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小故事

时间:2024-03-12 11:46:42 好文 我要投稿

(精选)趣味数学小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1

  1、数学小故事——找零钱

(精选)趣味数学小故事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2、故事:猴子捞帽

  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

  3、故事: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

  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趣味数学小故事2

  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最大,谁最小。

  数字娃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我最大!”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

  数字娃娃 “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数字娃娃“1”一把拉过“0”说:“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趣味数学小故事3

  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就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就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中典型的就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现代数字就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还没有出现。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这就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7-8世纪,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其科学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757-775),曼苏尔令翻译成阿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大量的.数字,因此称“印度数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阿拉伯的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28个字母,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世纪初,花拉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印度数字取代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就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14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更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

趣味数学小故事4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趣味数学小故事5

  小学生数学故事:去马如飞酒力微

  宋代诗人秦观写的一首回环诗。全诗共14个字,写在图中的外层圆圈上。读出来共有4句,每句7个字,写在图中内层的方块里。

  这首回环诗,要把圆圈上的字按顺时针方向连读,每句由7个相邻的字组成。第一句从圆圈下部偏左的赏字开始读;然后沿着圆圈顺时针方向跳过两个字,从去 开始读第二句;再往下跳过三个字,从酒开始读第三句;再往下跳过两个字,从醒开始读第四句。四句连读,就是一首好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四句读下来,头脑里就像放电视一样,闪现出姹紫嫣红的花,的的笃笃的马,颠颠巍巍的.人,暮色苍茫的天。

  如果继续顺时针方向往下跳过三个字,就回到赏字,又可将诗重新欣赏一遍了。

  生活中的圆圈,在数学上叫做圆周。一个圆周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沿着圆周却能一圈又一圈地继续走下去,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回环诗把诗句排列在圆周上,前句的后半,兼作后句的前半,用数学的趣味增强文学的趣味,用数学美衬托文学美。

  数学趣味小故事: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趣味数学小故事6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这个国家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这个国家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趣味数学小故事7

  从前,有一个老汉,临死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不行了。咱们家只有十七棵树,我死后,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三分之一,老三分九分之一,并且,每个树都不能砍倒。”说完这些,老汉死了。

  兄弟三人看到死去的父亲,他们伤心极了,于是,三人商量着安葬了父亲,他们并且按照父亲的叮嘱,商量着分树,按老人的遗嘱分树,怎么分也分不开,兄弟三个一筹莫展,谁也没有办法。

  不过,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从这里路过,轻轻松松,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解决方法吧。

  小朋友和兄弟三个人说:“要想用现有的树,将其按照你们父亲的叮嘱分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下外人的树”,听到这里,兄弟三人还是很迷茫,于是,小朋友就给他们继续解答问题。

  解答方法:

  把邻居的树借来一棵加上来分,17+1=18(棵) 老大:18的二分之一是9(棵) 老二:18的三分之一是6(棵) 老三:18的九分之一是2(棵) 9+6+2正好17棵,最后把邻居家的树还给邻居。

  【四】0和1的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8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小故事9

  2. 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一只癞蛤蟆爬过来,瓮声瓮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太高了,掉到这里就只能在这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过了多年了,很久没有看到过太阳,就更别提想吃天鹅肉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 “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你能猜出来,蜗牛需要用几天时间就能爬上井台吗?

趣味数学小故事10

  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

  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那时,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那时,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然后把六升的水壶的水倒掉,把五升的水倒在六升的水壶里,这个那时,六升的水壶就只有四升的水了,然后将五升的水壶装满,装到六升壶里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那时,五升的水壶里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水了。

  一个农民带了三只小兔子去集市,每只小兔子大概有3~4千克,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行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一齐来称,然后拿出一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趣味数学小故事11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个徒弟的数学水平,于是他把徒弟们叫到面前,说:徒儿们,现在我在地上写3个数,你们谁能准确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他。

  唐僧首先写出:23456。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说:这个读二三四五六!唐僧摇了摇头,说:八戒,多位数的'读法是有规律的。每个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只要从左到右把每个数字读出来,并在后面加上万、千、百、十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不要读个。所以,23456读作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

  唐僧又写出:130567。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作十三万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摇了摇头,说:遇到0,要特别注意,当一串数中间有0时,只要读零就可以了,它后面的数位不要读出来。所以这个数应该读作十三万零五百六十七。

  第三个数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说:应该读作十二万零零三十四。唐僧叹了口气,说:如果一串数中有连续的几个零,读一个就可以了。所以这个数要读成十二万零三十四。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呀!

