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持之以恒-华图真题之热点0904

时间:2021-12-30 10:02:55 教育 我要投稿

分秒必争,持之以恒-华图真题之热点0904

分秒必争,持之以恒——华图真题之热点0904

评论:试点单独生两胎 着眼人口均衡发展

报载,省人口计生委10日透露,广东已正式向国家提出"单独"可生两胎”试点(即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就可生两胎)的申请,但能否获批,要国家决定。据说,广东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连续10多年保持在低生育水平。

  就我所知,国家计生委酝酿的"单独"可生两胎”试点,原本只选了五个省份,并不包括广东,今年初,广东省主动向国家计生委提出:让广东也成为试点。

  对于申请试点,我是支持的。但我们的目的,不应停留在放开“单独”上。我们的计生政策是到了该检视和适当调整的时候了。在多年的人口学与社会学研究实践中,我们深感,若计生政策长期一成不变,对今后社会和经济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比较均衡的人口。我们需要有适度的人口数量,需要适度的劳动力数量,需要适度的人口老龄化,需要有比较适当的生育率,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结构,以保证我们的人口能够均衡地、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这种人口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起到基础的保证作用。

  其次,社会的发展必须保持社会的生态完整,不宜过度地人为干预。这个道理与环境生态相近。因为有了实践经验教训,我们现在对环境生态的重要性都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但对于社会生态失衡的后果,人们还没深切体会到。媒体也在议论独生子女的“小皇帝”现象,但事实上,“一孩”政策给社会生态的影响,现在只是表露了冰山一角。比如说,独生子女在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叔叔阿姨的环境中成长,这对其道德、理念、价值观会带来什么?还有,“独二代”的抚养问题、“2+4”家庭的养老问题等等。社会生态还包括人口老龄化。“一孩”政策可能带来人口老化、劳动力萎缩等问题,也会造成社会生态失衡。

  再次,执行“一孩”政策的社会成本较高。政府把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和信用成本,放在计生执行方面,社会、企业也投入很多资源,但在一些地方却事倍功半,超生依然存在。老百姓对此也认识不一。从某种意义说,这对政府信用是一种消耗。

  我认为,争取"单独"可生两胎”试点,只是政策调整的开始,而非终结。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一对夫妻可生两个孩子”政策,而不管双方是否“双独”或“单独”。个人认为,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到“十三五”期间,就能放开“一对夫妻生两个”,并长期稳定执行,从而彻底达到保护社会生态、降低社会成本、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境界。

  至于有人担心,"单独"可生两胎”会不会有副作用?我认为,对此既要重视,也不必过分担心。事实上,不管是否放开,违反计生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若能实现政策调整,应会更得民心。总之,政府应有所作为,也应相信民众的理性。

分秒必争,持之以恒-华图真题之申论0903答案解析

第一题、就襄樊停捐事件社会上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不知道感恩谢恩的人应批评,另一种观点认为感激是感恩的一种方式而已,不能强行要求。问题:两种观点的共识是什么?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这道题目相对属于比较简单的一道题,其实两种观点的共识都在于“对他人的帮助应该感恩”,而争论的焦点是在于感恩行为是“自愿”,还是“必须”。即是否应该“硬性”地要求接受帮助者“必须”感恩。

第二题、谈谈对“附加条件的感恩”的看法。

对附加条件的感恩的看法,戴斌老师认为考生在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辨证地看待,不应该片面地认可,或片面地反对。以下是几个参考的答题角度:(1)对附加条件的感恩这个点,考生必须明确的是,即使是“附加条件的慈善行为”,它依然是属于“慈善行为”的范畴之内,依然是值得肯定的事情,因为毕竟这种行为还是有利于社会的。(2)这里需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即“附加条件的慈善行为”不能以侵犯受助人的自尊心为前提,倘若这种“附加条件”伤害了受助人自尊心,则不应该提倡。(3)其实“感恩”本身就是一种“份内之事”,其实根本不需要“附加条件”来限制。(4)社会应该努力营造氛围,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

第三题、就大学校长的亲笔信引起的争论来评析感恩的匮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说感恩的匮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呢?这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展开:(1)不感恩的风气蔓延开来,将极大挫伤许多慈善捐助的行为,而且我国目前的慈善事业是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程度,一旦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处理好,可能会导致社会“冷漠感”的剧增。(2)“不感恩”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一个“不感恩”的人基本上也就不大可能主动“施恩”于别人。实际上,教育一个人懂得“感恩”的同时,也是在教育其应该主动“回馈”社会。(3)“感恩”同时还是维系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纽带,缺少了感恩将加大损害社会的稳定性。

第四题、谈谈应该如何增强感恩意识。

对于如何增强感恩意识,其实对策还是很多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宣传教育”和“营造氛围”这两大角度,考生可以围绕这两个角度思索很多的细节对策出来。这里戴斌老师不建议考生采用立法手段去硬性规定“必须感恩”。因为“感恩”毕竟还是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不大适宜采用“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去调整这一社会关系。

第五题,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展开论述,体裁不限:

1、 让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阳光 2、守候期待感恩

在“滴水之恩”与“涌泉相报”间的徘徊

近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则新闻——《鄂五名贫困生受资助不知恩被取消资助资格》,此文一出,立刻引来了大量的评论和争议。

评论和争议的焦点其实主要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这些贫困大学生不知道“感恩”,在受助的一年多里,他们没有主动给资助者们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也没有感激的话语。五名贫困生该不该为此付出被取消资助的代价?”

