农村教育面临的课题之一,当中就有一个农村教育发展侧重点的问题。农村教育发展侧重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在这种特定农村经济条件下,将农村教育层次的组合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的大小。很显然,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总体教育水平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然而不同的教育层次对不同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不同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的欠发达国家为了寻求加快本国和本地区自身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教育发展探索,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这为我省确定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亚、非、拉欠发达国家在教育的发展上,有的侧重发展初等教育,如韩闰、泰国、肯尼亚、萨尔瓦多等;而有的则侧重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发展,如印度、巴基斯坦、加纳、利比里亚等。耐人寻味的是,几十年来在教育发展上侧重于初等教育的国家一般来说经济都获得较高增长,而侧重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国家,绝大多数经济增长都是缓慢的。国外的学者经过长期的大量的统计研究得出结论:就经济增长而言,贫困国家和地区得益于小学资格和更大的国际贸易开放度,而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发展并不刺激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在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中小学和中等及以上教育层次以及经济开放度,都积极地影响经济增长。

  目前,湖南还有38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2005年,我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0%。由此可见,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低是我省的现状,广大的农村地区尚处于贫困和温饱阶段,农业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从另一角度来看,人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人和生产的其他要素相比,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外,人受教育的层次越高,其流动性就越大,而且这种流动往往是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边远地区流向中心城市。初中以下教育主要影响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集中在县城或县城以上的人口集中区。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过低的状况,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重点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才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湖南只有全面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使科学技术在广大农村得到推广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全省农业方式落后、生产率低的面貌。农民的温饱解决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就有了后劲,同时也为高一级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因此,我省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则应低重心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只能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只能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教育和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结构上,要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

  3.农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适应。农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适应就是在办学、投资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1)扩大各级教育机构的自主权。现在我国正处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农村经济将形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运行体制。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村教育体制也必须相应地进行变革。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问题将成为中心议题,而基层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应变能力,学校缺乏自主办学的活力。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并且由此形成一套不断变化的价值规律、竞争机制、公平与效益观念。这些都会对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产生影响,并对人才信息反馈、人才供求产生极大的协调作用。这就要求农村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使各级教育机构具有相应的自主权,以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及人才资源的不同规格要求。农村教育的改革,可以采取先易后难、抓大放小的策略。在办学体制上,坚持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鼓励发展多种办学形式,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在管理体制上,以招生为先导,以就业为龙头;在人才培养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对市场经济波动性的适应。国外市场经济的经验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告诉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经济发展就处于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客观波动性及周期性。几十年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过度的人为干预,经济的运行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经济发展随政治的指向而波动,呈现出不规律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按照国情有规律运行,必然会出现规律性的波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农村经济与农村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决定社会对农村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能力。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对农村教育的需求程度,决定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从而对教育教学内容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促使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市场经济的被动性,影响最大的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因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市场对各类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必然影响到人才培养的配置。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疲软,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波动性。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不断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化,在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上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状况,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办学活力。而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不管市场经济如何变化,它主要是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与之适应,而不能随之波动而变化。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我们应当切实把它摆到农村经济社会与整个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地位上,必须有人力、财力和物力作保证。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是决不能由市场来调节的,而是法定的、强制性的,是儿童平等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履行的责任。

  二、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是我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湖南农村教育发展很快,但与全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全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全省有2086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其中县镇及以下农村的学校有19744所,约占93%;有717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其中县镇以下农村学生有618万人,约占86%。全省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03%、96.67%,年巩固率分别为98.96%、94.75%。

