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的文章

时间:2024-03-12 14:26:4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执行力”的文章

关于“执行力”的文章1

  一个人的是树立在执行力之上

  她被视为幸运儿。

  工作三年,已在一家至公司有了像样的职位,又因一个偶尔的机缘,和友人相约。起初是玩票,谁知不到一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被业内喻为传奇,她罗唆辞去工作,全职投入。

  我意识她时,在她的店堂,游人如织,顾客如云。

  人们围着货架上的创意商品,如设计趣怪的台灯,又如勾起年少回想的铁皮小火车等,频频发出叹气、惊笑声。

  她那么年青,所以说起当初的机缘,继而的创业,今后的盘算,我跟大多数人一样不由自主地总结:“你的运气真好。”

  她又先容顾客的年纪定位,“都是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我心血来潮,“那就捉住二三十岁文艺青年的心吧,做些名著、名剧里的经典玩意儿——林黛玉的帕子,冯程程的雨伞,或者顾曼桢的戒指……”

  她沉吟:“帕子、雨伞、戒指?”

  我兴冲冲地说:“对!尤其是戒指。的《十八春》里,世钧送给曼桢一枚戒指,曼桢感到大了,就在指环上牢牢缠上红毛线。( )后来曼璐将戒指还给世钧,世钧没发明,红毛线上还留着曼桢挣扎时的血。”

  她点拍板,很快,咱们热切交谈的话题又换了。我忘了帕子、雨伞或戒指,直至很多日子后,她接洽我。

  我收到她的快递,那天是我的诞辰。

  拆开包装,礼盒里是手工做的艺术盆景——一株向日葵,贺卡上,是她的`笔迹:“要像向日葵一样,朝着太阳的方向,始终执著地成长、生长!”这么残暴的句子恰是她的作风。

  盆景旁还有个小小首饰盒,一翻开,我就停住了。那是一枚戒指,很一般,不华贵,戒面上刻着向日葵,与盆景相响应。然而戒面下的指环紧紧缠着红毛线,一如我当初形容的缠法,《十八春》的缠法,顾曼桢的缠法。

  我记得那天对她说过,世钧万念俱灰,坐船时,把戒指扔到江里了,所以我倡议她开发新产品——“那戒指在江底,会漂,成语故事,也可能被打捞,直至有一天就漂到你的店里,流浪到某人手中:经由许多曲折,戒指面目全非,但紧紧缠着的红毛线是它的标记。”她当时一边听一边笑,我也是一边胡说一边笑。可当初紧紧缠着红毛线的指环放在我的眼前,除了激动,还有些别的。

  我终于清楚为什么她是幸运儿了。她的胜利不止是福气那么简略,她荣幸在于她如斯专心,用心捕获每一个有用的信息;又不止居心,比痴人说梦者,有太多的履行力。

关于“执行力”的文章2

  你曾经说要在大学做很多事情,你说你要常常去图书馆,把你这么多年没时间看的书全部补回来,可一学期接着一学期的过去了也没见你进几次图书馆。你看着别人考研又决定努力考研,买资料背单词,开始你还在信誓旦旦的说一定要考过,那一刻你眼里都在闪着光,没日没夜的血拼,有一种不做到誓不为人的态势。

  可你还是没有保持多久,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背过的单词又忘了,做过好多题可还是错了很多,你发现自己的努力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于是你又放弃了。你也想过去做一点兼职,可还没有等你去做就有人告诉你说你每天还有那麽多的事情要做,兼职那么累不是没事找事吗,你一想好像是挺累的,所以最后兼职也无疾而终。

  曾近你有过很多目标,可后来你发现你去做过的却很少,或者是做过可又都在还没有达成之前就放弃了。没有行动的计划还不如没有计划,没有努力去做还不如一开始就别做。计划多了你反而不知道那个才是你真的需要马上去做的,不要拖延,不要总想着过一会儿再做,更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今天不想做的其实明天你还是不想做。你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那就是有一次你想做一件事情,可那一刻你因为某些原因你犹豫了一下而没去做,到了后来你就再也没有去做过,尽管那是你当初很想做的一件事。所以想到一件事就马上去做,不要总是犹豫不决,不要总是在心里纠结半天。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听太多外面的声音,外面的声音太多太杂,会让你迷失掉内心的方向。所以要记得有时候需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努力把在做的事情做的更好,不要去想那么多,专注就好。

  在读高中的时候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每学期都要买很多辅导书,上课会做很多笔记,恨不得要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所以结果是她的每一本书上都是写的密密麻麻的。每次考试下来她还要把错了的题在本子上再抄一遍,抄的时候绝对是全神贯注。

