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故事

时间:2023-10-12 10:05:25 海洁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艺术家的故事9个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典故都不陌生吧,典故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艺术家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艺术家的故事9个

  艺术家的故事 1

  大画家徐悲鸿买画的故事

  一次徐悲鸿在一家画店发现一张很有名的`画,便想把它买下。他问店主此画卖多少钱,店主回答说300元大洋。徐悲鸿认为贵了些,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画店。

  回去后越想越觉得此画画得好,实在想把它买下,便又去画店问此画能否便宜些,店主不同意。徐悲鸿很失望的回家后,认为此画实属珍品。便又第三次去画店,最终以300元现大洋将此画买下。心中十分高兴。

  这天,张大千到徐悲鸿家作客,徐悲鸿兴奋得对张大千说买了一张珍品画,边说边取出这张画让张大千欣赏,张大千将此画反复观看后,对徐悲鸿说此画是仿制.徐悲鸿听后很是不快,张大千即用水将画的右下角浸湿轻轻撕开,上面就显露出大千仿制字样。徐悲鸿不禁惊呆了,张大千执画哈哈大笑遂用三百元将画买回。

  艺术家的故事 2

  王冕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大画家,名叫王冕。他最擅长画荷花,许多人不辞辛苦从很远的地方来求他的荷花画。

  王冕小时候,家里很贫困,白天替人放牛,晚上自己学习。有一天,王冕在湖边放牛时,忽然下起雨来,雨过天晴后,湖里的荷花和荷叶被雨水冲洗得非常干净,在太阳光下,荷叶上滚动的水滴一闪一闪,漂亮极了。王冕看了非常喜爱,便想:“如果把它画下来,我就能天天见到这幅美景了,该多好啊!”于是,他赶紧用身上的一点零用钱买了纸和笔,开始画荷花。

  起初当然画得不怎么好,有人见了还讥讽他说:“不要浪费纸和笔了,你画得太糟糕!”可是王冕并不气馁,仍然不停地画,最后终于越画越好,就跟真的一样。王冕便把荷花画拿去卖,卖画的钱拿回家孝敬母亲。

  王冕因为荷花画得很好,许多人争着来买,他的.家境便因此渐渐好转,不再替人放牛了。同时他的名气也渐渐地大了起来,终于成为一个全国有名的大画家。

  艺术家的故事 3

  未被扼杀的天才欧洲艺术家罗丹

  一个小男孩出生在法国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从小聪明过人,父母把他送进教会学校上学,但是小男孩对宗教不感兴趣,因此功课也不好,因为他只喜欢美术。

  一次,小男孩和父亲一起去餐厅吃饭,他看到父亲的脚边有一张纸,于是他找了支笔,趴在地上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父亲看到儿子趴在地上画画,非常生气,他严厉地斥责儿子:“你不认真读书,就知道画画,画画能让你吃上饭吗?”父亲让儿子保证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不再画画了。

  此后,小男孩不敢在家里画画了,但他在外面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在墙上或马路上画上几笔。可小男孩的成绩还是不好,父亲只好把他送到乡下自己的弟弟那里读书,小男孩在叔叔那里待了四年。四年后,小男孩的学习仍然没有进步,父亲把他接回家后,决定送他去工作。小男孩不肯,他依然坚持要去学画画。最后小男孩的姐姐为他找到一所免费的美术学校,小男孩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这所学校。

  进入美术学校以后要先学素描,素描老师非常喜欢小男孩的作品,认为他很有天赋,还经常指导他。上完素描课以后就要学习油画了,但是买颜料和画布需要很多钱,小男孩的家庭无法支付昂贵的费用。无奈之下,小男孩只能选择雕塑,因为雕塑的.材料不用花钱。

  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小男孩终于成为继米开朗基罗之后欧洲最有成就的雕塑艺术家,他就是罗丹。

  每个人都有天赋,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天赋。如果我们对某件事特别有兴趣,那就坚持下去,或许那就是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天赋。

  艺术家的故事 4

  董其昌的官场

  古时候读书人自幼便学习用毛笔写字,毛笔也是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共用工具。历代士大夫中,兼善书画的比比皆是,而在中国书画史上官做得大,艺术成就又被肯定的,莫过于董其昌(1555一1636)了。

