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故乡有效教学准备

时间:2022-01-02 16:54:31 教育 我要投稿

难忘的故乡有效教学准备

《难忘的故乡》有效教学准备

   ——五年组“星星之火”团队

难忘的故乡有效教学准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01:今天我们为大家展示的是《难忘的故乡》有效教学准备,其实在这之前我们已经有所触动,原于在一次年组教研的时候,有幸和专家型的王校长一起探讨了《方程的意义》一课,他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指导后,提到了“有效教学”这个新名词,我们年组的老师面面相觑,深知自己不了解教学前沿的理念,不敢贸然答话。回去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查找相关资料,来弥补自己落下的这一课。

  原来,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实施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而其中有效教学准备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也是关键。最近,在业务学习的时候,主任又给我们进行了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指导,之后,我们五年级教研组的老师经过自学、研讨,尝试进行了以“有效教学准备”为主题的研修活动。今天,我们就以《难忘的故乡》一课为例,从课标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完善、最近发展区分析、教学方案设计六方面,向大家汇报我们所做的课前准备,敬请各位同仁们给与批评、指正。

  《难忘的故乡》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从课型上说是一篇精读课,精读课文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如果要把握住教学的宗旨,必须要从“阅读”和“阅读教学”入手。

  02:课标中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教学,说的简单些,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03:在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之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与文本间的桥梁,是导航者。我们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会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02:其实,《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中最好的依据。有关阅读教学的内容,总目标的第七条是这样阐述的: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把这些目标概括起来说就是: 1、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2 、注重情感体验。3、有较丰富的积累。4、形成良好的语感。

  01:第一条,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我的理解是: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包括:朗读、默读、浏览、精读、略读等。

  03:对,课标中要求重视的是朗读和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精读有助于品词析句,利用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快速浏览有助于搜集信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这些阅读方法基本都掌握了,独立阅读应该不成问题。

  01:那何谓语感呢?

  02:从概念上说,语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它具有长期性、非单一性的特点。

  03:说明白点,就是对语言文字经历了体验、积累、应用的过程,进而能领悟,会表达,这就是语感。

  01:哦,也就是说,语感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02、03:是这样的。

  01:理解了总目标的要求,对学段目标,我们更应该铭记在心的。

  03:学段目标,是不是咱们语文教案前面贴的那张纸呀?

  02:没错,领导早有先见之明,怕你忘记,时刻提醒你呢!

  01:《难忘的故乡》一课属于第三学段,本学段的目标共有7点,《难忘的家乡》这节课,我们应该完成如下学段目标(出示第三学段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段目标。

  教材分析

  01:研读了课标之后,对于本课的阅读要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下面让我们走入文本,做教材分析。

  02:本单元围绕主题“热爱家乡”编排的。从主体课文到“快乐读书屋”,再到“能说会写”,热爱家乡的情感一脉相承,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对家乡爱的情感也会随着追忆家乡、畅想家乡、抒写家乡、了解家乡四个版块一步步得以加深和升华。

  03:对于离开家乡多年的人来说,对故乡的怀念往往与童年的美好记忆紧紧联系在一起。怀念家乡,因为故乡曾留下童年无忧无虑的笑声。在很多时候,“怀念故乡”成了“怀念童年”的代名词。江边洗澡、喂小鸡、堆雪人、打雪仗、抢鸭蛋……这一幕幕,我们似曾经历、似曾相识……作者用童真童趣的语言,平实生动的叙述,将我们带入了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之中,从而表达了作者难忘故乡、眷恋故乡、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02:这篇文章在写打雪仗、堆雪人时,文笔平实生动,富有童真童趣。在回忆童年的趣事上详略有致,重点突出。使文章要表现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文章的脉络是先叙事后抒情,情感真实感人,让学生今后写作有所借鉴。

  学情分析

  01:刚才大家就教材作了以上分析,接下来我就学情做一下分析。学生进入五年级,语文学习上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独立地学习和掌握生字和新词。

  02 :另外,在概括课文内容上,学生能对读文内容粗知大意,能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其内容,但多数的同学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上概括还不够简洁,明晰,不能概括出主要的内容。

  03:还有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对于五年级的同学,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质疑问难精神,在充分地阅读,并有所体会之后,要启发学生提出阅读中发现的疑问,据此确定下一步阅读的重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独立寻找答案。

  01:在读课文这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上,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作品中蕴涵的感情,悟出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思路。很少将课标中提到的多种阅读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02:其实,精读、略读和浏览是人们读书的三种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略读和浏览,略读文章可以在短时间内粗知大意,有利于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而浏览课文,阅读的速度要比“略读”还要快,学会浏览有利于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信息。

  03:所以我建议在教学中应采用精读、默读、略读、浏览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坚持以“读”为主线,对蕴涵深刻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完善教学目标

  01:确实如此,刚才我们做好各项分析,接下来完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结合《课标》及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对教参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大家看看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1、主动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课文表情答意的写作方法。

  01:我想先请大家看教学目标的第一条,1、主动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刚才李老师在学情分析中谈到,对于生字的学习,五年级的同学完全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自学,在课堂上检测巩固来完成这部分,课堂检测巩固100%达标。

  现行的教材中,提倡让学生自主选择积累词语的方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比如:“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我们就可以在学生读通、读懂、有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背诵下来,然后再抄写下来,这样积累的效果才能最好,将来写作时才可能会用上。所以我们在后面加上积累好词佳句。

