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课堂实录

时间:2024-03-15 09:15: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林海》课堂实录

《林海》课堂实录1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海》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随着作者领略了大兴安岭美丽的风光,并且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了作者进入兴安岭以前,总以为它是高不可攀的。当他进入林中后,他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板书:大兴安岭)

《林海》课堂实录

  生:作者进入大兴安岭后感到亲切、舒服。(板书:亲切舒服)

  师:作者围绕着这种感受,描写了大兴安岭哪几方面的景物呢?

  生:作者围绕着“亲切、舒服”,描写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三方面的景物。

  师:今天,我们随着作者深入林中去观赏大兴安岭美丽的景色。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兴安岭的“岭”。请大家仔细观察,“岭”有什么特点?

  师:(放“岭”的录像)

  师:“岭”有什么特点呢?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看课文第2自然段,带着老师设置的三个问题来学习“岭”这一部分。(指名读自学提纲)

  生:1.“岭”有什么特点?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3.这样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请大家自由读第2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在书上做好记号。

  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然后按自学提纲在书上做记号。)

  [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师:谁来说一说“岭”有什么特点?

  生:“岭”的特点是多而温柔。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师板书:多

  温柔)

  师:谁把写“岭”“多”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生: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出示句子)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这儿的“岭”很多呢?

  生:表示“多”的词是“的确很多”。

  师:还有吗?

  生:(思考片刻后)还有……(答不出)

  师:(提示)你看“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短点儿的”这是写岭的什么呀?

  生:写“岭”的式样十分多。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通过你的读,我确实感受到这儿的岭很多。从这个“点儿”还说明了什么?(给“点儿”下面加小红点)

  生:从这个“点儿”还说明了这些山的差距并不大。

  师:对!如果删掉“点儿”,你再读一读,就不同了。(删掉句中的“点儿”)

  生:读句子。

  师:这样跟刚才有“点儿”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有这个“点儿”我们还能感受到这儿的岭非常——

  生:(齐说)温柔。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把温柔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读得不错,下面,你们听老师读,注意这个“点儿”。(读句子)你们现在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自由读)

  师:谁再来读。

  生:(读句子)

  [对“岭”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安排学生齐读、个别读、节选读、对比读,形式多样,训练面广,要求逐步提高,显出了朗读训练的层次性。]

  师:老师从他的读中不仅感受到这儿的岭多而温柔,还能感受到他也很喜欢这儿的岭。同学们,作者看到那么多,那么温柔的岭,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呢?

  生:很喜爱,很激动。

  师:(板书:喜爱)

  师:还有哪些地方写“岭”多而温柔的呢?

  生:还有“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从这里我也看出了岭的多,因为在疾驶的火车上,他已经看了几个钟头了。

  师:“疾驶”的意思是什么?

  生:“疾驶”的意思就是非常快地行驶。

  师:哪个字是“快”的意思?

  生:“疾”字就是说“快”。

  师:对!那看了几个钟头都看不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儿的岭非常多,而且变化多端,看也看不厌。

  师:“看不厌”说明这里的岭非常——

  生:(齐说)温柔。

  师:还有写岭“温柔”的吗?

  生:还有写岭“温柔”的句子是:“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师:“孤峰突起”的意思是——

  生:“孤峰突起”的意思是指“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

  师:哪个字是说“单独的一个”呀?

  生:“孤”。

  师:同学们,你们看,像这样的山峰高高地耸立,就是“孤峰突起”。(简笔画“山峰”)那“盛气凌人”呢?

  生:“盛气凌人”的意思是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师:“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作者指的是什么岭?

  生:作者指的是秦岭。

  师: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描写秦岭的词吗?

  生:“云横秦岭”。

  师:“云横秦岭”的意思是——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弄清“疾”“孤”“横”等词在文中的意思,这种咬文嚼字、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学习习惯。]

  生:“云横秦岭”的意思就是说云横在秦岭的半山腰。

  师:对!如果说这就是“秦岭”,云彩就在这。(简笔画云彩)这说明秦岭怎么样?

  生:很险。

  师:兴安岭是这样的岭吗?

  生:(齐答)不是。

  师:对,那里的'岭山势平缓,线条柔美,给人一种“柔”的感觉。

  (简笔画“温柔的岭”)

  [简笔画,既生动又省时,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教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绘简笔画的能力。]

  师:下面,谁读第3、4句?

  生:(读第3、4句)

  师: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能把“岭”写得那么生动、那么具体呢?

