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小草会不会说话

时间:2021-10-05 19:34:22 幼教之友 我要投稿

小草会不会说话

(浙江绍兴市东风幼儿园 金镠楠)

  一天,我带幼儿到操场上散步,孩子们被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所吸引,纷纷跑去找蜗牛,并饶有兴致地交流着各自的收获。只有灏灏无所事事,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楚楚不满地说:“灏灏,你把小草踩痛了,小草在哭,在批评你呢!”灏灏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小草又不会说话的。”他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向我求助。我故意露出为难之色,说:“这样吧,我们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吧!”

  “今天楚楚和灏灏碰到难题了——小草会不会说话,大家能回答这个问题吗?”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小草会说话”“小草不会说话”的喊声此起彼伏。见此情形,我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认为小草会说话的坐在我的左边,认为小草不会说话的坐在我的右边,然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理由。”结果,大约五分之三的幼儿选择“小草会说话”,五分之二的幼儿选择“小草不会说话”。

  辩论开始了,铉铉说:“小草是有生命的,和小树、小花一样。有生命的东西就会发出声音,所以小草是会说话的。”灏灏说:“小草没有嘴巴,怎么会说话呢?”“是呀!我们都没有看到过小草的嘴巴。”其他孩子也附和着。这时,佳佳站起来说:“不对,小草是会发出声音的。我们乡下有一种小草,把它放到嘴巴里一吹就会发出声音,还能唱歌呢!”佳佳是一个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她的经验对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是新奇的,于是大家一下子就被佳佳“镇住”了,几乎鸦雀无声。稍顷,琦琦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那不是小草的声音,是嘴巴吹出来的,是风发出的声音。小草只是一种植物,如果我们把它拔掉,它会重新长出来的。”可是这话立即遭到洲洲的反驳:“不对,被拔掉的小草会死,长出来的是新的小草,不是原来的。”这时,田田又不紧不慢地回到原来的话题:“我认为小草不会说话,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小草的说话声。”话音刚落,被大家誉为“小博士”的笑笑说话了:“小草会说话,但它们说的不是我们人的话,是‘小草话’,我们听不见。就像蚂蚁一样,蚂蚁找到了食物就互相碰碰触角告诉伙伴,它们说的是‘蚂蚁话’,我们也听不懂的。”……

  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辩论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火花,他们似乎更满足于辩论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我始终没有插话,也没有对幼儿的讨论加以总结。在我看来,他们的解释都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还能提供符合自己逻辑的丰富的“证据”,实在超出我的想象。一直以来,我总把自己定位为“导演”,希望自己组织的活动如精彩的演出,而孩子则像“主角”,在我设定的“情节”(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有精彩的表演。我总是千方百计地用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接近我的预定目标,把我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输送”给孩子们,对孩子们的疑惑我也总是竭尽所能找寻答案,甚至在“山穷水尽”时,我也会以“不管小草会不会说话,它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环境,我们都要爱护它”这样的总结性话语“自然”地结束活动。但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以自己的精彩表现告诉我,他们其实并不需要“导演”。解读孩子们的思维,包容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与表达的机会,远比给予他们所谓的知识点更有意义。

来源:《幼儿教育》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