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实验

时间:2023-11-04 19:16:50 好文 我要投稿

一次有趣的实验【通用15篇】

一次有趣的实验1

  今天,我们几个做一次有趣的实验。

  我们几个把紫色卷心菜用开水浸泡半小时,直到水变成紫色为止。在桌上摆放了3个透明玻璃杯。第一只杯内放自来水,第2只杯里放白醋。自来水、白醋和碱水都是透明的小鸟的哭泣,小鸟的哭泣看起来没有区别。在3只杯中都倒上一些紫色卷心菜水。

  这时,意外的结果出现了,自来水变成蓝色,白醋变成了红色,碱水变成了青色、黄色,多像一位魔术师啊!

  我们惊讶的`叫了起来,‘啊’!多美的颜色啊!太神奇了,啊!太有趣了!

  我们又带着好奇心,想尝一尝这些水,一尝,有无味的,有酸的,有又苦又涩的。

  我们把试验做成功了,可是这些水怎么为什么会变成不同的颜色,我现在不知道这个迷怎么解开,不过,以后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解开各种迷团。

一次有趣的实验2

  鸡蛋真的能在盐水中浮起来吗?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小实验,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于是,我怀着好奇心决定亲手做一下这个实验。

  我兴致勃勃地去准备实验材料:一个生鸡蛋、一包盐、一根筷子和一个透明的杯子。实验开始了!我先把圆溜溜的鸡蛋洗得干干净净的,接着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接了大半杯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水中,只见鸡蛋像潜水艇一样慢慢沉入水底,再也不动了。我便把一大勺盐加入杯中,并用筷子搅拌了几下,满怀期待地盯着水中的鸡蛋,可鸡蛋却像大石头一样,一动不动的,我并没有灰心,心想:是不是盐放得不够呢?于是,我又加了一大勺盐,鸡蛋仿佛轻了许多,好像一个刚睡醒的娃娃,伸了伸懒腰,迷迷糊糊地往上冒,这时,我的心里也好像怀揣着兔子,七上八下。唉,鸡蛋刚到杯子的中间,好像没了力气,就不动了。这次,我按照报纸上的方法,又加了一大勺盐,用筷子充分搅拌,等到盐大概完全溶解到了水中为止,再坐到桌子旁目不转睛地观察鸡蛋:只见鸡蛋竟然快乐地跳起舞来,它还探出圆溜溜的小脑袋,仿佛在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呢!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成功了!成功了!爸爸妈妈听到了,都从房间出来为我祝贺:真是我们的小实践家!

  后来,经过查资料我才恍然大悟: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鸡蛋仔盐水里受到了足够的浮力,就会浮出水面。

  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这个实验真有趣,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只有经过我们的实践,我们才能把科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生活中。

一次有趣的实验3

  “叮零零……”上课了,龚老师端着一个杯子,提着热水壶神神秘秘地走进教室,同学们窃窃私语着,难道龚老师要故伎重演,又跟我们变个土豆浮起来了?只见老师笑而不语,同学们更感到奇怪了。老师的“葫芦”里倒底卖的什么药?我可一定要看个究竟。

  瞧,老师将杯子放在了讲台上,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包枸杞,同学们都起哄道:“老师,您是要请我们喝枸杞茶吗?”老师仍然卖着关子,满面春风却啥也不说。最后看到我们一脸茫然的样子,便行动了起来。

  老师先放了十多颗枸杞到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入了大半杯开水,枸杞一下子飘上了水面,只有一颗好像穿了金钟罩铁布衫,一点也不怕烫似的。那些飘上来的枸杞好像在跑马拉松一样,争先恐后地往上跑。

  看到这情景,我们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不慌不忙地把杯子里的那些没有沉下去的“顽固份子”捞了出来,说:“咱们给下面的这颗小枸杞找几个伴吧。”说完就拿起小木棒将一颗颗饱满的枸杞压成了一块枸杞饼状,再放进水里时,这些枸杞饼就乖乖地下沉了。

  怪了怪了,难道那根小木棒有魔力?我们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想上前去试试,没想到老师真让我去了,我拿起一颗红珠子似的.枸杞用力地一捏,咦?怎么会有小汽泡?我问了问和我一起前来捏枸杞的同学,他们也发现了这现象。我们连忙向老师请教,老师这才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原来那些小泡泡就是空气从枸杞里跑出来时产生的,一开始枸杞里有空气,所以在水里沉不下去,后来把它里面的空气挤出来了,再放进水里就沉下去了,这原理就好比我们游泳时用的游泳圈一样。哈哈,原来如此啊!

