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浅谈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时间:2021-10-05 15:45:55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浅谈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著名大文学家雨果说过:“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没有爱,就没有世界的一切,但拒对当今独生子女为人处事情况的调查分析,许多孩子自私、冷漠、缺乏爱心,不懂回报,不善合作。如果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我们的下一代将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更不可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应从小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老作家冰心曾经说过:“对孩子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应不能是抽象的。孩子会爱祖国、爱人民,总是从身边感受,如果爱自己故乡的一草一木,爱自己的教室和校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和老师,也爱自己养的小动物。。。。”爱心是从小培养的,也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起来的。这从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与家长的交流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下面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浅谈一下对孩子爱心的培养。

  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向孩子进行敬爱父母、老师及长辈的教育。

浅谈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所创办学校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幅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他回答说:“对于7岁的孩子,爱自己的妈妈更容易懂,也容易做,能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打下基础”。孩子年龄小,其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整天看到和接触到的是自己父母老师忙碌身影和对自己的关心帮助,听到的是爸爸妈妈、老师对自己的体贴、爱护的话语,让其从爱父母、老师开始进行爱的教育最容易引起共鸣,也容易使他们接受,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这首先需要家长、老师从自身做起。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家长、老师的所作所为和一言一行都尽收眼底,而在孩子大脑还处在一张白纸的时候,既喜欢学习,又善于模仿,对好坏分辨不清。因此,要培养有爱心的孩子,作为家长和老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的教育。我班上有一个孩子,年龄特别小,个子也小,却很乖巧。平时常爱粘着我问长问短奇怪的是他很会关心人,我有时累了坐在椅子上他就走过来要帮我捶背,我声音哑了,他就要我喝水。有时他还带一些吃的,非让我吃不可。后来经他妈妈一说才知道,他是受父母的影响。他父母在家非常孝顺老人,对老人总是百般呵护,这一切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形中让孩子懂得了去照顾、体贴人。这就充分说明了身教胜于言教的重要意义。

  2、点滴做起,懂得回报

  我国有句古话:“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父母的并不希冀什么回报,做子女的一定要知道回报。可当今的独生子女在溺爱中长大,从不知什么是回报,他们认为,别人为他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因此,这就需要改变过去那种“疼儿不让儿知道”的做法,要让孩子在感受“爱”的同时,也知道去付出“爱”。在对孩子进行“爱妈妈”主题教育时,就与家长配合好,要求他们与幼儿谈心,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时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平时,我也常常让孩子了解老师的工作,了解老师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为他们付出很多,希望他们好好学本领,以汇报老师和爸爸妈妈。这样我班上的孩子总体水平很不错,班上常规很好,这就是孩子最好的回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以自己的言行家孩子,使孩子不仅对自己的父母老师尊敬、爱戴,还对社会的其长辈,如幼儿园的别班老师,父母的同事,还有清洁工人等都要尊敬。

  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向孩子进行友爱兄弟姐妹及同辈的教育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原来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关系根本不存在了,所以独生子女在家中失去了正确处理兄弟姐妹关系的生活实践。但孩子一旦走出家门,接触最多的还是同辈。如果不能友爱,平等地对待同辈,就很难在人群中站住脚,很难在将来的社会立足。因此,我们要让孩子在幼儿园中学会爱护同伴,在家族中与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就是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作父母的可以常给孩子讲一些自己小时侯的故事给孩子听,如小时侯生活很艰辛,如何把好吃的东西与兄弟姐妹分享,有好玩的东西共同玩,怎样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等,并时刻把对兄弟姐妹的关心之情表现出来,让孩子了解到父母体育他的叔叔、舅舅、姑姑、姨姨间深厚的手足情谊,增加孩子的亲近感。并引导他对堂(表)兄弟姐妹的的感情加深,有好吃的,好玩的,提醒他们懂得分享,使孩子慢慢地把堂(表)兄弟姐妹视为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使其自觉对大的尊敬,对小的关心爱护。

  孩子有了友爱兄弟姐妹的经验,在幼儿园也就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如班上有小朋友吐了,其他的孩子也就能热心帮他拍背,拿毛巾擦嘴;又如有的小朋友忘了带伞,有父母接的孩子,就把自己的伞借给他。

  三、把爱的种子播进孩子的心田

  在教育中我们从培养幼儿爱别人的能力入手,让幼儿学会即使发现别人的困难,正确对待别人的困难,再以教师自身的情感和行动去激发和引导幼儿,让幼儿体验一份“爱”的情感,产生“爱”的行动,情感是行为的动机,它能促使幼儿产生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的行为,唤醒幼儿内心情感体验,需要教师与家长投入真情,以自身的情感和行为去激发、引导幼儿的爱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手到教育,产生相应的爱的行动。

  有一次,班上新来了一位残病的幼儿,起先,班上幼儿都瞧不起他,谁都不愿和他玩,看到这种情况,我便多用几份爱心去关心他,亲自为他擦鼻涕,换尿裤,在学习中耐心帮助他,经常抱抱他,搂搂他。从此,孩子们也不再嫌弃他,在学习上,生活上都能学老师的样,主动帮助他。

  我们应引导幼儿把“爱”的能力,“爱”的情感落实到“爱”的行动上,教给幼儿相应的行为方式。首先,我们设计了丰富的教育活动,如:《他摔倒了》、《关心生病的小伙伴》、《老师病了》、《爱妈妈》、《我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我帮你来你帮我》等教育活动,运用角色转换,移情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境时的情感愿望,并激发幼儿用力所能及的,多样的方式向他人表示自己的关心。

  我们还应该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随机教育,把“爱”的种子随时随地播进每个孩子的心里。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关爱行为,并适时强化好的行为,从而使幼儿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关爱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靠爱心维系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需求,是时代的需要。作为人类的启蒙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唤起孩子内心“爱”的情感,把“爱”的种子播进孩子的心田,培养孩子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