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时间:2022-11-01 15:26:47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茯苓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茯苓泽泻汤是什么吗?关于茯苓泽泻汤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茯苓25克 泽泻12克 桂枝6克 白术9克 生姜12克

  【功能主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纳泽泻,再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茯苓汤

  【处方】茯苓半斤,泽泻4两,甘草2两,桂枝2两,白术2两,生姜4两。

  【功能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霍乱,吐利后,烦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茯苓汤(《千金翼》卷十九)。

  【各家论述】①《金匮玉函经二注》:胃反吐,津液竭而渴矣,斯欲饮水以润之,更无小便不利,而用此汤何哉?盖阳绝者,水虽入而不散于脉,何以滋润表里,解其燥郁乎?惟茯苓之淡行其上,泽泻之威行其下,白术、甘草之甘和其中,桂枝、生姜之辛通其气,用布水精于诸经,开阳存阴,而洽荣卫也。

  【临床应用】胃反:成绩录云,安部候臣菊池大夫,从候在浪华,久患胃反,请治于先生曰:不佞曩在江户得此病,其初颇吐水,间交以食,吐已乃渴,诸医交疗,百端不愈,一医叫我断食,诸证果已。七日始饮,复吐如初,至今5年,未尝有宁居之日,愿先生救之。先生乃诊其腹,自胸下至脐旁硬满,乃与茯苓泽泻汤,数日而痊愈。

  【摘录】《金匮》卷中

  茯苓泽泻汤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茯苓泽泻汤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茯苓泽泻汤

  【组成】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作用功效】健脾利水,温胃化饮。

  【主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第十七18)。

  【方解】本方是以苓桂术甘汤加泽泻、生姜组成,取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苓桂术甘汤是温阳化饮的祖方,通过健脾利水,淡渗利水和通阳化饮而治疗水饮病。本方则在其基础上加用泽泻以增强从小便渗利水湿的作用,增加生姜以止呕吐。

  【方论】猪苓散治吐后饮水者,所以崇土气,胜水气也。茯苓泽泻汤治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则宜桂枝、甘、姜散邪气,苓、术、泽泻消水气也。(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虚燥也。饮水则水停心下,茯苓、泽泻降气行饮,白术补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意也。然胃反因脾气虚逆,故加生姜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胃反无表热,而亦用之者,桂枝非一于攻表药也,乃彻上彻下,达表里,为通行津液、和阳散水之剂也。(李芝《金匮要略广注》)。

【茯苓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相关文章:

茯苓小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8

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8

大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8

柴胡泽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8

茯苓钩藤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0

茯苓升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0

茯苓生化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0

茯苓天麻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0

茯苓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