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阅读训练(二)

时间:2021-12-13 10:42:09 天文地理论文 我要投稿

阅读训练(二)

阅读训练(二)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震可以预报吗啸波 我们脚下的地球,是一个不平静的星球.它每年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500万次,即平均每分钟就有十次左右的大小地震.尽管大陆地震仅占全球地震灾害总数的15%,但由于大陆是人类居住地,因此它所造成的.灾害却占全球地震灾害总量的85%.仅20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而死亡的总人数就有110万之巨.面对恐怖的地震,人们多么希望科学家能提供准确的预报!

阅读训练(二)

作 者: 蔡运强 张坤 作者单位: 蔡运强(四川省会理县第一职业中学)

张坤(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学)

刊 名: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英文刊名: SCHOOL GARDEN OF CHINESE 年,卷(期): 20xx ""(1) 分类号: 关键词:

阅读训练(二)2

  近年来,二维码在中国大行其道。车票机票、电视屏幕、报纸题头、商品标签、广告图片、服装饰品、电影海报、景点门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条形码的升级。它诞生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所有信息就会显示出来,如今它已不限于黑白两色,不仅可以做成彩色,也可以做成矩形,甚至和其他图案结合起来,印刷在衣物饰品上,使它看起来更美、更时尚。

  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在广东番禺,民警查户口时,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该户址住户的信息。在国外,还有人把二维码印到墓碑上,人们只需扫描后,就可以登录到相关网站了解逝者的相关信息,逝者的亲属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补充或更新。公交车引入二维码后,乘客只要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轻松获知你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同时获取一些公交车站附近吃喝玩乐的各类信息,包括失物招领等等。另外,在一些会议开始前。主办方都会给来宾发送一条彩信入场券,彩信中包含一条与来宾手机号码、身份等一一对应的二维码,来宾只需出示二维码供配套机器扫捕即可实现签到,简化了核对嘉宾身份的繁琐手续。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用途以外,二维码由于技术简单,几乎人人会用。

  有人把传统名片和二维码结合起来,既美观,使用起来又方便,无需交换名片,只要用手机一扫,大量信息就进入他人手机中。另外。一些艺术品展览也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当游客参观展览时,只要使用智能手机拍下展品上的二维码。经过解码后,再耳贴手机,就能听到语音介绍,这样既不打扰他人,又不用担心听不清、记不住了。一些年轻人也把二维码印到T恤、包、饰物、爱车上,颜色各异,造型不同,酷酷的,很具有时尚感,还能传达很多信息。

  好的二维码不仅只是给扫捕器看的,也是给人欣赏的。因此,在设计上也会尽可能追求艺术效果和美感,让人看了赏心悦目,FillmoreSilverSprinz音乐厅的'二维码就非常形象地告诉了你这个地方和音乐有关。在这个二维码中,不仅有几种乐器,还有多种谱号,三个红中套黑的小方块也像极了音箱。整个图案更是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音乐。

  看了以上关于二维码的用途介绍,以及那些独具个性的二维码,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玩一把?那你可要小心了,二维码技术的门槛很低,普通网友从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二维码。但也有不少病毒伪装成手机聊天软件,并通过二维码提供下载链接,用户一旦下载,便会“中招”了,二维码就像一匹烈马,能带我们飞奔,也能踢人、伤人,在享受二维码带来的便捷时。也要小心防范它的副作用。

阅读训练(二)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陶渊明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

  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

  浓务各自归,

  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记,

  力耕不吾欺。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两项的是: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与友人边吟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解析]

  阅读全诗,通过“农务”、“力耕”等词,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诗歌。

  “过门”相访的,一起“斟酌”的,“相思”的,“言笑”的,都是乡亲邻里——农民兄弟,而且诗人和乡亲邻里互相串门、一起饮酒、围坐谈笑,关系十分融洽和睦,全诗的的基调是快乐的。

  理解把握了这首诗的大方向,马上就可以解答第1小题了。A、B不符合本诗的.题材特点和思想情感的大方向,所以是错误的。C项的理解和本诗的感情基调相背,也是错误的。再依据注解,可以明确判定D、E为正确。

  其实,这时第2题也已经基本解决,只需要在文句表达上“斟酌”一下就可以了。

  诗的一二句是开端,说自己要赋新诗;然后先描述生活,再抒发情感。所以答案就在“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六句之中,只要加以分析归纳就可以解答了。

  即作者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种纯真质朴的友情,一种自然而美好的人际关系(和官场截然不同),因此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温暖(意思对即可)。

  这种乐趣,是通过“过门”随意相访、“有酒”一同“斟酌”、“相思”就串门、相谈辄“言笑”而且不知烦厌不知疲倦这些情境来表现的,这真是一种淳朴自由充满人情的生活,其中自然乐趣无穷也!

