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时间:2023-12-04 18:54:45 好文 我要投稿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精华【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精华【7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篇1

  如今,"爱国"这个词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那么,爱国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是爱国?有一些人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国,却从不愿多走几步把垃圾扔进垃圾箱,还有些人以"爱国"的名义砸日本车,抵制日货……这些,真的是爱国吗?

  爱国,与其说是一种情感,不如说是一种能力。

  而这种能力,叫理智爱国。这个听起来高深莫测的词汇,实际上,爱国就在我们身边。而文明,是爱国的根基。

  记得之前看到一条新闻,是一个中国人到国外旅游,在帕特农神庙上写下:中国万岁!这种话,看完这条新闻后,我也在想,这就是五千年来留下爱国主义精神吗?把这句话写在故宫上,或许还有人认为他是爱国,但他把这句话写在了国外。外国人不会在意你姓什么,叫什么,人家只知道,这是中国人干的,中国人的素质差。

  几百年来,中华民族挨过打也挨过饿,但历史告诉我们,空有一腔悲愤无以救国,只把爱国挂在嘴上难以强国。"爱国"的'定义可能有很多种,但"务实"一定是其中一条。这种"务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国要有行动,还要看效果。爱国的目的,是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好,更强。但凡促进国家进步的举动,都是爱国。反之,如果只呈现爱国的姿态,甚至以为"爱国"就能为所欲为置社会秩序,公众利益于不顾,这样的"爱国"行为,反而会给国家带来负面的影响。

  日本侵华的惨痛历史,老一辈不能忘怀,新一代也不能忘记。但是,新时代应该是由我们来开拓,我们既要不忘国耻,更要取长补短,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有未来。

  俯下身来自查自审,对比产生差距,知不足而后知进步,奋发后才会自强。曲解自强的含义,砸车伤人、攻击人格,最后只能遭遇沦陷。

  民族振兴需要能够接受新事物的创造者,中国创造要超越中国制造,作为中国未来的脊梁,我已经挺起胸膛、迈开脚步!亲爱的伙伴,你呢?!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篇2

  是谁那样爱国思乡?是谁那样忧国忧民?是谁守卫边塞打败了西夏兵?是谁写下了家喻户晓的《岳阳楼记》?是你——范仲淹。

  是你站在落日的余晖下倾吐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思乡之情;是你月下独酌对酒当歌写下了“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经典名句;是你在夜深人静四野寂寂之时诉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的点点离愁。你之所以借酒消愁,是为你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凌云壮志。

  一直都很喜欢你那篇经典文章《岳阳楼记》。初读这篇文章,便将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尽收眼底,不禁想起了你没有亲登岳阳楼却能写得如此生动传神而拍案叫绝,那阴晴画面的对比写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飘飘欲仙和流连忘返的感觉。

  细细品味这篇文章才让我明白了更深层的含义,你在不断劝勉友人的同时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不一定享受高位厚禄才是好的,在偏远的江湖忧国忧民更是一种大气,一种超凡脱俗,一种做人的更高境界。这种境界要求一个人要淡泊名利,以天下为己任并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

  在这篇文章背后,我看到了你幼年时刻苦学习的专心致志,你青年时奋勇杀退西夏兵的英姿勃发,你中年时主持“庆历新政”的雄才大略,你晚年时屡遭贬谪却心系国家的忠诚坚贞。

  重读经典,一篇《岳阳楼记》,蕴涵了你多少深情而真挚的笔墨呀!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篇3

  学校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这一周,升旗仪式的时间又到了。我们到了主席台前面。只见四名同学步伐统一,排列整齐地捧着国旗走了上来,他们把国旗系到绳子上。升旗手上来了。当国歌响起时,他们把绳子慢慢往下拉。我们认真地唱着国歌的时候,国旗缓缓上升。我们把手举成敬礼的姿势,目不转睛地看着国旗上升。

  临近国庆,我们在音乐课上要学《我和我的祖国》这个歌曲。学的时候,同学们很认真,就连班里的捣乱鬼都安静下来了。学会了这首歌后,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旋律,同学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唱完。是啊,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

  一天,突然听见了小区外有人在唱歌。歌声有时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有时又似乎喷着复仇的火焰。有时是冲锋陷阵的呐喊,有时是凯旋而归的万丈豪情。我断定他们是训练有素的军人。我立刻融入进了他们唱歌的场景中: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他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保卫着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对他们心存感激,心怀感恩。

