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脾胃不和要如何处理

时间:2022-02-24 18:14:40 好文 我要投稿

婴儿脾胃不和要如何处理

  1婴儿脾胃不和该怎么办呢

  多给宝宝喝五谷杂粮熬制的粥。

  比如玉米、薏米仁、黑豆、莲子等,都有健脾益中,缓解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症状。在熬粥时要把豆类熬开花,这样宝宝吃了容易消化吸收。

  给宝宝吃鹌鹑蛋。

  鹌鹑蛋营养丰富,有补益气血,强筋壮骨的功效。一个星期给宝宝吃两到三次,能减轻小儿营养不良,腹泻,脾胃不和等症状。

  经常按摩腹部和背部。

  帮宝宝按摩腹部,能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肠胃蠕动。按摩时一定要轻柔,每次按摩20分钟左右即可。

  因为宝宝还处在一个发育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注重它的一些饮食保健的话那么就容易带来更多不利的伤害,所以就希望在生活当中家长朋友可以更加注重宝宝的饮食选择。这样才更利于健康。

  2脾胃不好怎么看

  1、看脸色

  黄皮肤是我们中国人的重要特征。不过,黄色有正常的黄,也有病理的黄。正常的黄色应当是明亮、润泽、含蓄的,并且有红色掺杂其间。如果黄色太过、黄色不及、黄色一色独显,或者与青黑等颜色一起显现,那就是病色。中医认为,出现了病色的黄,首先要考虑是脾胃出了问题。

  脾胃负责运化水谷,人吃饭喝水以后,就是通过脾胃消化吸收里面的精华,转变为气血,所以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一旦有毛病,身体就不能实现这种转化,人吃进去的饭、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运化,无法供给五脏六腑营养,于是血液减少了,其结果就是脸色变白变黄。

  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纳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饭,也吃不多、吃不香,这是脾胃功能减退最明显的特征;腹胀的特点是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腹泻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如果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尽快就医。

  脸色发黄还分好几种。一个人脾虚了,面色淡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会逐渐出现“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不能营养身体造成的。

  与萎黄相反是黄胖,即面色发黄且有虚肿。这种表现一般源于两种情况,一是既有脾虚又有湿邪,二是体内有寄生虫。

  比起萎黄和黄胖,黄疸要严重得多。黄疸属于一色独显,又是病色太过,病人往往脸黄、身体黄、尿黄,连白眼珠都是黄的。很多肝病病人都会出现黄疸,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2、看嘴唇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脸色发黄,且不太明亮,不太润泽,基本就能判断这个人脾虚。这时候还应该看两个地方,一是看看嘴唇,特别是嘴唇四周的“唇四白”,就是嘴周围一圈黄白无毛的部位,大约1毫米宽。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脾之华在唇和唇四白。

  如果唇四白不明显了,那脾胃功能肯定衰退了;

  如果唇四白的颜色特别干黄,说明脾胃功能衰退严重;

  如果唇四白发黑发青了,这个人就有生命危险了。

  3、看鼻尖

  脾虚的病人还要看一个地方,那就是鼻尖,鼻尖的情况能提示病情的发展。实际上人的`鼻尖不是尖的,而是有一个小坑。以这个小坑为中心,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病重的时候,比如有的人脸上发青发黑了,一点光泽都没有,但只要他的鼻尖是明亮、润泽的,就说明他的脾胃运化功能还在,就还能吃饭、吃药,所以就有救,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另外,如果患病时黄色代替了其他病色出现在脸上,比如由黑转黄,而且变得明亮、润泽,说明脾胃恢复了,病情出现了转机。

  脾胃一生都在辛辛苦苦为我们工作,输送营养,生化气血,所以饮食应当适量,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忽冷忽热,不偏食,注意调整情绪,这些都是保养脾胃的要诀。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判断脾胃不好的方法,脾胃不和可以看脸色、嘴唇和鼻尖,如果你出现了脾胃不和的现象,一定要注意调养治疗,多吃健脾胃的食物。

  3脾胃虚弱有哪些症状

  1、为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脘腹胀痛甚或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症。

  2、由于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故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因升降失调。

  3、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见泄泻,甚则小腹胀坠、脱肛等。

  4、胃气不降反而上升,则可见嗳气,恶心,呕吐等;润燥失宜,胃阳不足,胃失通降,可见食欲减退,嘈杂易饮,干呕,呃逆,甚至噎膈,大便干结;

  5、脾虚湿困可见食后饱胀,倦怠乏力,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脉细弱而数等症。

  4脾胃失调的表现

  恶心、呕吐:脾胃气虚、脾湿等常会引起腹胀、呕吐、嗳气等,继而影响食欲。

  脸色发白、发黄:脾胃失调之后,影响食欲以及对食物营养的吸收,长期则会出现“面有菜色”现象,脸色出现萎黄、苍白、干枯等。

  有出血现象:中医里脾还主统血,脾不统血之后,容易有出血现象,如经期量多、便血等。

  唇色苍白、易干燥:传统医学认为脾胃有问题会在唇部有所体现,唇部易干燥、无血色、开裂及脱皮等,是脾胃不调的表现。

  隐痛、冷痛:脾胃虚寒则容易发生胃部隐隐作痛、冷痛现象,尤其在疲惫、吃冷的食物后疼痛加重。

  口腔上火现象:脾胃阴虚时则容易表现为热、上火的现象,如嘴唇干燥、咽喉不利、大便干结以及舌头红等。并且容易有口臭。

  精神状态差:如睡不好、心慌、健忘、多梦等。

  脾胃对人体影响多,又被中医看作后天之本,所以养生提倡一年四季要养脾胃,但是不同的脾胃症状调理方法也不同,饮食、日常习惯都可调养脾胃。

  5脾胃不和的症状

  1、为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脘腹胀痛甚或腹泻,嗳气,恶心,呕吐等症。

  2、由于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故食欲减退与食后腹胀同时并见,因升降失调。

  3、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见泄泻,甚则小腹胀坠、脱肛等。

  4、胃气不降反而上升,则可见嗳气,恶心,呕吐等;润燥失宜,胃阳不足,胃失通降,可见食欲减退,嘈杂易饮,干呕,呃逆,甚至噎膈,大便干结;

  5、脾虚湿困可见食后饱胀,倦怠乏力,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少或无苔,脉细弱而数等症。

【婴儿脾胃不和要如何处理】相关文章:

白露后进补要先调理脾胃吗02-24

婴儿多做瑜伽好处02-24

影响婴儿智力发育的因素02-24

2月婴儿应注意什么02-24

婴儿不睡觉怎么办02-24

婴儿洗澡安全细节需注意02-24

婴儿睡觉不吃奶怎么办02-23

新生婴儿吐奶该怎么办02-24

要忍耐,弟兄小品02-24

要孩子运动的原因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