  2004年湖南省教育统计报告显示,全省各学历人口分别为:研究生3.91万人,本专科生122.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生97.43万人,普通高中生178.68万人,初中生529.53万人,小学生6493.19万人。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我省研究生排全国第16位,普通专业本科生排全国第15位,成人专本科生排全国第23位,中等职业教育生排全国第13位,普通高中生排全国第17位。各学历人口均排在全国中下位置。我省和全国相比,主要差距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全省各界认识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顾一下德国、日本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日两国可谓一贫如洗,经济已近崩溃,工业、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设施已是一片废墟,科技人才流落他乡,科技水平一落千丈,还有沉重的战争赔款,差距可谓大矣。然而德、日两国10年以后经济起飞,30年后就已重新跨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两国具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早在19世纪末,德国的小学入学率就高达99%,在20世纪初,日本的小学普及率也达99%,是当时教育普及率最高的两个国家。而我省2005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03%,从这个角度说,我省教育可谓是“百年差距”!战后,日本面对一片废墟,仍将义务教育由6年延长到9年,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到20世纪70年代高中在校生增加了65%,大学在校生增加1.9倍,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切经济的、科技的差距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教育上的差距。我们应该认识到我省农村经济、科技的落后只是表象,根本的还是农村教育的落后。因此,我省农村人口素质形势是严峻的,改变这种状况是全省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2.人力流动性小的特点要求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历史发展到今天,融合已成为世界的大趋势之一,它使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资源的多寡已不构成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因为资源的流动性使资源的短缺可以在市场交换中得到弥补。事实上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已被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超过。如东亚与拉美、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其次,资金也不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全,集资渠道多样化发展,资金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投资效益而不是投资总额,或者说投资主要受到经济利益的激发,外资尤其如此。另外,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也可以通过转让而获得。人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任何资源、技术、资金都可以在市场的融合中得到弥补,而只有农村人口是无法通过引进来提高质量的,即使有提高也是微乎其微的。

  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是人口质量的竞争。农村人口质量是农村人才的基础,也只有在一定的农村人口质量基础上才能发挥人才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只有立足于农村基础教育。要把沉重的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只有以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三、提高全省农村教育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大量的农村合格人才,而农村合格人才的培养,又需要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上,不仅农村教育的规模要有较大发展,而且要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它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农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是通过培养的人来实现的,这样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劳动再生产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科技发展的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教育界必须牢固树立一种思想:农村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最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培养大批适应农村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

  2.提高办学的效益需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质量意识:农村教育质量是农村教育的生命,是农村教育成败的关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是农村教育效益的体现,低质量是教育最大的浪费。办学效益就是经费使用效益与社会效益。我省在扩大各级教育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把农村教育的质量与办学效益放到突出的地位上。

  应当看到,全省的农村教育质量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在我省是带普遍性的问题,尤其是在老、少、边、山、穷的地区。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质量、高水平普九的全面推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就更艰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必须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走质量和效益发展的路子,以质量求发展,才能提高农村教育的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我们必须树立教育的质量意识与危机感。教育周期长,调整缓慢,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因此,在增加农村教育投资的同时,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常抓不懈,才能实现“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根本目的。

  3.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农村教育质量低的根本原因是我省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教师职后培训不足。2004年,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为98.68%,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3.56%,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8.26%。小学教师大专化、初中教师本科化的比例分别为16.77%、27.99%。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从层次结构上看,由于生源变化,全省小学教师将继续出现富余,初高中教师不足;从年龄结构看,小学教师年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从学科结构看,音、体、美和英语、计算机教师仍然不足;从区域结构看,城镇教师相对饱和,而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教师不足。因此,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要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重中之重,必须从现在抓起,今天的教师素质就是明天的教育质量。而教师质量提高,一是投入更大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好师资培训基地,办好湖南师大、各地师范学院,培养培训高素质的农村教师,这样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就有了一定的保证;二是充实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提高办学水平与培训能力,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使全省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三是稳定现有的农村教师队伍,下大的决心,花大的力量,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的职业。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 篇5

  内容摘要:传统艺术文化教育在河南宝丰的农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几百年的艺术文化教育传播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播特征。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新农村的进程中,重视农民群众利用自身的艺术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创造,将对于促进“三农”工作、扩大艺术文化教育产业发展、保护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新农村 传统艺术 传播

  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的传播发展,不仅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文化传播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对于构建新农村的和谐社会的环境,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河南宝丰的新农村艺术文化教育伴随着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得到传承与传播发展,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尤其是魔术、曲艺音乐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文化教育基础,近两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当代“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建设中,农民群众利用自身的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教育传播,以艺术致富求发展的创造探索和实践,扩大了艺术文化产业发展,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对于新农村的“三农”工作建设及艺术文化教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文化教育资源的形成与传播

