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实验》优秀导学案

时间:2024-03-06 14:36: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晚的实验》优秀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人类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这就是仿生学的例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在仿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验。

  板书课题: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二、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

  堵住揭开:判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4.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学生说一说。

  5.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

  三、指导写字: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课前预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著名科学家——,为了解开——所做的——。

  3、从第一段的学习,你觉得斯帕拉捷是一位怎样的人?出示句子:“这个现象引起他的好奇:……飞行呢?”板书:好奇

  “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这是斯帕拉捷实验的目的,他要揭开蝙蝠夜行的秘密。

  二、质疑探究、交流展示:

  过渡: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为了揭开这个疑问,斯帕拉杰进行了几次实验?分别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完成表格。(出示表格)

  1.交流

  ①蒙上眼睛 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 不是靠眼睛,不凭视觉

  ②堵住鼻子 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不是靠耳朵,不凭听觉

  ③全身涂满油漆 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的飞行 不是靠翅膀,翅膀不能洞察一切

  ④堵住耳朵 碰撞跌落 靠听觉,辨别方向,确认目标

  2、四次实验弄清楚了一个什么问题?

  出示练习:蝙蝠夜间飞行不是靠 ,不是靠 ,不是靠 ,不是靠 ,而是靠 来确定方向的。

  3、一系列实验,怎样写既清晰又简洁,而不使人觉得重复呢?写的时候要有重点。你们觉得应重点写哪—次实验? (第一次)

  4、轻读第2、3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写的。交流。(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练习说话。

  5、指导根据板书的提示,看图复述第一次实验的情况。

  6、自由试述。指名复述,评议。

  7、与第一次相比,后来几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

  默读第4—6自然段,思考后指名学生回答。

  ① 第4自然段紧承上文简洁地叙述斯帕拉捷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

  出示句子:“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斯帕拉捷这样猜想。”板书:猜想并体会引导的用法。

  ②第5自然段写最后一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

  提问:为什么做法一带而过,而结果较细地加以描写呢?

  (因为结果与先前截然不同)

  ③第6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发现。出示句子:“啊!蝙蝠在夜间飞行……确认目标的!”体会感叹号的意思,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朗读。

  8、练习说话:此时你会对斯帕拉捷说些什么?

  9、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中的三个问句和第6自然段中的感叹句,体会斯帕拉捷终于揭开蝙蝠夜间夜行秘密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

  10、小结: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丁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再次齐读结果的句子。在写法上作者做到了重点突出,有详有略,以后你们写作中也要根据文中的中心学会这种写法。

  11、从这一段的叙述中,你感受到斯帕拉捷的哪些可贵精神?板书:充满好奇、善于于思考、勤于思考、坚持不懈的品质。

  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

  过渡: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也引发了其他科学家的思考,出示句子:“蝙蝠的耳朵又……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1、体会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理解句中引号的用法。

  (视线能穿透黑夜,看到黑暗中的物体:通常耳朵只会听到声音,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听”到前方的物体)

  后来科学家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那是什么呢?

  3.默读第8、9小节。

  (1)在课堂笔记上画一画蝙蝠夜行示意图,同桌说说蝙蝠夜行的奥秘。

  (2)“巨大的恩惠”指得是什么?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媒体出示蝙蝠夜行示意图,认识超声波。

  “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理解引号的用法。

  (4)学生补充超声波的相关资料。

  (5)引读第9自然段中的语句,认识超声波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恩惠。

  (板书:巨大恩惠)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精神。

  四、反馈检测、课后训练:

  1、对照板书总结

  2、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写下你的感悟。

  3、学了这篇课文,你会想到那些名言?

  4、科学家前仆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现在更应该努力学习,从平常的小事中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将来投身到科学研究中去,造福于人类。请大家记住斯帕拉捷,记住他的实验,更记住他的可贵精神!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声朗读课题。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3题

  2、课后观察并实验自行车的前后轮胎前行的速度是否一致?做好观察记录

【《夜晚的实验》优秀导学案】相关文章:

《带上她的眼睛》优秀导学案12-17

《秋天》导学案12-17

秋天导学案03-02

真正的英雄导学案05-05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02-28

《落日的幻觉》导学案03-05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12-08

《怀素写字》导学案12-18

《声声慢》导学案12-10

《马说》导学案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