  还有一次,电视直播羽毛球比赛男单决赛。决赛双方是林丹和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只见林丹的身影在球场上快速地跑来跑去,为了打到每一个球,他不惜飞身救球。经过了三轮的较量,林丹2:1战胜对手。在林丹胜利后,现场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全场沸腾了。当国歌响起时,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站了起来,林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泪光闪烁地唱起了国歌。等他们唱完后,场外的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们这种爱国之情,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以及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多么普通平凡,无论何时何处,都应心怀祖国,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已任。我们都是追梦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篇4

  周末回家的路上,心情被考试的烦恼占领,低着头走着。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的东西掉了。”

  回过头,见一名头发灰白的老者,他身着一件蓝色T恤,脸上有着苍老的皱纹和许多褐色的老人斑,黑色的裤子上有许多褶皱的痕迹,那双黑皮鞋上也有许多灰尘。显然,是没怎么擦过的。他手里提着一条红领巾向我走来。

  我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书包两侧的小袋子,里面空空如也。于是,便对他说:“嗯,是我的,谢谢您!”

  他皱了皱眉,不高兴地小声说了一句:“现在的小朋友怎么这么不小心,红领巾落在地上了都不知道……。”我着实有些尴尬,便只好装作没听见,向前走了几步,接过红领巾,又向他道了声:“谢谢!”顺手把红领巾塞回了书包一侧的小袋子里。

  他本想转身离开,见我如此随意,又折了回来,有些生气的说:“你们这些小孩,怎么都这么不严肃,”他看着我,继续说道:“红领巾,你知道是什么吗?它可是国旗的.一角啊,哪能像你们这么随意塞来塞去的?”

  这时我的心中已有些烦躁,心想:“这老头,怎么这样麻烦!”

  他见我没理他,更生气了:“红领巾可是用革命烈士鲜血给染红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可都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陆游有诗曰‘位卑未敢忘忧国’,你们这一辈年轻人,更应该珍惜啊!”

  他从我书包一侧的小袋子里取出红领巾,用手抚平,又小心翼翼地把它对折。此时,他脸上的皱纹似乎舒展了一些,目光也柔和了许多,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也许他在回忆开国大典时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幕,也许脑海里在回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振聋发聩的声音。

  我点点头,双手从他手中接过那红领巾,认认真真地把领子翻起来,慢慢地把红领巾系在脖子上,并向这位老者行了一个队礼。

  他终于舒展了眉头,点了点头说:“好了,快回家吧,不然作业又做不完喽!”

  回到家,我把红领巾取下来,认真抹平,收好。今天放学路上的经历让我深深懂得,这不仅仅是一条红领巾,更寄托着一种美好的爱国情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篇5

  在我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在班里不怎么起眼。因为他名字里有一个“强”字,我们都戏称他为“蟑螂小强”。

  慢慢接触就会发现,小强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也是一个很爱国的人。

  不管是每周一早上晨会也好,学生会代表开会也好,都会播放国歌。而他不管是在写作业也好,打篮球也好,只要国歌奏起,他就会停下手头的事情,拖着那不怎么着调的嗓音,激动地跟随伴奏演唱国歌。平时大大咧咧的他,在这个时候就立刻严肃了起来。

  五年级暑假前,学校给每个人发了两支用塑料小棒撑起的小国旗,样子看起来十分精美。小强也领到了两面。他正欣赏着手里的小国旗,一群调皮的`男生从他身后扑了上来,二话没说,一把抢过去了他的小国旗棒,并把小国旗揪了下来,丢到地上,拿起塑料棒玩了起来。小强捡起了被丢到地上的那两面小国旗,站了起来,眼里竟布满了血丝!“还给我!”他的气势完全不符合他那小身板。我从没看见过他这么生气,一下子把那群男生吓跑了!旗子拿回来后,他重新用塑料棒把国旗撑好,欣慰地笑了。

  升上初中,我有幸跟他分到了一个班。初中,是一个转折点,我们要退出陪伴了我们六年的少先队,同时要作为准备参加共青团。这不仅更意味着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退队仪式上,小强站在我的身前小声啜泣着。只见他将红领巾从脖子上慢慢取下来,仔细地叠好,一点褶皱都没有。然后把它小心翼翼地收好,抹着眼泪跟我说:“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我们必须像对待国旗一样对待红领巾!”

