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巧吃方便面化解“七宗罪”

时间:2021-12-08 19:15:09 婴幼儿食谱 我要投稿

巧吃方便面化解“七宗罪”

  巧吃方便面 化解“七宗罪”

  出场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李淑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研究员朴建华

  第一宗 高盐分增加肾脏负担

  据了解,为了降低面块脂肪含量或改善面的质量,厂家会在面块中加盐。此外,为了达到方便面的口味要求,调味粉包或酱包中也含有大量盐和味精,这使得方便面一直因含盐量高而广受诟病。

  公开资料显示,一包方便面大约含盐6克,足以满足一个人全天的盐摄入量,如果吃很多方便面然后又吃正餐,非常容易导致人体摄入的食盐过多而影响肾脏或引起高血压。

  化解对策:吃干脆面时一定不要放入全部的调味粉。泡面时,调味粉包和肉酱包也不要全部放入,并记得把头次泡面的水倒掉。

  第二宗 营养成分过于单一

  很多方便面企业宣称自己添加了各种成分,很有营养。专家指出,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面粉和油脂,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能量食品,但营养价值乏善可陈——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低,膳食纤维少,如果长期作为主食,容易导致人体营养失衡。

  化解对策:少吃方便面,在吃方便面时最好能搭配蔬菜或水果一起吃,弥补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不足。

  第三宗 添加色素勾引食欲

  在不少方便面配料表中都能看到色素的身影,例如栀子黄,就经常被添加在面饼当中,这使得面饼的颜色黄灿灿的,看上去像加了很多鸡蛋,相比那些没有添加色素而显得过白的面饼,前者显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食欲。而在很多方便面的酱包中,也经常添加色素,如焦糖色,来达到面汤的诱人效果,但色素并非是对人体有益的食品添加剂,尤其是很多品牌使用的还是人工合成色素。

  化解对策:如果一种方便面面饼是诱人的黄色,但配料表中并没有鸡蛋,而是栀子黄一类的色素,则要慎重选择。平时尽量选择没有添加色素的方便面产品。

  第四宗 越酥脆油脂越多

  为什么同样是干嚼,小浣熊的干脆面就比康师傅的香菇炖鸡面吃起来更香更酥脆?那是因为干吃面有更高的脂肪含量。据了解,即将出台的方便面新国家标准中,普通油炸型方便面和干吃面的脂肪上限分别为22%和25%。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介绍,虽然两者都是油炸型方便面,但干吃面含有更多的油脂,因为食物吸油越多越易保持坚挺,尤其当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时。虽然干脆面啃起来比普通的泡面脆、口感好,但干吃时油脂不利消化。而且油脂含量越高,对健康危害越大,所以酥脆的干脆面更不健康。

  化解对策:避免过量干吃干脆面,也不要干吃普通的方便面,如果要吃方便面,最好用开水泡或者煮了再吃。每天吃方便面不要超过3包,否则油脂易超标。

  第五宗 油炸食品危害大

  专家指出,油炸方便面归根到底是一种油炸食品,用水泡过之后虽然成为一碗柔软的面条,但不能改变其本质,所以一定要警惕油炸食品的危害。

  方便面油炸时所用的油脂绝大多数为棕榈油,棕榈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可引起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产生吲哚、氨类及亚硝胺类等致癌物质。由于油炸食品缺乏水分,通常还会倒吸人体的水分,破坏人体的内环境。

  化解对策:可选择非油炸的方便面或方便粉丝,如果吃油炸方便面,建议用开水泡5分钟以上或开水煮沸,让棕榈油充分溶解并析出部分到汤中,再把初次泡面的水倒掉,换上新的开水。

  第六宗 热量偏高增肥胖风险

  记者发现,某品牌的一种方便面的热量为472千焦每包,而对于低运动量的年轻女性,每日1200-1500千焦就足够,这意味着每天除了吃3包方便面,就不能吃任何别的食物。

  专家指出,除了面饼本身的高油脂含量,油包、酱包中也会含有脂肪,所以方便面的总体脂肪含量更高,因脂肪产生的热量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高很多,加上面食本身就有很高的热量,所以过量食用油炸方便面会引起肥胖。而相对而言,非油炸方便面的热量略低而水分更多。

  化解对策:不要每天或经常吃方便面,不要将方便面当作零食,多吃蔬菜水果等低热量健康食品。在挑选方便面时,最好选择清淡、少油的类型,而不是浓油赤酱的口味。少放一点调料,可以减少热量。

  第七宗 过度加工 成分复杂

  方便面属于过度精加工的食品,添加了多种食品添加剂,这些复杂的成分让方便面成为受欢迎的方便食品,但多吃对人体无益, 

  此外,方便面中的调料远不如天然的食物健康。例如康师傅西红柿打卤面的调味粉包,成分中含有麦芽糊精、增味剂、焦糖色、酱油粉、番茄粉等;而“统一早餐速递木耳鸡汤味面”的调味粉包里则含有植脂末(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酪蛋白酸钠、乳化剂)。专家指出,酱油粉、番茄粉,肯定不如新鲜酱油、新鲜番茄;而焦糖色是色素,氢化植物油则更会产生对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物质。

  化解对策:放弃方便面内附的调味包,采用自家的佐料进行调味。

  本报记者 杨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