  你说她努力吗?努力。认真吗?认真。可她成绩就是上不去,因为她说她做的笔记从来都不想去看,买的资料也从来不想做。所以如果你问有用吗?只能说未必了。有一次问她既然不想去看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的笔记,做都不想做干嘛又要去买呢?这不是浪费嘛。可她说这样心里会好受一点,怕自己有一天想看了呢。后来我就在想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明知自己不想看却还要在开始装的如此认真。

  谁说又不是这样呢,很多人都是边做一件事边在心里欺骗自己。明知明天还是会赖床,可依旧还是对自己说先睡一会儿,明天一定早起。明知明天还有很多事情好去做也要对自己说先好好放松一下,明天一定好好好努力。一直就这样无数个明天过去了,还是每天赖床,该做的事情也还是没做,结果就是事情要做的越来越多以至于终于不知道从何做起甚至于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放弃。

  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一件事能拖好久就要拖到好久,一定要到了最后期限才来拼命赶。在学校每次周末的作业一定要在最后一天快要完了的时候才会去做,每个学期放假也一定是要到了假期的最后几天才想起原来还有作业这回事,于是开始马马虎虎三两下就解决掉,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效果。最后作业是做完了,可根本就没有作用,就像是猪八戒吃人生果,还没有尝出什么味道就已经下肚了。

  以前是拖延,而现在听得更多的是说自己没有时间,所以买在那里很久的书没看,该做的事没做。很多人人确实很忙,每天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没有一丝空隙,可在这其中其实又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忙些什么。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在一件事情上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可就是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那种结果。

  有一天有个朋友来找我帮他写一遍关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之类的东西,我说叫他自己写。他说他写不来。

  我又叫他自己去网上先看看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就写的来了。他说他看了,可还是写不来。

  我又说那你就直接去看别人怎么写的,然后模仿着写。

  他说我写过了,写了几句就又写不出来了。

  我再说那你在网上去抄一篇。

  他说网上太多不知道那篇好。

  我再说就随便抄一篇,再差也比你写的强。

  他说不行。

  我忍着心里慢慢升起的怒火,使出吃奶的力使劲让脸上的肌肉看起来稍微自然点。

  我再说抄一篇你都不会吗?他说不能抄,要是和别人抄到同一篇就露馅了。

  ……我算是明白了,这丫根本就没有准备写,这说了半天就是想让我给他写。

  我再说那你就先去随便写点,尽量写多一点,然后拿来我给整理。

  他说我没有时间啊。

  我又一次忍住心里的怒火,没有把他是个大的事实告诉他。

  你赢了,你还没有时间,你都没有时间了那我们不是忙都忙死了啊。

  他说这是什么话,我的时间又不比你们的多。我每天要打游戏,要陪女朋友,要上网要聊天,要和朋友出去玩,最关键的是每天还有作业还要我去做,我很忙的'好嘛。

  我终于还是没能忍住爆了粗口,你个傻叉,你一天还真是忙得很啊。

  最后我还是没给他写,因为他自己懒得想还是在网上随便抄了一篇就算完事。不过从这件事让我知道其实有些人说自己很忙而不能做某件事不是因为他没有时间,而只是因为他把时间都花在与这件事无关的事情上面了。最后他还会问为什么他花了那么多时间却结果还是惨不忍睹,而他没发现他虽然花了时间,却没有用心在做的事上面。

  梦想这一条路很长,上面充满各种诱惑,所以很多人还在路上就选择放弃了。本来你是和你身边的人一起开始做一件事情的,可后来你渐渐对你们做的事情失去了兴趣,或者只是当做玩玩,应该马上做的事情你从来都不会按时去完成。而你的朋友真好相反,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从不拖延,按时进行着每一项任务。所以到了最后的区别就是别人成功了,而你呢,你看着别人成功了。这并不是说明你就比他的能力差,只是你缺乏行动力。

  很多东西是不能等的,看好了就要马上去做。有时候就像是你在商场看见了一件很喜欢的衣服,可你嫌它太贵说不值得想等着它降价,可到了最后你发现它不但没有降价反而还涨价了,更让你后悔的是你当初看好的那件还被别人买走了。很多事你现在不做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去做了,一旦错过即是永远,并不是谁都可以等,也并不是什么都可以重新回到原点。