  生:这是作者仔细观察的结果。还有一个就是作者非常喜爱大兴安岭的“岭”,所以,他才能把大兴安岭写得那么生动。

  师:(板书:细致观察)刚才,我们学习“岭”这一部分,知道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把多而温柔的岭写得那么形象,那么生动,而且我们也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我们来回忆一下,这一段我们是怎样学习的?首光找出岭的——

  生:(齐说)特点。

  师:接着理解描写特点的——

  生:(齐说)句子。

  师:然后我们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总结学法。电脑出示:一、找出特点。二、品读句子。三、体会感情。)下面,就照这样的方法,带着老师设置的问题,我们来学习“林”这一部分。(出示自学提纲)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4自然段。

  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林”这一部分)

  师:“林”有什么特点?

  生:“林”的特点是“多”而“绿”。

  师:(板书:绿)作者是怎样描写绿颜色多的?

  生:“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

  师:“目之所及”的意思是——

  生:“目之所及”的意思就是“眼睛所能看到的”。

  师:哪个字是说“到”?

  生:“及”。

  师: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全都是绿的,这就说明这儿的树非常——

  生:(齐说)多。

  师:多得就像——

  生:(齐说)海洋。

  师:所以“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什么?

  生:“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像海洋。

  师:(板书:如海)那作者是怎样描写“林”像大海的呢?

  生:作者是这样描写“林”像大海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师:刚才,大家认真听了没有?她是不是读了三个句子?

  生:(齐说)是。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描写林像海的句子只有一句,就是“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师:这一句是描写什么?

  生:描写“林”的多,“林”像海一样。

  师:她读的后面两句是描写——

  生:是描写绿颜色多。

  师:描写“林”像大海的句子,谁还有补充?

  生:“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这里也写出了森林如海,因为落叶松是这里的主要树木,既然是落叶松的海洋,那么,大兴安岭也就是一片绿色的大海。

  师:这就照应了课题——

  生:林海。

  师:还有句子描写“林”如海的吗?

  生:“在阳光下,大片古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我觉得这一句也是写林如海的。

  师:那在这么多树中,最多的树是什么?大家一块说。

  生:(齐说)落叶松。

  师:多得就像——

  生:(齐说)海洋。

  师:海边还有浪花,什么像浪花?

  生:(齐说)白桦。

  师:谁把写浪花的句子找出来。

  生:“看,海边上不是还闪动着白色的浪花吗?”“大片古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师:你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说吗?

  生:能。“看,海边上还闪动着白色的浪花。大片古松的边沿,闪着白排的银裙,像海边的浪花。”

  师:意思有没有变?

  生:意思没有变。

  师:但是感情就变得怎样了?

  生:感情就变得平淡了。

  师:对!课文中的句子,那种喜爱的感情显得更加强烈。请你带着喜爱的感情再读。

  [这种句式的变换,虽然意思没有变,但是感情的浓淡却不一样了。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作如此深层的理解,是为了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若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羁绊,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生:(读句子)

  师:读得真好。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林”写成绿色的海洋。下面,谁能展开想象,读第3自然段。(板书:联想)

  生:(读第3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听得出,你把自己的感情也带进去了。特别是后两句,你读得特别好。(范读)“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请你再读一遍。

  师:谁读第4自然段?

  生:(读第4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陶醉了。那刚才我们学习“林”这部分时,我们是按什么步骤学习的呢?

  [先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情。有鼓励,有示范,更有学生的实践,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训练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

  生:我们刚才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首先找出“林”的特点是“绿”“如海”,然后,通过朗读来品味句子,最后再有感情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我们学习“岭”和“林”这两部分时,都是按这种方法去学习的,老师分别给大家设置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按老师设置问题的方法,自己设置问题,学习“花”这一部分,也可以自己设置不同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

  (生自学)

  师:读过了“花”这一部分,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问彭老师一个问题:“花”的特点是什么?

  师:他问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决?

  生:我觉得“花”的特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多”,第二个是“美丽”。

  师:(板书:多美丽)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的问题就是,“还穿着绣花鞋”,这里的绣花鞋是指什么?

  师:(电脑出示句子)“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他问的这个“绣花鞋”指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绣花鞋”指的就是兴安岭的“花”。

  师:对!下面你们听老师读这个句子,边听边想象,作者把兴安岭当作怎样的人来写?

  生:作者把大兴安岭看作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来写的。

  师: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呢?

  生:从“打扮”“衫”“裙”“穿着”“绣花鞋”(电脑显示)。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位少女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生:我觉得这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穿着绿色的衬衫,白色的裙子,还穿着一双绿底彩花的绣花鞋。

  师:听了你的描述,这位姑娘真是太美啦!你喜爱她吗?