  今天我又懂得了一个科学道理,这样边玩边观察的作文课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一次有趣的实验4

  大家见过瓶子吹气球吗?现在,我就给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个有趣的小实验吧。

  来到厨房,我先拿出一个空瓶子,倒入大约100克的白醋;再拿出一个纸杯,往里面放入30克左右的小苏打;接着通过漏斗,将小苏打慢慢地倒进气球内,这时,小苏打差不多装了小半个气球了;然后,我将气球套住瓶口;最后,我快速地把气球里所有的小苏打倒入瓶子中,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只见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一瞬间,瓶子里冒出许多白色的泡沫,还不断发出嗞嗞嗞”的声音。干瘪的气球也慢慢地鼓了起来。正当我要拍手叫好的时候,嘭!”的一声,气球飞了,密集的气泡迅速地从瓶子里冒了出来,喷射而出的气泡溅到我的衣服上、脸上,我吓得哇哇大叫:妈妈,妈妈”看着我的窘相,站在一旁的妈妈却哈哈大笑:傻孩子,别怕!刚刚套瓶口的时候是不是太随意了,没有套紧,里面的气泡太多,气球当然飞跑啦!要不,咱们再试一次吧。”

  于是,我们又按步骤做了第二次实验。刚才气球不翼而飞的时候,是不是小苏打放得太多了?小小的气球承受不住了,我自言自语道。嗯,这次把小苏打放少一点吧。

  又到了关键的时刻,我双手轻轻地掰开气球的口子,小心翼翼地套住瓶口,让气球紧紧地包住它。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这次总能成功吧。我快速地把气球内的小苏打倒入瓶子里。瓶子里顿时冒出许多白色的小气泡。随着气泡的变多,气球又慢慢地鼓了起来。起先,像个乒乓球大小,几秒种后,就变成了一个小西瓜那么大了。我被这神奇的景象看呆了,好一会儿才晃过神来。我一边拍手一边叫好,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可是,是什么原理使得气球膨胀的`呢?我十分不解。于是,和妈妈上网查阅资料,这才知道:白醋中的醋酸和小苏打中的碳酸氢钠产生了化学反应,释放出了二氧化碳,原来是二氧化碳让气球膨胀起来的。

  瓶子吹气球这个小小的实验,竟然还蕴藏着这么有趣的科学道理,真是太奇妙了。

一次有趣的实验5

  假期,我和哥哥养起了蚕,可是没过几天,买回来的桑叶就被蚕全吃光了。怎么办呢?我和哥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跑到厨房切了一些菜叶给蚕吃。可是第二天一早,我发现叶子没有被动过的痕迹。“蚕难道生病了?”我自言自语道。我赶紧把妈妈刚从市场买来的新鲜桑叶拿来给它们吃,谁知,那些已经饿了一天的蚕竟一下子把桑叶吃光了,全然没有一点生病的迹象。看到这情景,我连忙把哥哥喊来。哥哥说:“蚕会不会只吃桑叶,不吃其他的植物叶呢?”我弄不明白,就去问爸爸。

  爸爸给我们解释道:“蚕一般只吃桑叶,大概是因为它们长期以桑叶为食,逐渐养成了这种食性,而且变成遗传了。桑叶的气味大概也是蚕最熟悉的气味。”“这么说,只要蚕闻不到气味,它就可以什么叶子都吃吗?”哥哥问道。爸爸说:“对呀!你们可以去做实验啊!”

