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时间:2018-01-10 12:00:08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

  导语:《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如何去写?本文为大学网为网友精心准备几篇教学方案,欢迎浏览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词的景物描写的分析,领悟豪放词的艺术特色

  2、 通过对词中所描写的历史人物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 对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的理解,培养学生思考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词风: 豪放派 苏轼 阳刚 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婉约派 柳永 阴柔 低沉 、 哀婉。

  二、朗读

  可惜我没那么壮,但我还是想来读读看,好不好?

  注意老师的停顿和重读的字句,以及抑扬顿挫的地方(师范读)

  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要读出豪放派高亢激昂、铿锵有力,好吗?(众生朗读全词) 总的来说,大家读得很有气势了(8分钟)

  三、 整体感知

  读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对这首词有了初步的印象了,这首词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抒一己之怀 (至苏轼之前的词几乎都是诉说儿女情长的婉约风格的,直至苏轼才扩大了词的内容,可以咏史怀古,可以追慕英雄豪杰,可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说是苏轼拓展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派)(3分钟)

  二、 词作研读

  一)、分析上阙

  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你从上阕哪些句子中看出这首词表现出的豪放风格?

  (1)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追问:这是写景的句子,他为什么就显得豪放?

  (不管是豪放还是婉约都是通过字词句来体现的,而古人诗文讲求练字,哪些字能显示出豪放?)

  明确:“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

  “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 描绘了一幅极为壮观的画面: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波浪。

  (为什么苏东坡的这个词就给人这种豪放的感觉呢?我们来比较一下,李后主有这么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写江水,比较一下,有何不同?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明确:李后主写什么?写个人的愁,家国的愁。 “愁”字就表现出词人的心情,不是那种很豪放的,而是一种愁,“愁”,就感觉,当然就不是那种气势磅礴了.)

  现在请大家齐读这三句,读出“穿空”的高度,“拍岸”的力度,“千堆雪”的广度,语气和气势要逐渐加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追问: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换掉后有没有豪放之气? 明确:“大江” 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大江东去”把空间拓展开了;

  “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

  如果换了就失去了这种博大广阔之感,也就失去了豪放之气。

  三) 、分析下阙

  问题1:在下阕中有没有表现出这首词豪放特点的的句子: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问题2:为什么能够表现出豪放的特点?

  明确:我们能够想象孙刘联军,赤壁火烧千里舳舻、百万曹军的雄壮场面(回想《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军队的情形“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同事也刻画出了周瑜在赤壁战场上的指挥若定、足智多谋的形象。

  问题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下阕已转为怀古了,作者还写了周瑜的哪些事迹?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追问5:从这些描述中苏轼刻画出周瑜哪些特点?

  (提示:从具体语句中得出具体特征,文下注释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的。)

  明确:

  小乔初嫁了。 风流倜傥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从容闲雅

  谈笑间,指挥若定

  强虏灰飞烟灭 足智多谋

  好,请大家齐读这个片断,

  ,“遥想”要略用低声,到“小乔初嫁了”都要轻读,“雄姿英发”重读,“羽扇纶巾”又轻些,“谈笑间”的“谈”加重声、延长,“灰飞烟灭”逐字重读。这样读来,既有抑扬又有顿挫,也充分表现出这首词的豪放的特点!

  读得非常好!不过,读到这里,我有个疑问:大家都知道,“千古”“多少豪杰”,三国时的英雄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了(列举:刘关张,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上有人就推崇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追问5:那么,这么多英雄,苏轼为何对周郎情有独钟呢?

  提示:从作者的遭遇和经历中也许能看出些东西来,让我们来看看苏轼当时的境况如何。

  苏轼生平:苏轼(1037—1101),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而入狱。后于1082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黄州生活了七年,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即今海南儋县,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明确:作者是在拿周瑜和自己作对比! 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瞧一瞧。

  (在周瑜形象表格的基础上投影二者形象比较的表格,集体讨论明确:苏轼年龄47岁,生活屡遭不幸,外貌用词的原文“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际遇“怀才不遇”。)

  可以看出周瑜在情场、官场、战场上是场场得意,他的人生基调是“奋发得意”的,那么苏轼相比他而言,如何呢?

