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父母要帮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

时间:2021-10-05 15:22:17 家长之友 我要投稿

父母要帮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

(南京市第六中学校长 潘春雷)

父母要帮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

  盼子成才是每个父母的期盼和心愿,叶北溟、夏天的父母都是如此。然而孩子的发展却不按照他们预先的设想。在一句句“都是为了你好”、“还不是为了你的前途?”的背后,很多家长都很茫然:自己全身心的付出,怎么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

  不要异化了“为孩子好”

  从事教育这么多年,看到了很多北溟的父母、夏天的父母。六中就是美术特色学校,但作为校长的我却常常看到有天赋的孩子父母却不愿意让他们走艺术道路,而也有些父母为了能让孩子考上大学,逼迫从未对艺术有兴趣的孩子端坐在画室里学美术。这些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为孩子好”的教育方式不仅伤害了自己,更是深深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因为教育已经被这些父母“异化”了——教育成了父母达成自己理想和目标的工具,成了父母期盼孩子日后进入他们的认为体面阶层的唯一手段。在这种旷日持久的“才能”开发中,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耗尽了孩子的学习激情,孩子的潜能也倍受摧残。与父母自己的“美好心愿”相比,孩子的天赋、才能又算得了什么呢?孩子的兴趣、探索自己世界的激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关注孩子的优势智能

  我想每位父母都可以反思这样三个问题:什么是教育?教育孩子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促进孩子的发展?怎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很多时候,教育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的评价标准出了问题?是执著追求于家长自己的目标还是因材施教促进孩子的成长?

  教育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的,这个想法绝对没有错,问题是一切按父母的模式去设计的生活,孩子自己会觉得幸福吗?不管不顾孩子的心愿、兴趣和特长,孩子能快乐吗?当孩子没有达到家长预期的目标时,家长就觉得孩子出了太多的问题,父母愤怒了,或是责骂我们的孩子,或是语重心长“控诉”我们的孩子。孩子沉默了,孩子愧疚了,孩子自卑了……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在这样看不见的教育暴力中失去了成长的快乐和发展的潜能。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能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而每种智能都是有价值的,因而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特的。每个教育者包括家长都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孩子的优势智能,注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