阅读训练(二)4

  嘴唇就要裂开的时候,背包客突然发现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毡房没有上锁。

  水壶里早已经没有一滴水,要不是渴得实在难以忍受,背包客是不会有失礼貌地闯进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背包客一推开门就发现炉子上有一壶还冒着热气的奶茶,他犹豫了一下,但是很快他就把茶壶拎了起来,像刚跑了一千里戈壁的老马一样一口气把奶茶喝了个精干。

  背包客在桌上放下二十块钱,又觉得不妥,还是觉得应该等主人回来。

  这一等就是一天。

  阿拉坦乌拉带着他的羊群跑到遥远的乌日更草场去了,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地回了家。

  背包客听见屋外的动静,连忙起身走了出来。背包客抱歉地说:“老大爷,实在对不起,我见你家没有锁门,冒昧闯了进来,请你原谅。”

  阿拉坦乌拉并不理会背包客的解释,自顾自把羊群赶进羊圈。

  背包客以为主人生气了,只能像一棵秋天的马连草一样局促地站在那里。

  等安顿好羊群,主人终于说话了:“什么是锁?”

  背包客这才发现,主人的门上根本没有锁。

  主人的话让背包客彻底震惊了。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人类已经走到二十一世纪,竟然还有人不知道什么是锁。背包客试图给主人解释一番什么是锁,但是他马上陷入了困境,他发现给一个没见过锁的人解释什么是锁无异于给一个没见过马的人解释什么是套马一样困难。他只能勉强解释说,锁是一种工具,把它安在门上别人就进不来,只有用钥匙才能把它打开。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

  主人马上摇了摇头:“那怎么行,那肯定不行。”

  背包客说:“那怎么不行,那样的话别人就进不来了呀。”

  “那怎么能行呢?那路过的牧民们口渴了就没有水喝了呀。万一碰到风雪天,上哪里找马奶酒暖身子去?累了上哪里休息?”主人不解地问背包客。

  原来,主人房门大开就是为了方便像背包客这样的'口渴者进来“偷”水喝呀。

  背包客无言以对,更加无地自容。

  “我们早晨从东边出发出去放牧,到了晚上则从西边回来,中间要走很远的路,不饿不渴不疲乏是不可能的,铁打的汉子也不可能。”阿拉坦乌拉比划着说。

  “为什么不从同一个方向回来呢?”背包客不解地问。

  “成吉思汗说,我们不能在同一天内两次践踏同一片草场。长生天赐给我们辽阔的草原,是赐福给我们,不是用来糟践的。”

  主人生起了火,问背包客:“年轻人,在这里住一晚吧?”

  “好。谢谢!”背包客兴奋地说,又补了一句,“打搅了。”

  吃晚饭的时候,背包客还是不甘心――阿拉坦乌拉老人怎么能没见过锁呢,这简直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于是问道:“你们这里所有的牧民都不上锁吗?就不怕东西被偷?”

  “为什么要偷呢?每一个哈丹巴特尔草原的蒙古人都有手有脚啊。”主人不解地反问。

  “可是你不怕别人进来把你的东西吃光喝光?”

  “我也会吃光别人的呀。我今天跑了趟乌日更草场,就在那里饱餐了一顿。”主人哈哈大笑。看起来,他对今天的伙食很满意。

  躺在阿拉坦乌拉老人家暖和的床上,背包客失眠了。背包客万万没想到草原上的牧民们竟然不知锁为何物,用阿拉坦乌拉老人的话说――门只是用来抵御风寒而不是用来防贼的,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第二天早上告别阿拉坦乌拉老人,背包客又不甘心地走了几户牧民家,结果真的像老人说的那样,每一户都是家门洞开!

  背包客彻底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很快,背包客写的游记《哈丹巴特尔草原上的奇迹》就发表在了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旅游月刊《旅游者》上。一时间,更多的驴友像蜜蜂一样涌向了哈丹巴特尔草原。

  背包客再次来到哈丹巴特尔草原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这回他看到了更加令人震惊的场面――家家户户都上了锁!