  董其昌是晚明最有名气的书画家、艺术理论家、鉴赏家和诗人。他出身于松江华亭(今日上海)的一个没落大家庭,家境并不富裕,穿不起续罗绸缎,日常只能穿白布袍,后来更因为没有钱买纸来练习书法,于是拿自己的袍子来写字,使白袍变得花斑斑的,最后更成了黑袍子!这位穷书生终于凭着努力,三十五岁时考取进士,开始了其四十五年的官宦生涯,跨越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七十七岁时更做到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去世前一年还担任太子太保,即王储的老师。董其昌的`仕途虽然称不上一帆风顺,但基本上是扶摇直上的。身处在明末宫廷政治的黑暗时代,历经东林党争和宦官横行,国家政治一团糟。董其昌却从未遭到贬滴,更未被罢官,在这个动辄得咎的政治环境下仍能明哲保身,可想而知他的交际手腕何等高明。每当他察觉到祸患将至,安全受到威肋泌全,便会用养病、归隐等借口离开官场,一去数年,直到情况稳定下来,朝廷召回,必重出江湖。

  董其昌每当回到故乡时,便会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例如创作书画、搜寻古书画、到收藏家的家中鉴赏珍品、畅游江南名山大川以启发创作灵感等。绘于天启六年(1 626)的《佘山游境图》,是他游览佘山时在船上所绘的。这一年,董其昌面对激烈的党争,他知道自己很容易受到牵连,于是向明熹宗呈《引年乞休疏》,以年迈退隐为由回乡。《佘山游境图》是他寄情山水时的纪游作品,展示了江南水乡秀丽幽雅的风光,水面波平如镜,连房舍中也空无一人,一片宁静安逸的境界,与董其昌之前所面对的朝中纷争形成强烈对比。可以想象这幅画是他的心灵写照,他刚刚逃离党争,回到江南,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心中实在有说不出的平静畅快!

  谁知五年之后,董其昌再度被召回京,更当上了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是明代六部尚书之一,相当于现代的文化部兼外交部的高官。论官职的高级,艺术成就的全面性,历代艺术家可谓无出其右。

  艺术家的故事 5

  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一生最喜欢画竹子,关于郑板桥画竹的故事也有很多,这些故事虽然有些我们无从考证,但是确实为郑板桥这个人物增色不少,也为郑板桥作品的由来增加了更多的故事色彩。关于郑板桥画竹的故事,有一个比较有意思。

  李婵和郑板桥外出到镇江,金山寺的大和尚知道了就给李婵送了请帖,没有给郑板桥。于是李婵就想郑板桥炫耀,郑板桥说我们一同来,那么明天一同去,我没有请帖就装扮成你的书童吧,李婵也同意了。

  第二天两个人就来到了金山寺,李婵知道金山寺的大和尚叫自己来就是求自己的墨宝的,于是就到了内屋,想为大和尚留下墨宝。这时候李婵想捉弄一下郑板桥,于是就让郑板桥给自己磨墨,郑板桥笑嘻嘻的就开始了。

  就在郑板桥给李婵递毛笔的时候故意将笔掉在了纸上,李婵非常生气,就说这没法写了,你来写吧。大和尚看到自己珍贵的纸竟然这样就被一个书童浪费了,真是可惜,但是面对李婵他又不好意思发火。

  郑板桥说自己不会写,就画一下吧。于是就在纸上开始作画,不久以后就画好了一幅竹子,还在上面盖了自己的印章,大和尚看着竹子栩栩如生极为喜欢。当大和尚看到印章上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郑燮的时候彻底惊呆了,赶紧道歉并让小童为郑板桥上好茶。这就是郑板桥画竹的故事。

  郑板桥所绘画的竹子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不但在书法和篆刻等多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绘画上的造诣更加出众,这也奠定了他在我国古代艺术上的地位。郑板桥的绘画作品包含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多的就是竹子,郑板桥的竹子是现在最为有名的。

  梅、兰、竹、菊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画家喜爱的绘画之物,因为他们代表着不同的风格,所以被称为国画四君子。其中竹是很多人喜欢的,但是能做好的并不多,而郑板桥的竹也弥补了这项空白。

  竹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之所以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就是因为竹子象征气节,竹子的气节就是清高!这对中国文人来说是最符合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对于读书人来说这也是一种精神支持。