  为了检验爸爸的话是否正确,我与哥哥取出了两条大小不一样的蚕来做实验。

  我和哥哥准备好了工具:放大镜、针、胶水,放有桑叶、榆叶、莴苣叶的纸盒。实验开始了!我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两只蚕,最后在蚕的头部发现了一对很短的触角,触角上有小孔,我们用针碰下胶水,将这两条蚕的触角上涂上胶水,然后把这两条经过处理的'蚕放到混有桑叶、榆叶、莴苣叶的纸盒里。只见蚕抬起头东张西望一番后,就低头吃起来。等到晚上,几种叶子全部被蚕吃了个精光。

  此后,我喂这两条蚕就用那几种叶子混合喂养,一个月后,这两条蚕开始吐丝了。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蚕不只吃桑叶,也知道了合理利用科学知识,可以改变一些看似不能改变的事实。

一次有趣的实验6

  记得是一个周末,早晨天气不错,我便想着写完作业出去溜达溜达,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哗啦哗啦地响。可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写完作业刚一放下笔,外面就下起了大雨,豆大的雨猛地打在窗户上,大有将玻璃打破的架势。要是可以,我还真想问问雨:你要不要来得那么及时?!

  唉,出去玩这个想法是不现实了。郁卒极了,便想着看看书其实也不错。看书就看书,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好像叫《三体》,一部科幻小说,讲的是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我看了两页就没有再看了,因为看不是很懂,感觉挺深奥的。

  不行就换一本,这次拿的叫《游戏中的科学》,翻了翻目录,被一篇《会吸水的蜡烛》吸引住了目光:吸水?蜡烛怎么好吸水呢?

  带着心中的怀疑,把书又往后翻了翻。看到那一页上有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去做这个实验。想着无聊也是无聊,不如做个实验打发打发时间。

  说干就干。搓搓小手,去准备要用的东西:蜡烛、打火机、瓶子、碟子、水还有两枚硬币。

  准备就绪,开始做实验:

  第一步,将蜡烛固定在碟子里,然后点燃。

  第二步,把两枚硬币放进碟子里。

  第三步,将瓶子倒立在硬币上,这时候,瓶子就将蜡烛罩住了。

  第四步,再往碟子里加水。书上还特地标明,这时候,动作一定要快,不然实验就失败了。

  最后我发现,加到碟子里的水直接进到了瓶子里。

  这实验做起来倒是挺简单的,但我百思其解都没能想出这是为什么。只好把书拿出来再往后看一看,这一看倒是明白了:书后面还有一个“原来如此”,上面说,蜡烛燃烧需要瓶子里的氧气,氧气用完后它就会熄灭了。此时,瓶子里只有少许空气了,水位在瓶子里上升说明水占据了空气让出的空间。并且,因为瓶子外面的气压大于瓶子里面的气压,所以,瓶子外面的气压便将水压进了瓶子里面来。

  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这实验可真有趣。

一次有趣的实验7

  “妈妈,快来看那,鸡蛋浮起来了,鸡蛋真的浮起来了”。我兴奋地大喊着,让妈妈一起来分享我的喜悦。

  星期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字是鸡蛋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做实验当然离不开器材了,我准备好盐、透明杯子、鸡蛋、勺子和筷子后,先往杯子里接了大半杯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了杯子里,生怕把它打破了。

  鸡蛋刚放到水里,就直接落入了杯底。哦!原来鸡蛋在清水里是不会浮起来的。此时,只见它懒洋洋地躺在杯底,仿佛在说:“这里好舒服呀!”我对鸡蛋说:“不要高兴得太早了,你的舒服日子快要到头了,下面,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先往水里放了几勺盐,然后用筷子在水中来回搅拌。加了盐的水变成了乳白色,可鸡蛋仍纹丝不动躺在杯底。我又往水里加了几勺盐,再次不停地来回搅拌,这时我发现,鸡蛋很不情愿地离开了杯底,但是只上升了一点点后就不动了。“鸡蛋呀鸡蛋,你这么懒,怎么行呢?”我自言自语地说。我又加了一勺盐进去,继续用筷子不停地搅拌,随着水的旋转,鸡蛋蹦蹦跳跳的',像一位小姑娘在水中跳舞。等到盐完全溶化后,我发现鸡蛋又向上升了一点。