  你不能重新回到童年,也不能回到少年时光重新选择与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你回不到昨天修改那个决定,你更不可能让你昨天要做的事情在昨天重新开始。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要马上行动,这一刻你不做可能下一刻就再也做不了了。青春只有这么多,该疯的时候没必要保持矜持,该放肆的时候就不需要拘谨。不要太在乎结果,不要在乎那些与你不同的声音,只要是你自己真的想要去做的就立刻行动,成功永远不是等来的,你最后会是一个怎样的人与你是否有极强的行动力有关。

  行动起来并不是说你马上就会达到,还需要给自己一个期限。告诉自己正在慢慢向它靠近,马上行动没有让你变得有多强,但一定会让你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然后坚守着这份信念走到最后,虽然这样你还是不知道未来你会在哪里,但到了那一天你一定知道自己变成了谁。

关于“执行力”的文章3

  一位企业家从40岁开始,每天拿出两小时练画。退休两年后,他办了第一场个人画展,实现了儿时做画家的心愿;还有一位研究婚姻关系的专家,受邀出国演讲却苦于英文太差。45岁那年,她下定决心要学好英文,每天利用等公交车、坐地铁的时间背单词,三年后已经可以流利对话。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计划打算得很好,却没有行动,执行力相当差!他们常说的就是这个困难那个不行:生活琐事占用了精力,常常加班没有时间,或者是年纪增大记忆力下降了。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跟工作以后的人谈学习,最常被问到的话就是:学这个能加薪吗?对于考证有用吗?不是说这样思考的人就庸俗,毕竟外部的物质刺激也是学习动机的一种。但是,无数的动机之中,哪种动机的作用力更长久,能支撑学习走得更远?显然还是兴趣。

  有很多人苦恼:我没有什么兴趣。此言差矣。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拿来做兴趣。有人喜欢做手工,天天飞针走线,一段时间后变成了十字绣高手,作品可以出售、参展。有人喜欢看小说,看得不过瘾就自己写,最终成为著名网络写手。还有人喜欢玩网络游戏,玩着玩着成了游戏开发商。或者,哪怕你只是喜欢捏泥人,捏得不好看,卖不出去也参不了展,但能在工作闲暇博得一乐,也未尝不可。

  说白了,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我乐意,我享受”,而不是总想着“学到的东西可以赚取什么”。

  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某天,这头小毛驴站在两堆一样的干草之间,犹豫了很久也不知道到底要吃哪一堆,最后在无所适从中饿死。这种因为选择自由而带来的左右为难的困境,就被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离开校园后,学习不再是老师的作业、家长的要求,我们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也因此增添了焦虑心理。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学习者做两种准备:一个是长久的学习计划,选择一个要坚持一辈子的学习方向,最好是从兴趣出发的;另一个则是短期的学习计划,比如近阶段对某个事物特别感兴趣,或者工作需要必须学的,可以作为短期冲刺学习的目标。

  在如今这个信息更替迅速的时代,如果说大家都忽略学习的重要性,那真的是冤枉人了。几乎职场中的每个人都知道,必须充电才能生存。但是,绝大多数想要学习的人都抱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总是无法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懒惰”就能解释的。

  其实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就是不懂延迟享受,总是想“今天先玩会儿,明天再学习”。心理学中著名的糖果实验就是针对延迟享受的,心理学家给孩子分发糖果,要求是:如果马上吃,那么只能吃一块;如果10分钟后吃,那么可以吃两块。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忍不住诱惑,马上就吃,而有的孩子则能为了长远利益忍受暂时的痛苦。心理学家又对这些孩子做了跟踪调查,发现20年后,那些懂得延迟享受的孩子成就更高。

  学习对延迟享受能力是一种考验。曾有位成功人士这样分享他的学习经验:每次学到厌倦想要玩游戏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再学5分钟,5分钟后我就可以玩游戏。”其实,当你再次投入到学习状态,就不会再记得游戏这回事了。最重要的是,当你完成了学习计划,甚至是超额完成以后,你从游戏中得到的快乐就会加倍。

  另外,导致多次计划却从无行动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习得无助。有些人喜欢给自己制订苛刻的计划,要求过严就会加重心理压力,减少了行动的乐趣。而一旦完成不了,就会打击自己的信心,觉得下次肯定也做不来。于是,连续几次之后连列计划的兴趣都没有了。

  如果你也是因此而阻碍了学习,那么建议你给自己列个容易完成的`计划,加强信心之后再做调整。

  一般说来,抱着这样想法的人,对生活和工作也很难兴致勃勃。说白了,让他们感到缺乏兴趣的事情可不止学习一件。他们厌倦现有的生活状态,但又不知如何改变,也缺乏改变的勇气。这种心态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我不想了解新事物,因为新鲜知识会冲击已有的生活。