  他迫不及待地找到阿拉坦乌拉家,想弄明白这一年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阿拉坦乌拉老人家里竟然也上了锁――一只油绿的梅花挂锁在阳光下分外刺眼。

  “刚开始是朝克图家的茶壶丢了。很快,哈斯额尔敦家传了三代的雕花马鞍也丢了。”中午时分骑马归来的阿拉坦乌拉老人无奈地说,“我的皮靴也丢了,马镫也丢了。”

  “家家户户都上了锁。这不,我只好骑马走这么远的路回家吃饭。”老人不高兴地说。

  此刻正是哈丹巴特尔草原上的礼拜二午睡时刻,背包客没有一丝困倦,但是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口干舌燥。他有一股打人的冲动,但是终于什么也没做。他只是孤独地站在那里,像一个永恒的忏悔者。

  (选自《20xx年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4.分析“背包客发表游记”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5.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阿拉坦乌拉并不理会背包客的解释,自顾自把羊群赶进羊圈。(阿拉坦乌拉为什么用“并不理会”“自顾自”这种态度对待背包客?)

  ⑵“刚开始是朝克图家的茶壶丢了。很快,哈斯额尔敦家传了三代的雕花马鞍也丢了。”中午时分骑马归来的阿拉坦乌拉老人无奈地说,“我的皮靴也丢了,马镫也丢了。?(为什么要强调阿拉坦乌拉“中午时分骑马归来”?)

  6.“锁”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丰富内涵,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锁”的理解。

  参考答案:

  4.交代了驴友蜂拥而至的原因,为“奇迹”消失做铺垫,使小说情节急转直下。

  5.⑴阿拉坦乌拉认为奶茶就是给那些口渴的人喝的,在草原上人人都这么做,没有必要解释和道歉,同时背包客说的“锁门”也让他疑惑不解。

  ⑵与上文“直到今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第回了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驴友“顺手牵羊”的行为困扰了草原牧民,改变了他们生活的状况。

  6.略

阅读训练(二)5

  【古诗阅读】

  7.阅读杜甫的二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解说。(2分)

  《望岳》的“望”: ▲ ;《春望》的“望”: ▲ 。

  (2)请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诗句。(任选一句)(2分)

  (A)阴阳割昏晓。(B)城春草木深。

  选( ▲ ) 赏析: ▲ 。

  参考答案:

  7.(4分)

  (1)(2分)《望岳》的.“望”: 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春望》的“望”:伤时、忧国、念家、悲己。(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2分)选(A)赏析:“割”字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将阳光切断,泰山南北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选(B)赏析:“深”字写出了国都草木丛生,一片荒凉,让人从眼前的景象想到人民遭乱流离失所、国家濒于倾覆的深重灾难。

阅读训练(二)6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www.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的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声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阅读训练】

  一、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作者要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4分)

  答:

  二、文章的第⑥自然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怎样理解“极致”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

  三、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6分)

  1、

  2、

  四、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

  B、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悲剧性格,最能表达墨客骚人、显贵官宦的不平和心声。

  C、“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

  D、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

  E、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

  【答案】

  1.此题易误答这样写在写法方面有什么作用,答题时要注意对题目信息的分析,看题干的要求中发出了什么样的指令,然后再根据指令作答。答题须踩到“器乐具有地域性或地方性“这一信息点。

  参考答案: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

  2.参考答案: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

  作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极致”的意思。此外,从实际完成情况看,学生多直接取第6节第一句话作答,这句话的意思的确与答题相关,但在对含蓄信息的解说上仍然没有说得清楚,因此不能判给满分,如果抓住“催放众多流浪的花”后又继续解释,答出“阿炳是最优秀的二胡艺人”之意则可。

  3.可结合第5节“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以及第6节“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两句来作答。在作者看来,二胡的流传和发扬光大其实是和中www.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实际上也是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命运的写照和不屈抗争精神的体现。

  参考答案:①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

  ②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此题也有答“一是灵魂的流浪,一是二胡的传播”的,这样作答主要是没有理解本文的感情基调,没有理解二胡深刻的文化内涵,没有理解作者的观点是二胡和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A、C

  B中“墨客骚人、显贵官宦”之说有误,D中“悲剧性”之说无从谈起,E中“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有误。

