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工作调研报

时间:2022-02-22 16:02:36 好文 我要投稿

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工作调研报范文3篇

  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调研报范文一

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工作调研报范文3篇

  县农机校根据XX市农机局《XX市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机化技术水平提升、农机手技术素质提升”为核心,以强化农机化技术应用、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为着力点,以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对XX县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培训进行调研报告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年度农机化培训完成培训超5000人次,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人员1353人次,经济作物机械化780人次,农机营销及维修56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340人次,农机管理人员145人次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操作机手356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提高了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兴趣和认知度。通过现场宣传培训,使农民更直观的认识到了农机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了农机手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示范推广的力度,起到了培训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

  二是提高了农机管理人员的素质。由于现场宣传培训采用互动方式,管理人员学到的是最真实的经验,接触到的是最实际的问题,逼着讲解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的问题哪些是个性的,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机具构造问题,哪些是操作技术问题。

  三是提高了农机管理队伍的形象。一改过去农机局只会查车的“武夫”形象,现场农民都说农机局真是一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现场会我们提前到位,老百姓都说没想到机关人员这么早,真是一支守时守信的“干事”团队。现场会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抽群众一颗烟、不吃群众一顿饭,老百姓都说农机局真是一支“自己”的贴心服务队。

  二、主要做法

  1、时间灵活机动。

  一改过去我们根据上班作息时间定时间、农民被动接受参加的习惯,开会时间根据农民和工人的作息时间而定。提前约定,一般选择在早晨6点或5点半,小分队人员提前十分钟赶到(我们都是4、5点钟出发),现场会每次大约一个小时,尽量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劳动。

  2、会务发扬民主。

  提前通知乡镇,明确要求乡镇农机站长必须参加,鼓励农民和农机手参加,力戒行政命令,造成反感抵触情绪。村庄召集人员只在大喇叭上下通知,只说农机局的来什么什么地块进行现场授课,不做硬性规定。这一局法使农民感到很新鲜,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主动参加会议的积极性。

  3、会场直观具体。

  把机具直接开到地头,把课堂直接设在一线,以机具为载体讲技术,通过了解机具的构造和原理了解技术,以实物(对比麦田等)为载体讲技术,用事实说话,老百姓口服心服。

  4、教学方式互动。

  一改过去纯说教性质的培训形式,鼓励基层领导和农机手参与,给他们提供提问题的机会,真实地反映技术理解和实际操作的难点,真实的交流推广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采用一问一答形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内容贴近实际。

  内容偏重于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就技术说技术,根据测量数据实话实说,力戒形式主义,力戒“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数据显示什么就说什么,好的说经验,不好的说教训,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如何改正。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乡镇金钱至上、工作次之,首先关心的是会务费的问题,配合工作不积极,个别乡镇以种种理由推诿扯皮,小分队只好利用当地农机合作社组织现场会。

  2、农机管理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既是带队也是一名讲解员,和其他人一样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农机技术培训,所掌握的知识主要是凭自己的日积月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讲解效果。

  四、建议

  1、加大农机工作的宣传力度。农机推广宣传工作是农机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机具更新换代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农机管理部门应当加大自身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得到各方面进一步的支持。

  2、进一步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建议上级农机管理部门适时组织基层人员脱产技术培训,及时系统地更新农机新技术知识。只有“师傅”的能力提高了,才有可能培养出技术过硬的“徒弟”,如果自己还“半瓶子不满”,怎么能教书育才。

  3、建立长效机制。推广宣传小分队组建工作时间不长,确实起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XX县农机局决定将小分队作为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组织机构,单设局公室,处理农机技术推广宣传工作的日常事务,确保工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调研报范文二

  近期,根据县委组织部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阶段下对党员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对农村发展党员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调研活动,寺湾镇组织部门采取了座谈、走访等方法,深入基层组织进行了调研,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作了梳理和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党员及党员教育中的做法

  (一)严把入口,疏通出口,保持组织的纯洁性

  一是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切实保证党员质量。严格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要求,坚持和把握好党员标准,认真执行发展党员手续和程序,切实把握好“入口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到了“三严一加强”:严把比例。严格按照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党员之间的比例原则发展党员。严把关口,不仅把住政审关、考察关,而且把好复查审批关。同时坚持“六不发展”原则,严格纪律。对违反《党章》而被吸收入党的,或不按《党章》规定履行入党手续的,不予承认,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按照“均衡发展,适度增长”的原则,切实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狠抓薄弱环节。重点发展高中(中专)以上文化青年、妇女生产一线的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年龄、性别和一线党员的比例。同时,发展党员与村级班子建设相结合。重点抓好村后备干部储备和村党员队伍老化的村,解决村支部班子后继乏人问题,加强支部对村委会工作的领导。