  我继续往水里加盐,继续搅拌,在我停止搅拌的时候,突然发现鸡蛋完全浮起来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鸡蛋为什么浮起来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向妈妈请教。妈妈说:“是因为清水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鸡蛋自身的重量,鸡蛋会沉在杯底。而水中加了盐之后,水的密度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量,鸡蛋就会浮在水面。”哦!原来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次实验真有趣。通过实验,加上细心观察,多动手,勤思考,我们就会知道更多科学知识。

一次有趣的实验8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课,王老师拿来了一杯清水,一个又大又圆的鸡蛋,一根搅拌棒。我看了百思不得其解,不是上语文课吗?怎么拿个鸡蛋呀?后来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来做个有趣的实验——让鸡蛋浮起来。王老师先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轻轻地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只见鸡蛋像一个跳水运动员“扑通”一声跳入水中,而且还在半空中做了个“半空翻”,然后才沉入水底。从杯子外面看在水底的鸡蛋就像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正躺在他那温暖的小摇篮里似的。然后老师把鸡蛋从杯子中“请”了出来,又往杯子里倒了少量盐,顿时,水世界就像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小雪般,老师用搅拌棒快速地搅拌起来,只见水中像刮起了一阵强烈的龙卷风,形成了一个漩涡,“大家来猜一猜这次鸡蛋是沉还是浮呢?”王老师问。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都觉得会浮起来。见证的时刻到了,老师把鸡蛋放水中,大家都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的盯着杯子,只见鸡蛋像一条胖胖的小雨钻入水底,顿时,教室里都是叹气声。

  老师又一次把小鸡蛋娃娃给“请”了出来,再向杯子中倒入了大量的盐,盐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争先恐后的钻入水中,老师用搅拌棒再次搅拌后,这些小精灵好像在水中开起了舞会,一个个都疯狂的跳起舞来。渐渐地我发现清水的颜色成了乳白色,好似一杯牛奶。老师又让我们猜结果,这一次大家都胸有成竹、异口同声的喊道“会浮起来”“真正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老师严肃地说。老师再次把鸡蛋放入水中让它去“潜水”。我暗暗想到:鸡蛋你可不能再让我失望啦!只见鸡蛋潜了一半,好像不愿下去一样又浮了上来,还冒出了半个脑袋。大家看了个个兴高采烈,眉飞色舞。教室里欢呼连遍“耶!猜对了!耶!耶!”可鸡蛋怎么会浮起来呢?大家心里打了个大问号。老师告诉我们,原来盐水比清水浮力大,望清水里加大量的盐,鸡蛋自然就会浮起来了,同学们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春天。

一次有趣的实验9

  一个人能从很多种方式明白道理,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实验。这话我很赞同,因为我就通过实验明白了许多道理。

  记得那是在四年级暑假的一天,我闲的没事干,就在网上冲浪。看着看着,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网页,我赶快打开了这个网页,看了一遍,上面有一个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实验:在一个装满水的大杯子里,沉着7、8枚硬币,但水却没有溢出来。我觉得这不可能,想:“这怎么可能,肯定是骗人的。”想到这,我下定决心来揭穿这个“谎言”。

  于是,我拿来了我的实验材料:满满一杯水和7枚硬币,这时我很兴奋,因为马上就要揭穿“谎言”了,不禁十分自豪。我轻轻地拿起一枚硬币,让它‘跳’到杯子里面,硬币在水中翩翩起舞,缓缓地落到了水底,可水仅仅只是上升了一点。可恶,我一咬牙,又投进了一枚硬币,可这枚硬币的'命运和它的前任一样。我不甘地咬了咬嘴唇,握紧了拳头,哼,我一定要揭穿这个“谎言”!我又拿起了硬币,一枚、两枚、三枚、四枚……一枚枚硬币“跳”入了杯子中,水位也在一点一点的升高,看起来马上就要溢出来了。看到这,我得意的笑了,我还有一枚硬币呢,事实果然胜于雄辩。我兴奋地把最后一枚硬币投了下去,这枚硬币就像舞蹈演员一样翩翩起舞,又来了个360度旋转后才沉到了杯底。这时,我震惊了,水高出了杯口差不多半厘米却没有溢出来。