阅读训练(二)7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二姥姥

  史铁生

  ⑴我家有一位 “二姥姥”。不知怎么,我一直想写写她。

  ⑵可是,真要写了,才发现,关于二姥姥我其实知道的很少,不过在我的童年中一闪而过。我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母亲在世时我应该问过,但早已忘记。母亲去世后,那个名字之下的历史,那个名字之下的愿望,就都消散得无影无踪。我问过父亲:“我叫二姥姥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父亲想了又想,眼睛盯在半空,总好像马上就要找到了,但终于还是没有。

  ⑶这确实有些奇怪。我与她见面,总共也不会超过十次。我甚至记不得她跟我说过什么,记不得她的声音。她是无声的,黑白的,像一道影子。她穿一件素色旗袍,从幽暗中走出来,迈过一道斜阳,走近我,然后摸摸我的头,理一理我的头发,纤细的手指在我的发间穿插,轻轻地颤抖。仅此而已,其余都已经模糊。直到现在,直到我真要写她了,其实我还不清楚为什么要写她,以及写她的什么。

  ⑷母亲带我去看二姥姥,肯定都是我六岁以前的事,或者更早,因为上幼儿园之后我就再没见过她。她很漂亮吗?算不上很,但还是漂亮,举止娴静,从头到脚一尘不染。她住在北京的哪儿我也记不得了,印象里是个简陋的小院,简陋但是清静,什么地方有棵石榴树,飘落着鲜红的花瓣,她住在院子拐角处的一间小屋。惟近傍晚,阳光才艰难地转进那间小屋,投下一道浅淡的斜阳。她就从那斜阳后面的幽暗中出来,迎着我们。母亲于是说:“叫二姥姥,叫呀?”我叫:“二姥姥”。从她手上冰凉而沉缓的颤抖中我明白,那惶恐是在更为深隐的地方,或是由于更为悠远的领域。那种颤抖,精致到不能用理智去分辨,惟凭孩子浑沌的心可以洞察。

  ⑸也许,就是这颤抖,让我记住她。也许,关于她,我能够写的也只有这颤抖。这颤抖是一种诉说,如同一个寓言可以伸展进所有幽深的地方,出其不意地令人震撼。这颤抖是一种最为辽阔的声音,譬如夜的流动,毫不停歇。这颤抖,随时间之流拓开着一个孩子浑沌的心灵,连接起别人的故事,缠绕进丰富的历史,漫漶成种种可能的`命运。恐怕就是这样,所以我记住她。

  ⑹二姥姥比母亲大不了几岁。她叫母亲时,叫名字。母亲从不叫她,什么也不叫,说话就说话,避开称谓。母亲不停地跟她说这说那,她简单地应答。母亲走来走去搅乱着那道斜阳,二姥姥仿佛静止在幽暗里,素色的旗袍与幽暗浑成一体,惟苍白的脸表明她在。一动一静,我以此来分辨她们俩。母亲或向她讨教裁剪的技巧,把一块布料在身上比来比去,或在许多彩色的丝线中挑捡,在她的指点下绣花,绣枕头和手帕。有时候她们像在讲什么秘密,目光警惕着我,我走近时母亲的声音就小下去。

  ⑺好像只有这些。对于二姥姥,我能够描述的就只有这些。她的内心,除了母亲,不大可能还有另外的人知道。但母亲,曾经并不对谁说。

  ⑻很多年中,我从未想过二姥姥是谁,是我们家的怎样一门亲戚。有一天,毫无缘由地(也可能是有好几年母亲没带我去看二姥姥了),我忽然问母亲:“二姥姥,她是你的什么人?”母亲似乎猝不及防,一时嗫嚅。我和母亲的目光在离母亲更近的地方碰了一下,我于是看出,我问中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母亲于是也明白,有些事,不能再躲藏了。“呵,她是……嗯……”我不说话,不打断她,“是你姥爷的……姨太太。你知道,过去……这样的事是有的。”

  ⑼我和母亲的目光又轻轻地碰了一下,这一回是在离我更近的地方。唔,这就是母亲不再带我去看她的原因吧。

  ⑽“现在,她呢?”我问。

  ⑾“不知道。”母亲轻轻地摇头,叹气。

  ⑿“也许她不愿意我们再去看她,”母亲说,“不过这也好。” 母亲又说:“她应该嫁人了。”