  (投影对联: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

  下面让我们看看苏轼在抒一己之怀时,是否仅仅在感怀一己之失呢?请大家集体读词的最后一部分的抒怀之句。 (生齐读)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问题

  6 这几句中哪句最能体现作者内心的感受?

  问题7 探究:有人说,词的最后几句含有消极成分,与本词的豪放情调不和,你认为呢?结合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同座位之间相互交流。

  周瑜是值得自己羡慕了,可是看看自己,苏轼这时47岁(板书:叹自己早生华发),早生华发。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是有点悲慨的。你看周瑜34岁就立那么大的功劳,我都47岁了,我空有报国之志,没有施展的机会,对这点有着慨叹。但这种慨叹,能不能说就是消极的呢?

  他受的打击太多了,再大的风浪他都经得起,“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一种人生态度。在黄州呆了四年多,后来又到了京都,但是他还是不顺。

  他有很大的抱负,在《赤壁赋》中他这样唱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代指君王)

  即时沦落黄州他心里惦念的仍是君上,一心想为国、为君效力,但他的性格很耿直,不随大流,该怎么说怎么说。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有些不赞成;旧派上台后,他又觉得新法之中还有些东西可取,又不完全反对。两边都不落好,总是倒霉。有一天在家晒书的时候,他拍拍自己的肚子,对那些婢女说:,“你们说我这里面装的什么?”有一个婢女说:“您这里面装的一肚子文章。”苏东坡笑笑:“不是。”还有一位说:“您这是满腹经纶啊!”他还是笑笑:“不是。”他的侍妾朝云说了:“您呀,一肚子是不合时宜!”所以,’他总是一再地被贬。黄州:后来又贬到惠州,惠州在广东;再贬的时候,当朝的宰相竟然出了一个点子,看到苏轼的字“子瞻”,他们按地图查,海南岛有个地方叫“儋州”,就那儿去吧。——还有这样贬人的?——但是苏轼宠辱不惊,就在那儿,他仍然很平静地生活。我们看,苏轼,他就是这样来对待外界的打击,就

  像在《赤壁赋》里面说的那样:

  (投影《赤壁赋》中文字: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苏轼就是这样的气派!所以,你看,慨叹过了以后,他举起杯中的酒,邀空中的明月,洒在江里,“一尊还酹江月” 将情感寄托在永存的江与月之上,使得诗人的心胸一下子变得十分开阔,旷达。

  用浩浩的大江,用空中的明月作证,我苏东坡是有报国之志的,只要有机会,我还是为国、为民去效力。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你说这是消极,还是积极?

  作业:背诵这首词

  完成一幅有关苏东坡是词的书法作品,硬笔、毛笔都行。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预习安排:

  1、阅读《苏东坡传》(林语堂)

  第十四章:逮捕与审判,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2、阅读语文读本(4)《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3、写一篇题为《我眼中的苏东坡》的 文章

  一、 情境导入

  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价过一个古人,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幻片1 他是一个大文豪,新派的画家,伟大的书法家。

  他是一个酿酒实验家,水利工程师。

  他是一个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

  他是一个士大夫,皇帝的秘书,饮酒成瘾者。

  他是一个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的漫步者。

  请问,他是谁?——苏轼。诗文词赋、绘画书法,皆臻化境。工程建筑、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这是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一书中的描述,苏轼可谓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板书课题

  我们看一下课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谁和内容有关?(赤壁怀古)从题材上来说属于怀古诗。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1、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词人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

  史、情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二、 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习诗词,重在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参照注释,弄懂大意。

  在读前,谁给大家说说读诗有哪些要求呢?①读准字音②读出节奏(句读、停顿、诗与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停顿)③读出感情(初步传情达意,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2、师播放一段配乐朗诵的视频。

  请大家看时结合词的内容想象。 你看完之后,有何感受?结合你刚刚读诗的初步理解(豪放)。宋词在风格上有豪放和婉约之分,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这首词是豪放派的发轫之作,整首词如挟天风海雨,横溢斜出,犹如贝多芬的洋溢着英雄气概的交响乐。因此我们读时要铿锵有力。

  3、生个别读。

  谁来读一读?将这种气势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 评价:读出点气势,朗读时如行云流水。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4、齐读。

  要把这种气势读足,我们还需细细的咀嚼。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3

  三、 合作探究

  (一)上阕

  1、人说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要唱苏轼的词

  都要高歌“大江东去”,可见开篇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然成了苏轼作品的象征,这是唯有苏轼能驾驭的大开大阖之典型。下面请同学们来品一品,你品味出了什么?

