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狸

时间:2021-10-25 17:58:49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熊狸

熊狸

熊狸(熊狸)

熊狸(学名:Arctictis binturong)别名熊灵猫,为灵猫科下的第二大物种。貌似小黑熊,长着一条与身长差不多长(70~80厘米)的粗壮尾巴。其体毛黑色蓬松,杂有浅棕黄色。耳端的簇毛长达5厘米,耳缘白色。四肢粗壮,五趾长有利爪;尾巴有异于同科其他动物的缠绕功能。头、眼周、前额和下颏部暗灰色,唇旁的长须呈白色。熊狸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善在高大树木上攀爬跳跃,为典型的树栖动物。熊狸晨昏活动较频繁,主要以果实、鸟卵、小鸟及小型兽类为食。常年可繁殖,每年2~3月份交配,5月中旬产仔,每胎2~3仔,寿命10~15年。产于云南南部,多分布于东南亚。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目录 外形特征 栖息地点 生活习性 地理范围 收缩展开 外形特征

熊狸是中国最大的一种灵猫科动物,是灵猫科中体形第二大的种类,雌性体形比雄性大出20%,形似小黑熊。熊狸尾末端具缠绕性,能缠住树枝支撑身体觅食。毛被长而稀疏,粗糙而蓬松。绒毛长而呈波浪状。足垫大,几乎覆盖整个足底。 熊狸体重8~13kg,体长700~800mm,粗壮的尾巴与身长差不多长。其体毛黑色,杂有浅棕黄色,毛尖染棕黄或棕灰色,尾色与背色相似。耳端具长达5厘米的簇毛,明显超过耳尖,形成长而尖的黑色簇毛,耳缘的毛较短,白色。四肢粗壮,五趾有坚强锐利的爪。头、眼周、前额及下颏部呈暗灰色,唇旁长着白色长须。 熊狸虽然属于食肉目,但是犬齿不发达,切齿也不如其他食肉类那么特化。熊狸也是灵猫科中唯一长素色皮毛的动物,其他灵猫科成员一般都带斑纹。熊狸雌性性器官长得像雄性的性器官(长有阴蒂骨之故,此点类似鬣狗)。 熊狸也是灵猫科中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动物。尾巴长有蓬松粗糙的毛,具有抓握功能,能起到第五只手的功能,可以绕住树枝将身体吊在半空中。实际上,只有两种食肉目动物的尾巴有如此功能,熊狸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东半球,熊狸还是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哺乳动物。

栖息地点

主要栖于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800米,系典型的热带树栖灵猫类,多在高大浓密的树上活动。在菲律宾它们还会居住在次生的低地森林和草原上。

生活习性

习性

夜行性动物,晨昏活动较频繁,有时亦在上午活动。曾发现它们与灰叶猴和白颊长臂猿一起活动和觅食。熊狸尖锐的爪及能抓能缠的尾巴使其在高大树上攀爬自如,能在树枝间跳跃攀爬寻找食物,同时利用尾巴缠绕树枝协助维持平衡。它们的后肢能往后弯曲很大的角度,以便头朝下从树上爬下来。常年生活在树上,为典型的树栖动物。 熊狸在受威胁时会变得异常凶猛,而在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咯咯笑的声音。 熊狸属于跖行动物,行走的时候脚掌着地,此点与熊相似;熊狸的眼睛一遇强光会变成一道竖缝,此点很像猫。熊狸的名字就是从此两点相似性来定名的。

交流

熊狸用位于尾部的嗅腺在树上蹭擦来标记领土,与同类进行嗅觉交流,在树上爬的`时候,会留下一道道的嗅痕。熊狸嗅腺分泌的物质气味常常被形容为“类似热爆米花”。

食性

主要以植物的花果(特别是多种榕树的果实)、鸟卵、小鸟及小型兽类为食。有时也会游泳和潜水去获取食物。

地理范围

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西南部的沧源、南部的西双版纳、东南部的河口;广西西南部的龙陵、靖西以及东北部的瑶山。中国为边缘分布区。

世界

见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体形最大的亚种半岛亚种分布在菲律宾。

【熊狸】相关文章:

阿狸语录01-09

阿狸语录01-18

果子狸05-25

斑林狸06-01

阿狸情侣头像_阿狸的精致情侣签名09-27

阿狸经典语录01-01

阿狸经典语录07-10

狸和乌鸦(续)07-01

快乐的果子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