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中知识点

时间:2024-03-04 01:02:43 好文 我要投稿

语文期中知识点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期中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期中知识点

语文期中知识点1

  第一组

  读读写写:

  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读读记记:

  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恶作剧、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

  日积月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第二组

  读读写写:

  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

  读读记记:

  勘测调节沉闷分享抚养春节热烈刚劲领略复苏先驱迷恋装点惊叹碧空如洗波涛起伏水落石出百折不回牙牙学语

  日积月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希望提供的'六年级语文期中考知识积累,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语文期中知识点2

  对于初中同学,每天学习的知识都在不断更新,知识就需要不断地归纳总结,为大家总结了人教版初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一、字词

  蓬蒿hāo咫zhǐ尺狼藉jí呐nà喊不自量力相形见绌chù精巧绝伦美味佳肴yáo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裸luǒ露媲pì美

  挑衅xìn啮niè齿缄jiān默窥kuī探狩shòu猎顾忌jì凋diāo零滑翔

  目空一切牟móu取胸有成竹不容置疑慷kāng慨kǎi大方一视同仁众目睽睽kuí

  二、字词释义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莫衷zhōng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牟取:谋取。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哂shěn笑:讥笑。

  三、课文解读

  11、《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

  全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吴岗。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罗布泊今昔对比,揭示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湖泊消失,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理念渗透课文,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13、《旅鼠之迷》作者位梦华,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文章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从三个方面介绍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即,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地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旅鼠的.奇异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14、《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作者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文章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大雁迁徙的特性、规律及与人类的关系,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寺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去伤害它们,一个“爱”字贯穿全文。很显然,“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就是全文的主旨。

  在写法上,形象性、知识性和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5、《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

  本文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讲的是一场台风吹倒了一座古庙,庙底露出个无底洞,通过对这个洞一番研究后,后来成民填垃圾的地方,终于有一天,里面的东西又都飞了出来。

  小说揭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警示世人要正视环境问题。

  小说的题目充满悬念,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其实也蕴含队们对大自然认识的浅薄无知。结尾再写小石头飞来,这种循环式结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语文期中知识点3

  一、每课词语

  二、特色词语

  1、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P114P71

  2、AABBABACP99ABBP131

  3、四字成语P132八字成语P114带反义词的成语P81

  4、表颜色的词P49

  5、P50匆匆地()()的()得ABB式P131

  AABB又A又B不A不BP99

  三、组词:减一减P16P32加一加P82同音形近音近字P64

  句子:

  一、日积月累

  1、名人名言(学习类)P32P692、谚语(祖国风光)P90

  3、古诗名句(写景)P98

  二、特殊句

  被字句把字句反问句设问句比喻句(P45)拟人句(P54)

  三、标点

  1、逗号句号冒号引号感叹号顿号

  2、引用人物语言的`三种形式P31

  四、在句子中理解词的意思

  1、一词多义P98

  2、理解古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P35P84

  3、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P38P105P107P121

语文期中知识点4

  一、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二.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三.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四.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五.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六.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七.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八.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九.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十一.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语文期中知识点5

  1、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故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清新的文风被称为“荷花淀派”。

  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3、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精干坚韧,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

  4、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加强抒情韵味。

  5、重点:①景物描写②人物性格:爱国抗日,自尊自信,爱憎分明,智勇双全。

语文期中知识点6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拮据jiéjū栈zhàn桥别墅shù牡蛎lì

  褴褛lánlǚ撬qiào开煞shà白嘟囔dūnang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糟(tà)蹋无(lài)赖阔(chuò)绰

  (chà)诧异倒(méi)霉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羊脂球》,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语文期中知识点7

  形近字

  激(激动) 暴(暴露) 律(纪律) 俏(俏丽) 巷(巷子) 龙(巨龙)

  邀(邀请) 瀑(瀑布) 津(津津乐道) 峭(陡峭) 港(香港) 庞(庞大)

