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5)

学人智库 时间:2018-02-08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学人智库】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

  1、定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类型:

  ①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

  ②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

  2、知识学习

  类型:

  ①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②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3、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获得 → 知识保持 → 知识提取

  4、知识学习的作用: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三点)

  ①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1、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条件是:

  ①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

  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

  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

  2、知识直观

  (1)类型: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与形象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知识概括:

  (1)类型: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2)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②正确运用变式

  ③科学地进行比较

  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1、遗忘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遗忘理论——遗忘原因

  ①痕迹衰退说(最古老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消退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

  ②干扰说(占统治地位):前摄抑制、后摄抑制

  是由于在学习和加快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③同化说(奥苏伯尔):实质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④动机说(弗洛伊德):遗忘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压抑理论)

  3、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①深度加工材料

  ②有效运用记忆术

  ③进行组块化编码

  ④适当过度学习

  ⑤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经典习题】

  1.以下属于理性知识的是()。

  A.表象

  B.概念

  C.规则

  D.原理

  E.原则

  答案:BCDE

  2.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A.图片

  B.演示实验

  C.图表

  D.模型

  E.教学电影

  答案:ACDE

  3.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问题。

  A.做什么

  B.是什么

  C.为什么

  D.怎么做

  E.怎么样

  答案:BCE

  4.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A.知识的认知

  B.知识的获得

  C.知识的复习

  D.知识的保持

  E.知识的提取

  答案: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