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高考命题变化谈高一英语教学

时间:2022-01-03 17:27:14 教育 我要投稿

从2007年广东高考命题变化谈高一英语教学

2007年广东高考命题变化谈高一英语教学

   2007年是广东省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英语高考在题型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题型的变动上:单项选择调整为以篇章考查形式的语法填空;完型填空由原来的20小题改为10小题;取消了短文改错,新增了信息匹配的新题型;写作由基础写作与任务型写作构成。不难看出,修改后的题型减少了学生“碰运气”的几率,加大了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的考查,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大的词汇量以及使用词汇的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背景文化、心理、意志品质等综合素养也有相应的注重。下面笔者以07年英语高考新题型为引子、以笔者教学实际进行分析,以期能通过了解新题型的考查思路更有效地促进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

从2007年广东高考命题变化谈高一英语教学

   一、旧题型新立意,关键词是“变化”

  1、语法填空

   该题是在一篇短文中挖空10小题,考查的是考生在语法、词汇运用、句型结构和情景理解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种题型与单项选择相比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即它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更注重语言的运用。如07年高考题中when the time came for me to say goodbye to my friends in the village , I wanted to reward the old woman ___39___ the trouble I had caused __40____。 根据上文“我”的车子坏了,一位老太太接受了了我并让我住在她家,可以得知:是我给老人带来了麻烦,当然应该感谢她,故答案分别为39.) for , 40) her . 如果学生只会背一些语法,但却忽略句子结构乃至一个意群、整个段落的分析,得分的情况就很低了。

  2、完型填空

  07年高考完型填空是一篇话题为”面部识别登陆技术”电脑有关地科技小短文,短文长度为150多字,设计10个空,内容新,构思巧妙,尤其是题目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语篇的运用能力。如21题if we could just sit in front of our computers and be _____ logged in ?. 根据前一句“不再记密码”的假设,可推出应是自动地(automatically)。整篇短文的空格都与上下文的意思和语言环境休戚相关,这就要求考生把握文章脉络之后,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基础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

  3、信息匹配

  07年新增的这个题型要求将5篇广告与5个与广告相关的读者来信进行匹配,使之相对应。主要考查了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4、写作

   该题型涵盖基础写作与任务型写作。基础写作考查的是根据表格中数据,以“谁是你的偶像”为题写一篇5个句子的短文。与往年的高考写作相比,在评分标准上更加注重语言的规范和结构的连贯;而任务型写作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一篇相关主题的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篇章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如07年高考题目,考生必须先读懂一封父亲的信,再根据命题思想概括信中的特定内容:父亲对你的期望 ,然后结合规定要点给父亲写一封信,表达对父亲的感恩。

   二、从高考看课改,关键词是“统一”

  07年的高考新题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再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现在使用的教材词汇量大,选材新,教材的编排注重听、说训练,语法明显淡化,体现了新课改的一个重点: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改变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英语教学也由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强调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当然,教与学是一个长远的积累过程,“守株待兔”与“拔苗助长”的故事都不可能有开花结果的妄想。因此高考备考也决不可能只是从高三开始,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学生的终身学习着想,还是我们狭义的高考备考,都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每个备课组都应该要有长远的“三年规划”,时刻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让教和学形成良性循环。

   三、对接高一教学,关键词是“语言运用能力”

   佛山地区的学生从04年就开始首次使用了北师大出版社编写的模块教材,从04年开始

  至今进行了4次修版,修版后的教材除在词汇量减少、词汇稍欠地道外,编排体系一样,每个单元以“warm Up--课文--课文—说、写--文化知识”的结构构成,每年级4个模块。一般的学校必须在高二完成8个模块的教学,层次好的学校选修了9、10模块。应该说,该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教学资源,笔者结合新课标以及新题型的要求,对高一的教学做了如下的设置:

  听、看、说→说、读、写→说、听、说→说、读、写→说、写、说→说、写

  ↓ ↓ ↓ ↓ ↓ ↓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出

  1、听说的教学

   每个单元中都至少安排有两次的听力材料,我们可以把Warm Up中的听力从两个方面的

  用途去利用:一、对整个单元后面内容在话题上的准备,同时通过视觉与听觉的调动,在了解相关话题的基础上,认识与本单元相关的一些重点词汇。如Unit 4 Cyberspace 中一些科技

