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的早期教育探索(转载)

时间:2021-12-30 17:42:31 教育 我要投稿

关于学龄儿童的早期教育探索(转载)

关于学龄儿童的早期教育探索

关于学龄儿童的早期教育探索(转载)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每个家长都对孩子抱着美好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优秀。然而,当孩子进入群体生活后,就自然地在群体中分出了层次,这不是谁人为能铸成的,而是孩子的后期发展变化自然决定的。孩子的后期发展变化,是许多客观因素的促成。比如家庭教养、社会风气、文化氛围,孩子个体的亲身体验等。我们从教育理论来看,教育是人类自身对“人的成长”的关注的产物,教育重视细节化、重视榜样的力量,重视正面引导。家长的一言一行:彬彬有礼、静坐读书、和睦友好等言行,教师的公平公正、耐心细心、一言九鼎的人格魅力和魄力,都是促成孩子后期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早期教育”理论最重要的是家长的素质,老师的素质。家长和老师所在的文化环境的隐性、显性的影响,以及家长和老师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生长感知,都会影响早期教育的实施。对早期教育更加具体的作用因素则是家庭条件。父母是否有能力为孩子提供充满丰富刺激的成长体验环境,而不是包办;父母是否有心力来非常细致用心地关注孩子,而不是替代;这些细节能否渗入到早期教育过程中,就是孩子后期发展变化的催生素。

“早期教育”的受事者为儿童,儿童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这种原理在儿童的世界中体现为,儿童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进入世界的角度,以及他们以后理解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为人处世自我奋斗的行为方式。儿童成长中对许多细节的感受,往往在儿童自我构建中产生很大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儿童营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到底怎样的环境才是最有利的呢?正如真空的条件并不适合生命的生存,相似的是早期教育的环境如果太精致,父母为孩子设想太周到,总是防止孩子摔跤,那么孩子就不知道摔跤是什么滋味,就不会主动地去矫正有可能摔跤的行为;父母总是在孩子与人交往发生矛盾时替孩子出头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就失去了自我取舍的选择体验,永远不能独立思考问题,获得自己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为孩子强争利益,那么,传递给孩子的就是“一点亏都不能吃”的教育信息,孩子就不会有顾全大局、换位思考的意识,这就决定了孩子难以成为一个大器的、受人欢迎的人。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无形地、从客观上给孩子设置了成长障碍。儿童会在许多层面上丧失一些有利的生命体验和有利的成长刺激体验。所以,父母在很多时候应该是以静静关注的姿态,站在侧面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要诚惶诚恐地、谨慎小心地代替或守护孩子。

我转载篇文章,就是希望帮助家长朋友在孩子跨进学校的“早期教育”中赢在起点,稳步向前。也让我们的共同努力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学龄儿童的早期教育探索(转载)】相关文章:

学龄儿童营养要点05-02

学龄儿童的膳食指南05-02

学龄儿童如何自救自护?01-10

转载02-20

学龄儿童的学习特点是什么?01-20

专家解读:学龄儿童到底需要的是什么?10-08

秋雨(转载)09-29

经典~~~~~~(转载)作文08-18

(转载)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