  生:喜爱。

  师:大家喜爱吗?

  生:(齐)喜爱!

  师:这么优美的句子,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请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同桌练习一下。

  生:(练背)

  师:谁来试一试?

  生:(背句子)

  师:你背得正确、流利,但老师觉得“喜爱”的感情还不够。谁能背得更好?

  (对优美、生动的句子、段落,在课堂上背诵,应该大力提倡。)

  师:背得太优美了,感情真深。大家一起来背,好不好?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这里写花,为什么还要写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呢?

  师:谁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是花的果子。

  师:对,这些小果子除了可以装扮大兴安岭以外,还能为我们人类怎么样?

  生:为人类创造财富。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作者写兴安岭的“花”,为什么还要写“小红豆”,这个问题还没解决。谁来说说?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不仅装扮了兴安岭,还可以酿酒,为人类作贡献,所以还写了小红豆。

  师:从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非常——

  生:喜爱兴安岭。

  师: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大兴安岭时非常细致。连一花一草一豆都观察到了。所以作者能把林海写得那么优美。

  [让学生提问题,再引导学生理解那些与中心有关的问题,这种教学形式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好处。]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己?

  师:这个问题刚才已经解决了,看来你还没弄懂。哪位同学再帮帮他?

  生:因为兴安岭有许多绿树、白桦、花。它把绿树当作一位姑娘的衬衫,把白桦当作姑娘的裙子,然后把这些小花当作成姑娘脚下穿的鞋。所以说兴安岭会打扮自己。

  师:现在你(指提出问题的学生)懂了吗?

  生:懂了。

  生:我还想问彭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说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

  师:这个问题我相信你能自己解决。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这儿的花很多。

  师:对啦!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了解了“花”多而美的特点。现在,我们就进入林中去看看兴安岭那美丽的花。(看录像)

  师:兴安岭美吗?

  生:美。

  师: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加上丰富的联想,写出兴安岭温柔的“岭”,如海的“林”,还有美丽的“花”,但这些都是它外表的美。(板书:美)作者看到这么美丽的兴安岭,他又联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6、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自学6、7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生:作者联想到了,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

  [教师从头至尾,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和说,把整堂课变成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与通常见到的那种“重内容分析,轻读说训练”的课相比,让人耳目一新。]

  师:这些都是说木材为什么服务呀?

  生: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师:说得好!(板书:建设)请你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说它的美与建设有关。

  生:这个句子是:“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师:(电脑显示句子)那“空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指没有内容。

  师:“不空洞”呢?

  生: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美。

  师:是呀!大兴安岭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我们的国家兴盛安定。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个词说明。

  生:这个词是“兴国安邦”。

  师:(板书:兴国安邦)

  生:“兴国安邦”就是使国家兴盛安定。

  师:“邦”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邦”在这里是“国”的意思。

  师:“邦”和“国”是——

  生:(齐)同义词。

  师:我们怎样做才能兴国安邦呢?是不是这里有很多的木材我们就只砍伐呢?

  生:要合理利用大兴安岭的自然资源,要一手砍一手栽。

  师:请你把文中的句子完整地谈一谈。

  生:我们伐木取材,也要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栽。

  师:对,我们这样做,就能保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作者心中再次感到亲切、舒服,对兴安岭更是喜爱。同学们,今天,我们随着作者观赏了大兴安岭美丽的景色,你们喜爱大兴安岭吗?

  生:(齐)喜爱。

  师: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你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生:我为我们国家有兴安岭这座森林的宝库而感到自豪。

  生:我向往美丽而富饶的大兴安岭。

  生:我爱大兴安岭的岭、林、花。

  师:谁能用反问的语气来说说。

  生:我们国家有大兴安岭这样的大宝盆,我能不感到骄傲吗?

  师:他说得多好啊!感情多深啊!

  生:我能不为祖国有兴安岭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库而感到自豪吗?

  [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学了这一课的感情。有学生的说,有教师的导,生动活泼,真实自然,要比过去那种教师的“总结谈话”实际得多,新鲜得多。]

  生:大兴安岭真是一个资源宝库啊!

  师:谁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吗?

  生:看到这么美丽的兴安岭,你能不喜欢它吗?

  生:大兴安岭真是美不胜收,让我感到亲切、舒服。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剩下的时间,我们有感情地把全篇课文读一读,再体会体会。

《林海》课堂实录2

  (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

  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海?