  我马上打开电脑,查看资料,原来这并不是“谎言”,是张力支撑住水面超过杯口而不溢出来。虽然我错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不仅明白了一个常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不能妄下结论,事实胜于雄辩。

一次有趣的实验10

  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本应该是美好的一天,我却沮丧地坐在阳台,望着天空,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为什么会这样沮丧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那天,我的朋友兴冲冲地来到我家。她把一只手藏在背后,对我勾了勾手指,神秘兮兮地说:“来,来!看,我给你变个魔术!”她把手从背后抽出,把一个水瓶放在了桌子上。水瓶里面有一个芭蕾舞演员的塑料糖纸人偶。朋友轻轻地捏着瓶身,人偶就在瓶中上下舞动,煞是好看!

  我目瞪口呆,好奇地问朋友:“怎么做的?”

  “天机不可泄露!”她对我摇了摇手指。我气结,哼!不教就不教,我自己来做!

  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发现朋友的魔术原来是水的浮力小实验。

  “水的浮力小实验?看起来挺简单的.嘛!”我化繁从简,“那个跳舞的小人就不要了!”我把瓶子、滴管和螺母拿出来。深吸了一口气,搓了搓手,我的实验要开始了!

  我先把水装在瓶子里,把装着螺母的滴管放进去。唉,唉!水溢出来了!正当我手忙脚乱地擦的时候,手臂又不小心碰倒了瓶子。结果,实验没做成,水倒洒到了地上,溅得自己衣服上到处都是水渍。

  我很气馁,吐嘈自己怎么这么笨手笨脚。我走到窗边,深呼吸,为自己加油鼓劲。

  第二次实验,我格外谨慎,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用心再用心!我成功了!我高兴地跳起来。我轻轻地捏着瓶身,瓶中的滴管上下摇摆翻飞,十分有趣。倍感喜悦的同时,我也心生疑惑:滴管为什么能在装满水的瓶子里上下滚动呢?

  于是,我继续上网搜索,发现:因为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了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所以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而这种力叫浮力。

  看来,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思索,大胆细心地实践,坚持不懈,你就会发现科学的无穷奥秘!

一次有趣的实验11

  我们在科学课上做过了千千万万次的实验,有关于噪音的,有研究人类的,有观察细菌的。我感觉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第十四课了:水变咸了。大家现在可能会问,这一课有什么奇怪之处呢?哈,就听我一一给你讲解。

  叮铃铃,上课了。王昱涵拿着科学老师的科学用具过来了,我们刷一下子就全凑了过去,但是老师一来,我们刷一下子又飞回了座位上。老师说:“上课!”班长:“起立”集体:“老师好---”……废话就不多讲了,步入主题呀。

  老师先给我们讲了又讲,看我们明白了以后就开始给我们做实验。老师把不能服用的高锰酸钾到入了水中,并不停的左右摇晃。高锰酸钾在水中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溶解了。水明明是透明无色的,但是这高锰酸钾溶解了之后,水开始变成淡紫色,我们没太在意。过了一会,紫色浓了,它不像以前一样淡淡的,开始逐步走向深紫。又过了一会,水中的小型“龙卷风”停了,那一杯水已经不再是一杯水了,他已经完完全全的.变成了深紫色。老师在水中再次制造起来的小旋风,小旋风在水里面非常的好看,紫色的圆锥状物体在水中不停地徘徊,就像是一群的沙丁鱼在围成一个大大的圈正在水中不停地旋转。紫色越来越浓,越来越浓,我们越看越像是一个黑色,因为他实在是太浓了。老师说:“这一种高锰酸钾具有非常大的腐蚀性,他不能被人给喝下,或者是洒在身上。”我们都不信,我以为:切,不就一杯水么,能有多大的能耐,把一张纸给烧着了。再说了,火一遇见水不就灭了么,他还能在燃烧?我们不信。