  郑板桥的竹子是一种另类,郑板桥对于竹子的喜爱也达到了一种境界。郑板桥一直对竹子情有独钟,一画就是四十年。郑板桥还写过一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在画竹子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画竹子的一些见解,他认为画竹子要有三重境界“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郑板桥在画竹子的时候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一般不注重写神,往往注重的是写生,他认为要想画好竹子,只要你能将竹子的生画出来,那么竹子的神自然也就出来了。

  郑板桥三绝的三种说法

  郑板桥作为清代“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知名度极高,而他之所以到现在还能为世人所记忆,主要因为郑板桥有三绝。正是因为这郑板桥三绝,让郑板桥名垂青史。但是关于郑板桥的三绝有三种说法。

  首先是“三绝诗书画”,这也是现在人最为认同的一种说法。郑板桥在晚年辞官回家,这时候的郑板桥已经非常有名气了,所以他的好朋友李啸村就赠给他一副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这就是郑板桥三绝的来历,可以说这副对联的形容是非常恰当的,所以在当时也得到了人们的'赞同,并被流传下来。郑板桥在诗书画三方面的造诣都非常高,任何一个方面拿出来都能称之为大家,而他三方面都很强,所以被称为三绝也是理所应当的。

  也有人认为郑板桥的三绝是“兰竹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郑板桥在绘画上,这三种东西画的最好。在郑板桥的一生中画的时间最长的就是竹子,其次就是兰草和石头,并且在这三方面的造诣最高,所以有人将郑板桥的这三个称之为三绝。

  还有一种说法是“三绝听看说”,这是郑板桥在为官的时候,百姓送给郑板桥的,意思是说郑板桥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清官,能为百姓着想。听是郑板桥能倾听百姓疾苦,看是郑板桥能看出百姓苦在哪里,说是郑板桥敢为百姓说话,所以称之为三绝。

  清朝文学家郑板桥的简介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因此世人称他为板桥先生。是我国清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画家,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郑板桥的祖籍在苏州,他后来生活在现在的江苏省兴化县。

  郑板桥在康熙年间就考取了秀才,但是一直没有中举人,直到雍正十年才中举,但是一直没有为官。到了乾隆元年的时候中进士,一直在家候补,后被任命为河南范县县令,之后被调任山东潍县继续担任县令,这是他一生为官的两个地方。

  郑板桥虽然在不惑之年才做到县令职位,但是他一心为百姓谋福利,在任县令期间他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农桑和小商人,兴修水利,对当地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深得百姓爱戴,在山东潍县辞官后百姓为他建立了一座生祠,以表达对他的思念。

  但是郑板桥简介中的一生最为出色的不是做官,而是他的文学和画作,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一生也多以书画卫生。在早年郑板桥的生活拮据他在扬州卖自己的书画以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而到了晚年辞官回家后,也是由于经济问题,郑板桥还是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的诗造诣很高,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书法也相当了得,也是当时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而在画上他的造诣更高,郑板桥尤其擅长画竹子,非常传神,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而现代人对于郑板桥的书法和画作也是相当认可的。

  艺术家的故事 6

  从艺术家到商人

  艺术家冯东明经商十年之后,成为亚洲最大的松木家具制造商,总资产超过16亿元。2001年与美国最大的家具零售商合资成立"美克美家"家具连锁店。

  冯东明的家具生意越做越大,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开了31家大型高档家具连锁店,计划在2010年开满40家。

  2008年前三季度,美克家具出口及零售主营业务收入为13.6亿元,但它走的道路跟绝大多数中国家具企业截然不同,是个"少数派"。从美克财务报表显示,美克似乎正在忙于在美国市场进行收购,它的家具制造业务正在由OEM到OBM转型。

  2005年5月,冯东明宣布进军石油天然气化工领域,美克逐渐形成了家具制造、销售与化工分列的"铁三角"构架。"三角"在几何学里是一个具有稳定性的图形,而美克的"铁三角"的稳定性还需考验:化工,美克刚进入,立足未稳、生存为先;零售,美克美家需要维持每年新开五家店的增速;家具制造代工则集体进入行业的冬天。