  悄(悄悄)

  供(供应) 侠(侠客) 辩(辨认) 拷(拷问) 漆(漆黑)

  烘(烘烤) 峡(峡谷) 辨(辨别) 烤(烤干) 膝(膝盖)

  近义词

  轻盈──轻快 水洼──水坑 欢悦──愉悦 清晰──清楚 优雅──文雅

  柔软──柔和 宛若──好像 啼啭──婉转 湿润──潮湿 轻捷──轻快

  辨认──分辨 融化──消融 异常──非常 幽静──寂静 凝聚──凝结

  赋予──给予 雕琢──雕刻 万仞──万丈 绵亘──绵延

  反义词

  清晰──模糊 干燥──潮湿 幽静──喧闹 柔软──坚硬 异常──正常

  词语搭配

  德高望重的老人 清凉的山泉 汨沓的溪流 飞流的瀑布 陡峭的悬崖 悠悠的白云

  淘气的云雀 别有深意的仪式 湿润的山风 无字的歌谣 奇妙无比的琴键 优雅的小曲

  幻想的色彩 轻捷柔软的手指 炎一般的红色 水淋淋的嫩绿 清脆的音响 天然的美

  惊险的'美 磅礴的美 随心所欲美 不拘一格的美 野性的美

  熙熙攘攘地往来 意味深长地对视 不断地左冲右撞 悠悠忽忽地漫游

  一条幽径 一个老朋友 一位老人 一棵树 一朵落花 一片落叶 一块石头 一群归鸟

  几声犬吠 一路月色 一阵山风 一缕缕云雾 一曲歌谣 一个音符 一首小曲 一丛绿草

  一只鸟儿 一场山雨

  词语意思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轻捷:轻快敏捷。

  飘飘洒洒:飘舞着落下来。优雅:优美雅致。倩影:美丽的身影(多指女子)。丝丝缕缕:一丝一丝,一条一条,连续不断。啼啭:鸟婉转地叫。余韵:遗留下来的韵致。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静谧:安宁而平静。花色斑斓:色彩艳丽,灿烂夺目。驻足痴望:指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悠悠忽忽:本文有形容神志恍惚的意思。绵亘: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如:大别山绵亘于豫、皖、鄂三省的边界上。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文中指的是黑甲虫来来往往的情景。

  寒暄: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的意思。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色:这里指神态。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婷婷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也作“亭亭玉立”)如:路旁那一株株白杨高耸、挺拔、婷婷玉立,分外醒目。窈窕淑女: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淑女,美好的女子。恶作剧:捉弄耍笑,使人难堪。如:同学之间切不可搞恶作剧的把戏。荡涤:洗涤。如:这里的山光水色,足以荡涤胸怀。

  必背内容

  文学常识《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山雨》作者是赵丽宏;《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著名诗人、作家;《索溪峪的“野”》作者曹敬庄,作家、教授,编有《现代散文精选》。

  日积月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新雷》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秋夜洛城闻笛》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襄邑道中》 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元稹

  语文学习并不难,只要大家合理使用复习资料,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学好!希望我们提供的六年级语文期中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语文成绩!

语文期中知识点8

  1、体会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性格)的手法

  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来选择材料,详略得当,不失细节,使得人物形象立体、生动。

  2、通过多角度阅读等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可从语言、结构(形式)、人物、所叙述事件、写作风格等角度出发,进行感知。

  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色(风格)

  以《背影》为例,可体会出作者的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4、识记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端、发展与结局。

  5、词语积累

语文期中知识点9

  1、生字生词

  穿梭(suō):像织布的梭子来往频繁.