  ⒀“文革”中的一天,母亲从外面回来,对父亲说她在公共汽车上好像看见了二姥姥。“你肯定没看错?”母亲不回答。母亲洗菜,做饭,不时停下来呆想,说:“是她,没错儿,是她。她肯定也看见我了,可她躲开了。”父亲沉吟了一会儿,安慰母亲:“她是好意,怕连累咱们。”

  ⒁这之后不久,二姥姥就死了。

  1.第⑵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第⑶、⑷段中描写“斜阳”的作用。

  3.下列对文中几处人物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⑶段二姥姥手指“轻轻地颤抖”,传达出她内心的惶恐不安。

  B.第⑹段母亲和二姥姥“一动一静”,对比中显示两人性情不同。

  C.第⑾段母亲“摇头、叹气”,因为二姥姥很久不来而失望担忧。

  D.第⒀段父母亲的对话,表明他们一直牵挂二姥姥并能够体谅她。

  4.赏析第⑻段画线句。

  5.推断第⑿段中母亲说的“她应该嫁人了”蕴含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我”的视角来写二姥姥,对此作赏析。

  【参考答案】

  1.除“母亲”外的人对二姥姥的漠视和遗忘,暗含了“我”对二姥姥寂寞身世的同情。

  2.“斜阳”点明了看望二姥姥的时间;斜阳后的幽暗喻示她的生存困境,衬托出二姥姥身世的悲凉。

  3.C

  4.“呵、嗯”等词及停顿形象地刻画出母亲对二姥姥的身份不想说又不得不说的犹疑心理。

  5.很久不见二姥姥,她可能嫁人了;母亲期望二姥姥开始新生活。

  6.本文从“我”的回忆起笔,以孩童的好奇和纯真来探究、体察二姥姥身世和心理:一个漂亮娴静、心善手巧,因身份特铢被压抑的女性形象逐渐清晰,表达了“我”对二姥姥近乎直觉式的悲悯,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叙述视角,人物品性、情感,效果)

阅读训练(二)8

  1.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词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2)尝贻余核舟一()(3)箬篷覆之()

  (4)其两膝相比者()(5)矫首昂视()(6)其船背稍夷()

  2.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解释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字。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①高可二黍许。()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珠可历历数也。()

  ①东坡右手执卷端。()①若听茶声然。()

  ②其人视端容寂。()②若止印三二本。()

  4.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5.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哪一句?

  6.船头三人,为什么要从中间的东坡写起?

  7.“舟子”,注释是“撑船的人”,两个舟子为什么都没去撑船?

阅读训练(二)9

  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赫叟(hǎosǒu)诧异(chà)哽住(gěng)

  B.祈祷(qí)懊悔(ào)挟(jiá)

  C.惩罚(chěng)板凳(dèng)捂(wǔ)

  D.紫藤(téng)钥匙(yàoshi)赚(zhuàn)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祈祷督学B.思量墙璧

  C.惨白阻塞D.戒尺溜冰

  三、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四、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手法。试对下面的描写文字表现人物性格进行分析

  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①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10

  【题型展现】

  1.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与概括。

  2.考查对文章脉络、顺序的梳理,如“阅读这篇散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请写出作者的行文思路:西藏的山上也应多种些树→→→”

  3.考查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如“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如“照第(2)段画线句子仿写: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评判青松的高洁”(20xx年内蒙古赤峰)。

  5.考查对关键性句子的理解,如“如何理解全文最后一话。

  6.拓展性、开放式考查,“从文中看,作者对一朵蒲公英有着一种不寻常的感生活情,你在有是不是也有最钟情的事物,选择你钟情的一种事物抒发你对它的感情”(20xx山东临沂)。

  【真题例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20xx年江苏淮安中考题)

  西风胡杨(潘岳)

  ①胡杨生于西域。

  ②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都已被那浩茫茫的大漠吹洗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篇英雄逐鹿的故事,一曲飘忽在天边如泣如诉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倚成一幅慑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他是不死的树,是生命的树,是神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热血沸腾。A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信念而慷慨就死。虽断臂折腰,仍坚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凸显着那一股硬朗朗的本色。