  那他是怎么从一个艺术家变成一个成功的商人的呢?我们现在来看看吧。

  生于新疆、长于新疆的冯东明学油画出身,一直读到硕士,到30岁,他惟一的理想还是做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后来的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时热爱环境艺术的冯东明产生了一个设想,在古丝绸之路的嘉峪关至千佛洞近千公里之间的铁路沿线,每隔两公里建造一把巨大的铁伞,铁伞造形采用中国不同时期的风格,上面用汉、英、阿拉伯文字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和商贸典故。为这项艺术创作,他奔波了两年,但1000万元的资金需求吓退了一个又一个的热心人。这件事引发了冯东明下海的念头。

  1988年,冯东明辞去工作,卖掉钢琴、摩托车,向朋友借了10万元注册资金,办起了"乌鲁木齐装饰艺术研究所"。那时候的人们对家居的需求仍然停留在"遮风避雨栖身之所"的概念上,学艺术的冯东明却本能地把家居装饰得情调十足。专业的装饰公司,他在新疆是第一家。 冯东明后来做国际市场,沿用的就是这一阶段形成的赢利模式:用客户的资金为客户服务,这是他生意的基本原则。用客户的预付款启动生意,用客户支付的进度款保证服务水平,最后客户心甘情愿支付的尾款形成盈利,一单生意完成,始终没有风险。

  20世纪90年代初,冯东明的装饰公司火了没两年,众多小型装潢公司就跟风而起,大量内地公司蜂拥而入,新疆并不大的装饰市场陡然爆满,竞争日趋激烈。

  冯东明四处寻找可以突出重围的项目,他听说,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将一些传统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地区。当时英特网在新疆尚未普及,用英特网查询信息费200元一条,冯东明就兴冲冲地跑到新疆社科院交费上网查寻项目。从欧美转移出来的'行业多如牛毛:服装、玩具、日用品、箱包等等,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家具"二字,做了半辈子设计的冯东明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新方向:做美国家具品牌的贴牌加工(OEM)。

  1993年5月16日,新疆美克家私有限公司成立,冯东明占股75%。1993年底,第一张茶几订单漂洋过海来到冯东明办公桌上。从此开始了美克集团的国际家具贸易的历程。

  2000年11月10日,美克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2001年,美克家具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各国,创汇8000万美元。

  就在出口蒸蒸日上的时候,美克却突然转回头,在国内开起了家居连锁店。目前,包括宜家等在内的国外家具巨头已经开始在国内攻城略地。冯东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回来,国外厂商也要进来。美克可以做很好的家具,全世界都知道,下一步就是如何让中国知道。"

  在一如既往做国际制造商的同时,美克决心开发国内家具零售市场。2000年创建了自己的家具品牌:美克美家。2001年6月,美克与美国著名的家具零售企业— —伊森艾伦公司达成合作。2002年在国内开设"美克美家家具连锁店",同时代理销售"伊森艾伦"的家居产品。

  冯东明不认为会很好地做家具就会很好地卖家具,这就是零售行业与制造业的差异。中国现有的是一些大的家具城,但具有国际水准的家具零售专卖店还没有。国内还没有形成家居文化、家具文化,大家没有达到可以像对服装文化的理解那样,明确知道自己喜欢的家具风格和式样。消费者都是在不同的家具城里一家一家去看,很累也很盲目,这就说明我们国内的家具零售方式太单一了。美克美家的家具浓缩了世界300年的文化及艺术风格,提供了26个系列的产品,也就是26种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符合不同的年龄段人群,有适合安静人群的"阳光地中海",也有适合运动型人群的"金银岛",有简约、休闲风格的,也有古典传统风格的。

  艺术家的故事 7

  艺术家们的尊严

  侯宝林先生晚年名满天下,南开大学的几位先生请他去讲话,气氛和悦。末了,一位副校长不经意地来了句:“侯先生,您来一段儿。”

  据说侯先生当场拉下脸来:“对不起,我是来讲学的。”意思是:我是来讲课的,不是来说相声的。

  侯先生一辈子很重视“尊严”二字,甚至过于敏感,不难理解。老年间,说相声的人是玩意儿,和戏子一样,被当作下九流。唯因如此,才得争一口气。梨园行的大师,成了名之后,都有傲气,也是为这个。

  汪曾祺先生写过京剧演员任志秋先生,写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自觉翻了身,觉得很受优待。“我一个戏子,能上小汤山疗养。要搁旧社会,姥姥!”艺人都有口气,梗着,所以寻着扬眉吐气的机会,就总想一纵眉头,吼出来。