  叮咚叮咚,下课了。有几个大胆的同学想试验一下,就不知从哪里撕下了一条长方形纸条,他轻轻地把这一张纸条放进水里面,拿出来的时候,纸已经糊了。哇!这一小杯的高锰酸钾水就能烧糊这一张纸,可真是不简单。这一次实验我受益匪浅,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小的不一定是没能耐的。

一次有趣的实验12

  今天姐姐说要给我做一个让鸡蛋浮出水面的实验。

  我们先找了一些盐、一个杯子、一把勺子和一个鸡蛋,做好了准备,就开始做实验了!

  我们在杯子里倒了一些水,把鸡蛋放进去,鸡蛋像一把小小的`降落伞,稳稳地落到了杯底。我们用勺子舀了一勺盐放进水中,盐像冬天的雪花落到了鸡蛋上,好像又厚又温暖的被子,可鸡蛋没有浮出水面。我们又放了一勺盐,“天空”中的雪花变多了,“被子”也被织得更厚了,可鸡蛋还是没有浮出水面。这下我有点急了,又放了第三勺盐,怎么这鸡蛋还不浮上来啊?不会浮不上来了吧!

  姐姐提了个建议:“我们准备一杯盐水再把鸡蛋放进去。”我照着姐姐说的做,果然鸡蛋慢慢浮起来了,它先浮出来一点点,最后整个都浮出了水面。

  “放盐能让鸡蛋浮起来是为什么啊?”我很好奇。

  “这是因为盐水的浓度达到一定值甚至到饱和状态,盐水的密度就比鸡蛋大,所以鸡蛋就能浮起来了。”姐姐这么一说,我真是心服口服。

一次有趣的实验13

  暑假中的一天晚上,我在一本名叫《科普大全》的书上看见,蚂蚱是用肚子来呼吸的,我奇怪地想:“动物不是都用嘴巴呼吸的吗?怎么可能有用肚子呼吸的呢?所以,我便决定做个实验,揭开这其中的奥秘,看看这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来到了田野里,准备实行第一项工程——捉蚂蚱。我这儿翻翻,那儿找找,几乎要把整个田野都翻遍了,可还是连个蚂蚱的影儿都没看见,这时,我心里不禁埋怨到:嘿,这些小家伙,早也出来,晚也出来,偏偏在我最需要它的时候,他倒和我捉起了迷藏。”正在我即将放弃的时候,一个绿应从我眼前一跃而过,我跟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蚂蚱。我一边用眼睛死死的盯住它,一边喃喃地说:“呵呵,真是天助我也,小蚂蚱你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你自己命不好。”话刚说完,我便猛地一扑,他只好乖乖的成了我的俘虏。一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打来了一盆水,拿来了一个手表,这样材料就齐全了。这时我心想:动物都是用鼻子来呼吸的,假如我把它的鼻子堵住了,它肯定就活不成了。于是,我先小心翼翼地抓起蚂蚱,然后把它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一分钟、二分钟——五分钟过去了,当我把它从水里提出来时,看见它还是像以前那样活蹦乱跳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有些失落,不过我很快从失落中跳了出来。开始了第二次实验,我想:蚂蚱不用鼻子呼吸,难道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是用肚子来呼吸的吗?我半信半疑地把蚂蚱抓了起来,把它的肚子使劲往水里按,这回,它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不到20秒就奄奄一息了,到第30秒时,它便与人间说了再见。“啊!

  原来蚂蚱的气门真的在肚子上。”我惊讶地叫了起来,同时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一蹦足有三尺高,一边跳一边高兴地说:“我成功了!我成功了!”这次实验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快乐,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明白了:知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只有敢于探索,勇于追求的人,才能打开这扇理想的大门。

一次有趣的实验14

  有一天,我从网上看到了一句话:“一张纸用手对折,对折的次数不会超过9次。”我很疑惑,一张纸怎么可能只折9次呢?要是让我折的话,10次、20次、30次都没有问题!