  要想重拾学习热情,找到被淹没已久的好奇心,最有效的做法是从小事做起。比如改变一下办公桌的布置,让原本凌乱的摆设更有序一些;如果租房住可以考虑搬家,换个新环境,或者是拿出一整天的时间收拾住处,把塞在不知哪个角落的旧物翻出来。这些都会增加你对生活的探求心,让你感受到改变的乐趣。而且如果经常这么做,你就不会害怕改变,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加。人生指南网

  “时间是永远不会结束的挑战。”

  上帝给人们每天24小时,所有人都一样。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人与人的区别就是第三个八小时创造出来的。如果你每天花3个小时上下班,两个小时吃早中晚饭,1个小时看电视,那么,剩下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只有两小时了。但是,如果你能从交通、睡觉、吃饭里分别省出一些时间花在学习上,你的学习进步将是惊人的。那么,如何“挖”出这些零散时间?如何分配它们以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执行力”的文章4

  世上无难事,确定了,就义无反顾地去做。——江晚舟

  “我以后一定要从事与画画相关的工作”“我一定要学会日语”“我一定要减肥,每天锻炼身体”这是朋友小客每天说得最多的话,我一点也不怀疑她说这些话时的真诚度,也就是这一定是她的真实想法。

  毕竟,画画和日语是她从小就喜欢的东西。所以,在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她一直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总是由于没钱、没时间之类的“原因”,将口中的梦想一拖再拖。

  而每次当我看见她的时候,她永远都在干别的事,玩手机,打游戏,甚至闲得发呆。我很诧异:“你说好的人生梦想呢?”她总是自我安慰地和我说:“哎,来得及,明天再说吧。”梦想这种事情,人人都有,之所以有人实现了,有人还在原地踏步,就是因为有的人是嘴上的梦想,有的人则是行动上的梦想。

  晓玉是我大学同班同学,一个说了就会去做的女生。

  大一时,她说想要环游世界,我虽然也想,但总觉得自己一个穷学生,谈旅游,有点痴人说梦。于是,在我迟疑犹豫的时候,她已经来了好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周末,半夜,火车站,这是我只敢想不敢做的事。

  大二的时候,她刚转了专业,突然说自己想要去新疆参军,于是我亲眼看见她填表报名,体检剪发,远赴边疆。

  后来,听说她喜欢上同队伍的一个同志,于是,便一鼓作气的追求告白,最终如愿的抱得美男归。

  在我看来,如晓玉这般,想了、说了、就去做的行为,就是拥有执行力的表现。而我,还有很多很多人,心里有一万个想法,却也有一万零一次的犹豫,明天再说吧,万一……

  一次退缩,次次退缩,是开始,也是结局。

  之前提到过我在酒店的兼职经历。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极其害怕和别人打交道,而且做事慢吞吞的,和餐饮服务这个行业形象完全不符。我一度害怕自己会坚持不下去。我的部门经理芳姐则截然相反,雷厉风行,感觉没有什么你能难倒她。记得第一次经历“翻台”,就是山西煤老板在餐厅举办生日宴。所有桌子的格局,餐厅的摆设,都要靠着我们十几人的力量大变样。这还是可以接受的,最让人绝望的是,宾客走后,杯盘狼藉,所有的一切又要在下午开餐前复原。

  看着数十张无从下手的凌乱桌面,我们都傻眼了,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芳姐是过来人,一眼看出了我们的为难,她说:没有什么不可能,不要犹豫,立刻马上,按我说的,分工合作。虽然很赶很累,但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在此之后,还有几次更夸张的,却已经难不倒我们了。

  这段兼职经历让我改变了很多:其实,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做却不去做的事。说到底,你的执行力,就是你和“做到”之间的距离。唯有“做到”,才是真理。总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曾经和自己起点相同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差距会越来越大?可自己的学历、颜值、脑子,一点也不比对方差呀。

  马云和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

  两人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正如巨人史玉柱说:谁的执行力强,谁的地位就高,而不是谁出了好点子谁就厉害。所以在史玉柱的公司里有一种文化:“只认功劳不认苦劳;说到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有点子却不去付诸实际行动,就好比纸上谈兵,毫无用处。企业的成功是这样,个人的成功也是这样。

  自媒体作家怀左同学说:很多时候都是这样,道理很多人都懂,之所以止步不前,要么,是不知道如何做,要么,是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好比拍电影,那么多的导演,但是吴京可以靠一部《战狼2》脱颖而出,无非就是他异于常人的执行力。这样的电影题材并不常见,别人都不看好,但是他决定了就去拍。抵押房子,去部队学习,拍戏期间频频受伤遇险,可是,他从来没有打退堂鼓。他为什么会成功?

