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的作文

时间:2023-10-15 22:09:4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宣纸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宣纸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宣纸的作文

宣纸的作文1

  学校放假,妈妈不想让我一个人在家围着电脑转,便要把我带到外地她工作的学校。嘿嘿,今天可以不画国画了,能赖掉一次,真好!正当我高兴之时,却见妈妈将毛笔、画毡、书和颜料等国画用品一应俱全地塞进了包里。看着妈妈数着宣纸,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平时画三大张,今天她居然给我拿了四张,今天本以为可以逃过,谁知道更多了。不行,我必须拿掉一张,不然“画”死人不偿命!

  妈妈并没有发现我的小动作,一切都很顺利。

  来到学校,我立马自觉地舒展开了毛毡,拿好笔墨纸砚,开始作画了。炎炎夏日,在空调下早已不复存在,再加上我投机取巧的小聪明——选择几幅写意山水画,临了起来,我学着大画家的样子,嘴里说着“蜿蜓成峰,点墨为林”。刷刷几笔,一幅山水画搞定了。画起来似乎特别轻松。耳边不还时传来学校美术老师的啧啧赞叹声:“不错!画的真不错,长大了一定有很大的出息。”“九级的水平果然不同凡响啊!”我心里飘飘然起来看,还把自己当成大画家了。豪不谦虚的说:“我当然要超过妈妈,青出于蓝胜于蓝吗!”

  妈妈开会回来:“毛梓旭,画好了吗?”“不清楚应该画完了。”“几张纸全画完了吗?”“应该是吧。”见妈妈没在问下去,我心里暗自偷笑,既然问过了,应该不会检查了吧!事实却并非如此,妈妈翻开包:“怎么少了一张?”我顿时傻了眼,吞吞吐吐像蚊子般回答:“在……家里。”我知道一座活火山即将爆发。

  可是妈妈并没有对我咆哮。

  但是却红了眼眶。她是太失望了。摇摇头说:“笔墨用的还是很好的,可是画画的心态不对呀!我不在乎你画几张,关键是……”。嗨!我当时只是想少画一幅,想瞒过妈妈减轻自己的负担。但是这幼稚的想法被识破了,我成了一个撒谎,不可信任的.“伪君子”。是啊,既然当初答应了妈妈,就应该努力做好。一张宣纸画只需要十几分钟,我丢失了诚信,这是多么不值啊!

  一张生宣纸如果你认真对待它就会留下美好的画卷,否则,这张宣纸将会带给我留下抹不去的污点。一张宣纸带给我人生的启示:做任何事都应该踏踏实实,成绩的背后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投机取巧是多么的荒诞幼稚啊!

  在我以后成长的道路上要一步一个脚印。

宣纸的作文2

  绵延,绵延地铺开;

  轻轻,缓缓地按住;

  “肤如卵膜,坚洁如玉”,添几分墨色,掺几丝墨韵,绵延兮,轻柔兮,灵动兮,永存兮,但你可知——

  宣纸的味道?

  那是一种谦敬的清香。吸青檀树之精华,集稻草之朴实,收麻之坚忍,取竹之气节,汇桑木之纯然,添杨桃藤汁之香甜。宣纸没有百花香味的妖娆,也没有酒茶气味的怡人。它从来只是安然地静候,做文化的载体,它记下民间美好的爱情,记下帝王辉煌的事迹,走过时间的长河。谦敬的清香带着飘逸醇厚的墨香,编织着华夏文明灿烂的霓裳。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宣纸的味道是一种浩然的放达。它出生于唐代——中国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却无施牡丹之粉嫩,未沾霓裳之绚丽。以素雅的味道,为文人墨客抒怀。那种浩然应是来源于颜真卿的吧……朝廷重臣,英勇武官,他将浩然忠诚,威凛气魄不露声色地散进谦敬的清香中。一封《祭侄文稿》,宣纸见证他的愤恨与悲恸。安史之乱,他率千军与乱贼厮杀。当铅华洗尽,岁月逝过,宣纸不怒不喜,把故事传阅万家。

