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歌》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13 00:50: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乡歌》课堂实录

《水乡歌》课堂实录1

  教学目标:

《水乡歌》课堂实录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三个生字"连"、"荡"、"船"。

  3、让学生初步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一些字词,如:渠、驳。

  教学难点:

  理解白帆"飘满湖面飘满河"和歌曲"装满一箩又一箩"。

  情感教育: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带我们去自身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优雅的音乐,走进风光秀丽的水乡吧!

  2、(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屏幕出示江南的风光片)师述:大家看,这就是水乡。仔细看看,多美呀!绿水环绕着清水,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再看看湖面上,好热闹啊,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湖水清澈蔚蓝,让人心情舒畅,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

  3、你们喜欢水乡吗?(生答:喜欢)其实我们的家乡—昆山就是一个风景怡人的水乡呀!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歌,想听吗?

  2、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秋湖月夜》。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纠正。

  5、指名读,相机指导。随机出示小卡片,如:清波、飘满、装满、咱、新生活。

  三、自读自悟

  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考虑: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船多、歌多。(此处教师板书)

  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指名说说,并进行朗读指导。

  四、鼓励质疑

  引导解惑

  1、再读课文,出示考虑题。

  2、小组选择问题讨论,然后组间交流。

  3、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指导、协助。

  如:(1)"渠"、"河"、"池"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画面,请学生一一指出)

  (2)"驳"与"船"一样吗?(看图理解)

  (3)"歌"能装在"箩"里吗?

  教师提问启发:谁在唱歌?水乡人民用箩装什么?望着一箩又一箩的劳动效果,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学生再次朗读第三小节。

  五、回归整体

  表情朗读

  师生合作,师问生答。

  六、学习生字

  培养习惯

  1、

  写好"连"、"荡、"船"三个生字。

  2、

  学生说说记忆的方法。

  3、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4、

  学生在书上描红,师巡视指导写字的姿势。

  本课题教时数: 2 本教时为第1教时 主备人孙芬花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读懂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水多、船多、歌多、水美、船多、

  人民的新生活美,读好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水乡,热爱大自然。

  3、学写本课剩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以和对策

  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谈话:老师说过我们昆山是个什么地方?(板书课题:水乡歌)齐读课题。你们还能认出这课中出现的新词吗?

  1.

  (出示词语卡片:清波 装满 咱们 千条渠 像云朵 新生活 )指名读,齐读。

  2.

  听说水乡可美了,水乡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做小导游,给我这个外来的游客先简单介绍一下水乡有什么特色吗?

  二.教学第一局部

  1.

  师:先请一个小导游给我介绍一下第一个特色吧。

  2.

  指名读第一节,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水多)

  3.

  指导读问答:第一句后面的标点是个“?”,应该怎么读?(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句末上扬;陈说句要读得肯定,句末下降)

  4.

  练读“水乡什么多?水多。”范读,领读,男女生交换 对读,指名读,齐读。

  5.

  再自由读第一节课文,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水多?(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句子)

  6.

  知道什么是“渠”吗?(实物投影:照片)谁能来指出来图上的“渠”?

  7.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水多的?(学生读词语,师标出)

  8.

  谁来读好这些词语?(指名读标出的词语)

  9.

  现在你能读好这几句话了吗?(自练,读给同桌听,指名读,齐读)

  10.

  你除了体会到水多外,还体会到什么?(板书:水美)从哪里体会到的'?谁能把体会到的用笔画出来?(学生上黑板画“荡清波”)

  11.

  谁来读好最后一行?(指名多读)

  12.

  (配上钢琴曲美美地)齐读;试背(出示小黑板),齐背。

  13.

  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一段的?(出示小黑板:⑴自由读课文。⑵找出“水多”的句子和句中的词语。⑶在感情地朗读词语和句子,体会水多和水美。⑷练习背诵。)齐读。

  三.

  学习第二局部

  1.

  过渡:水乡的水这么多,又那么美,我开始喜欢水乡了。

  2.

  自身读第二段,看谁能把它介绍的有声有色?

  3.

  出示“驳”,读,解释意思。

  4.

  谁来给我介绍一下第二个特色?(指名学生读第二节)

  5.

  你体会到什么?(板书:船多)你从哪里感受到船多的?(指名学生说,老师出示: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读好:千只船,万只驳

  6.

  出示图:碧绿的水像什么?一片片白帆像什么?

  7.

  读“白帆……飘满河”,自读,指名读,齐读。

  8.

  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风光美)

  9. 那么多的船干什么去了?

  10. 齐读(配乐)

  11. 试背(出示小黑板),齐背。

  四. 学习歌多的局部

  过渡:说得真好。我听了你们的优美的解说,看到了眼前这么美的水乡,我越来越喜欢水乡了。

  1. 小声读第三段的内容,边读边想,我这位游客还会向你们提些什么问题?

  2. 谁能给我介绍下第三个旅游特色呢?(读第三节)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生活美)

  3. 你们猜猜看,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会有什么疑问?

