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全纳教育:通向未来之路

时间:2021-12-08 13:24:27 教育 我要投稿

全纳教育:通向未来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关心特殊教育”,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出现的大批身心难以完全复原的特殊需要儿童来说,这句话显得更加现实和具体。从国际经验中找寻答案,我们看到了全纳教育这一可以期许的未来。今年11月将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正是全纳教育。  ——编者  全纳教育:通向未来之路          社会给予他们何种程度的接纳,他们便会以何种程度的发展回馈社会。图片摘自美国“活力儿童”网站  -周满生  前不久,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亚太地区预备会议。此次会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为国际教育大会举办的九大地区会议之一。会议分析了全纳教育的政策趋势、实施效果及面临的挑战,分享经验和成效,为国际教育大会制订行动路线和方向指南提供政策建议。  全纳教育源于特殊教育   全纳教育(香港译为和谐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经历独立设置、与主流普通教育结合到全纳教育的转变。在某些情况下,特殊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又是完全独立设置的。近些年来,批评者或者从人权的角度,或者从效率的角度对这种分割的教育体制提出质疑和批评。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遇到的主要挑战是普通学校的组织、课程、教学和学习策略一直没有变化,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特殊需要。教育体制缺乏变化成为实施全纳教育的一个重要障碍。学校需要改革,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法需要改进,教育制度需要探索不同途径来适应儿童的需要,以各种方式、途径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这些因素促成了全纳教育概念的产生。随后,全纳教育的内容越来越宽泛,远远超出特殊教育的范围,涉及各种学习困难和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也包括超长儿童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是:“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常规体制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全纳教育涉及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和教育战略的变革和调整。”  此次亚太地区预备会议上有代表提出,这个定义难以把握,“与全民教育的目标交叉重复,既宽泛又模糊,把人搞糊涂了”。也有人认为定义似乎过于理想化,不容易转化到政策制订和政策实施层面,难以操作,全纳教育的理论框架需要进一步澄清和精炼。  全纳教育的主要倡导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高级官员雷纳多·奥帕提解释说,全纳教育包括所有儿童和青年,考虑到所有地区多样化的需要,有必要提出一个宽泛的概念。一年多来,国际教育局先后召开9次区域性会议,通过大量宣传和解释,全纳教育的理念日益被接纳,被认为是获取有质量的公平教育的重要途径。  全纳教育通向全民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要转变观念与态度,以最有效的方式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实现全民教育。在早期的全民教育文件中,更多强调“特殊需要”,后来逐渐被全纳教育所替代。全纳教育被视为整个全民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全民教育意味着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注重质量的基础教育。这表明,在学校和在基础教育计划中要创建每一个儿童都能够也有能力学习的环境。这样一个环境必须容纳所有儿童,友善对待儿童,保护儿童健康和消除性别歧视,对所有儿童都具有教育效果,受到儿童的欢迎。发展这种友善对待儿童的学习环境是世界各国努力增加入学率,提高学校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通路,是满足所有儿童、青年、成年个性化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侧重于易受伤害的、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群体。全纳教育通过整个教育制度,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评价手段、学校观念、教育原理、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作用、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变化产生深刻、渐进的变化。  它是一个不断消除各种学习障碍的过程,是促进社会、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过程。全纳教育涉及国家长期的教育政策,而且同其他社会政策密切相关。它在正规、非正规、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一个灵活的、适应性强的全纳教育课程提供终身学习机会,通过教师教学实践的多样化有效保证学生学习的多样化。进一步说,全纳教育要求全纳社会作保证,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和学习环境,为穷人、社会边缘人群、少数民族、女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原住民和社会隔离人群提供有效的学习条件。  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要确保提供有效的教育,政府的作用十分关键。尽管存在着受排斥群体难以辨别、承认存在受排斥群体可能引起政治麻烦、全纳教育花费高昂等问题,国家决策人也必须全部承担起全纳教育的责任。政府在全纳教育中的作用包括厘清概念、提高认识、采取法律行动、提供高层次的政治支持、改变现有政策、革新课程、加强教师培训、进行机构调整、加大财政支持等。  全纳教育关注什么   当前世界各区域对全纳教育的辩论可以归纳为7个方面:1.在特殊教育、与主流普通教育结合、全纳教育中寻求平衡;2.社会和谐和全纳教育的辩证关系;3.谁来规划设计和实施全纳教育;4.全纳教育与各国承诺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和注重质量的教育是什么关系;5.全纳教育与促进、保障实现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是何关系,家长是否有选择权;6.