  三是认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近三年来,全镇共培养156名入党积极分子,每村入党积极分子不低于5名。我们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推行党群团共建责任,使推荐优秀工人、退伍军人、团员、妇女等为发展对象真正成为发展工作的主渠道。三年来,全镇46个党支部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6名;新发展党员115名,其中,农民党员73名,在职干部党员18名,女性24人,占总数的20%,30岁以下35人,占总数的32%,中专、高中文化48人,占总数的42%。在行业分布和年龄、文化结构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各支部没有连续二年不发展党员、不按程序履行手续、预备党员多年没有转正的情况,没有不符合入党条件人员拉入党内的现象。同时,积极疏通“出口”,根据党章和《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结合党员队伍实际,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不合格党员及时给予组织处理,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

  (二)创新新形式、抓好载体,切实抓好党员教育和培训

  一是丰富教育和培训内容。首先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使基层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当前党内存在的四大危险,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根基;其次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自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群众上来;还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牢记宗旨意识,主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是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坚持分层教育培训,针对基层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者、党员干部等不同群体,分层次、分类别展开教育培训,确定不同类型群体教育培训的侧重点,使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能够真正立足岗位、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真正了解群众需求,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见,坚持多渠道教育培训,把利用基层党员教育基地、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巡回宣讲教育、外出学习考察等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使服务群众理念通过各种途径根植于党员干部思想深处,最终转化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是抓好载体创新。以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评选为载体,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在农村、机关、学校、企业等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评选活动,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标准,促使基层组织提高认识、加强服务、探索方法,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在基层各行各业中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实行公开承诺,引导广大党员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承诺内容台账管理机制、督导检查及考评机制、确保承诺事项真正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三)建立外建党支部,抓好流动党员管理

  寺湾镇人多地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薄弱,落户企业少,因此外出务工人员多,但短期外出多,流动性大。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外出务工党员群体的管理,我镇建立了流动党员外建党支部,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让每一位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在务工地有“家”可依,能够及时参加组织生活,开展党员学习日活动。寺湾镇先后创建了“十堰”、“天津”、“广州”、“北京”等流动党员外建党支部,通过外建党支部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流动党员有了归属,更安心地在外地务工,树立了我镇外出务工品牌,还在招商引资、服务家乡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坚持从严管理党员干部,严肃处理不合格党

  加强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必须从严管理党员领导干部。我镇积极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理论务虚、学习交流等制度,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作广大群众的表率。认真落实从严管理党员干部的各项措施,建立完善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失职问责等制度,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使其不敢懈怠、不敢专权、不敢失责。以联系和服务群众为重点,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建立工作联系点,结对联系困难群众,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等制度,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同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火墙。对不合格党员严肃进行处理,切实加强教育,近三年来共处置各类不合格党员10人,其中限期改正4人,批评教育6人,产生了较大的震动,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五)科学指导、强化督查,加强党员活动日活动,搞好“一区一制”主题实践活动

  一是科学指导党员活动日活动开展。我镇把每月4日定为活动辅导日,对包村党员干部进行辅导,进行必要的培训。每月5号党员活动日,督促包村党员干部到村参加活动,并对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方法进行科学指导,把活动材料印发到每个支部,使活动有安排、有内容、有方法、有步骤、有记录,确保活动实效。活动日结束后,镇党委听取本月活动情况汇报,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具体解决方法和措施,确定下月活动日的主题内容和形式。与此同时,为适应新形势、新阶段下对党员的新要求,我镇还不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在抓好政治理论素质提高的同时,更注重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努力把全镇党员培养成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法、新策、新技术、个个掌握”的新型党员干部,对推进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强化督查,认真搞好“一区一制”主题实践活动。将“一区一制”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高速路推进等深度融合,突出行业特色、岗位特点、各村特征,搞好事项承诺和设岗定责,并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分类指导,实施跟踪问效,确保组织全覆盖、党员全参与、效果大提升。

  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调研报范文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学生”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样使“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XX县始终坚持立足于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把“留守学生”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建立和完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大力实施用真情温暖留守学生、以奉献奠基未来工程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走出了一条富有中江特色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积极面对留守学生教育新问题;认真探索,全面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