  4. 学生自由提问:

  从什么地方感受歌多?读一读。

  “箩”是装什么的?

  “歌”是声音,怎么装在箩里边呢?

  出示“咱”,读一读,什么意思?

  解释“新生活”。他们住什么?水乡还有什么变化?(提示:楼房多了,而且越来越漂亮了;马路宽了,车辆多了,桥也变宽变多了,草儿更绿了,花儿更红了……)

  是“过生活”,为什么说是“唱新生活”,这是什么意思?(生:唱就是夸,向他人介绍、赞美新生活,所以叫“唱”)

  水乡人民会唱些什么呢?(板书:生活美)

  五. 总结

  1. 再次赞美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

《水乡歌》课堂实录2

  教材简析:《水乡歌》是一篇文字优美的诗歌,字里行间充满了美,水多船多,水美船美,水乡人民的生活更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开学之初所学的识字1,已为学习本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水乡早已在学生的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学起来不会觉得陌生,学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设计特色:本课教学在设计上以认识美,感受美,展示美,表现美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让学生在美景中,在音乐中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之中。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指名回答}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让你想起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菱藕。

  生:我看到有一个女孩划着小船采莲蓬。

  生:它让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识字1金秋,水乡,烟波……{这位同学的回答引起全班同学的共鸣,一起背诵起来}

  师:是呀!来到水乡,烟波浩淼,荷塘满是荷花,夕阳倒映在湖面,耳边传来阵阵的渔歌,还想到水乡去看看吗?

  生齐答:想!

  [简评:通过学熟悉的画面,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对水乡的美好回忆和无限的向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打开了自主学习的大门。]

  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好,我们一起来学《水乡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想读课文吗?

  生:想!

  师:那好,翻开书130页,自由地读读吧,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生:{自由地初读课文}

  师:这些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吗?谁想试一试?

  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指着“装”,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翘舌。

  师:这些词也能读好吗?谁敢来?

  生:{踊跃举手}

  师:“片片”该怎么读?

  生:我觉得应该注意轻声。

  师:说得真好,一起来试一试。

  师:字词都读好了,相信课文你们一样能读通顺!

  生:{分节读课文}

  生:潘正龙把“水渠”读成了“水群”。

  师:潘正龙,再试试!

  师:水乡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生:{学生自由读,读完后,迫不及待想说}

  师: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好!黄佳谣,你说说。

  生:我觉得水乡很美,它水多,船多,歌也多。

  师:{把水,船,音符等图片贴在黑板上。}

  [简评:这一部分教学用时较短,但每一步都落在实处。针对学生在字音,词语,诗句的不足,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改正,这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三赏读课文。

  第一节

  师:是呀!水乡的水多。谁愿意来读第一节?其他同学听一听,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呢?

  师:能把自己的感受说给我们听听吗?

  生:我觉得水真的很多,你看,有千条渠,万条河呢!

  师:你想怎么读,才能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千条渠,万条河。{加重了千,万的语气}

  生:我觉得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这水更多了。

  [简评:好精彩的发言。通过读书,学生感悟到了水多的特点,还是通过读书,将这一特点展现了出来。]

  师:“处处绿水荡清波”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生:我想应该不管什么地方的水都很清亮。

  生:处处就是到处,就像〈鹅,鹅,鹅〉里的红掌拨清波一样,水是透明的。处处绿水荡清波。{读的很慢}

  师:{出示课件}我们来到水乡,看,水面白茫茫的一片,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那么觉得美吗?还想读吗?

  [简评:恰倒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读,悟的基础上去亲身体验,对美的感受更强烈,想把这种美展现的欲望更强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在音乐中读书。}

  第二节

  师:水乡的水真多!有水就有船。{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船来来往往,有帆船,有驳船,水乡什么多?

  生:船多!

  师:那好,自己去读读第二节。读完后,把自己的感受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问问他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下位自由谈,自由读}

  [简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文本的发展而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这种情感有了倾听的对象。他们之间的合作,相互间的交谈,使每一个人情感体验得到尊重。生命的意义,教育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王诗云,你读吧。

  师:你想说什么?{指另一个同学}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帆船真的就像白云一样,飘满湖面飘满河。

  师:还有谁想读?

  生:听了丁东的朗读,我都想到水乡去看看了。

  师:恩,我也这样想。猜一猜,船里会装着什么呢?

  生:是鱼虾。

  生:我想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水产品。

  生:可以装人。

  [简评:同一个句子,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感受。在这里,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机会,给予学生自主展示的平台。]

  师:人们坐在船里干什么呢?

