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代替惩罚的方法

时间:2021-10-05 16:46:12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代替惩罚的方法

  在我们使用新的技巧和孩子沟通时,我们需要不断地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放弃我们熟悉的东西,并不容易。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代替惩罚的方法

  一些家长经常告诉我们,即使参加了这样的培训,他们仍然在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这让他们很沮丧。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进步,它是改变的开始。

  我自己改变的进程就实属不易。我会又回到老路上去“你怎么回事?永远都记不住上完厕所关灯。”然后,开始自责。下决心不再那样说话。但是,又忍不住会说出口。接着,又后悔。“看来我是学不会了……我怎么能那么说呢?……我知道了……我应该说‘孩子,厕所灯还亮着。’或者‘孩子,灯!”然后,我会担心自己再也没机会说了。

  事实上,我不必担心,因为他们总是忘关灯。下一次的时候,我就做好准备,对他们说:“孩子,灯。”就会有人跑过去,把灯关了。成功了!

  也有很多次,当我说他们做“对”的事情的时候,好像并不管用。他们不当回事儿,甚至反抗我。这时候,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为了能深入理解惩罚的后果,请看下面两个场景,回答所提的问题。

  场景1:

  妈妈:别在过道上跑来跑去的……我买东西的时候,你扶着妈妈的推车……你怎么什么都摸?我说过了“扶着推车!……把香蕉放回去……我们不买那个,家里有的是……别压那些西红柿!我现在警告你,如果还不扶着推车,你会有麻烦的……把手拿开……让我来挑冰淇淋……你又跑。想摔倒啊?”

  “好,够了!你知不知道,刚才差点撞倒那个老太太?看来你该受罚了。今晚,别想吃一勺我买的冰淇淋。我得好好教训教训你,不能这样行为粗鲁!”

  场景2:

  爸爸:比利,看见我的锯了吗?

  比利:没有。

  爸爸:真没有?

  比利:我发誓,我从来没碰过。

  爸爸:那我怎么看见它在外面,都是锈,旁边还有你和小朋友的手推车?

  比利:哦!我们上周用过,后来下雨了,我们就跑回家,我可能给忘了。

  爸爸:你说谎!

  比利:我没说谎。我真的忘了。

  爸爸:哼!上周你忘了我的锤子,上上周你又忘了我的螺丝刀!

  比利: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有时候,我真的是忘了。

  爸爸:我会让你记住的!你再也不能用我的工具。还有,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你还撒谎。明天晚上我们都去看电影,你自己留在家里!

  问题在于,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换句话说,惩罚孩子,我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花一些时间想想,在刚才的情景中,家长该怎样处理?

  1.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不用惩罚)来应对超市里的那个孩子?

  2.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不用惩罚)来应对那个拿走爸爸工具又不归还的孩子?

  我总是惊讶于家长们的智慧和灵感。一小会儿安静的时间,就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请看下面来自一个小组的建议:

  ―― 妈妈和孩子可以在家里,用一些小道具,排练一下在超市里购物的过程。在演练当中,妈妈可以教给孩子,在超市里购物的一些行为规范。

  ―― 他们可以一起读一本简单的图画书《杰妮去超市》。书里介绍了,在购物小组里,杰妮作为活跃分子,主要负责帮助推车、装货、卸货、整理货物。或者,杰妮在妈妈的帮助下,负责找到购物清单(用文字或图画表示)所列的东西,并负责把他们放进购物车。

  - -爸爸和儿子可以建立一套类似图书馆的系统,每次借用的时候,检查每样工具,并保证归还。

  ―― 爸爸可以在儿子生日的时候,送他一套初学者工具,这样,他就知道爱惜自己的工具了。

  注意,所有这些建议,重点都在预防。如果我们每次都能防患于未然,那就太好了。但有时候,我们没有预见到,或者我们没有精力去做的时候,下面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

  代替惩罚的方法

  

  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我的新锯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得生锈了,我太生气了!”

  2.表明你的期望  “我希望我的工具借走以后,能完好无损地归还!”

  3.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现在需要用钢丝球使劲把上面的锈蹭掉。”

  4.提供选择 “你要么借我的工具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能借。你来决定。”

  5.采取行动

  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锁上了!

  爸爸:没错。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儿,还能在哪儿找到。

  6.解决问题

  “我们想个办法,既能让你继续用,我用的时候也能找到?”

  现在,我们讨论另一个方法,来帮助家长处理孩子屡教不改的问题。在一次讲座结束后,一位母亲叙述了她面临的难题,她的儿子鲍比总是不能按时回家。她告诉我们,他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也不遵守诺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给这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练习。我站在鲍比的立场,重新把这个情况介绍给大家。然后,我写了家长在鲍比常年迟到的问题上,可能用到的三种方法。

  鲍比:我喜欢和同学放学后在操场上玩。我知道应该5:45回家,但有的时候,我忘了。昨天和前天,我回家晚了。我妈特生气,我不想让我妈再对我大吼大叫。那天我问同学几点了,他告诉我6:15。我马上不玩了,跑回家。向我妈解释:“我真的是问时间了,但已经太晚了,我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的。”

  第一位家长的反应:

  “我已经听够你的借口了!再也不相信你了。这次你要接受惩罚。从下周开始,每天放学就回家,不能出去。也不能看电视。我不在的时候,我会让姐姐看着你。回你自己的房间吧,晚饭已经没了。”

  鲍比会怎么想?

  第二位家长的反应:

  “哦,亲爱的,你都跑得出汗了。我给你拿块毛巾擦擦,向我保证别再迟到了。”

  “你真让我担心,过来洗洗手,晚饭要凉了……哦,要不妈妈给你热一热?”

  鲍比会怎么想?

  第三位家长的反应:

  “你说你在尽力往家赶,但我还是不高兴。我不想再看到你那么急急忙忙的。我希望你说好5:45到家就能做到。”

  “我们已经吃过晚饭了。厨房也没剩什么吃的了,你要愿意就自己做个三明治。”

  鲍比会怎么想?

  我们当然不可能知道鲍比的真正想法。但你可能想知道小组里的家长,在做完练习后是怎么想的。他们认为第一位家长的做法太侧重惩罚了。(孩子可能会想:“她真坏。我要报复她。”)第二位家长太好欺负。(孩子可能会想:“我做什么都可以逃脱处罚。”)第三个家长做得“正合适”。她没有惩罚,但又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孩子可能会想:“妈妈真生气了。从现在开始,我最好按时到家,她既然相信我,我不能让她失望……我也不想自己做三明治了。”)

  理解了这个练习后,这位妈妈就回到家里,用了第三种方法,果然见效。坚持了三个星期以后,鲍比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位妈妈实在没有招了。

  当问题一再出现时,情况就会变得比先前复杂。那么复杂的问题就需要复杂的技巧。家长辅导员、劳务谈判代表、婚姻咨询师已经总结出一套非常好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冲突。这是我在小组里介绍给大家的: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 :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 :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 :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 :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第五步 :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