  XX县是人口、农业、丘陵大县,由于资源匮乏,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多达46万,占全县总人口141万的33%。“劳务经济”成了中江“特色农业立县”发展思路中“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大量人员的外出务工,出现了农村未成年人留守家庭的“空巢”现象,使相当多的中小学生成了缺乏父母有效监护、缺少家庭亲情温暖、得不到良好家庭教育。根据统计,全县留守学生数占全县学生数的45%左右,在一些偏远乡镇中小学,留守学生比例高达50%以上。

  如何解决当前农村家庭的后顾之忧,让留守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稳步推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教育的难点问题。庞大的留守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关注、关爱留守学生,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解忧、为民解难的“民心工程”,就是推进劳务经济发展的“富民工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干群关系的“德政工程”。

  XX县文明办高度重视,联合教育局认真研究这一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留守学生管理新机制,把对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纳入中江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全面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联系教育局、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三主”作用,着力构建“子女一样的学生、父母一样的老师、家一样的学校”的和谐校园。用爱心点燃留守学生的希望,使他们能享受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温馨与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五措并举,扎实推进“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突出创新,倾力打造留守学生教育新亮点。

  针对留守学生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父爱母爱缺失”、“沟通交流缺少”、“有效监护缺乏”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县教育局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小学寄宿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通过探索研究、抓点示范,创新了一系列“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方法和举措,打造了留守学生教育新亮点,较好地解决了留守学生教育难的问题,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探索出了一些新做法和新经验。

  1、建立制度,构建机制,健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面对中江留守学生问题的严峻形势,XX县文明办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联合教育局始终把架构好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作为实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首要任务,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

  (1)积极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领导,健全运转有序的组织机构,在全县成立 “幸福留守”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在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育工会主席、政教室主任、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相关部门单位人员为成员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考核评比和经验推广工作。二是构建“双线三级”(“双线”即:行政线和教育线。 “三级”即:县—乡镇—村(居)委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班级)工作体系,实行“双线”并行,“三级”合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区并驾齐驱,构建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关爱网络等。通过层层抓落实,在全县迅速构建了上下互动、内外协调的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机制,创建了多部门、多层次、社会广泛参与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了各施其职,各尽其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2)重点建立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十项制度”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情况登记制度,全面掌握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及时采集各类信息,准确统计相关数据。二是建立留守学生监护人联系制度,采取召开监护人会议、家访、通讯联系、书信联系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校外状况,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三是建立留守学生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头,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提出统一的工作要求。四是重视留守学生的安全管理、健康和心理状况,建立留守学生情况报告制度。五是建立留守学生沟通交流制度,采取对话谈心、沟通的多渠道交流形式,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让留守学生告别孤独,感受亲情,引导其正确认识人生。六是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施结对帮学和强化辅导,对生活困难的学生优先纳入“两免一补”范畴,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立志成才。七是根据学生家长的愿望和实际情况,建立留守学生入学、升学指导制度。八是建立留守学生寄宿优先制度,优先满足留守学生寄宿需求。九是建立阵地建设制度,根据学校实际,要求建立“三室一机两箱”,即:留守学生工作室、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留守学生亲情活动室、亲情电话机、校长信箱、知心姐姐心理信箱。十是建立考核奖励制度,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作为德育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学年综合评估考核。每年教育局评选一定比例的留守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通过“十项制度”的建立和具体实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促进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创新抓手,建立队伍,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制,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举措。

  建立一支素质高、有爱心的“代理家长”队伍,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制,是实施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的重要“抓手”。我县采取多种形式和举措规范建立“代理家长”队伍,要求“代理家长”做到“四管”(即: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当好“五员”(即:情感沟通员、日常行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思想品德辅导员、健康成长指导员)。并对“代理家长” 职责从五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一是掌握思想动态,关怀留守学生的精神成长,与他们沟通情感,及时矫正不良行为习惯。二是关心留守学生生活,了解他们一日三餐及生活开支情况。三是了解学生生活情况,保障其正常作息生活。四是培养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留守学生健康程度。五是了解留守学生身体状况,保证每日营养,使其健康成长。

  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期开展一次留守学生调研活动,结对帮扶一名留守学生,撰写一篇留守学生方面的教育论文,参与一个留守学生教育科研课题,读一本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书籍),普遍推行“代理家长”制,班主任、课任老师等主动当起了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目前,全县共有1000余名教职工承担了2万余名留守学生的监护任务,认真履行着“代理家长”的职责,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位”、“有效监护缺乏”的问题。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成了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一股真情关爱温暖留守学生的激情正在山村校园涌动,一种为留守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在每一个教育岗位上闪光。

