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

时间:2024-05-08 22:34:53 丽华 演讲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

  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要怎么写好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

  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 1

  尊敬的各位首长,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为大家带来我家乡的红色故事,飞夺泸定桥。泸定桥座落于四川省泸定县城大渡河上,距离我的老家仁寿县也就两个小时的车程,该桥始建于康熙年间,桥长103米,宽3米,自清朝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要道和军事要道。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关于它的故事。

  一、坚定必胜的信念,英勇无畏的冲锋

  1935年5月29日红军的先锋团红四团来到了泸定桥面前,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激战了两个小时后,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二、完成任务的决心,克服困难的勇气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一天前,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危急之下,中央军委当机立断,突袭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是”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1935年5月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面对恶劣的环境和严峻的斗争,他们把军令如山体现的尽致淋漓。

  三、传承红色的血脉,担当强军的重任

  讲完我家乡的红色故事后,不禁感慨,86年风雨兼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得是那渗入骨子里的血脉,代代相传。如小爬犁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习曾经说过: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现在,长征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那用数十万红军生命和鲜血书写的英雄史诗里,每一个字都闪烁着震撼灵魂的光辉,每一行诗里都有一股力量沉淀在我们的血液中。而今,我们国家看似和平,但美帝国主义的侵蚀从未停止。周边形势严峻复杂,我们身为一名光荣的官兵,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宁与稳定。更应该传承先辈的革命意志,坚决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 2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要讲述的是一段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飞夺泸定桥。

  在八十多年前的中国,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红军长征途中,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他们不得不穿越天险,夺取泸定桥,以继续北上抗日的征程。

  泸定桥,横跨在大渡河上,是通往川西北的咽喉要道。桥身由十三根铁链组成,桥面铺设木板,两侧有铁索作为扶手。然而,在红军到达泸定桥时,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红军北进,已经拆除了桥上的木板,只剩下光秃秃的铁索。

  面对如此艰险的形势,红军指战员们没有退缩,而是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攀爬在冰冷的铁索上,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开辟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红军指战员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他们有的'攀着铁索,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有的抬着木板,冒着生命危险,修复桥面。在激烈的战斗中,红军指战员们不怕牺牲,奋勇争先,最终成功夺取了泸定桥,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不仅展示了红军指战员们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精神,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场战斗的胜利,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要铭记红军指战员们的英勇事迹,更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 3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段英勇壮烈的红色故事——飞夺泸定桥。

  那是1935年5月,红军长征途中,为了突破大渡河天险,红军长征部队必须夺取泸定桥。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抢先控制了泸定桥,并拆除了桥上的木板,只留下了十三根铁索,桥下水流湍急,形势特别严峻。

  然而,红军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踏上了这条险峻的道路。面对敌人的疯狂阻击,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

  在泸定桥边,红军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攀爬着铁索。他们有的失去了手指,有的失去了脚掌,但他们仍然咬紧牙关,坚持向前。他们的英勇行为,不仅感动了当地的.百姓,也震撼了所有目睹这一切的人们。

  最终,红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功夺取了泸定桥,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是红军长征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精神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铭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 4

尊敬的各位听众: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大家讲述一个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桥。这座桥是通往川西北的重要通道,但此时的红军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国民党军队在桥的另一端重兵把守,企图凭借天险阻止红军北上。

  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将士们没有退缩,而是决定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飞夺泸定桥。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因为泸定桥桥面由十三根铁索组成,铁索下面水流湍急,桥的另一端则是敌人的阵地。

  然而,红军将士们没有畏惧,他们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攀上了铁索。他们一手紧抓铁索,一手挥舞着大刀,奋勇向前。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他们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将士们终于夺得了泸定桥的控制权。他们用自己的英勇和牺牲,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开辟了一条通道。飞夺泸定桥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红军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精神,更体现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震撼和感动。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红色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我们要有敢于挑战、勇于胜利的决心和勇气;在面对敌人时,我们要有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红色故事演讲稿:飞夺泸定桥】相关文章:

长征小故事:飞夺泸定桥作文(精选29篇)08-22

飞夺泸定桥的优秀教案(精选14篇)03-20

飞夺泸定桥心得体会(通用12篇)05-23

红色经典故事03-12

红色经典故事.03-13

红色故事优秀作文03-09

飞夺泸定桥读后感04-30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11-15

飞夺泸定桥观后感优秀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