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孩子任性怎么办?

时间:2021-12-07 18:49:49 幼儿教育 我要投稿

孩子任性怎么办?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说"我的孩子脾气大"、"我的孩子特别任性"。其实孩子的任性与家长很有关系。1~2岁的婴幼儿已经有了一些独立和自理的能力,因而有了自己的要求。2岁以前小儿虽自我表达能力差,但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一旦达不到目的或遇到他不满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用跺脚、打滚、哭闹等方式表示抗议。家长要弄清原因有针对性的加以处理。对小儿的一些正当要求,如要求自己吃饭等家长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对他进行训练,对于不正当的要求也不能与他讨论,因为他还没有发展到认识错误的水平,家长应转移他的注意力,以稳定他的情绪,或者采取不理睬的冷处理的方法。如果孩子一哭闹家长就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认为这是达到目的好方法,以后就会常用这种方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不正确的要求如果不制止,经常无原则的依从、迁就,无意中就培养了小儿任性的坏习惯。对2岁以上的较任性的孩子,家长及时给予教育是可以纠正的。对于孩子的正确要求,家长要给予满足,对无理要求要明确的回绝,而且要一贯坚持同一态度,不能以家长自己的情绪为转移,高兴时对孩子听之任之,不高兴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不同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态度也要一致,特别是有老人时父母与祖父母之间意见常不统一,使孩子不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的榜样。

孩子任性怎么办?

    关教授说,任性孩子的表现是对家长的正确劝告故意不听,稍不如意就犯拧,拧劲一起来,家长怎么说也不行。任性的孩子总爱拿“不吃饭”、“大哭大闹”、“满地打滚”为手段要挟家长,一旦他们通过这一番折腾最终“如愿以偿”,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任性对孩子健康成长是有害的。如果干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没有任何约束,性格就会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就会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越发不冷静、爱发脾气。 

    任性原因有多种 

    任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任性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得对不对,一概不接受,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的意愿、想法,只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想出各种方式让孩子就范,这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也是形成任性的原因;另有一类家长经常当着别人面数落孩子,爱用讽刺、挖苦的语气和孩子说话,虽然是为孩子好、哪怕家长说得再对,也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孩子为了面子,为了和家长对抗,故意任性犯拧。 

    纠正任性招不少 

    防止和纠正任性的方法有很多,关教授给家长介绍了几种方法,您不妨试一试。 

    ▲提前打好预防针 

    孩子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当预计孩子可能因某种情况任性时,要提前打好预防针。比如带孩子到商场之前,要估计到孩子会要求买玩具,一旦得不到满足八成会耍赖。家长在从家里出发前就要和孩子讲好条件,看到喜欢的玩具只许看一会儿,不能买,不听话就不带他去商场了。如果孩子表现好,家长可以表扬鼓励他,甚至可以给他买个小礼物以示对“不任性”的奖励。 

    ▲遇到犯拧不能软 

    孩子任性往往是抓住了家长的弱点。家长怕孩子哭,孩子就哭;家长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偏偏要满地打滚。就比如上文提到的郑女士,因儿子哭闹打滚在众目睽睽之下感到难堪,她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满足小明的要求买下机器狗。“得逞”了的小明会因此认为,妈妈怕他在人多的时候耍赖,下回他还用这一招。因此,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绝对不能让步,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闹,都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底。 

    ▲让孩子多与人交往 

    目前,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溺爱,又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执拗的性格。形成这种性格后,在外面和小朋友、同学相处困难,一不顺心,回家更要耍脾气,恶性循环。因此,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在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没道理要求别人事事顺着自己,对别人任性耍脾气的结果可能就是“没人理了”。孩子慢慢会因此意识到任性的坏处,并且在和同龄人交往中改变任性的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