  转弯抹(mò)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

  飒飒(sà):形容风响的声音。

  央(yāng)告:恳求。

  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

  2、本课导学

  走进作者

  孙犁(1913~20xx),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纪事》中,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被文艺界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背景知识

  本文创作于1944年。由于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这里的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斗争生活非常熟悉。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为这里的人民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因而写下了像《芦花荡》这样美丽而感人的'作品。

  文章主题:

  《芦花荡》叙述的是孤胆英雄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动人场景及其“英雄行为”。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释疑解惑

  1、人物性格难点探究: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文章特色

  景随情移情景相生。

语文期中知识点10

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fang疟yào子寒噤jìn

  吆喝yāohe蹿cuān仄zè歪转弯抹mò角

  (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语文期中知识点11

  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特殊句式:判断句(者…。。也,为…。。是, “即” “乃” “则” “皆” “本” “诚” “亦” “素” “必”)、被动句(“于” “见” “为” “受” “被” “受……于”)、省略句(承前,蒙后,自述,对话“人物/曰:…。”)、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疑问句。

  二十五、句子成分:

  主语: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一般由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动词不定式等充当。

  谓语:谓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行为。

  表语:是谓语的一部分,它位于连系动词如be之后,(主语+连系动词+表语)说明主语身份,特征,属性或状态。它又叫作主语补足语。表语位于系动词之后,主要由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介词短语、分词(短语)或动名词(短语)等来充当。

  宾语: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跟在及物动词之后,能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动名词,数词,动词不定式等。

  定语:在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叫定语。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全句的句子成分,叫做状语。用作状语的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和从句等。状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后或放在句尾。副词作状语时可放在被修饰的词前或句首。

  宾补:补充说明宾语,用形容词,名词,动词不定式充当。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学习方法

  1、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2、务学与求道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4、态度决定一切

  5、不强调进步

  6、练就过硬的本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7、会玩、会偷懒、然后会学

  8、考试、分析考试结果、做出下一步计划、调整自己

  9、学习别人

  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学习技巧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语文期中知识点12

  1、复习目标:

  (1)初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注意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

  2、复习要点:

  本册教材中练习中出现的写字练习,渗透了一些写字规则:

  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中间后两边、先外边后里边?? 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老师可以稍做提示:

  1.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2.把字均匀地写在格子中间。

  3.注意字的笔画。

  4.注意间架结构——归纳学过的字中出现的结构方式:上下、左右、独体、半包围、全包围,分析每种结构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可以先请学生谈,然后老师再总结。

  我们在这部分复习时,不可能把每个字再指导他写一遍,要注重平时作业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平时学生写不好的字再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感受的规律的同时,再进行类的指导。

语文期中知识点13

  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匍匐púfú揣chuāi在怀里衰shuāi老

  淹没mò(点拨:注意多音宇“揣”“没”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ūgōng)鞠躬肃(mù)穆

  3.解释下列词语。

  (1)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语文期中知识点14

  第1课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分fè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2)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

  一、重点字词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

  斗笠lì襁褓qiǎngbǎo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

  一、重点字词

  朦胧ménglóng覆fù盖冻僵jiāng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外国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qī)栖息(xuān)喧响沉(jì)寂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第5课敬业与乐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赦shè旁骛wù佝偻gōulóu承蜩tiáo

  亵渎xièd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九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语文学习如能将厚书读薄,则善莫大矣。而读薄的办法则是将知识条理化,重点明晰化。如学习文学常识,可用列表的形式将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这样显得条理,避免了混淆,加深了记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同一件事情常常得到重述,到了最后,哪怕智力最低的学生也能领会了……”愿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重视复习,循环往复,牢固地掌握知识。

  九年级语文学习技巧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

  3、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语文期中知识点15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胚pēi胎蟾蜍chánchú两栖qī类

  分泌mì濒bīn临繁衍yǎn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语文期中知识点】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三上期中知识点02-29

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知识点03-03

语文月考知识点02-27

高二语文知识点03-03

语文月考知识点5篇(精选)02-27

五下苏教版语文知识点02-28

高二语文师说知识点02-28

语文《土地的誓言》知识点归纳02-28

语文文学知识点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