其实对于这个点,戴斌老师认为首先要分析贫困大学生不知道“感恩”的原因所在,正如《鄂五名贫困生受资助不知恩被取消资助资格》一文中的“张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多数贫困生并非不知道“感恩”,不少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卑,不敢和“大人物”平等交流。对于这个原因,戴老师认为,其实我们应该抱着“理解”的角度去看待。一方面,不少贫困大学生因为“贫困”,很多时候缺乏足够的“自信”。或许会有不少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会有人认为“自信心”更多地是和人“性格”有关,而人的性格和“贫困与否”关系不大,很多“没有钱的人”也可以很自信,而很多“家境富裕的人”也可能毫无自信可言。诚然,由于存在“个体化的差异”,很多时候不能“一概地”认为“贫困大学生”就缺乏“自信”。但我们要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贫困”始终是一个“不利的环境因素”陪伴其左右。当一个人为了“生存”而“奔波”、“焦虑”的时候,“自信”又怎能“油然而生”呢?而且自信是在“成功的经历”中“不断”“堆积”起来的。

同时,戴老师很想问的是,“被别人帮助的经历”能积累自信吗?“为生存而焦虑奔波的经历”能积累自信吗?答案是不能。但什么能“积累”“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呢?“回报社会”,用“涌泉相报”的方式 “回报社会”,就是最大的“自信”来源。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贫困大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或者是“愿意”用这种方式去找回自己的“自信”呢?

或许说到这里,不得不谈到的一个问题是,当我们要求“贫困大学生”们要用“涌泉相报”的方式“回报社会”时,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社会中的其他成员都能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吗?或许很多人都做不到,但为什么我们要把焦点或目光集中“贫困大学生”身上呢?这里其实有着我们自己潜在的“思维误区”。

我们总是潜意识地认为“贫困大学生”,尤其是接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是“必然”“优秀”的,是“必然”“高尚”的,是“必然”懂得“自动感恩”的,是“必然”会“感激涕零”的。坦诚地说,我们要走出的思维误区时,其实大部分的“贫困大学生”都不是“我们潜意识中”的“德智体都完美无暇”的“高才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和我们其他“大学生”一样,更多的只是一个高中毕业后踏入大学校门的普通大学生而已。他们都有着许多的不足,许多人生的“道理”还需要我们去“教”会他们。

所以当我们希望这些“贫困大学生”拥有“我们所希望他们拥有”的各种良好品质时,我们需要问的是,当社会给予“经济资助”时,有无想过也应该给予“思想上的资助”呢?而我们从《鄂五名贫困生受资助不知恩被取消资助资格》一文中看到的,似乎除了“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外,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思想上的资助”。

对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人的品格尤其是高尚的品格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的。高尚的品格需要在外界的教育与环境影响中逐步形成的。当社会的“热心人”把“自己的财富”中一部分拿出来资助这些“贫困大学生”时,我们当然要赞扬这些“热心人”的“善心”和“善举”。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这并不足够,远远不够,甚至说这仅仅只能算是“滴水之恩”。此言并非存心“抹杀”资助者对社会的贡献。

因为我们必须认识到,困扰“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在的贫困状态”,而更多的是“内在的贫困状态”。我们除了物质上的资助外,心理上的引导似乎更为重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必然存在的贫富差距下,我们需要教育“贫困大学生”们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认识到“贫困”的“短暂性”和“可改变性”,认识到“资助”的“非必然性”,认识到“接受资助”是为了将来的“回馈社会”,认识到“被帮助”也需要履行“社会的义务”,认识到“感恩”其实并不“难堪”……

而对于资助者来说,资助并不是一种义务,如果认为“被资助者”并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或者是做人应该有的道德和品格,当然有权力取消资助。而目前的现实是,在“滴水之恩”与“涌泉相报”之间,我们常常会徘徊于其中,不知道该不该在要求“涌泉相报”,就戴老师的观点来看,其实我们“可以”也“应该”要求“涌泉相报”。但需要注意的是,“涌泉相报”的主体不应该狭隘地局限于“资助者”,而应该是“整个社会”。“涌泉相报”也不应该是形式性的“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或者是感激的话语”,我们真正需要看到的应该是“被资助者”用“实际行动”所体现的“涌泉相报”。

其实我们退一步想,当我们的善心人用“滴水之恩”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行动,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社会的“涌泉相报”呢?

【分秒必争,持之以恒-华图真题之热点0904】相关文章:

分秒必争,持之以恒-华图真题之申论模块20110903答案解析09-04

分秒必争,持之以恒-华图真题之申论模块20110903例文及解析09-04

华融资产笔试题目真题02-08

2015考研英语阅读真题:聚焦热点11-22

华之巫,华之巫元稹,华之巫的意思,华之巫赏析 -诗词大全01-01

苕之华,苕之华诗经,苕之华的意思,苕之华赏析 -诗词大全01-01

联合利华校园招聘笔试真题01-01

联合利华(Unilever)招聘笔试真题01-01

2010考研英语真题点评:夯实基础 关注热点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