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来“朴素” 不需“轰动效应”

时间:2021-07-18 14:32:45 教育 我要投稿

教育本来“朴素” 不需“轰动效应”

 教育本来“朴素” 不需“轰动效应”

教育本来“朴素” 不需“轰动效应”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李镇西 

    一、教育本来是很朴素的事

    这是一个声嘶力竭的时代,人们拼命发出高亢的声音,以吸引周围的注意,赢得粉丝。“跨越式发展、“开辟新纪元”……这些最高级别的夸张,让人头晕目眩;这种浮躁之风,在教育上的表现更是比比皆是。

    教育本来是很实在很朴素的事,现在动不动就弄成“辉煌的事业”,不少局长校长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弄出“动静”,引起“轰动效应”。于是,口号一个比一个响亮,蓝图一个比一个宏伟。“三年打造名校”之类的豪言满天飞,要的就是这个声势,要的就是抢眼球、抢耳朵!

    一次,一位领导来我校参观,问我:“你们学校有什么特色没有啊?”我认真地说:“没什么特色。”他一愣:“嗯?怎么会没特色呢?”我略微踌躇了一些,还是鼓起勇气说:“教育其实很朴实,就是认认真真把每一个班带好,把每一堂课上好,把每一个孩子教好!一切围着这些去做,需要‘特色’干什么呢?特色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实践的提炼,需要时间的积淀。我们学校才创办几年,我没想过为特色而特色,也不必刻意搞什么‘特色’!”

    当时,我想到叶圣陶说的话:“教育是农业。”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你去问问任何一个农民:“你种庄稼的特色是什么?”他肯定也会说:“什么特色?不就是松土,播种,施肥,除草,把每一亩田种好吗?”

    农民对土地,唯有朴素实干,最来不得半点浮躁,因为如果浮躁,他将颗粒无收,来年是要饿肚子的。

    我知道领导到其他学校去,听到不少校长讲“特色”,什么这个“理念”,那个“模式”,包括用各种数字归纳的办学理念,比如“321办学模式”“452课堂”等等,还以各种词语命名的“××教育”,甚至“全校学生都有礼貌”也成了“素质教育的特色”!

    我知道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也知道学校特色的重要性,但我认为这一切都应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能靠包装靠炒作,更不能靠牵强附会的“打造”——我对“打造”这个词一直腹诽:教育,无论对教师提升而言还是对学生成长来说,都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而且需要一个不动声色潜移默化的过程,可现在,居然可以像锻造什么模具的机械作业一样“哐当”一声,就可以“打造”出来了!

    教育之浮躁,在此可见一斑。

教育不需要“轰动效应”

    还有现在一些学校的教育课题研究,堪称“浮躁总动员”。动不动就说自己的课题“领先内国”,“第一个提出了”什么什么“教育模式”,“率先研究了”什么什么。反正也没人去核实。本来,既然是科学研究,就必然存在着成功和失败的双重可能,而对于真正的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有意义的。但唯独中国的教育“课题实验”,无论其过程如何,一旦到期,专家验收时均宣布“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所有的“教育科研课题”一旦立项开题,定会成功,而绝不会失败——试问,这么多年来,全国中小学承担了多少“课题实验”?这些课题有哪一项被宣布过“实验失败”?人们常说“春华秋实”,可我们好些教育科研课题却“华而不实”——“华而不实”不就是浮躁吗?