  您会问了:艺人、艺术家,不是很受尊敬的吗?并非如此。

  阎立本画过《历代帝王图》,当过唐朝宰相,名垂天下,声闻后世,但因为会画画,受过大折辱。唐太宗与一群学士在春苑划船,看见好看的鸟儿,就让学士们歌咏,召阎立本来画画。外头就嚷了:“画师阎立本!”——那时,阎立本的官位已是主爵郎中了,一头大汗地跑来,趴在池子旁边,调色作画,抬头看看座上宾客,难过极了。回去后,对儿子说:“我少年时候,爱读书,也还好;只是被人知道会画画,被呼来喝去当仆役,丢人丢大了。你记着,千万别学画画!”

  巴赫,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1703年的工资单上,被列为仆役。他写曲子,演奏,照例得穿着大公规定的仆人制服,跟仆人一起吃饭。一百年后,贝多芬为自己身为自由职业作曲家而自豪。所谓“我不受雇于任何人,我只要坐在钢琴边动手作曲子,就能解决朋友们的经济困难了”。而在此之前,我们所知的伟大音乐家们,多少都带有贵族仆人或教会雇员的性质。

  中国古代有句话:学而优则仕。所以后世人多批评中国读书人目的性过强,读书徒然为了功名,干吗不去当画家、当诗人、当音乐家呢?事实是,早期的伟大文人,都是身为显贵,而后才留名史籍。唐朝之前的书画名家,几乎没有平民出身的',尤其是书法,简直是门阀贵族、朝廷贵臣的艺术。到清朝,不显贵的艺术家也有,比如扬州八怪那几位,要么做个小官,要么便是小吏,再不体面点,只好去做清客。袁枚这样的,当过官,懂得在官场中酬唱来往,也不缺钱的才子,毕竟少——实际上,袁枚还不是得在《随园诗话》《随园食单》里标榜几句东家的厨艺、西家的园林,好比如今的广告人写软文吗?

  哪怕到了2016年,人人平等的观念也该深入人心了,举世推崇的艺术家,依然不是因为他们的艺术,而是因为他们有名。

  杰夫·昆斯早年搞过现当代艺术,没成功,只好去当证券经纪人。而立之年,他成了个成功的艺术家,直至今日。他成名前后的作品风格并未变化,所得反响却大不相同。《独立报》的记者如此说:“在这个艺术家不会被看作明星的时代,昆斯却花费了很多精力,通过雇用一个形象顾问来培养他的公众人物角色。”

  有点残忍,但事实是,这个世界尊重已经成名的艺术家,但并不尊重艺术家这个群体——在没成名之前,他们都不过是玩意儿。谭鑫培一度被叫作“谭贝勒”,还为此自鸣得意。他老人家认为演员们尤其得傲,得自尊,得把自己的活儿当宝。因为说到底,艺人自己不尊重自己,还指望谁尊重自己呢?

  ——因为一世以老生称雄的他,开头也是学武丑入门的,知道这个行当,多么招人小看。

  艺术家的故事 8

  一位善于讲故事的艺术家

  叶圣陶的语言是简练而感人的,他以用恰当的词语表述自己的能力而出名。叶圣陶在他的报道中强调感觉与情感。人物在叶圣陶的笔下鲜明活泼,他深深地洞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知名作家赵景深盛赞叶圣陶是写作界的异数,拥有着杰出且惊人的才能。他的优美文章持久而韵美的留存于世。他表达的情感和感觉构筑了真相与现实的基础,也使他的文章充满无穷的力量。“情感如同忽明忽暗的灯火,但是记述却因为这灯火而引人注目。”叶圣陶说。这段谈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圣陶不仅是一位善于讲述故事的人,他更是一位艺术家。叶圣陶的现实主义写作形式成为许多作家效仿的对象。他承认阅读一些西方小说家的作品,对他的写作助益良多,“如果我没有阅读英文,如果我没有接触英文读物,我就不会写作小说.。”他的作品是反思与思辨的。这些不仅依靠感知,而且依靠切实而客观的观察。叶圣陶不仅是一位作家,而且是一名新闻记者。对现实的观察成为了他写作的源泉,为中国现代文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他这一生大多数作品都是为孩子创作的,如《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皇帝的新衣》《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等。

  今天,我有幸得到了采访这位艺术家的机会。

  他的作品非常贴近生活且易懂,于是我问道:“您为什么喜欢写关于生活,关于社会的文章?”