  宣纸的味道里有几分豁然,有分极致,有几分醉意……怀素从不用宣纸写字,他的房间周围种满了芭蕉,以蕉叶作纸,任意挥洒。漆一块木板,他于上字迹随性游走。以蕉叶和木板,物我合一的境界,酣醉之际契合成一幅幅宛如天作的草书,“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笔走龙蛇”,那种狂放,感染的是中华文化。蕉叶与宣纸,何曾界限分明地被视为两物?只知它们都溢着民族精神与气节,代代流传于世间。那芭蕉的味道,亦是宣纸的味道。

  宣纸的味道,是一种傲然的独特。宣纸上有竹林的高洁,兰花的飘逸,秋菊的孤傲,寒梅的'气节,芭蕉的温润,民间的人事百态……扬州八怪“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将一种叛逆的精神寄托于宣纸。明清时代封建制度腐朽没落,给百姓上了一道无形的枷锁,沉重的脚步已难以追随时代的步伐,扬州八怪便是用画笔于宣纸上冲破了那些束缚。

  现在,没有悦耳琴音,没有缕缕茶香,没有锦绣山河,没有迤逦衣袂……那画毡上,铺开了一张薄如蝉翼的宣纸,它浅颂低吟,唱过千年——

  那宣纸的味道,你感受到了吗?

宣纸的作文3

  捧一杯浓郁的香茗,执一支“小叶紫檀”,铺一张白宣纸,摆一方“洗砚鱼吞墨”,让笔与墨共同舞蹈,情思在书法的天地间荡漾……

  那时年幼,刚刚可以看到外公桌上那溢满墨香的宣纸,我便时常伏于桌边,歪着脑袋看外公豪情四溢地泼墨。望着挂上墙的“人”字,我从此也便徜徉于书法的天地中了。

  那时调皮,几番撒娇讨得笔,外公便饶有兴致地教我写字。可年幼的我甚至连笔都拿不稳,如何费尽力气也写不好。我恼了,捉起笔来在宣纸上乱画,逗得外公哈哈大笑。日子就在这溢满墨香的时光中悄然走过。

  夏日,热风中夹杂着聒噪的蝉鸣,窗外阳光恣意炙烤着大地。我独自坐在书房练字。笔锋在空中轻逆,落笔划出一撇,撇末轻提笔杆,却如何也完不成那完美的出锋。汗水湿透了脊背,却浸不润紧锁的眉头。我将宣纸团了,再写,再团。眼前的'纸团看着就使人心焦。

  这时,外公走了过来,说:“大热天的,练字心不静岂不是更热了?”说罢他便手执笔杆,力达笔尖,甩出悠然飘逸的一撇,顺锋入笔,舞出翩然洒脱的一捺,收笔隽永,一个端正的“人”字便映入我眼帘。(编者感言:大家看见没?这就是兴趣的魅力!考生正因为爱好书法,且有所积累,才能够写出如此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想想你自己,有什么特长爱好,是擅音乐,还是长运动,是爱品茗,还是喜下棋。围绕这些兴趣爱好特意积累一些东西,到写作时说不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哦。)

  外公轻轻地说:“你看那宣纸虽小,写在上面的书法天地却很大。练习书法要用心,才能真正领悟书法的精髓。”我若有所思,重新拾起笔,让笔锋的长发浸润在笔洗的清纯里,墨晕上笔肚,也晕开了我内心的焦躁。一撇一捺,带出一道锋回,完美绝伦。

  刹那间心生无限感慨,书法需要静心钻研,衣带渐宽又何妨?细细回想,小小的宣纸间却有大天地,不骄不躁,平和内敛。我满心虔诚地徜徉于书法的天地之中,这天地中蕴藏的人生至理,铭记我心。

  世界微尘,吾欲铺宣纸一张,泼墨挥毫,让墨香在宣纸的纹理中晕开诗情画意,晕开天地的博大!