  生:课文写的是大兴安岭的林海。板书:大兴安岭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文中哪四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深切感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作者对大兴安岭的深切感受是“亲切、舒服”,在文中出现了3次。

  评:引导学生首先寻找到蕴藏于语言文字中的中心词句,也就寻找到了学习课文的最佳切入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师: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受到“亲切、舒服”的,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3次出现这种感受的句子。

  (生交流读出句子略)

  板书:亲切、舒服

  亲切、舒服

  亲切、舒服

  评:板书看似重复,实则别具匠心,为收篇作好铺垫。

  师:同学们找得很正确。作者第一次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什么?请同学们读读第一小节。

  (生轻声自读第一小节)

  生:因为作者亲眼看到并走进了大兴安岭,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奇峰怪石,更不是高不可攀。

  生:因为作者脚踩着几尺厚的松针,手摸到了那些古木,真切地感受到“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亲切、舒服。

  板书:悦耳的名字

  师: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出示文字: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师:大兴安岭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自由读2—5小节。板书:美丽

  (生自由快速读2—5小节)

  生:大兴安岭的美体现在岭、林、花三个方面。

  板书:岭、林、花

  评:抓住中心句回溯前文,理清段落层次,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品词析句。

  师: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老舍爷爷一起走进那原始森林,亲自去体验一下。

  (学生看多媒体课件,领略大兴安岭的“岭、林、花”的美丽景色。)

  师:这番美丽的景象,语言大师老舍爷爷又是怎样来描绘的呢?请同学们在“岭、林、花”三部分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重点阅读。

  要求:1、找出岭(林、花)的特点,并划出有关语句。

  2、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先自读、圈画,再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评: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阅读重点段落,体现了训练的主体性;阅读前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体现了训练的目的性;学习形式有自读自划、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体现了训练的全体性。

  生:我最喜欢“岭”这个部分,岭的特点是“多”。我是从“这里的岭的确很多……”这句话看出来的。

  生:我从“多少条岭啊,在疾驶……既看不完,也看不厌。”也能看出岭“多”。

  生:我认为岭的特点不仅“多”,还有“温柔”。我是从这句话体会到的:“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盛气凌人。”

  生:“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也说明岭的“温柔”。

  师:说得真好。“岭”的特点大家都体会到了。这段话中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云横秦岭”是一种怎样的险?

  生:“温柔”、“盛气凌人”两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怎么作者用来描写“岭”了?

  评: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师:刚才两位同学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真正是“用心”在读书的。老师先给大家比较两幅画面。

  (多媒体对比出示:一幅是“云横秦岭”的险峻;另一幅是“大兴安岭”的“岭”的平和。)

  师:请同学们图文对照着读一读,刚才两位同学提的问题会解答吗?

  生:“云横秦岭”的确很险峻,孤峰突起,高耸入云让人害怕,用“盛气凌人”一词正合适。

  生:大兴安岭的“岭”比较平缓,线条柔和。“温柔”一词写出了“岭”的特点,也抒发了作者对“岭”的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真正读懂了这段话的意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这段文字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喜爱、赞美之情。

  评: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和品读,不仅直观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而且体会到了词语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发了学生的自读自悟。

  师:喜欢“林”的同学来谈谈你们的学习体会。

  生:林的特点是“多”。

  师:让我们再次来到那大兴安岭的“林”。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林”的录像)

  师:大兴安岭的“林”,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来确切地形容?

  生:林海。

  师:为什么把大兴安岭的林称作“林海”呢?它到底哪些地方像海呢?

  生:“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生:“群岭起伏”像大海的波浪一样。

  生:还有大海的海水颜色深浅不一,林海的绿颜色也很多:“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各不相同。

  生:大海有浪花,林海也有,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远看就像白色的浪花。

  师:同学们,这段文字写得很美,读起来短促活泼,还有许多语气词,比如:“呀”、“呢”、“吗”等,表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下面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这些特点。

  评:扣住“林海”一词采用“层层剥笋”法引导学生自己读懂了这段文字。并体会到了这段内容在表达上的特色。

  生:自读,指名读,评价,集体读。

  师:这段话是美的景象、美的文字和美的情感的完美的结合,我们要熟读成诵。

  生:熟读背诵,指名背。

  评:在指导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师的点拨显得精当到位;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品读、诵读,从而有效地完成了多语言文字内化和积累。

  师:请一位西画“花”的同学,给录象配配音。

  (一位同学配合“花”的录像配音,其他同学边听边观赏。)

  生:“花”的特点是“多”,而且“美”。因为河岸上有不知多少野花,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开着野花,连爱花的作者也叫不出名字,可见花真的是多极了。

  师:不管师岭、林、还是花,大兴安岭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美)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赞美大兴安岭的?

