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点朴素的读书感

时间:2022-05-03 16:28:27 好文 我要投稿

写一点朴素的读书感

  从大学的时候开始明白自己比较偏爱文学的哪个领域,虽然四年总体上是睡过去的,但相对来说,西方文论课睡得比现当代文学课少一点,美学啊哲学啊比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喜欢得多一点,西方的主义比中国的流派喜欢得多一点,这就像确定了自己的性取向一样,基本上确定了我的读书方向。

写一点朴素的读书感

  我不喜欢读一读就懂的东西,或者没有超出自己生活范畴的东西,比如《妻妾成群》,比如《骆驼祥子》,写得好,但无趣,为什么无趣,它们无非告诉你,看哪,世上还有这种荒唐的人性,可这与我何干?小说我都渐渐不喜欢,每当被荒诞的情节吸引得欲罢不能时,都会觉得不好意思——这和看个泡沫剧听个荤段子给人的刺激,有什么不一样?

  所以,兴趣比较集中在短篇小说和哲学上。短篇小说比较不容易被情节迷惑,能够更加专注于更本质的东西,比如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还有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冯唐描绘了一个比较细致的点,他说一个叫伊恩的小说家写的一个中篇,里面有个情节:一对男女抱在一起,他们在二楼,在一个小渔港的旁边,有鱼的味道,男人感到有怪兽在挠墙,他说给那个女人听,女人一开始没听到,慢慢地她也听到了。这些细小的点能够告诉我们,作者并不想靠情节取悦我们,他有些什么东西需要表达,如果这些东西是哲学性的,就会非常迷人。

  说了半天,终于要说到哲学上,对于哲学,也并不是所有大哲学家的名字都正好能让自己跪拜,毫不客气地说,叔本华对我就没什么吸引力,读叔本华和读汪国真一样寡淡。而且读书会有一条奇妙的兴趣链,等这条链条把所有自己喜欢读的东西串起来,你会惊喜地发现它们原来就是一家,比如我在读了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后找书里提到的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来读,非常沉迷,于是又找来荣格的《红书》读,读完发现它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联系如此紧密,之后凭着感觉开始接触萨特的存在主义,又惊奇地发现原来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被合称为存在主义三部曲。

  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缘分。

  但是哲学家要表达一些东西,确实是非常困难,特别是一些比较违背大众道德的思想。于是他们也会借助一些小说,一些神话性不清不楚的东西,抑或是通过演讲来折中一下自己的表述,有时候会被人误解,有时候会被人利用,甚至促成战争。就好比我这样一个小读者,喜欢他们的理论,但有可能是按自己的想法曲解了他们的理论。

  这样想来,哲学家也确实非常寂寞。

【写一点朴素的读书感】相关文章:

关于《古文观止》的读书感800字05-02

许我一点墨,绘你倾城颜的作文05-01

《可以预约的雪》读书札记05-02

小喵喵给你写的信05-02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05-02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五种行为05-01

喝普洱茶容易产生饥饿感的原因05-02

4句口头禅让宝宝恐惧没安全感05-02

月下的心声的作文05-02

身边的小能人的作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