宣纸的作文4

  他画得一手水墨丹青,洁白渲染过的宣纸上,总会泛着清爽淡泊与情感。

  他曾是我的老师,每次宣纸上留下的底色,总是淡色的墨痕,模糊却清晰。他爱画石桥、流水与老房,也爱讲那儿的故事。一笔下去,无半点犹豫,墨色却在宣纸上映得悠长。他的眼眸里总是写满深情,明澈得像个孩子,笔尖微沾水,墨痕冲淡了些,韵出温馨的底色,苍老的手,苍老的笔尖突一转,勾勒出流畅粗朴的线条,那是座平实板桥,向下便是潺潺明晰……

  宣纸下熟练的笔触,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喜欢画这些朴实的风光,喜欢走于平实桥上,流水,人家,描摹的时候,手上总多了一份亲和力,感觉时间如流水,流着流着,流不动了,堵在心口,便又顺着笔尖流淌于宣纸之上。周围是一片安静,树木葱葱似不是点染出来的,氤氲着古朴美好,正如他本身淡泊。正因此,沉淀下来,宣纸下的底色,又浓重了一分……

  继续,眼前一片明晰,纸上泛起了一阵暖黄融于清冷中,旧时的儿童在河边玩耍。自由、活泼写于脸上,古朴的老屋里似装载了太多的温情与快乐,而他的笔尖颤抖起来,粗糙的手将粗糙的笔杆握得更紧了些。抬起眼,他的眼角流露着几分湿意,但只是坚定地看着宣纸上的桥、水与人,仿佛将底色捅破似的,思绪拉得很远。看着他目光的方向,纸上活了起来,孩子在奔跑、成长,老屋渐小,纸上的是快乐美好的.生活底色,远方是他的故乡,故乡情……哦,原来是乡愁,十岁便求师学艺,时光磨洗,没有一刻不念着远方的故乡——小桥流水,古朴的故乡!

  一幅宣纸水墨,彰显多少情。是一种淡冷色调,是艺术的追求,还是对生活的热爱?不,已超出生活的底色,是浓浓的故乡情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这底色,冲淡不了的,清晰的画面,染上了他的血脉,底色越发浓烈,越发模糊……

宣纸的作文5

  栀子花的清雅,仿佛朦胧梦中的第一缕阳光,书与墨的优雅,宛如绝尘而去后的一沐清素,闭目身半躺,腰中酒夜凉,读书的感觉,如同薄荷的一种清旷,仿佛那远山的白雪,夹杂着细雨的微凉,对它的喜,像相伴恋人般痴迷,对这种依赖,就像厌倦了凡尘,索求在书中求得一片安宁。

  风习袅袅,盈水展千华,像赤脚走沙漠,和淋浴山水溅,清徐几席梦思,独捧一书醉,问得感深处,恍若初醒时,对于在字里行间的感受可以这般形容罢;问世界之大,人的视野有限,开阔只千里,何不去尝试读书,自然来自世界,知识来自积累,积累来自书本,凡得道者,皆“饭蔬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其不惫,惫而其乐,清新脱俗的高尚品质由此可见,世间无仙,何来不染凡尘?亦凡事皆有,何来无忧?读一本好书,故不能无垢,却能洁净自身,心灵的污秽,手不释卷,其获于古人者必多,其又是一种态度,生活的向往的泛舟,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就像打造轮船,有构思无材料,构思来自对未来的憧憬,材料来自无限积累的知识,那么书是树,读是斧,轮船是现在和所学的结合。

  混沌初有阴阳日月,人初有善恶,事事有正必有反,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却容易一味跟从,没有自己的思想,禁锢了的,如同傀儡,就像黑暗中走陌路,一步一步踏着前人的脚步,好的书走出同样的路,错的书走出无知者的无知,读书使更接近世界,伸出手,正确的抓住了世界,错的人抓到了倒影,生活在别人思想下,如同心灵早已死亡,世人羡李白的悠闲自得,一身白衣一斗酒,却不羡他的生活,试问李白的生活放现代如何,天天饮酒吟诗,现世人皆称荒废,故然有两因,一为:时代,二为:个人,没有这份才华就别羡慕这种超然心境;就像未来迁迁无限,自有我大路迢迢无尽头。