  生答并出示文字: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师:听老师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作者是把兴安岭当作人来写了。

  生:我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对兴安岭的深深的喜爱、赞美之情。

  生:自己读,指名读,集体读。

  评:以范读导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涵与魅力。

  师:温柔的岭,如海的林,美丽的花,这些都是大兴安岭呈现在人类面前的外表的美,它还有着内在美呢!

  再次出示文字: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师:“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说一说。

  生:“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这句话正好说明“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

  生:我是这么理解的:大兴安岭的“林”用途很广,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都离不开木材。

  生:大兴安岭的“花”也有作用,其中的小红豆可酿成红酒。

  生:大兴安岭的林木还能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了水土流失,净化了空气,这与人类的建设也密切相关。

  评:教师提问精当,要求明确。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补充,既能结合课文,又能联系实际,谈得全面而深刻。

  师:所以说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板书:不空洞。

  生:有感情地朗读出示的句子。

  师:作者第三次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什么?

  生答并出示文字: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师:“日益密切”,怎么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答略)

  师:这一切使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生:联想到了“兴国安邦”。板:兴国安邦

  师:你怎么理解的?

  生:“兴国安邦”就是使国家兴盛安定。兴安岭中千般宝,不仅有着良材,还有着许许多多的珍宝,祖国各个城市、各个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兴安岭。

  师:有感情地朗读第7小节。

  师:看板书,同学们有疑问吗?

  19林海(大兴安岭)

  亲切、舒服

  (悦耳的名字)

  亲切、舒服

  (美丽不空洞)

  亲切、舒服

  (兴国安邦)

  生:为什么老师板书的三个“亲切、舒服”要一个比一个大。(生小组讨论)

  生:我体会到了,因为作者“亲切、舒服”的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

  生:说明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随着对兴安岭了解的深入而逐步加深。

  评:“亲切、舒服”四个字板书字体的由小到大,巧妙地引导学生探究到作者撰文时跳动着的情感脉搏,把握住了作者行文时的情感基调和线索,从而又一次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

  (师生接读,体现出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

  师:初入兴安岭,证实了悦耳的名字使人感到——

  生接读:亲切、舒服

  师:领略到兴安岭的美丽,且美得并不空洞,越发使人感到——

  生接读:亲切、舒服

  师:看到兴安岭有着兴国安邦的意义,就更使人感到——

  生接读:亲切、舒服

  总评:

  本堂课在执教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了小语新大纲的精神,也表现出执教者较强的.把握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1、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和特色,教学设计精当巧妙。

  课文作者老舍先生通过对大兴安岭典型景物的描写和联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课文脉络清晰,以三个“亲切、舒服”贯穿全篇,牵引出作者行文的感情线索。课文描写优美,语言生动,表达活泼,感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值得品读。执教者抓住了教材的上述特点,在整体环节设计上,抓住“亲切、舒服”这个中心词,并以此进行开篇和收尾,提纲挈领,层层剥笋,水到渠成,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内化语言,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脉搏。

  2、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教师把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在学习“岭、林、花”三部分是,教师让学生在范读的基础上自主挑选最喜欢的一部分精读,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其次,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针对“岭”一部分中的难点,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现深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也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另外,教师通过三次“亲切、舒服”板书字体由小到大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原由,体会作者感情的逐层深入,较好地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其三,教师以问促读,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对“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一句,是理解上的重点,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畅所欲言。教师不用标准答案来框定学生思维,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与独创。

  3、突出语文教学的个性,注重语言的感悟与积累

  感悟和积累语言的最好方法是“熟读精思”、“诵读涵咏”,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的思想。一是保证读的时间,一堂课书声琅琅,读书训练贯彻始终;二是讲究读的形式,有范读、自读、指名读、集体读等;三是讲究读的方法,例如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图文对照着读,观看录象,模拟配音朗读,通过设问,以问促读等。四是讲究读的质量。教师的朗读指导,并不仅仅停留在朗读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上,而是追求朗读的质量,把“朗读”与“感悟”结合起来,以读导悟,以悟促读,在充分感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内化语言、积累语言。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提高了思想认识。

【《林海》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秋天》课堂实录02-29

称赞课堂实录12-19

赵州桥课堂实录12-18

《项链》课堂实录12-08

《白鲸》课堂实录03-08

《背影》课堂实录03-03

组歌的课堂实录03-13

《掌声》课堂实录03-12

课堂实录-童趣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