  3、开展义务托管,营造温馨氛围,多形式组建“临时家庭”,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使长期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留守学生能得到家的温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组建“临时家庭”活动。全县广大教职员工自觉当起留守学生临时的“爸爸”和“妈妈”,使留守学生虽然远离父母和家庭,却没有孤独与失落感,和谐校园成了温馨快乐的家园。

  (1)以教职工的家为主体组建留守学生“临时小家庭”。县教育局要求凡是住在学校和距离场镇近的教师都要将自己负责的留守学生每周带回家共同生活一天,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活动,一起休息,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有的教职员工一次认领几个留守学生,在 “六一”、中秋、元旦、学生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通过买生日蛋糕、开生日晚会等活动,让留守学生深切感受到胜似“父母”的亲情关爱。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学生“父爱母爱缺失”的问题。

  (2)以学校为主体组建留守学生“周末大家庭”。在留守学生较多的学校,从周五下午放学到星期天下午的两天时间里,由学校组织开展留守学生“周末大家庭”活动,让留守学生过上了愉快而充实的周末。我县龙台镇中心学校组建“周末大家庭”很有特色,它既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又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安排。在上午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老师和食堂师傅一起手把手地教学生煮饭、炒菜,与学生一道洗衣服、上街购物;在下午开展棋类、球类以及美术、书法等比赛活动;在晚上开展学习辅导,集体收看电视,播放经典影片,做好下一周学习准备等活动。“周末大家庭” 在思想教育、学习辅导、洗衣购物、文体活动等方面,做到指导到位、关心到位,有效地解决了留守学生“沟通交流缺少”的问题,让留守学生体验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4、个案分析,区别施教,创新开展“五心”育人,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方略。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深和教之深。” 针对留守学生群体特点,我们要求全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收集掌握留守学生个案材料,对留守学生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要进行全面研究,对留守学生独特情感世界要进行深入剖析,并不断创新育人的方式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五心”育人:以“爱心”温暖学生,以“细心”研究学生,以“匠心”教育学生,以“耐心”转化学生,以“恒心”守望学生。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施教:对幼儿园的留守学生侧重进行身体素质培养,关注其身体健康;对小学、初中的留守学生侧重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注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普通高中的留守学生侧重进行学业指导,为其提供升学指导和帮助;对职业高中的留守学生侧重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注重其专业技能的培养。

  我县南渡镇中心学校在实施以“个案分析、区别施教、‘五心’育人”为主要教育方式的“幸福留守”关爱行动中,特色鲜明,成效明显,成功转化了一批留守学生。该学校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人头档案,通过对留守学生的观察、交谈、家访、问卷调查、教育有效性鉴定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等情况,做好个案分析。二是建立留守学生成长记录袋,翔实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全面实施 “五心”育人,并在留守学生中广泛开展 “我独立、我成功、我成材”和“五个一”(即:制订一个计划、给父母写一封信、交一个朋友、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留守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关爱他人,感受幸福。该校的留守学生余佳是从外县中途转入的“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转化,现在该生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均发生了明显改变,成为了学校的优秀学生。

  5、加大投入,改善条件,积极推行寄宿制,是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必要平台。

  为实施好“幸福留守”关爱行动,满足留守学生的寄宿需要,近年来,我们深化学校后勤服务改革,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后勤服务条件,通过新建、改扩建生活用房、增设住宿床位等措施,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留守学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住所,为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平台。

  在“幸福留守”关爱行动中,我们将寄宿工作的重点放在小学寄宿制的研究和实施上,积极探索“传授知识、共同生活、健康成长”的“保、教、育”一体化的留守学生寄宿管理新机制和实行生活、教育 “双线同步管理”新模式,坚持正确引导,规范运作,建章立制,加强督查,并将留守学生寄宿工作作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纳入考核。

  我们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取得了寄宿制“服务、育人”的双重功效,积累了寄宿制办学经验,初步构建了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寄宿制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既使留守学生的衣食住行有了妥当的安排,能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生活,留守而幸福地成长,又填补了家教的真空,弥补了家教的不足。

【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工作调研报范文3篇】相关文章:

教育中到底是提出谦让教育还是竞争教育呢02-21

护理部工作范文02-21

培训师前五分钟讲课的要求02-21

美在路上的作文范文02-21

你最珍贵的作文范文02-21

为了心中的梦作文范文02-21

站在秋日凉爽的风中作文范文02-21

快乐工作的17种方法02-19

家长感谢赞美老师的范文六篇02-21

关于企业探讨绿色需求激励的范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