趣味数学小故事12

  小朋友们,当你轻轻地打开数学书的时候,是否看到了数字们微笑的脸?咦?数字怎么是活着的呢?当然是活着的喽!他们各有不同的性格。你看,一向认为自己个头最高、腰板总是挺得直直的“1”,是多么傲慢呀。他可以整除所有的数,但是他除了自身之外却不能被别的数整除,真可谓是“独霸将军”。

  但是“2”却很和善,所以他和他的倍数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听说过什么是质数吗?那些家伙在数字界中有点与众不同。他们很固执,相互缠在一起,挂在筛子上怎么都打不散,总是抱成团。怎么样,数字们都拥有不同的个性吧。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生命。据说,数字们也时常组织聚会呢。这种聚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时间而定,同样的数字可以参加不同种类的聚会。当听到“自然数集合”时,所有的自然数就会聚集在一起,但是当听到“整数集合”时,刚刚集合在自然数队伍里的数字们就会跟着整数的队伍走。

  故事六:谁是真正的王子?

  “王子!”

  动物王国的国王10年前丢了一个儿子,所以从很早以前大臣们就开始四处寻找王子。

  国王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渐渐地减退,越是这样,国王越想看到王子。

  “埃克斯呀,我的埃克斯,我想你想得连觉都睡不着了。”

  “在我死之前,如果能看一眼我的儿子……”

  大臣们为了老国王到处寻找,并告诉大家:

  “我们的王子有3个特征:第一,用4只脚走路;第二,浑身长毛;第三,力量很大。如果谁看到王子请立刻与我们联系。”

  听了这番话,老虎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毛,心里想:

  “这不是在说我吗?是啊,我就是王子。”

  于是,老虎跑到了大臣们的面前。

  “我就是王子。”

  大家看了看这只老虎,它可以用4只脚走路,全身的长毛随风飘舞。不仅如此,它的力气很大,在旁边观看的小兔子被他踢了一下,立刻就晕倒了。

  大臣们看了看老虎,连连点头。

  这时,传来一声急促的喊声:

  “等等!”

  只见一只狐狸撅着尖尖的小嘴儿,扭动着身体走了过来。

  “我才是王子呢。”

  狐狸用轻巧的小脚儿跳了跳,炫耀着闪闪发光的银毛,说道:

  “只有力气就行了吗?真正的力量来自智慧!正因为我聪明十足,所以才有‘像狐狸一样聪明’这样的话。”

  听了狐狸的话,大臣们又连连点头。

  大臣们无法断定谁是埃克斯王子,打算向国王禀报。国王听到找到王子的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跑了出来。但是老虎和狐狸正为谁是王子的`事情争吵不休,刚开始还只是吵嘴,后来干脆相互扭打在一起,撕咬起来。

  国王看着打得头破血流的老虎和狐狸,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

  “从前可爱的孩子们现在竟然变成这样……”

  国王很伤心。

  其实他们两个都是国王的孩子,国王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道:

  “我的儿子还有一个特征,爱打架的人不是我的孩子。”

  听了这句话,原先撕打在一起的老虎和狐狸立刻停了下来。

  国王又说:

  “我要找的埃克斯王子不存在了,以后不要再找王子了。”

  大臣们手里拿着“x”形状的王冠,本来这顶王冠是要给王子戴的,一听国王这样说,大臣们都呆呆地站在原地。国王走了。

  “埃克斯不存在了,埃克斯不存在了……”