  宝丰位于河南省西部,现人口约48万,有13个乡镇,320个村。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历史悠久,魔术、曲艺音乐的群众基础深厚,素有“曲艺之乡”“魔术之乡”的称号。影响较大的艺术文化教育形式为马街书会和魔术表演。

  马街书会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大奇观,1996年被列入“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现今每年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聚集在马街村展示说书音乐艺术,已成为马街、宝丰等农民的重大节日和曲艺盛会。马街书会至今已有700余年文化艺术教育的历史,据《宝丰县志》记载:“此会源于元延佑年间(1316年),当时有一老艺人,演技精湛,广收门徒,在曲艺界德高望重;且正月十三,农民艺人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负鼓携琴,吹拉弹唱,为其献艺祝寿。以天为棚,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在河坡处、山冈上、麦田里、小路旁摆下阵势、扎起摊子,台台相连,说书献艺。时间仅一天,到会艺人多时达3000人,千余台书汇成了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听书群众多时达10多万人。”①在马街村广严寺及火神庙碑刻中记载:“马街书会源远流长。”②马街书会在当今,既是艺人的展示与农村群众的自娱,又是节目演出的交易会。艺人的表演,称之为“亮书”,如被人请到他乡继续演出,称之为“写书”。这种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不衰成为中华奇观,马街书会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产生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间,它的延续和发展与河南宝丰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宝丰魔术表演艺术源于唐宋时期,经过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粗犷、幽默、滑稽、神奇的地方特色。宝丰民间剧团和农民表演有着历史的传统,解放前每年遇灾年,常出现成群结队的农民外出表演戏法,以求得温饱,混口饭吃。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木偶魔术民间剧团。民间魔术剧团开始在赵庄乡出现,至90年代,民间剧团迅速增加。目前,宝丰县13个乡镇拥有民间表演团体12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商酒务、赵庄、肖旗、石桥、大营、张八桥、前营7个乡镇。其中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形成比较集中的是在赵庄乡,有魔术专业村6个,民间表演团体600多个,演出专业户2000多户,从艺者2万余人,分布在世界及国内许多地区,形成了农民魔术表演艺术团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宝丰文化现象”的产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农村剩余劳动人员的增加和广大基层群众艺术消费的高涨,为“宝丰文化现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广大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则是其直接的推动力。

  二、传统艺术文化教育成为新农村的文化产业

  目前全县拥有50个团体以上的民间表演专业致富村达15个,平均每年演出42万场次,观众达500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2亿多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出总收入达2.86亿元,约占全县GDP的5.6%,成为宝丰县经济发展的六个主要产业之一。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了解,全国共有2000多个民间演出团体,10万多人的民间艺人,宝丰县均占了一半。他们走遍了全国农村演出市场,到过青藏高原,走出了一条农民自办文化、政府扶持农民办好文化,农民办文化乐起来、富起来的农民发展新路子。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演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团体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小部分团体坚持常年在外演出。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集魔术、杂技、歌舞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团体;另一类是以武术、气功为主的表演团体。较大的团约有120人,较小的团以家庭成员为主。从经营状况看,有部分的团体演出、管理水平较好,每年的门票收入在100万元以上,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演出。一部分团曾到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演出,另一部分团已与我国香港、澳门等文化演出公司签约演出。

  宝丰县民间演出团体的主要演员收入多在每月5000元左右,有65%的团体具有中等表演水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演出地点主要在县城及城乡结合部,有时在集贸庙会上演出,演出形式主要以大篷车、大盖棚为主,有的在城市剧场。还有200多家团体演员素质较低,装备和管理水平差,演出多在偏远乡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

  目前,国内文化界和新闻媒体对宝丰文化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外国电视台为马街书会拍摄了电视片,题为《当田野成为舞台》。河南省和宝丰县文化部门也对民间演出团体不断提高认识和管理,改变针对个别表演团体在演出中存在问题进行围追堵截的做法,提出“全力支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逐步提高”的方针,促进宝丰民间演出团体形成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