  叶圣陶告诉我:“在记忆中,我似乎从来没有撰述过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识。换句话说,我不能写那些只是通过想象得来的东西,但我也没有失掉想象力。我生活在城市里,乡镇和农村,我写在那些地方观察到的事物。作为一名老师,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我也记录下来。在一些相当基础和浅显的层面,我关注着中国革命逐渐的'发展,同时,我也记录下这些事情。

  “我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我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工具。作家们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他们的表达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作者不注意实用的重要性。因此,文学作品难于被普通大众接受。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于理解,我才能够去只写一些风雅作品。如果读者不理解文章内容,文章就毫无用处。”

  “那么,你写作的灵感又来自于哪儿呢?”我忍不住好奇地问。

  “我写的作品通常都反映了社会现象,许多知识分子都是被剥削者,是没有反抗能力的社会底层的人。我写的这些文章聚焦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生活。”

  如今的社会,叶圣陶先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27年了,但他的信念,他的作品却还在一直流传,现在是,将来也会是。

  叶圣陶发现新中国的很多人是自私、冷淡、伪善和保守的。人们为了安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叶圣陶在作品中讽刺了这些人。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希望唤醒人们的知觉并正视这些社会顽疾。叶圣陶不仅写故事,而且报道社会的谬误。他的作品不是用来消遣,而是用认知和对现实的思考来连填充人们的余暇。“……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而我的眼睛却不怎么拥有洞察力……当然,没有必要以写作为目的训练而一个人的眼睛,对于眼睛的训练,是为了洞察现实,丰富生活。”

  艺术家的故事 9

  艺术家杨武的墨迹人生

  一进门,一股清爽扑面而来,不仅是空调的冷气,更是这个“课堂”的清新雅致。整个空间的色调古朴典雅,桌椅整齐排列,三面墙上挂着多幅书法作品和别致的扇面水墨画。

  正值仲夏,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北京朝阳大悦城周边的商业氛围更加浓烈。也许正因为如此,“盛世兰亭书法课堂”这方不大的去处更显得超世脱俗。

  找到靠墙的空位坐下后,房间里的人逐渐多起来,以致不得不增加座椅,室内的空间被填得满满的,二楼的玻璃墙后面也或坐或立挤满了人。这是一堂特别的书法公开课。

  古琴表演正在进行中,悠扬的琴声使人心神宁静。之后的拓碑表演引起众人围观,而老师对书法艺术的有趣讲解不时引来笑声阵阵。

  杨武,这堂课的主讲导师,书法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是盛世兰亭书院的创办人。

  盛世兰亭书院是“中国第一家国家级书法家对接零基础学员的教育机构”,这个定位曾经令杨武忐忑。最终,他还是把这句话印在了宣传册和手提袋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把自己逼到一个不能退却的地方”。

  活动间隙,二楼,一扇屏风式推拉门,上面印着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大和尚的狂草似金龙狂舞。门背后,杨武抓紧时间接受采访,还时不时离开处理事情。

  之前看照片,以为他是个北方汉子,其实却是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学者。但是一谈到书法,他的激情却似浪涛激涌,执拗的个性令人印象深刻。说到书法中的“点”要如高空坠石,他的右手“啪”地一声拍在原木桌面上。

  三十年——枯笔见心,无意于佳乃佳

  一切从18岁开始。那一年,杨武所在的小城开了一家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由欧阳中石先生主持书法教学。杨武是4个报名者中的一个,“从此,我走上了书法的道路”。如他所说,从小就爱写写画画的他,终于跨进了书法的世界,从此便迷恋其中不能自拔。

  “我从骨子里面喜欢古典文学,喜欢书法”。

  之后,杨武到成都,拜时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景岳为师,后又辗转到北京,师从书法家曾翔。

  从18岁“遥拜”欧阳中石先生到现在,“我练字已经近30年了。”杨武说。因为热爱,他四处寻找书法老师和学习书法的机会。

  2010年,杨武进入中国书法院学习,那里由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授课,有时老师们的理念是互相冲突的,这就要求学员有很强的辨识能力。那时杨武已经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他就把员工扔在那里,自己在燕郊住校,学了一年。2013年,他又进入首都师范大学攻读书法硕士。