  词汇靠单纯的记忆的生命力是极其短的;二、帮助学生设置情景,通过“语篇信息获取---

  重点信息获取---缺词填空”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听力技巧。

  Lesson 2 听力材料主要是整个单元话题下的小话题而已,其作用是使主题更加突出,内容与听力策略训练相符,与当前的听力要求挂钩。编者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Skill Focus的培养, 但有些单元中的内容较复杂,近似一篇阅读理解文章。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设置为讨论听力相结合的课型,按照学生认知能力,重新设置课程顺序,搜索相关背景资料,精心设计听说问题,以知识面的丰富、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具体可以操作为:pre-listening(图片、讨论)---引出话题、带出关键词→while listening(听、讨论)--- 回答问题(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或交互)---信息记录----听力策略和习惯的培养→post listening(讨论、汇报)---回顾和强化话题、生词,加深对话题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听说的培养除了利用好课文材料、英语周报等教学资源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培养学生听取信息的能力。笔者要求每周学生回家的时间通过上网等途径了解最新新闻一则,周一上课的时候我任意抽查一个学号通过自己地话进行report,下面学生听并做记录,然后我再任意抽查几位同学回答我针对刚才同学所讲新闻设置的问题。通过近一个多月地实践,结果发现这种方式既扩大了学生新的词汇量、增加了知识面,同时培养了学生组织信息、听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全面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2、课文的教学

   模块中每个单元的一、三、四课都是课文教学,编者的要求分别有language focus 和skill focus,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微技能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笔者发现大多数老师都把课文的教学当成了词汇、语法、文章内容了解去处理,纯粹为教课文而教; 参加一些公开课观摩的时候,也发现大多数课都在读前放了大量围绕该话题的图片,讲了很多围绕该课文内容地话题, 结果学生不用读就已经猜到文章地大概内容了,结果自然是学完一堂课后就是只记住该文章的一些简单内容或几个短语生词,当然也就很自然出现读不懂写不出的尴尬了。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际中发现,我们其实可以将课文教学设计成阅读理解、写作、说听等综合语言技能课。这里笔者结合高一教材谈谈具体操作。

  Pre-reading

  Task :文章体裁、篇章结构预测

  1)根据文章标题和相关图片了解该文章主要话题及体裁

  2)利用语文写作知识,构思该体裁下的文章结构

  如Unit 4 Lesson 4 Virtual Tourism是一篇介绍Auckland的文章。教学这篇文章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 如果要求你写一篇同样的文章,你该如何安排你的文章结构,并说明理由。一个学生的结构是: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Auckland--- history or development---industry and agriculture---sights, climate —transportation 。这样,既帮助学生积累了相关体裁的文章结构,同时又帮助学生学会根据主题列提纲,根据提纲阐述理由或细节,为学生阅读文章做好了铺垫。

  While reading

  Task 1 验证预测

   学生在进行阅读前的预测后,都很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此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头脑风暴中讨论的问题,再运用寻读策略找出具体出现的段落。

  [任务目标]Check the predictions and grasp the main points

  [输入材料]The title , the picture , the first and last sentences of each paragraph

  [活动]Find topic sentence for each paragraph

  [策略]How do you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in the shortest time ?( 该问题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技巧。)

  Task 2 归纳主题思想

   归纳主题思想主要体现了学生总结和概括能力。很多学生在最初的教学中都很难准确捕捉和提炼主要相关信息,也不会运用一些提炼式句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work一般不作评价,而通过小组讨论和对比让学生去思考。这从某一种程度上又是给学生设置了学后验证的机会,让学生在”疑问”中去学去探索。

  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 指导学生逐渐去发现∶可以从课文的来源,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版面设计等方面,快速而准确地识别阅读文章的功能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教师在引导的时候可以设计具体题目为∶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reading passage ? What writing technique does the writer use to begin the text to catch readers’ attention ?

  Task Three语篇分析

   ⑴画结构图

  结构图旨在勾勒出文章的框架和脉络,清晰地展示英语文章谋篇布局的技巧。它有助于学生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探寻事件发展的过程和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如Unit 2 Lesson3的结构教书可以指导设计为Introduction ---Their early life---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Conclusion (success)。

  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

  比如Unit 4 lesson 1就可以设置这样的选项:

  A. topic—argument ---explanation

  B. opinion—discussion --- description

  C. facts--- comparison—conclusions

  D. introduction—supporting ideas --- conclusion

  这里教师要根据文章的体裁来设计,比如记叙文就应有不同的`叙事结构。教师也可根据课文内容或发展脉络, 设置更多的信息或例子,要求学生根据各段主题、,通过逻辑推理挖掘句子间语义关系,对文章进行接力或信息匹配,旨在帮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语篇脉络,达到更深层次理解。