  小强的爱国情怀也感染了我。慢慢地,我俩成了最好的朋友。虽然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但在我心中,他的形象是高大的,是完美的。在语文课上学到陆游《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时,我们俩不自觉地看向对方,会心一笑。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篇6

  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范仲淹诞生于苏州吴县,就此开启了他坎坷的一生。他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十几岁时,范仲淹就辞别了母亲,去应天府学习,拜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在应天府,条件十分艰苦,他把粥分为几块,咸菜切成碎末,以此作一天的饭食。他那时年龄虽小,但心中承载的,却是家国天下。

  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兵甲。

  成年的范仲淹如愿进入朝廷做官。康定元年,三川口之战,宋军惨败,朝廷即派范仲淹镇守陕西,抵御西夏进犯。庆历二年,西夏十万大军进攻平凉,宋军抵挡不住西夏的猛烈攻击,再次惨败。范仲淹前去救援。西夏的军官给予范仲淹很高的评价: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兵甲。最终西夏军队撤退,被迫与北宋议和,战事平息。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35岁时,在京都任朝廷秘阁校理。仁宗帝下诏令,要率领朝中百官为太后祝寿,并行跪拜之礼。但这并不符合当朝皇帝事亲仪规。文臣武将慑于太后之威,无不噤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灵乌赋》)他身虽卑微,却敢直言上谏,杜绝有损圣体国威之事。看似轻浮,实则忧国。但他也因此事,被皇太后记恨。自知在朝中难以立足的他,被逐出京,做了河中府通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白驹过隙,一晃19年,时年54岁的范仲淹几经贬黜和放逐,终于在暮年回到京城,任副宰相一职。范仲淹的.官位允许他为国家做出诸多有益的事。他向仁宗上谏《答手招条陈十事》,皇上允准。怎料改革的举措损害了以吕夷为首的旧官吏的利益。最终仁宗下诏解除范仲淹的职位,并把他贬到邓州。悲愤和无奈下,心灰意冷的范仲淹,长歌当哭,写下《岳阳楼记》。苦痛愤懑只剩了灰烬,千万言语不及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抱病赴任颍州,行至徐州时,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自书写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至此,范仲淹走完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生。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 篇7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十分浅白的诗句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忘了时间,忘了地点,我只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诗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震撼了我,仿佛穿过茫茫的时空,仍然听到陆游借着清风明月坚定地说出这七个字“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们从生下来,就有一种血脉相连的信仰——爱国。不了,这是一种自娘胎里出来就应有的感情,这是一份至死不灭的信仰。在历史上不知有多少风流人物,他们的信念,也是爱国。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这句话,曾是多少人的座右铭;董存瑞,众人随着炮火灰飞烟灭,一起消失,可他的名字却永存在多少中国人的心中;狼牙山五壮士奋不顾身的一跳留下了芳名,更留下了一股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之气。

  陆游,南宋伟大的诗人,是什么让他纵然地位卑微,不忘忧国呢,是什么让他即将生赴黄泉,仍声声叮咛儿孙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是因为他深深地把那颗爱国种子埋进心底,深深笃信一种他出生在这片红土地上的信仰——爱国。

  爱国不需要有多高的`地位多大的财产,它是一种信仰,不分富贵,不分老少,不分贵贱,只有你心存爱国之心爱国之情,就足够了。记得有个小故事,一个小女孩代表中国到外国参加比赛,当她到达会场的时候会场上飘扬着各个国家的参赛旗,但唯独没有五星红旗,小女孩马上去问工作人员,原来是他们找不到中国国旗,小女孩灵机一动,自己动手画了一副粗糙的五星红旗,请工作人员暂时用它代表国旗悬挂在旗杆上。这个小女孩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爱国。可见爱国很简单,不需顶礼膜拜,不需烧香磕头,更不需天天挂在嘴边,它是一种最便宜的信仰又是最昂贵的信仰。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相关文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09-01

(精品)位卑未敢忘忧国作文4篇11-20

日出作文作文10-04

作文11-14

群聊作文02-27

补课作文02-27

TheWolfandtheSevenLittleKids作文02-27

The Snow作文02-27

余生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