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麂

时间:2021-10-26 08:45:43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河麂

河麂

河麂(河麂)

河麂是小型鹿科动物之一种,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原产地在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1870年代被引入英国。比麝略大。《本草纲目》说注:“獐无香,有香者麝也,俗称土麝,呼为香獐”。 外形似麝而稍大,体长90~10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约15千克。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发达,尾短被短毛、四肢较宽。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鹿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

目录 基本简介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基本简介

河麂别名獐、牙獐,属于鹿科。河麂外形似麝而稍大,体长90~100厘米,肩高55厘米,体重约15千克。雌雄均无角,雄性撩牙发达,尾短被短毛、四肢较宽。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鹿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 河麂冬季栖息于浅山丘陵地带,夏季迁至多苇草的湿地。性情温和,感觉灵敏,善于潜伏在草丛中,会游水,独居或成对活动,以各种青草、树皮、树叶为食。发情交配多集中在冬季,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3仔,多者6仔。河麂是鹿科动物中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的种类,很有驯养前途,国内已有少量养殖。产于江苏、浙江、湖北和湖南。

基本信息

英文名:chinese river deer 界: Animalia 门:Chordata纲:Mammalia 目:Artiodactyla 科:Cervidae 属:Hydropotes 种:H. inermis

外形特征

河麂无角,体重约15~20(雄15、雌20)kg,体长约1米。四肢粗壮发达,肩高略低于臀高,尾甚短,几乎被臀部的毛所遮盖。体毛多棕黄色、灰黄色、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的冬毛长达30多毫米。无额腺,眶下腺小。耳相对较大,尾极短,被臀部的毛遮盖。毛粗而脆。幼河麂毛被有线色斑点,纵行排列。 体长0.78~1.00米;肩高0.45~0.55米;毛粗硬,体侧和臀部毛长约4厘米;背和体侧毛色沙黄,毛尖黑色 ,头顶灰褐至红褐色,颏、喉、嘴周围和腹毛白色;幼河麂背部有白斑和白纹;上犬齿发达,雄兽的尤其长而大(约5厘米),略弯,呈獠牙状,露于口外,雌雄均有腹股沟腺(鼠鼷腺)。 不结大群,居或成双活动,最多3~5只在一起。行动时常为窜跳式,迅速。河麂生性胆小,两耳直立,感觉灵敏,善于隐藏,也善游泳,人难以近身。 河麂每年繁殖一次,发情交配多集中在冬季,11月至翌年1月左右交配,高峰期在12月,孕期6个月左右,每胎1~3仔,多者6仔。1龄河麂平均2.17仔,成年河麂平均2.73仔。河麂是鹿科动物中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的种类,很有驯养前途。 国内已有少量养殖。繁殖期常用眶下腺的分泌物和粪尿等来标记。主要以青草和植物嫩叶为食,食性非常广泛。性情温和,感觉灵敏,善于隐匿。平时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轻快,奔跑起来一窜一跳,两耳直立,有点像野兔,也能在水中游泳很长的距离。河麂有明显的.繁殖季节,但发情期却随着地点和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11月到翌年1月之间。 雄兽在发情期紧随雌兽,频繁地嗅闻雌兽的阴部,也不时地用前踢在尿迹处扒土嗅闻,有时卷唇。然后头部水平前伸、上仰,耳朵向后紧贴,疾步跑向雌兽,发出“吱吱”的求偶叫声,有时还伴随着快速地摇头拍耳等行为。雌兽则频繁地排尿。交配之前,雄兽和雌兽彼此舔嗅对方的头部、身体和阴部。交配大多在下午进行,持续10秒钟左右,间隔20分钟左右再进行第二次交配。 雌兽的怀孕期为168~210天不等,大约在5月份产仔,每胎产4~6仔,最多为9仔。幼仔出生后10余分钟就能站立,体重为870克左右,胎毛细软,全身为灰褐色,杂有浅棕色斑点,1个月以后随着胎毛的脱换和夏毛的生长而消失。

生活习性

不结大群,居或成双活动,最多3~5只在一起。行动时常为窜跳式,迅速。河麂生性胆小,两耳直立,感觉灵敏,善于隐藏,也善游泳,人难以近身。 河麂喜食植物,主食杂草嫩叶,多汁而嫩的植物树根、树叶等。受惊扰时狂奔如兔。以芦苇、杂草及其他植物性食物为食。

【河麂】相关文章:

麂,麂杜甫,麂的意思,麂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南麂岛05-25

南麂山列岛06-09

南麂日出作文11-15

南麂岛作文08-18

温州南麂岛 -资料01-01

游南麂列岛作文05-06

游南麂列岛作文11-11

南麂岛之旅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