  远处回荡着国王的叹息声。

趣味数学小故事13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粗心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粗心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粗心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趣味数学小故事14

  狐狸卖蛋

  西瓜卖不成了。瘸腿狐狸改行卖鸡蛋了。瘸腿狐狸守着好多箱鸡蛋,大声吆喝:“买鸡蛋呀!新鲜鸡蛋!多买便宜啦!” 突然,传来低低的哭泣声。瘸腿狐狸循声望去,见到一只大公鸡扶着一只哭泣的母鸡朝这边走来。

  狐狸赶紧打招呼:“二位买点新鲜鸡蛋吧!”

  母鸡听说“新鲜鸡蛋”几个字,突然放声大哭。母鸡这么一哭,把瘸腿狐狸弄糊涂了。

  狐狸满脸不高兴。他说:“今天我第一天卖鸡蛋,你就在我摊前又哭又闹,真晦气!”

  大公鸡赶紧解释说:“我妻子前几天产了一窝蛋,不留神,被小偷偷走了,她非常伤心。”

  听说“偷”字,狐狸一怔。他急忙解释说:“人家常说狐狸偷鸡,可没人说狐狸偷蛋的,这蛋是我买来的,可不是偷你们 的!”

  瘸腿狐狸眼珠一转,立刻换了一副面孔。他笑嘻嘻地对母鸡说:“你不要哭嘛!你不是丢了鸡蛋吗,我这儿有的是鸡蛋,

  你买几个回去孵,保证你子孙满堂。”

  听了狐狸这么一说,母鸡立即破涕为笑,当即买了10个鸡蛋欢天喜地的回窝孵蛋。

  母鸡刚走,狐狸“噗哧”一声笑了。他奸笑着说:“我这些鸡蛋都是从母鸡场买来的`,这母鸡场一只公鸡都没有,这鸡蛋 根本就孵不出小鸡!”

  母鸡回去孵蛋,一连孵了许多天,鸡蛋连一点动静也没有。又过几天,鸡蛋开始出臭味了,母鸡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公 鸡和母鸡一起找狐狸算帐!

  狐狸死不承认,可是公鸡和母鸡就是不答应。狐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狐狸说:“这样吧!我愿意把这1000个鸡蛋都给你,作 为赔偿。只是有个条件。”

  公鸡问:“什么条件?”

  狐狸说:“这1000个鸡蛋,你们要分5次拿走。每次拿走的鸡蛋数都是一个由8组成的数。8多吉利,8就是发嘛!发财呀!”

  公鸡和母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会算。突然,“叭嗒”一响,从树上扔下一个小纸团,一只猴子在树上一闪就没了。 公鸡拾起纸团一看,立即高叫一声,对狐狸说:“你先给我8个鸡蛋。”狐狸照办;“你再给我88个鸡蛋。”狐狸照办;“你再给我888个鸡蛋,几次啦?”

  狐狸说:“3次啦!”

  母鸡过来说:“剩下两次,该我啦!你给我8个鸡蛋,再给我8个鸡蛋。”

  狐狸眼睛都红了,他作了个加法:8+88+888+8+8=1000。狐狸大叫一声,昏倒在地上。

趣味数学小故事15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买了3支水笔,1支1元;1个修正带,1个4元;1本笔记本6元;

  一副手套14元。营业员在算账时,少算了1支水笔的价钱,我看见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钱,所以就算了起来,“3×1+4+6+14”。我突然发现4+6=10,10是个整十数,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

  我说道,“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阿姨开心地说,旁边的人听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头说:“你真懂事呀!”

【趣味数学小故事】相关文章:

趣味数学小故事03-12

趣味的小故事03-09

趣味数学故事03-11

趣味语文小故事03-11

趣味语文小故事(精选)03-12

【优秀】趣味语文小故事03-11

数学小故事03-10

数学小故事(精选)03-11

趣味的小故事15篇[优]03-09

趣味的小故事通用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