  “我这一爱好,几十年就过来了,有时写到天亮。写书法很奇怪,平时熬夜第二天很难受,书法写到天亮不难受!”杨武分析道,可能因为精神全部投入其中,很愉悦,并且手腕悬空,还要调整呼吸,有点像练气功。

  书法家多少都有些习气,这也是从前人那里沿袭而来。

  “颜真卿、苏东坡、魏碑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其中苏东坡的一些思想引人深思——“我书意造本无法”,意思是不要太追求规矩,“唐楷就是太规矩了,和印刷体区别不大。”

  整个宋代都是尚意的年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皇帝喜欢艺术,人们的艺术思想也非常自由、非常创新。唐代是很拘谨地去追求法度,而宋代是打破法度。在王羲之的年代,除了官方的那条线索,写得很美,还有民间的一条线索,写得很雄浑很天真。“艺术不要让自己太熟,要拙,要留着那种天真。”杨武说。

  他认为,书法最为重要的不是技法,而是情感。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作者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通篇用笔情如潮涌,纵笔豪放,常常写至枯笔,悲愤之心见于笔端。

  再看王羲之,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手札《丧乱帖》比《兰亭序》的价值更高,前者记述的是先祖的.坟墓在战乱中被破坏,作者抱着满腔悲愤援笔直书,笔断意连。而后者只是一个记录兰亭山水之美和聚会欢乐之情的雅集,书法流美,但稍显做作。

  古人云:“无意于佳乃佳。”

  这也再次证明,真正伟大的作品,写的不是技法,而是情感。

  学院派——废笔逾矩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

  专业学习对书法家来说非常重要,杨武用自己举例,“我写了30年,可能有25年在绕弯,真正有效的学习就是5年,因为你可能一直在重复自己的错误。”

  其实有很多书法家不是科班出身,但非科班未必都是“江湖书法家”。他们要入选国家正规的书法展览两至三次,国家级展览很残酷,经常几万人只入围300人。这么残酷地“打”进来也就不江湖了。

  书法这门艺术有一个最特殊之处,只有书法是向古人学习。后人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基本功不能缺,难度系数不能降,要从古人那里把基本功学扎实。杨武将其比作芭蕾,先要把“镣铐”戴好,本是很残酷的艺术,但跳起来很美。

  “继承创新缺一不可,继承中去创新,从古人已有的里面杀出来”。谈到书法中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杨武提到了李可染先生曾讲过的一句话“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历史上那么多流派,那么多笔法,不把它们融汇成一家是创新不了的。”

  书法是讲究阴阳、讲究辩证、讲究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一门艺术,如果学养不够就回不到正确的道路上。用杨武的话说,这是一个螺旋上升,“临帖、创作、临帖、创作,书法就是不断地在循环这个过程,书法家一辈子都在循环,一辈子都要临帖”。

  而如何在不脱离传统的基础上追求个人独创的艺术,则是艺术学习和创作之间一个度的问题。要先继承,把底子打好,这时的自由发挥,行家看了才会说你不是瞎写,每一笔都有出处有来历。而只继承不创新是食古不化,是没有价值的,必须有自己的味道,又能看出学养,这才是高手。

  继承和创新同样重要,不可偏废。这是艺术领域的一个通识。

  有时,书法也需要我们有一些胆识。

  据传元代有人请教当时的书法大家鲜于枢,到底怎样才能写好字?他只说了三个字:胆!胆!胆!艺术到了一定阶段,就是练胆,练胆识。

  杨武举了一个例子,如书法家当众挥毫,没法考虑太多,出现废笔也多,但比在书斋里写就的更奔放,所以打破的规矩也多。

  书法不要总是文质彬彬,偶尔疏狂一把未尝不可,这和在书斋里安静地写字是两种决然不同的感觉。

  佛学有云:“打破我执,破除诸相。”

  又比如,杨武曾经有几幅作品,就是在听歌的时候突然想写字了,他当即用手撕开一只快递信封或者一个牛皮纸袋,在上面即兴书写,不规则的形状,不一样的材质,内心冲撞的“偶然欲书”的情绪,反而感觉更有意思。