  [2] 阅读理解微技能培养

  高中的课文一般学生都能看懂,而平常的教学中也常听到学生”看懂文章做不起阅读理解题目”的困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文对凡是影响学生理解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1) 各种体裁的特色以及相应阅读策略.如新闻体裁的文章,一般遵循∶ 新闻大概—相关细节;再如说明文的文章,通常在每一段的句首都有主题句。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要求学生在归纳中去了解规律, 在了解中去总结策略,然后运用策略去识别。

  2)障碍的处理。一般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除了学生本身的知识功底外,就是文章的长度,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对此,教师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 在课文中去学去猜,一定要禁止学生一边读一边查词义的习惯;另外,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也要通过限时阅读、信心鼓励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⑶词汇、长难句、语法的学习

  词汇多,句子结构长而复杂,语法分散,这是高一北师大版本的一个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普遍出现了“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学生忙于听写”的被动教学局面,其教学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笔者倒觉得,词汇量大是好事,只要方法得当,根本就不用那么疲惫。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都不进行所谓听写,而主要是始终贯彻新课标的一个宗旨“用”!

  词汇的处理:在学生对课文篇章进行进一步的理解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研究出生词的意思、读音,对一些需要进行引申的短语和词汇,我通常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以旧引新,并通过翻译的形式反复操练,达到意会→ 领悟→掌握→运用。而且在第三课时再通过说、听、看等形式进行回忆,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反复的接触”,“反复的听”,“反复的说”,真正落实“用”。 长难句的处理:处理的时间跟上面生词同步,但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或无法解决的,教师可以通过设疑的形式,并要求学生尽量用paraphrase的形式去理解和表达。

  语法的教学:新课标提倡高中语法教学要从“用”的角度出发,要发展学生比较强的语法意识。也就是说,语法教学不能局限在语法知识的范畴内,必须与逻辑思维、语境联系起来,与人说话的意识联系起来(比如时态的用法就与人的意识有关),与篇章语境联系起来,与题材、体裁联系起来(比如省略)的用法与体裁有关,与词汇的用法联系起来,与文化联系起来。在具体处理的时候,笔者一般以下列方式进行:

  学生小组自主研究→ 小组总结(呈现例子)→ 全班分析、讨论、总结→ 运用

  ↓ ↓ ↓ ↓

  典型例子 规律 更多例子 翻译、篇章填空

  Post Reading

  Task 1 文章内容回顾

  1) 教师将课文重新加工,对重点及关键词进行挖空,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写与说的形式开展小组

  活动,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又复习巩固了所学词汇以及在上下文中的运用.

  2)限定性总结;要求学生用三个句子归纳概括文章,这一步骤既是对学生第一遍阅读归纳的

  完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会按要求归纳的能力

  Task 2拓展运用

  Task 1只是基于文章表层上的语言运用,但此时的学生已经就该话题听说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输入,但还没有结合生活实际的运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适当设计一些活动,比如辩论,发表观点,情景模拟等形式都可以应用。如以Unit 2 Superhero为例:

  [任务目标]train students to be critical readers/ extend the ideas in the reading passage

  [输入材料]sentences taken from the text & their old knowledge

  [活动]

  discussion

  Topic 1: imagine what kind of situation when disaster happened to Christopher ?And how he felt ?

  Topic 2: Imagine yourself in such a situation , how will you feel and what will you do ?

  通过讨论,再进行对比,学生认识到与Christopher相比,自己的学习困难根本算不上困难,由此迸发出坚强的学习斗志,学生无形中从”基于课本跳出了课本”,学会了用所学英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与《课程标准》也是一致的: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英语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工作,不可能只寄望于某一年的一蹴而就,不能有半点的功利思想,即一味的照本宣科和大量的强迫性记忆与做题,教师应该以“三年规划”入手,时刻对照“新课程标准”,从高一开始,促好学生学习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扎实好词汇、语法基础、句型的积累,帮助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为高二高三的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做到真正的“授人以渔”!

  注:该论文获2007-2008年度镇论文评比一等奖

【从广东高考命题变化谈高一英语教学】相关文章:

江西省高考命题有变化02-10

也谈复合命题07-04

2009年高考数学命题变化趋势及备考建议05-04

广东高考01-11

了解命题变化规律,把握作文命题方向11-09

高考命题作文:尝试-高考命题作文12-19

广东2010高考大纲变化大 考生备考负担重11-04

广东2012年高考体育术科统考内容无变化07-17

高考优秀生与高一学生谈如何学好英语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