  ④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青山,是绿水,是城市,是村庄,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他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他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他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鲜花,让给了芳草,让给了名山,让给了大川,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⑤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骆驼草,他们和谐共生。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移动的流沙,竞能深入到二十多米的沙下去寻找泥土,并深深扎根于其中。如同中华民族,虽经无数风霜雨雪,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⑥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他们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比的枯杨,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B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⑦中华大地上,总有那么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总有那么一批无私奉献的中坚,总有那么一批甘于寂寞的士子,如胡杨般昂首,如中流砥柱般挺立。如此不被人知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同理,不被人知的平凡才是真正的平凡。

  ⑧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选自《新华文摘》20xx年第5期,文有改动)

  1.作者笔下的胡杨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从上文加方框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

  4.请认真阅读第⑤段文字,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感悟深刻,语言流畅,最多可获加2分。)

  春天来了(冯骥才)

  ①迈过冬天的门槛,春天来了!

  ②这期间,你应该在岸边多呆些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漆黑而依旧冰冷的湖水泛起的涟漪,柔软又轻灵,与冬日的寒浪全然两样了。那些仍然覆盖湖面的冰层,不再光芒夺目,它们暗淡、晦涩、粗糙和发脏,表面一块块凹下去。有时,忽然“咔嚓”清脆的一响,跟着某一处,断裂的冰块应声漂移而去。尤其动人的,是那些在冰层下憋闷了长长一冬的大鱼,它们时而激情难耐,猛地蹦出水面,在阳光下银光闪烁打个“挺儿”,“哗啦”落入水中。你会深深感到,春天不是由远方来到眼前,不是由天外来到人间,它原是深藏在万物的生命之中的,它是从生命深处爆发出来的,它是生的欲望、生的能源与生的激情。它永远是死亡的背面。唯此,春天才是不可遏制的。它把酷烈的严冬作为自己的序曲,不管这序曲多么漫长。

  ③追逐着凛冽的朔风的尾巴,总是明媚的春光;所有冻凝的冰的核儿,都是一滴春天的露珠;那封闭大地的白雪下边是什么?你挥动大帚,扫去白雪,一准是连天的醉人的绿意。

  ④你眼前终于出现这般景象:宽展的湖面上到处浮动着大大小小的冰块。这些冬的残骸被解脱出来的湖水戏弄着,今儿推到湖这边儿,明日又推到湖那边儿。早来的'候鸟常常一群群落在浮冰上,像乘载游船,欣赏着日渐稀薄的冬意。这些浮冰不会马上消失,有时还会给一场春寒冻结一起,霸道地凌驾湖上,重温昔日威严的梦。然而,春天的湖水既自信又有耐性,有信心才有耐性。它在这浮冰四周,扬起小小的浪头,好似许许多多温和而透明的小舌头,去舔弄着这些渐软渐松渐小的冰块。最后,整个湖中只剩下一块肥皂大小的冰片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没它,而是把它托举在浪波之上,摇摇晃晃,一起一伏,展示着严冬最终的悲哀、无助和无可奈何。终于,它消失了。冬,顿时也消失于天地间。这时你会发现,湖水并不黝黑,而是湛蓝湛蓝。它和天空一样的颜色。

  ⑤天空是永远宁静的湖水,湖水是永难平静的天空。

  ⑥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小鸟们不必再乍开羽毛,个个变得光溜精灵,在高天上扇动阳光飞翔。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湖边,湿漉漉的泥滩上,那些东倒西歪的去年的枯苇棵里,一些鲜绿夺目、又尖又硬的苇芽,破土而出,愈看愈多,有的地方竟已簇密成片了。

  ⑦你真惊奇!在这之前,它们竟逃过你细心的留意,一旦发现即已充满咄咄的生气了!难道这是一夜的春风、一阵春雨或一日春晒,便齐刷刷钻出地面?来得又何其神速!这分明预示着,大自然囚禁了整整一冬的生命,要重新开始新的一轮竞争了。而它们,这些碧绿的针尖一般的苇芽,不仅叫你看到了崭新的生命,还叫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锐气、坚韧、迫切,还有生命和春的必然。(摘自《小品文选刊》20xx年第3期有删节)

  1.“迈过冬天的门槛,春天来了”,作者笔下的春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举出三点即可)

  2.第②段中,文章特写了蹦出水面的鱼,这有何用意?

  3.第⑦段中,“你真惊奇”一句有何作用?

  4.本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下面这句话:

  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梢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招呼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

  5.在春天的文字里徜徉,你一定感悟颇深。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春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