  墨之味——变法造新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不愿看原来的作品,所有真正搞艺术的人都有这个情结。每天都有感悟,每月都有进益,过3个月看从前的作品会觉得不够好。有人重复自己,而真正搞艺术搞学问一定要否定从前的自己。要突破自己,一定要选艰难的路去走。

  “我经常不敢搞个人展览,因为你越把它当学问就越觉得自己是小学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能去亵渎它,不能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大师。”杨武说。

  书法有“聚”、有“留白”、有“打开”,有收有放。方和圆、快和慢、长和短、粗和细,甚至墨色的枯和润,构成很多矛盾,中国书法是又抽象又高级的艺术。

  书法不仅仅是技法,不仅要优美。真正的书法要制造一些矛盾、一些冲突,制造矛盾再去解决矛盾,是个更高级的阶段,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很多艺术再往上走就走到哲学的层面,也即“道”的层面。手上的功夫叫“技”,“技进乎道”,二者在哲学的层面相遇。

  书法和其他艺术形式也在这里相遇,比如绘画的留白。再如草书的创作,需要情感的短暂堆积,然后释放。但不能总是如此,这不符合生理节律和情感的节奏。它们需要节奏,需要情感的抒发,同时也需要节制。不节制就不叫艺术,艺术家要知道在哪里停止。

  “每一个撇和捺都想表现,社会和人就失去了和谐。和谐即有主有次、有收有放。在生活中悟到做人的道理可以把它用到书法上,相反亦可。有些阶段会写得很痛苦,有时需要放下,有时需要坚持,这是哲学。”

  “我认为不只是其他艺术形式对书法有影响,生活本身对书法的影响也非常大。”杨武说,一件事达到一定高度就变成了“艺术”,因为它们不僵化,是活的。“运用之妙,纯乎于心”,厚积薄发。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就像骑自行车,是在调整中前进,不会量化,艺术也是如此,积累到一定程度便是通的,万事万物皆相通。

  说到自己的理想,杨武介绍,书法史上一直以来就是两条线,官方和民间,对二者杨武都很重视。官方叫帖系,民间叫碑系,无高低之分,而杨武的书法作品简单说就是4个字——“碑帖结合”。

  杨武认为,它是将来中国书法突围的方向,对两个体系都要敏感,真正走这条路的书法家并不多,而他正在试图走这条路。“我属于杂食性动物。我也不想很快形成风格,也许五六十岁了还没有形成风格。”

  书院成立之前,杨武白天忙公司的事,晚上专心练字。书院成立之后,公司就交给别人打理,没课的时候他看书、写字、拜师访友,充实自己。“我的学习劲头可能比从前高很多”,教学相长,“你要给学员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具体到教学层面,杨武强调真正的教育要“点燃每个人的潜力,因材施教”。“我从来不觉得我比学员优秀”,他说,很多天才是被生活埋没的,“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而达到艺术的至高境界,最后靠的是天赋。

  中国的国家级书法家有一万多人,有些已经作古,有些后来不写字了,目前,真正写字的国家级书法家全国也就几千人而已。

  “我是把顶尖的人才拿来做普及,有点像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杨武说,学术上站得住脚,而形式可以生动,把学术趣味化。

  说起创办“盛世兰亭书院”,发自杨武心中的一个夙愿,他一直想做“书法界的新东方”。

  “将来希望做成中国第一家集书法教学、产品开发、教材研发,甚至包括线上线下的一个机构。这是我一个小小的野心。”杨武表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要志存高远,“还得留一点给天,我们努力做,只问根源不问收获。我只把这个星星之火点燃,以后怎样不知道,但从今天看来是乐观的,至少不悲观了。”

  书法的“法”是法相,是取法,取法天地万物,所以“万物皆书法”。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空茫而壮美。如果,这可算作杨武学书的留白,那么,现在他在书院忙碌的身影,亦可算作是近30年学书以来,密集堆积的一次打开。

【艺术家的故事】相关文章:

圣诞故事12-25

亡羊补牢的故事12-30

岳飞的故事11-25

感人故事11-24

格林童话故事:灰姑娘的故事10-29

空城计的历史故事名著故事阅读03-16

童话故事:世界童话故事(精选21篇)07-28

历史名人关羽的故事九个经典故事12-12

民间故事白蛇传神话故事07-06

动物和人的感人故事感人故事(精选5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