  明确“大江”空间之广阔,“千古”时间之悠久,人物之众多。

  ①字面:难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样,淘洗着风流人物,把他们都淘洗净吗? ②面对长江我们会想起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谁的感慨?(孔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已”喻指时光的流逝。孔子早就有这样的嗟叹,苏轼登赤壁临长江,也会由这滚滚的江水想起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再有当年的光彩。

  苏轼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并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气势恢宏,笔大如椽,但苏轼挥起这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什么时代?(三国)什么地点?(赤壁)

  空间之阔大只聚焦于“赤壁”,时间之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物之众多只聚焦于“周郎”。

  3、 在我看来,“周郎赤壁”四字更耐人寻味。这里,周郎是指周瑜,能否改成“周瑜赤壁’?联系课下注释揣摩一下。

  明确:“郎”显得特别年轻潇洒,这是一个有亲切意味的美称。

  赤壁,原不属于哪个人,词人却让他归了周瑜,赤壁因周瑜而著称。反过来,周瑜指挥了赤壁大战而扬名,周郎与赤壁密不可分地联在一起。

  接下来,词人浓墨重笔描写赤壁的`景色。齐读

  4、 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4下面请同学们品一品,你喜欢哪几个字?讨论结合图片来细细的咀嚼。

  明确“乱”: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石: 从形的角度,写出了山石奇峭高峻。

  “惊”:本意为“马骇也”,像惊马一样的波浪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写出江水的汹涌澎湃。水:从声的角度。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

  “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犹如白雪。从色的角度。“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

  词人从不同角度而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描写出赤壁景色的什么特点?(雄奇壮阔)板书赤壁雄奇景把我们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这种境界能暗示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环境,通过这种描写能体现三国时怎样的社会环境?用四字成语概括一下。

  (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群雄割据。问鼎中原。英才辈出。)

  从形、从色、从声上,我们能一起感受到也仿佛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写景的目的是为抒情,也是为写人,只有这样的赤壁,这样的长江才能和英雄周瑜相配,

  就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能写伊人一样,就像杨柳岸晓风残月只能写离情一样,这样的赤壁长江才能千呼万唤出周瑜的形象。作者通过长江写赤壁,通过写景这种描写手法,最终为人物出场作出铺垫,这种写法叫?(衬托的手法)我们齐读上阕,再次感受这赤壁雄奇景。

  (二)下阕

  6、既然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你们的心中,可堪称英雄的有谁呢?(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的曹操,流行歌曲;驰马射虎的孙权{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隆中对策的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7、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但作者却情有独钟地认为周瑜是英雄,我请个同学读描写周瑜的句子,个别学生读词人是怎样描写周瑜这个英雄人物形象的?讨论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制了一个表格。5

  ①“遥想公瑾当年”,“当年”指何时?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正意气风发。

  ②“小乔初嫁了”, “小乔”,是乔玄的小女,是当时有名的美人。 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周郎与她结婚,到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俩成为夫妇已经10年了。在这里,老师有个疑问,小乔在赤壁之战前十年嫁给周瑜的,把他和赤壁之战放在一起写,是不是诗人的疏忽了?应把“初”改成“出’比较好吧?写他的婚姻生活,是否是闲笔?

