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的作文

时间:2023-11-27 12:36:45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俗人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俗人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俗人的作文

  俗人的作文 篇1

  想必大家都认识当今大作家——冯骥才吧,他的作品有很多很多,最近我又迷上了一本他的书——《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人物都是在天津。天津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赵燕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天津在近百年走出了各种怪异人物。余闻者甚颗,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

  本书里有《苏七块》、《刷子李》、《酒婆》、《死鸟》等众多人物,这些人物在作者不描写得栩栩如生。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刷子李》,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如:“刻砖刘”、“泥人张”等前面是行业后是姓。听到“刷子李”大家知道他的行业了吧。对,他就是刷墙的活神仙。他是一家营造厂的师傅,有一次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干活。到那刷子李的派头可十足了,一天只刷一间,共九间,要刷九天。他穿着一身黑,他立下了一个规矩,刷墙时,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奇就奇在这里,他还有个徒弟。在刷完时徒弟在检查时,发现竟没有一个白点。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要成一件事必要下苦功夫,才可成大事。

  俗人的作文 篇2

  俗人的作文 篇3

  我出生在一个文化底蕴很薄的一小城市里,哪里的文化气息几乎都薄的你想找一件代表,都很难找到。在我出生2年后,我离开了哪里。去了相隔200公里的一个较大的城市。但是,哪里的环境压迫的我5年,都没有好好的欣赏,就匆匆的`离开了。因为一些很特殊的原因,我有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一年后,我去了一个自唐朝以来,就享誉全国的一个地方-山西。在那里,我虽然没有确切的感受文化的气息。但是,他们的为人素质和品德,却让我在几年后的今天,才慢慢的感受到了一些故乡人所不具备的魅力~!回来后,在故乡呆了16个月,我来到了,应该是有所内涵的武汉。并在这里,也确切感受到了一些文化的魅力。

  但是,当我从文化中心-北京回来了以后,我才明白。原来,这里虽然有些东西,但还是有些淡淡的。相比较而言,还有一点杂的味道。这个时候,我再一次的回到故乡,我突然的发现,这里和别的地方比之而言,根本就不算又文化的地方(近代史还是有一点味道的)曾记得,鲁迅先生的故乡以前并不怎么引入注意。但是,自打鲁迅先生问世以后,哪里聚集了很多现代的文人。因此,我又觉得,文化底蕴是不是人造的。如果是,那我就真有点羞面于色了。毕竟,我不是文化的缔造者。所以,我就不配在这里‘指手画脚’。更不配责怪故乡的不是~!呵呵~!归根到底,我只是一个俗人罢了!

  俗人的作文 篇4

  今年这个暑假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 冯骥才先生写的小说《俗世奇人》。

  小说写的是清末明初在天津卫有好多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在各行各业里都身怀绝技。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刚看了几篇文章,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不长,都配有一幅图画,但寥寥数笔,就把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凸现了出来;短短的一片文章,就把一个故事写得那么精彩。如不能破了规矩但仍能行侠仗义的“苏七块”、刷油漆不留一点痕迹在身上的“刷子李”、喝了假酒无事喝了真酒倒丧了命的“酒婆”、伺候好八哥自己却落得个“死鸟”绰号的贺道台、举起石锁而又爽朗大度的“张大力”等等,每篇故事看了以后都让人记忆深刻。

  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不仅喜欢这样的文学体裁,而且喜欢书里的每一个故事,更喜欢每一个故事里面所表达的`意思和一些做人的道理。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种写作风格和方法。其实,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都会遇到很多人,只要我们认真留心身边的人,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就一定能够写出好的文章来。

  俗人的作文 篇5

  清明节快到了,让人想起了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为何会给诗人断魂的感受呢?原来在细雨霏霏的清明时节,人们前往吊念逝去的亲人,怎能不悲戚伤心啊。

  清明扫墓之风,始于北宋末年。《东京梦华录》有云:“寒食节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墓皆在此日拜扫。”可见清明时节初始不拜老墓,只祭新坟。后来发展为既拜新坟,亦扫旧墓,形成了汉民族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许多民系扫墓祭祖的'时日,而在梅州客家地区,却是“只闻清明粄飘香,鲜见行人扫墓忙”。清明节当天,客家人喜用苎叶、艾叶、白头翁、鱼腥草、鸡屎藤和使君子一类,制成颜色翠绿的青粄,俗称清明粄。清明粄含应节之意,还有健脾、怯湿、排毒等功能,嚼起来甜软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客家人不在清明祭祖扫墓,而是把扫墓安排在春秋两季,即在年初六后的正月或中秋节前后,以免影响农耕。客家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不忘回乡扫墓。有些身居海外的客家人,一到扫墓时节,便相约回梓拜祭祖先,正所谓“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扫墓要摆放三牲果品一类供品,点上香烛祭拜,礼毕焚烧衣纸,鸣放鞭炮;还须在墓头压上几片黄纸,名曰“挂纸”,客家话谐音“挂祖”。以往举族打祭墓,主祭人要行三跪九叩首大礼,朗读祭文。祭祀结束按年岁长幼安排部分男丁登席,余众发丁子钱。

【俗人的作文】相关文章:

日出作文作文10-04

作文11-14

古镇的作文09-03

木马的作文09-04

稻香的作文09-04

上课的作文09-04

洪水的作文09-04

【精选】坦然的作文09-04

上当的作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