  为了验证这句话的真伪,我便从家里拿出了大大小小的纸,有颜色鲜艳的彩纸,有比彩纸大一点的A4纸,还有宽大的报纸和软绵绵的湿巾。

  我先从最普通的.彩纸入手,不费吹灰这力就轻轻松松地折好了第1次;第2次,我快速地过了关;第3、4、5次时,我稍一用力也顺利通关;到第6次时,我使劲用力才过关;但是到第7次时,不管我怎么用力也折不过去。

  我没有灰心,换了A4纸来闯关。前6次和用彩纸一样,到第7次了,我闭上眼使劲一压。耶!成功了!瞬间,我的信心又回到了心里。第8次里,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过关。

  然后,我用了软软的湿巾,但还是在第8欠这个小阴沟里翻了船。

  最后,我不得不用我绝招-报纸。报纸很大,一定能折过9次。果然,不一会儿就轻松地到了最后关卡-第9次对折。我屏住呼息,闭上双眼,踮起脚尖,用尽全身力气猛力一压。“哇!第9次成功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可是,后面我想尽各种方法,也没完成第10次对折。

  看来,“一张纸用手对折,对折的次数不会超过9次。”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呢?我带着疑问,在网上查找答案。原来,折第一次时,纸的厚度就会乘2,第2次时厚度就是纸张厚度的4倍,如此直到第9次,厚度就达到了原来纸张厚度的256倍,多么惊人的数字,难怪无法完成第10次对折。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次有趣的实验15

  鸡蛋,真的握不碎么吗?有些同学哈哈大笑说:“怎么可能!”也有些同学很坚定地说:“会的,鸡蛋肯定会被握碎的。”那最后谁说的对呢?跟我们去二(4)班看看吧。

  转眼来到了教室,杨老师跟往常的不一样。只见杨老师拎着一筐鸡蛋,站在讲台上,对着同学们说:“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实验,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力气最大,最后能把鸡蛋捏碎,选出我们班级的大力士!”刚一讲完,只见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地举起了右手,希望自己能够被选中。沈子悠是第一个被选中的,她小心翼翼地握住了鸡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白嫩的脸蛋上泛着些许微红,似乎一下子要把全身的力量都要集中在手上,可是随着反复用力握鸡蛋,结果还是没有握碎。

  紧接着,我被叫到了台上,同学们都睁大眼睛紧紧地盯着我手中的`鸡蛋屏息静气,教室里静得只能听见呼吸声。我自信满满地握着鸡蛋,心想:我一定要成为第一个握碎鸡蛋的大力士。可是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法握碎鸡蛋。后来,不断有同学们加入了实验,他们有的试图用拇指扣碎鸡蛋;有的如猛虎下山般狠狠地拍了拍鸡蛋;甚至有一个同学在用力握鸡蛋的时候,不小心让鸡蛋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同学能够成功地握碎鸡蛋。最后连杨老师也握起了鸡蛋,可直到他握得面红耳赤手指关节泛白,也没能握碎鸡蛋,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的声音:“难道这是一个假鸡蛋?”

  等同学们都安静了下来,杨老师站在了台上,看着一个个像斗败了的公鸡般的同学,微笑地说:“为什么呢?同学们看呀,鸡蛋是椭圆形的,这使得它的受力变得均匀,所以怎么握也握不碎。”

  这节课我们不仅完了游戏,还学到了一些知识。原来,小小的鸡蛋背后藏着这么大的秘密,这次真的是长见识了。

【一次有趣的实验】相关文章:

一次有趣的实验08-22

[经典]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08-24

有趣的一次实验作文10-09

一次有趣的实验[热]09-06

【合集】一次有趣的实验10-20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07-05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03-02

(热)一次有趣的实验11-02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必备]07-16

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精品】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