  生:他们是来旅游的。

  师:水乡的人们真聪明,发展旅游业,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观赏水乡的美景。如果你去水乡,可要保护那里的环境哟!{出示课件}水乡的是多,处处绿水荡清波;水乡的船多,飘满湖面飘满河。可真美呀!我们把1,2节连起来读读好吗?{边读边欣赏水乡秀美的风光。}

  [简评:此时,把1,2节连起来读,实际上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从整体把握文本,从整体感受水乡的水多,船多。]

  [简评: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讨论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评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要相信学生,对任何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有些甚至连老师都想不到。]

  第三节

  师:{出示课件,歌曲《八百里洞庭湖》}

  生:{耳边突然传来的歌声,让他们瞪大了眼睛}

  师:听,水乡的人们正在防声歌唱呢!如果你是水乡的一个小娃娃,你想唱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想唱:划呀,划呀,去划船……{这是一首音乐课学过的歌,他用在了这里}

  [简评: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此时此刻,不仅仅是在学习语文,更是几门学科的整合,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极大的提高。]

  生:愿意和我一起去捕鱼吗?

  生:我们家买了一台新彩电,29寸的。

  生:欢迎你们到水乡来做客。

  生:我们家盖了新房子,还买了一条新渔船。

  ……

  [简评:老师的导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把学生由对景色美的感悟引向对生活美的感悟,作为一个城市的孩子,此时此刻,正充满着对水乡的无比向往,让他当一名水乡的孩子,他能不高兴吗?不需要理解,对水乡新生活的赞美,羡慕之情早已写在了孩子们稚气的脸上。]

  师:同学们唱得好,说得好,一定能读好!

  生:{一起读第三节}

  四总结全文。

  师:水乡的水多,船多;水乡的景色美,水乡人民的生活更美。{出示课件,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全文。}

  五识字写字

  师:{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装,飘,连,荡,帆,满}看,这儿有几朵小浪花也想到水乡去呢!谁认识他们?谁愿意送他们去?

  生:我去!我去!

  师:{出示学写的字,认识新偏旁}今天我们学写两个字,这里有我们要学的新偏旁,谁认识它们?

  生:“装”是衣字底,飘是风字旁。

  师:应该叫衣字部,风字部。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生:我来记“装”,先记一个壮,再记一个衣字部,合起来就是“装”。它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笔画多,要写紧凑,下面笔画少,要写宽松。

  师:说得真棒,你真会观察!

  生:我来记“飘”,先记买票的票,右边再加个风字部。

  师:“飘”字怎么写才好看呢?左边笔画多,要写紧凑,小字的一点往上点,风字的一撇是一长撇,沿着竖只线穿插到左下格。{边说边写}

  生:{描红}

  总评:学生对美的感受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入。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处境与感受,将语文和其它学科和谐地整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会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们与自然的美和谐的融和在一起,每一个生命都有所收获,感到新的成长和新的发展。

《水乡歌》课堂实录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好“渠”字。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读懂、读好课文。认识生字,记住字形。

  2、课难点是: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录音磁带。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查找有关江南水乡的相关资料,形成初步感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小朋友,你们去过水乡吗?水乡是什么样的,想去看看吗?(教师放音乐,出示水乡风光图,师轻轻地念课文,给图配上旁白。)

  点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氛围的营造,不是单靠教师的语言功力就能达到的,它还需要教者借助其他的教学手段、教学艺术,诸如音乐艺术、美术图案…

  2、学生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

  1、同学间互相推荐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水乡的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水多

  船多

  歌多

  三、细读课文

  (一)

  1、谁对水多的`这部分课文感兴趣?就来读一读。

  2、指导读好问话、答话。

  3、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水多的呢?先读一读,小小组再讨论讨论。

  点评: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文章本身要有吸引力以外,还应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使学生能真正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此我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恰时采用小组讨论,多让学生各抒已见,多听学生意见,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使生与生、师与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

  4、根据学生学习汇报情况,教师相机出词:“渠”以及“水渠”的课件。

  指导读“千条渠”“万条河”“一个连一个”等词语,感受水乡水多。

  5、教师在学生学习基础上再次渲染情境,和学生一起读读这段再次感受江南水乡的水多。

  (二)

  1、谁对船多的那部分内容感兴趣,就来读给大家听。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根据学习情况相机出词:“驳”以及“驳船”的课件。

  “像”,为什么说“白帆片片像云朵”?说说你的看法,小小组交流。

  3、教师在学生学习基础上再次渲染情境,和学生一起读读这段再次感受江南水乡的船多。

  (三)

  1、课文最后一部分讲了歌多。自己小声读一读,能不能读懂?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来研究。

  2、学生读后,质疑:“什么是新生活?”

  “新生活能唱吗?”

  “歌怎么能往箩里装呢?”

  师:同学们很会提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边读书、边讨论你们提出来的问题。“生活”是什么意思,小朋友都懂,在“生活”前面加了个“新”字,说明生活的怎么样?

  生: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生:生活改善了。

  师:(引导学生读书、看课件、回忆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你们从哪里知道现在水乡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改善了呢?

  生:我从课文前面讲了“千只船、万只驳,飘满湖面飘满河。”可以想象出水乡人忙碌的场景,不难看出他们生活改善了。

【《水乡歌》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12-1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12-07

江南的水乡作文10-14

水乡春色作文10-14

水乡梦作文08-15

水乡情作文08-15

水乡的孩子作文05-18

龙船水乡作文08-05

水乡乌镇作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