  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将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完善成:主动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03:好,我们再来看看教学目标的第二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为我们是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们把这一条完善成“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02:教学目标的第三条是: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课文表情答意的写作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在阅读探究中解决问题,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品读中感受质疑,在合作交流中交流解惑。通过多种方法的阅读,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的表情答意的写作方法。

  所以第三个教学目标就定为:在品读中感受质疑,在合作中交流解惑,领悟课文表情答意的写作方法。

  01: 在目标一中我们指出“积累好词佳句”,学习语言重在积累。因此,还要训练学生背诵那些好词佳句。这样,不仅会增强记忆能力,还会积累大量的语言,在漫长的生活中不断品味,逐步加深理解,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在学生领悟课文表情答意的写作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仿写。

  所以,我们将第四条目标定为:背诵喜欢的段落,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仿写。

  最近发展区

  03:从学情和教学目标中,我们看到了学生认知状况与目标间的差距,结合这节课,在最近发展区内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四个框架。

  小语教材的编排中,识字教学贯穿始终,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到了高年级,阅读与写作成了教学的重点,但识字任务也不能放弃。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拥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推想词语的意思,因此我们将最近发展区的第一节点定为:主动认识生字,并积累好词佳句。

  02: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之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功夫兴味长,一篇文章只有反复的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朗读、默读等读文方式,但对于浏览这一阅读方式的训练才刚刚起步。浏览文章能快速预习(或复习)将要(或已经)学习的课文,在短时间内搜集所要信息,这是现今社会必备的阅读方式。因此,我们将“浏览课文,找出文章主要描写几件难忘的事”制定为最近发展区的第二个节点。

  01: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余,再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课文,鼓励学生说出体会,提出问题。学贵有疑,有疑才会认真读书,寻求答案,才会主动与人交流,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因此,要训练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指导他们认真阅读,思索展开讨论,独立地解惑释疑。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制定了最近发展区的第三个节点:自读文章,感悟质疑,交流解惑,引起共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03:学习文章,不仅仅是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学习文章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更主要的是实现学校语文向生活语文的过渡,即会模仿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学到的写作方法来描述生活中的事。这就是我们制定的最近发展区的第四个节点。

  教学流程

  01:经过大家的分析交流,使我对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着从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我将教学流程设置如下:本节课分为四个流程。一、浏览,概括内容;二、品读,感悟质疑;三、合作,交流解惑;四、拓展,学以致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难忘的故乡》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从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入手,检查学生对生字的预习情况,再到理清文章脉络精读时,选择比较难记、难读、易混淆的词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既不影响美文欣赏意境,又把识字积累任务不露痕迹的完成了。通过和学生们一起初读课文,知道让作者难以忘怀的事有哪些,完成了最近发展区的第一个节点。因此,本节课教学的第一环节,我就安排了学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写了故乡哪些难忘的事。

  02:我觉得李老师这个环节设计的好,既承接了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又训练了学生怎样在浏览中选取有用的信息。

  03:这一环节紧扣书后习题,有利于把握文章内容,如果学生不能独立全面简洁地概括怎么办?

  01:这个问题是在第一课时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的,难度不是很大。如果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同,只要是合理的,我就会给予肯定,并适时的引导学生捕捉重要信息,在按他们的喜好来完善这一问题。

  新课标倡导,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强调学生不必局限唯一的答案,可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这是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教学思路。根据本课内容,我采用了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鼓励他们自读自悟,让学生能尽情地畅谈自己的感悟,并学会分享别人的收获。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是教学流程的第二个环节:品读,感悟质疑。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出感受,找到问题。

  02: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可五年级的孩子提出的问题可能都只是片面的,或没有实际价值的,怎么办呢?

  03:这就需要平时的培养和训练了,培养学生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读文章,捕捉疑点,感知没有了解的知识,找出难以理解的词句,这样就便于质疑。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熟悉的知识和经验或借助工具书来自行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提出来,共同分析。还要启发学生从思想内容,文章标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提出问题,这样从浅入深的引导,久而久之,学生便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了。

  01:学生的质疑最好由学生回答,教师从旁点拨,这样学生会很有成就感,会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如果学生实在提不出这样的问题,教师也可参与其中的。

  课堂上学生会问:1、为什么我边玩还边喊“呔”—“呔”?2、为什么写叔叔对我的救护及我与铁蛋的友谊用的篇幅长?3、文中有许多一、两句话组成的小自然段为什么不归入上段或下段呢?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是参与者,也是引导者,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实现作者、人物与师生的对话,从而完成教学流程的第三部分,实现了最近发展区的第三个节点。

  在对文章表达的情感,表现的手法有了一定了解后,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第四节点,我设计了教学流程的第四个环节:背诵喜欢段落,仿写自己喜欢的句段,这是将学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学习本文的最终目标。

  02:学生说的可能会语言不流畅,甚至词不达意,怎么办?

  01:只要勇于实践就值得鼓励,哪怕只是一句或两句,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都要给予肯定。

  03: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有差别的,我们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02:我们的有效教学是否有效,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课堂。

【难忘的故乡有效教学准备】相关文章:

《难忘的故乡》教学反思07-16

面试前进行有效准备01-01

《难忘的故乡》教学反思范文10-06

难忘的故乡03-25

进行有效的面试前准备 -管理资料01-01

难忘的故乡作文08-23

难忘的故乡作文01-18

难忘的故乡作文11-14

有效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管理资料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