如何有效地设置全纳教育课程;7.全纳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如何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国际教育局为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准备的框架方案列出了四项分主题,即全纳教育的方法、范围和内容;全纳教育的公共政策;全纳教育的体制、联系和转变;全纳教育中的学习者与教师如何加强学习。·  本次亚太地区预备会议也讨论了7个全纳教育议题,并作出倾向性结论,准备向国际教育大会提交。结论包括: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 特殊需要儿童的全纳教育已列入国际日程许多年,现在进一步受到关注,但目前在亚洲许多国家,特殊需要人群教育仍旧被排除在主流教育群体之外。   从亚太地区情况看,课堂规模,考试和评价标准是实行全纳的最大障碍。教师、家长和儿童自身的能力建设最为重要。设备、资源和设施对促进全纳教育也非常重要。因此,制订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性别、种族和其他特殊需要人群相关的问题,而且要考虑特殊需要儿童的必要专业技能和知识问题。制订确保在全纳课堂里不实行隔离教学的政策。  各国应该关注特殊教育学校对全纳教育的支持作用。应该采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全纳教育应该在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各级教育实施。不同部门、机构应加强合作保障全纳教育的有效实施。  此外,会议建议亚洲地区建立校内外特殊需要儿童数据库,有效监督全纳教育的进展。  艾滋病与健康教育 各国必须禁止歧视或排斥被艾滋病感染的儿童,应该制订保护和反歧视艾滋病感染儿童的法律、政策和规章。   艾滋病感染儿童和青年应该与他们的同龄人一起就近入学,在家庭附近接受有质量的教育。要为所有儿童开设有质量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包括健康教育、性教育以及预防毒品教育,在正规和非正规场所实施。为所有艾滋病感染儿童提供免费的检测、咨询和治疗等服务。  此外,媒体要承担起防治艾滋病教育的作用,通过向公众宣传,纠正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必须保证艾滋病感染儿童和青年的隐私不被泄漏。  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 亚太地区存在着数千个母语不是他们生活国家官方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是对少数民族儿童实施注重质量教育的一个主要障碍。语言问题又同文化、宗教和学校采用的整体教育教学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会议建议亚太各国,制订法律法规允许地方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要增强地方的适应性;招聘教师和教师培训的政策要增强少数民族群体的能力建设;教育体制要促进不同种族文化、宗教的对话,促进理解和宽容;为了更好地掌握国家语言和国际语言,在初等教育早期阶段积极采用母语教学;母语教学与官方、国家或国际语言的教学要协调开设。   移民和难民儿童的教育 移民工人子女,特别是家长害怕被当局抓捕的非法移民子女,通常不能享有平等的入学和受教育机会。   儿童的非法状况不应该影响他们的受教育权。在难民营学校,应该为儿童提供心理-社会帮助以便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应该教授他们的母语,而且要根据难民儿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学习避难国语言的机会。  在避难国主流学校,难民儿童应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国际社会应该提供尽可能的支持。为了避免其他儿童、教师和家长欺侮和歧视难民儿童,在学校和社区应该开设相应的平等意识教育。  社会包容 在国家和整个亚太地区层面,面对各种被边缘化的群体,非常有必要提高对社会全纳的理解与认识,包括其涵义、范围和影响。   各国应该继续努力在学校和社区减少和避免对各种被边缘化群体的社会排斥。为受战争、内乱和自然灾难影响的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重新审视为边缘化群体提供的现有教育水准,建立真正以学校为基础,保证教育质量的机制,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讲授科目同国家发展要求密切相关,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不断支持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人。  性别平等教育 性别平等是全纳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性别歧视是目前亚太地区学生学习的重大障碍。   有关部门需要掌握有性别差异的教育数据和具有性别敏感性的指标;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全民的受教育权,特别要反对性别歧视;在教师职前和在职培训以及教材内容中都要融入性别平等意识的教育;在招生、在校生巩固率和课程计划等方面要注重性别平等;教师、校长和教育行政官员的聘任和安排上要考虑性别平衡;教育制度要积极面对文化、宗教、社会传统等产生的性别歧视的挑战。  灾难风险减少教育 灾难风险减少(DRR)教育是本次亚太地区预备会议新加设的一项议题。“灾难风险减少包括危机评估、危机教育和危机信息管理、土地使用规划、环境管理、重大设施保护、科学技术在早期预警等领域的应用”。此项议案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亚太地区办事处提出,得到中国、印尼、老挝等国代表的大力支持。   与会者认为,自然灾害是将一部分儿童排斥在教育制度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应确保灾害多发区域的处境不利儿童和因灾难而转移的儿童能够公正入学,在灾难发生后立刻提供临时校舍。政府有责任为所有儿童提供必需的灾难、风险和应对灾难的知识和相关技能,要把减灾教育融入学校课程计划,包括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各国政府有责任通过强制性的建筑标准和建立具备高度抗灾能力的学校设施,以确保学校安全。(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   全纳教育(lnclusive Education)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教育理念,强调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重视多样性,消除学习障碍,以终身学习为依托,发展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建立更加全纳、公正和公平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