  他自己说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来自于执行力,中国人永远不乏想象力,梦谁都可以去做,但是当你执行起来的时候,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做到,是结果,也是起因,强大的执行力,会缩短你和梦之间的路程。

  关于执行力,古典老师说过一个很贴切的比喻:水是最高执行力的象征,顺流而下,一路畅达,从无滞碍。之所以畅达,因为水有自己的心法:清晰理解困难(全方位接纳所有的障碍)、不被情绪绑架(没有“一定要”之类的想法)以及不断的下一步行动——前进。执行力,不仅仅是行动就可以了,它要讲究策略和方法、以及毅力。

  听过一个思维测试: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假设你独自开着车,突然遇见三个人站在风雨中。第一位是身患重病的大姐,如果不马上去医院就会有生命危险;第二位是个医生,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第三位是一个美丽的姑娘,你一见钟情,想娶她做妻子。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位,你将请谁上车?

  选择任何一位,都不是最佳答案。

  最精彩的答案是:把车钥匙给医生,让他开车送大姐去医院,然后自己留下来陪伴美丽的姑娘!目的:做到一件事。过程:用在最合适的时间内,用最佳的办法去达到目的。这就是一个人的执行力。心动,行动,有计谋,又不惧风险。

  记得张怡梅说过一句话:人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你必须把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执行力,就是尽全力把你必须走的路走漂亮,想到就去做,爱了就去爱,有梦就去追,剩下的部分,就是你想走的那条路。当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意味着,你已经站在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上。

  因为,你的执行力,就是你的人生高度。

关于“执行力”的文章5

  她被视为幸运儿。

  工作三年,已在一家大公司有了像样的职位,又因一个偶然的机缘,和朋友相约创业。起初是玩票,谁知不到一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被业内喻为传奇,她干脆辞去工作,全职投入。

  我认识她时,在她的店堂,游人如织,顾客如云。

  人们围着货架上的创意商品,如设计趣怪的台灯,又如勾起年少回忆的铁皮小火车等,频频发出叹息、惊笑声。

  她那么年轻,所以说起当初的机缘,继而的创业,今后的打算,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情不自禁地总结:“你的运气真好。”

  她又介绍顾客的年龄定位,“都是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我灵机一动,“那就抓住二三十岁文艺青年的心吧,做些名著、名剧里的经典玩意儿——林黛玉的帕子,冯程程的雨伞,或者顾曼桢的'戒指……”

  她沉吟:“帕子、雨伞、戒指?”

  我兴冲冲地说:“对!尤其是戒指。张爱玲的《十八春》里,世钧送给曼桢一枚戒指,曼桢觉得大了,就在指环上紧紧缠上红毛线。(励志文章 )后来曼璐将戒指还给世钧,世钧没发现,红毛线上还留着曼桢挣扎时的血。”

  她点点头,很快,我们热切交谈的话题又换了。我忘了帕子、雨伞或戒指,直至许多日子后,她联系我。

  我收到她的快递,那天是我的生日。

  拆开包装,礼盒里是手工做的艺术盆景——一株向日葵,贺卡上,是她的字迹:“要像向日葵一样,朝着太阳的方向,一直执著地生长、生长!”这么灿烂的句子正是她的风格。

  盆景旁还有个小小首饰盒,一打开,我就愣住了。那是一枚戒指,很普通,不华贵,戒面上刻着向日葵,与盆景相呼应。然而戒面下的指环紧紧缠着红毛线,一如我当初形容的缠法,《十八春》的缠法,顾曼桢的缠法。

  我记得那天对她说过,世钧万念俱灰,坐船时,把戒指扔到江里了,所以我建议她开发新产品——“那戒指在江底,会漂,也可能被打捞,直至有一天就漂到你的店里,流落到某人手中:经过许多波折,戒指面目全非,但紧紧缠着的红毛线是它的标志。”她当时一边听一边笑,我也是一边胡说一边笑。可现在紧紧缠着红毛线的指环放在我的面前,除了感动,还有些别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她是幸运儿了。她的成功不止是运气那么简单,她幸运在于她如此用心,用心捕捉每一个有用的信息;又不止用心,比痴人说梦者,有太多的执行力。

【“执行力”的文章】相关文章:

提升执行力03-11

执行力培训03-12

《孔乙己》文章03-09

浅论企业执行力02-29

怎么提高执行力04-27

医院执行力的提升12-18

关于勇气的文章03-06

描写月亮的文章03-07

描写秋天的文章03-03

关于春天的文章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