  三、艺术文化教育传播的思考

  宝丰的民间文化发展,不仅是一种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民群众利用自身音乐文化资源传播致富求发展的一种创造,它对于促进“三农”工作,扩大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思路。

  (一)开创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随着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组织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在城乡巡回演出,并逐步形成艺术文化产业,走上一条发展民办文化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据宝丰的赵庄乡文化站统计,在宝丰赵庄、商酒务等乡镇的农村,1998年仅魔术一项全乡收入达1000万元,人均800元,2000年上升到4000万元,2004年将近6000万元,早在1996年,赵庄乡就在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电话的目标。不少从事民间艺术表演的家庭盖起了楼房,买了轿车,走上了富裕之路。

  宝丰民间演出艺术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的服装、道具、音响、大棚、运输和广告设计等十多个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这些相关产业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创造产值700余万元。现在,宝丰县赵庄乡已经成为全国唯一初具规模的民间演出服装、道具、灯光音响服务市场,仅加工作坊达20多家。他们生产的魔术道具物美价廉,周边外省等地农民演出团体常到这里采购。

  民间演艺团体的负责人赚到钱后,还在家乡投资发展工业、高效农业和服务业,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地少人多的农村,如何加快发展又不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宝丰农民通过办文化来致富的做法,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专家说,“宝丰文化现象”是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以非物质生产的方式分流农村富余人口的创举,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

  (二)艺术文化教育产业的文化价值

  宝丰县民间音乐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起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依法经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称赞,但也有个别表演团体受利益驱动,上演一些格调低下的节目,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变堵为疏,制订管理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搭建行业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表演比赛等,进行正面引导。

  特别是2003年5月,为防治“非典”大部分团体返乡,宝丰有关文化部门借这一有利时机,全面摸清了新农村民间演出团体数量和人员的情况,组织了“十大表演才艺标兵”“十大诚信演出标兵”和“十大守法表演标兵”的评选表彰活动,有效树立了新农村农民表演团体的楷模,促进了民间演出团体和民间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作适应新农村农民喜爱的新节目,如:从木偶到小魔术、硬气功,再到现代魔术、综合歌舞等艺术表演形式。

  宝丰县民间文化团体的演变发展过程揭示了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真谛,任何演出团体、企业既要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又要接受政府的规范管理;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坚持健康有益的教育原则,演好戏。县政府对民间演出团体的管理立足于促进行业发展,既要加强对民间演出团体的规范和引导,又要注重对其关心和帮扶,做好服务,帮助演艺团体做大做强,对推进河南和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具有的教育价值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开拓音乐艺术文化产业市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音乐艺术文化产业,特别是演出业,很多集中于大城市,对农村和中小城镇的低端市场开发不够。宝丰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来源于农村,演出作品来源于传统和民间,又有时尚因素,符合农民喜欢的艺术样式,很适应农村和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对填补低端文化市场的不足发挥了一定作用。

  宝丰农民在办音乐艺术文化中,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农民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团经历,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走遍全国各地演出,达到见识开阔、谈吐不俗的水平。有的农民魔术演员技艺已达到国家演员水平。宝丰民间演出团体“忙时务农,闲时演出”的形式,又使农民有活干,有钱挣,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了家庭和谐,改善了邻里关系,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封建迷信、等现象明显减少,几乎没有上访事件,有的乡镇十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农民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关心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在赵庄乡周营村、大黄村,依靠表演发家致富的农民自愿出钱修建村里道路,为县文化设施、修建学校捐款捐物。

  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特别是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科学教育发展观和艺术文化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农村,需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开发本地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教育。

  注释:

  ①《宝丰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 1987年3月第1版第56页

  ②《宝丰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 1987年3月第1版第103页

  参考文献:

  [1]当代河南历史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河南的文化艺术》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3 月第1版

  [2]河南省文学院编《图说河南文学史》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 篇6

  摘要: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全面发展两方面阐述了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利用农村学校平台、农村村委会平台、农村经济发展平台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新型农民,造就理性生态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教育;新型农民