  明确“初”刚刚开始,“出”既可现在时,也可过去时。在这里,词人玩了个时空穿越,因为一女子刚出嫁时是最美的,更何况是江南美女小乔呢,看似闲笔,其实不闲,有意用这国色天香的绝代美人嫁给他主要衬托周瑜的,这是侧面描写,衬托周瑜什么呢?(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 ,春风得意

  ③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深谙兵法,八十万大军直下江南,不可一世。当时周瑜只有34岁,作为东吴的主帅,本来应一身戎装,一脸严肃,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的装束的?(羽扇纶巾),什么是羽扇纶巾?(羽扇是鸟羽所制的扇,纶巾是青丝编成的头巾。魏晋以来,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这是儒将的行头)把周瑜描写成儒将,风度翩翩。

  ④接下来,又写其谈笑。于是写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赤壁火光中,在刀光剑影中,周瑜这一笑,比星空还灿烂,写出了周瑜临战前的从容镇定,稳操胜券。曹操八十万大军化为灰、化为烟,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很容易挫败了敌人。老师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一个版本,把“樯橹”写成“强虏”可以吗?

  明确“樯橹”指船桅杆,船桨,这里泛指船。借代的修辞,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

  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在这里,词人怀着极大地热情赞颂周瑜板书英雄周瑜颂。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我们一开始不是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吗,他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难道他也有不如意吗?在哪一方面?政治上。谁来说说这首词的背景。从某种程度上说,周瑜是他热切向往的,又是难以企及的梦。

  8、接下来,我们看苏轼此时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是个倒装句,词人形象和周瑜形象构成什么关系?(对比)在诗中如何呈现?有几层?我们看大屏幕,填一下表格:6

  明确①年龄:方才我们说过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34岁。而苏轼被贬黄州是四十七岁,可谓知天命年,这是年龄对比。

  ②外貌:周瑜外貌是雄姿英发,而词人是早生华发,雄姿英发的周瑜与早生华发的苏轼形成第二组对比。

  ③婚姻生活;周瑜有倾国倾城的江南美女小乔相伴,苏轼被告贬黄州之前,

  7便已失去了相濡以沫的爱妻王弗,她年轻貌美,知书达礼,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他曾经为她写了一首读后令人柔肠寸断的《江城子》:“……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远处话凄凉。”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的思念,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以上三组对比,都是为下文的对比作铺垫,下文重要对比应是什么对比?

  ④事业上的对比。周瑜34岁就是赤壁大战的指挥者,而苏轼被贬时是四十七岁,可谓报国无门,8所以苏轼在他《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这样自嘲:“心似已灰之木,心若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什么意思?想我一生的功业,就是被贬到黄州之后,又被贬到更远的惠州,儋州,可谓满纸芳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在泪眼朦胧之中,我们似乎看到词人孤独的背景,事业上的对比是非常强烈的,强烈的对比导致一种失落,一种悲剧的美。6我们看一下表格: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在这里,苏轼写周瑜就是为了写自己,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9、3最后词人,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下面大家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词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写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正如苏轼《赤壁赋》在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和江水、江月相比,和永恒的大自然相比,尤其会有这种喟叹。他为何有这种概叹?因为他想建功立业,但是已近知天命之年,就没有机会了。人生易老壮志难酬,正是壮志难酬所以才感叹人生易老,想当年横槊赋诗的一代枭雄的幽燕老将曹操在历史的舞台上纵横驰骋,施展其雄才大略等等这些风流人物都经不住时间的淘洗,何况自己呢?这是壮志难酬,人生无常的苦闷。苏轼的常人之处在于他总是旷达的,他怎样排解这种苦闷的呢?“一尊还酹江月。”向江月洒酒祭奠,引江月为知己,向江月寻求安慰。《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洒脱。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也是他的诗意人生。板书失意酹江情

  让我们带着对诗人的憧憬,敬仰,一起来把诗歌读一遍。

  四、技巧鉴赏

  通过这首词,你能归纳怀古诗如何鉴赏?

  明确写眼前之景,思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9

  五、小结

  本词融写景、咏史、抒情于一炉,极尽笔墨挥洒豪情,书写长江,书写赤壁,书写英雄周瑜,书写人生况味!

  六、布置作业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

【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优质课教案

2.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3.高中语文作文

4.高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5.高中语文考试总结范文

6.高中语文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7.高中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8.高中语文教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