    现在媒体发达,所以学校特别热衷于媒体报道,有些很简单的事,也非要弄个惊天动地,谓之曰“打造品牌”。学校考试必须诚实,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老师对学生进行考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分内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学校非要弄个声势浩大的宣誓不可!旭日东升,国旗猎猎,数千孩子庄严地举起右手:“我宣誓,我一定遵守考场纪律……”不就是例行考试吗?弄得个“风萧萧兮易水寒”,真好像“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如此夸张也罢了,问题是还大呼小叫地把各级媒体请来:电视台,报纸,广播……呼啦啦全部对着数千举拳的孩子。第二天,各媒体赫然报道“某学校举行诚信考试”云云——好像这世界上还专门有“不诚信考试”。做到考试诚信,本来应该是默无声息,让孩子觉得这是做人起码的底线,可现在弄成这样,孩子没作弊好像成了民族英雄!其实,学校所在乎的,首先不是诚信教育,而是舆论关注、社会关注,是学校名字在媒体上的频繁出现,“轰动效应”才是学校真正的追求。

    我忧虑地看到,这种浮躁风气已经严重影响着年轻教师的成长。

    几年前,朋友吴非写过一篇题为《力戒浮躁》的文章让我拍案叫绝——

    不要动不动就吹牛,说自己做的事全是“史无前例”,“开创性工作”,“成功地改造了什么”“填补了什么空白”……你把本领域的文献全看过了吗?你把中国的、外国的“史”全读了?    

    我看到太多这样的年轻教师了。“第一个提出了”什么什么,“率先提出”什么什么,就像吴非所说,难道你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所有史籍和文献都读过了?否则,你怎么有底气这样说呢?你凭什么如此勇敢?只能说无知导致无畏。

    真是赶上“好时代”了,现在要弄个“全国”什么“称号”或“十大”什么“人物”真是不难。可在这种浮躁的风气下,年轻人真的能够健康成长吗?

    出书也浮躁。有的年轻人从名家的著作中东摘一段,西抄一节,找一个“新颖”的角度,一本教育专著就诞生了。过去还需要“剪刀加浆糊”,现在网络时代,只需鼠标,工艺流程简单了,出书也容易了。没法告他剽窃,人家是“编著”。我一直认为,“编”和“著”是不相容的——要么主编,要么独著,怎么会有“编著”呢?如何“编著”呢?到底是“编”还是“著”呢?但近年来,一直有人热衷于“编著”。这样的书“编著”多了,作者也就成“著名教育专家”了,名利双收。某书商以“学习研究”的名义大量“引用”我的著作中的观点和做法,把我书中的“我认为”改成“ 李镇西老师认为”,居然就编著了一本《向李镇西学什么》!

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其实,我说的也是我自己——我自己何尝没有被这种浮躁之风熏昏过?

    应该说,我还没有完全被名利熏昏,至少是半清醒的。比如,拙著上的作者简介,我尽量写得朴素简洁;又比如,我至今拒绝“教育家”的称呼,为此专门写过《我不是教育家》的文章;还比如,每到一地讲学,我总是要纠正主持人诸如“著名”呀之类的一些溢美之词;继续比如,我多次否认而且永远否认我有原创的教育思想,相反我多次声明也将持续不断地声明,我没有任何一丁点儿原创的教育思想。我说迄今为止我的所有实践都是孔子、孟子、陶行知、卢梭、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阿莫纳什维利等前人教育思想的实践,有时是创造性实践,更多的时候连“创造性”都没有。不过我并不以此自卑,因为我顽强地认为,教育真理几乎已经被孔子、苏格拉底等我们的先人说尽了,可供我们“发展”的“创新”的空间已经不多了;现在一些所谓专家的“首创”不过是变着花样说着古人的观点,语言更现代但意思都是一样的,比如把“因材施教”说成“多元智能”,把“温故而知新”说成“建构主义”,把“教学相长”说成“师生互动”,把“有教无类”说成“全纳教育”,把“智力”说成“智商”,把“演变”说成“嬗变”……

【教育本来“朴素” 不需“轰动效应”】相关文章:

本来的意思, 本来的解释05-04

朴素05-17

本来05-05

人生五不:生活本来就不需要太累_人生感悟01-18

朴素的人朴素人生初中作文09-24

教育需不需要惩戒01-20

朴素美05-30

朴素的爱作文04-03

机会是朴素的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