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原文赏析

时间:2024-02-26 23:54:4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原文赏析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原文赏析1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原文赏析

  唐代 李白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译文

  常听说玉泉山上,有许多乳窟样的山洞,里面有好多白鸦的仙鼠(白色蝙蝠),倒悬清溪的树上遥望明月。

  茗茶就生长在此山中的`石崖上,石上玉泉潺潺,永不停歇。茶树根茎浇洒山花芳津,采服后可以润肌强骨。

  茶树丛年代久远,绿叶葱葱,枝枝相接。看茶叶曝晒成仙人掌一样,好像可以用它拍拍仙人洪崖的肩膀。

  举世未见这样的茶叶,谁来给这茶叶命名而使之永远流传呢?宗英你是高僧禅伯,尚有瑰丽的诗篇与茶一起投赠给我。

  你的诗篇如西子临镜,使我这个无盐丑女,惭愧无比。清晨坐聊,佳兴勃勃,长吟诗篇,声播九天。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此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前四段写仙人掌茶的生长环境及作用,得天独厚,以衬序文;“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写出了仙人掌茶树的外形;“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曝,晒也。本句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晒青史料。洪崖,传说中的仙人名。本句的意思是饮用了仙人掌茶,来达到帮助人成仙长生的结果。“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由“曝成仙人掌”可以看出仙人掌茶是散茶,明朝罢团改散,在明以前大部分都是团茶,因此是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写的是李白对中孚的赞美之情,诗人在此自谦将自己比作“无盐”,而将中孚的诗歌比作西子,表示夸奖。“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诗人大声朗读所作的诗歌,使他能够达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诸天”。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原文赏析2

  原文: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赏析:

  原序: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答陆澧原文及赏析12-17

赠柳原文及赏析12-17

重赠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赠从弟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赠从弟》原文赏析及翻译12-18

听蜀僧浚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狱中赠邹容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赠田叟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

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