  宣纸染墨,挽幛那锦绸罗缎,绻帘幽梦,抒一纸相思墨香,把那书中的字符,并入那奔腾不息的岁月中 ,把我的所学所知,贡献给这个美丽让我产生无限遐想的世界。

宣纸的作文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像港阔无边的银河一样,戏曲汉服、文房四宝、四大发明,太极长城……一颗颗美丽的星星,无一不彰显着中国的璀璨文化,在此之中最耀眼的便是中国的国画。

  一研磨台,几支毛笔,一张宣纸,再加一点朱砂。便可以从一个大师手中融合成一幅壮丽秀美的山河,或是栩栩如生的珍禽。看着它,便是在于那位大师交流,聆听他的喜怒哀乐、远大抱负。画的提笔、运笔、收笔与书法一致,但又少了几分死板。每一处墨痕都是那么的超凡,脱俗、蕴含着无穷深意……

  要论最著名的国画,《清明上河图》当之无愧。其出自宋朝画家张择端之手。其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5。3米长,0。3米宽,画上13种动物,9种植物惟妙惟肖;56匹牲畜,20余辆车轿,20余艘船只和上百的人。凭着现实主义画风,张择端用自己的双手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无疑是一大杰作。

  中国国画不但有用笔画上去的,还有用墨泼上去的。像明代画家徐渭和其作品《墨葡萄图》水墨葡萄倒挂枝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葡萄的亮暗分明,枝叶清晰。是无上的精品。虽然朴实,但使人感觉韵味无穷。

  近现代的.中国画,动物画是最为有名的。徐悲鸿便是一例。奔跑的马英姿飒爽,站立的马雄壮健硕,给人以豪迈之气;齐白石的虾也是不容小觑的,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张善子的虎,勇猛敏捷、生猛恣意,其画亦可表达他的赤子爱国之心。

  中国国画注重神似,西方画注重形似。二者马工枚速、各有千秋。虽然好坏之分是没有的,但个人喜好总是有的。国画的神似更令我向往。神似,往往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才让人们更多的去研究。西方画的神似,与照片无异,没什么值得研究的。

  中华文化,可在这一幅画上迸发。无与伦比,广袤无边。一研磨台,钻磨出的韵味;几支毛笔,挥洒出的豪迈;一张宣纸,铺展出的气概;一点朱砂,渲染出的景致。把中华文化之美纳入其中,并使其发扬光大。

  宣纸上的锦绣山河,装点了美丽的中华文化,使其焕发光彩,雄伟壮丽;使其熠熠生辉,名扬天下。

宣纸的作文7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寻声。”宣纸轻薄,洁白如雪。一张可以不计量的宣纸,却传承了中华全部的文化,承担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内心情感。

  宣纸轻薄,却重于泰山。

  每每看到家中柜子里的那一摞宣纸,触摸它的粗糙却细腻柔软的感觉,一张轻薄宣纸,我却像面对着星辰大海,带着一种本能的敬重宣纸轻薄,却也寄托着我的情感。

  年少时曾学书,在景山脚下,古色淳朴的建筑之中浸深着墨色。午后阳光斜射,柔软的羊毫在砚中濡染了润泽的墨汁,空气中充盈着墨香,屋内和相熟多年的小伙伴们一起安静提笔,耳中是老师谆谆教诲,从基本的笔法到文人典故。风来梧桐叶轻摇,风去牡丹花香气漫卷。一个下午悄然流逝,轻薄的宣纸赋予我躁动的童年一丝纯粹的安静之地。宣纸轻薄,那童年的回忆,古苑中一地的金黄银杏叶,年少时最懵懂初的庄重,老师的恩情,古苑中的欢笑,跃于心中。