  一、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近些年来,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被纳入道德的视野进行考察并由此产生了生态道德教育的新主张。生态道德教育的提出拓宽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时代的发展给公民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型农民的全面发展包含着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不管是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都需要生态道德教育,逐渐显示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说明了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外,还需要人文道德精神的支持和推动,尤其需要新的道德观念即生态道德来支持。因此,对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道德的思考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变迁从来都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过去,人们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要素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生态要素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人类生存的危机昭示了生态要素的重要性,生态要素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新型农民的全面发展需要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自身的前景问题,惟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人类走向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客观地说,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以农村为主题的生态道德教育仍是薄弱环节。不少农民环境意识较差,有的消极对待环境污染,甚至对因污染引发的财产损失都不能用法律的手段讨回。从根本上讲,农民对生态环境的漠然与无奈,主要原因是生态价值观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道德教育来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价值观,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还在于农民的全面发展,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理性生态农民"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在农村生态危机并没有明显好转的今天,充分发挥教育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特殊功能日显重要。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人格养成的教育,是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

  1、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教育,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因此,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的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从两方面展开:首先应该注重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回顾20世纪,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欠缺,那就是缺少对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缺乏生态科学知识背景,公众就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产生足够的认识。没有忧患,就没有震撼,生态道德教育就难见实效。人们对生态科学知识的无知就会造成生态意识的缺失。

  其次就是要强化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人的生态道德是一个综合性的质量指标,生态科学知识只是其基础,生态道德则是核心。没有道德上的指导,人的行为就不一定能规范在环保的主题内。因此,还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这主要从以下三点来看:第一:加强生态道德理念的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类生态良知,开发人类生态伦理潜能,开创人类生态精神面貌的重负,其主要目的是塑造新的生态价值观和对待生态环境的新态度。这就要求人们更新理念,通过教育的方式树立起全新的道德理念。当前,最根本是要帮助农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厉行节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农民缺乏生态道德素养,急功近利,不惜以砸掉子孙后代的饭碗为代价,使得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与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帮助农民树立起绿色消费理念,有助于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强调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理念的树立,还要有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感情。在人类生态活动中,只有对善与恶、美与丑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

  第三:强化生态道德行为的指导。生态道德教育除了要有生态道德理念上的培植、生态道德情感上的培养外,还需要行为上的指导。落实到行动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才是衡量人们生态道德水平最直接的标志。

  只有动员广大农民参与环境保护,批判并抵制各种有害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2、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确定以后,还有一个怎样来实施教育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教育路径的问题。事实上,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路径将关系到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农村的实际,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施:第一:利用农村学校平台进行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全面终身教育,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要注意农村学校教育平台的利用。通过一定学时和内容的课堂教育向农民进行正面灌输,起到一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实践,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意义,引发他们对社会上的现象从生态伦理的观点出发产生爱憎的情感。

  第二:利用农村村委会平台进行教育农村村委会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在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农村村委会的平台作用,抓住机会进行教育。比如:利用乡、村、校召开会议之机,及时介入,见缝插针,把环保理念适时而有机地带入会场;利用农闲时节走村入户,言传身教;利用村委会的有线广播、电化教育、村头板报、科普报告会等载体进行教育。

  第三:利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进行教育生态道德教育要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发展新产业。当前,重点要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道德教育只有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当前,生态道德教育重点要与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规划中来,建设新人居,使"三清"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柳树滋.大自然观--关于绿色道路的哲学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华启和.关于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J】生态经济,2005,12

  【4】周佩德,张恒美.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加强农村环境育--来自基层环境工作者的几点建议【J】环境教育,2006.5

【新农村建设呼唤职业教育(通用6篇)】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12-16

发展新能源,建设新农村11-30

建设新农村核心在富民11-30

新农村建设档案改进措施12-04

平谷试点示范新农村建设11-11

建设新农村亿万农民的期盼11-11

建设新农村,农民增收是重点11-11

全乡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04-26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4篇02-25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四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