  宣纸轻薄,不仅包含了回忆,也教给我了人心方寸之间的广博。

  第一次见老先生,是在老师请来的讲座上。先生和蔼,面对我们一些半大的孩子讲书法,却让我们乐在其中。后来才知道先生德高望重,名气很大,面对我们。却没有一丝轻慢。讲座到兴头,先生也亲身示范,甚至手把手教我们,讲座中也穿插着先生毕生的心得,毫无保留的教给我们。面对着可能连书法是什么都不了解的.我们,先生传授毕生心得,只为引领我们的兴趣。再一次见到先生,是已经大一点的时候了,老师约他为我们指导。见到先生,才知道先生已经病了。讲课已经让先生力竭,却仍坚持亲手教导我们。洁白的宣纸上印下了先生苍劲有力的笔道,先生不时咳嗽,头上也冒了汗珠,我请先生为我写些作品,他便欣然同意。无数人登门求字都拒绝的先生为我留下了激励的语句。面对这个羸弱的老人,我看见了前辈对于下一代无私的关心,不计回报的帮助。一张四尺宣纸,可承载千古的文化,也如执笔的老者,内心方寸间包容一切的广博。

  一张轻薄宣纸,引导了我从梦到稚嫩到朝气少年的成长,面对那宣纸轻薄,我也不会忘记老者的滋滋勉励。

宣纸的作文8

  这是一张白得没有瑕疵的宣纸,这是一支蘸满墨黑色彩的毛笔,大笔一挥,两种极端的颜色猛烈地碰撞在一起,或方正端庄,或娟秀流畅,或千回百转,或苍劲有力,黑与白,擦出了最美丽的火花。

  我第一次接触书法,是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第一节课,老师并没有教我们横竖撇捺,而是让我们比谁画的线条又细又直。那时候的我,只是乖乖地听老师的话,用小小的手握住笔杆,用细弱颤抖的.手臂拉出一根根歪歪扭扭的线条。我和书法的缘分,就是从那一天开始,被我用细弱的手臂画出的这一根根歪扭的线条,连在了一起。

  然而,也不记得是什么原因,过了一个学期之后,我和书法的缘分就断了,此后的几年里,我不曾再接触过书法。

  不过,幸运的是,我和书法的缘分仅仅是藕断丝连。四年后,我又重新拿起了毛笔,开启了全新的书法之旅。起初,由于四年前的一些基础,我的书法突飞猛进,老师也连连夸赞我有书法天赋。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学校的作业越来越多,不想做书法作业的我以此为借口,交的书法作业越来越少,演变到后来,就干脆不交作业。开始老师也只是说我几句,到六年级的时候,由于到了较为紧要的关头,老师便和我妈妈交流,妈妈也来找我聊了几句,希望我能好好写书法。

  此后,我的心里一直在纠结,我既很喜欢书法,又不想做书法作业,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没有很大的效果,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我到底该怎么办呢?难道我要就放此放弃吗?我想了很久,终于决定,我要每天练书法,哪怕只有半张!虽然之后我第次交的作业不多,老师也还是会说我,但至少,我的心里好受了很多,不再那么纠结了。

  有一天,我忽然心血来潮,整理干净书桌,铺上在柜子里闷了很长时间的毛毡,把已经布上灰尘的墨盘和墨汁擦干净,倒出墨汁,熟悉的墨黑和墨香刺激着我的视觉和嗅觉。我拿起毛笔,让墨色滋润着这,缓缓地在宣纸上写出千回百转的墨线,进入初中以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家里练习书法了。但我绝不会因此而前功尽弃,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完成我的书法梦!我相信,我一定能为宣纸画上属于我的墨黑色彩!

【宣纸的作文】相关文章:

日出作文作文10-04

遗忘作文05-05

京腔作文05-05

独来独往作文05-05

爬树作文05-05

慢作文05-05

画家作文05-05

数学作文05-05

博弈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