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孔明灯习俗的含义和意义

时间:2018-01-11 12:00:08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放孔明灯习俗的含义和意义

  导语: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所以,不但是元宵佳节可以放灯,如今中秋等节日里,人们也会放灯祈愿!以下是大学网unjs.com小编整理的孔明灯的意义,欢迎阅读参考!

  放孔明灯习俗的含义和意义

  孔明灯看起来而普通的灯笼无异,但点燃后却能够奇妙的升起到飞机飞行的高度,孔明灯升起时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相传孔明灯具有灵气,具有能够上达天庭的意义。将心愿写在孔明灯上,当孔明灯冉冉升起时凝视星空,孔明灯所承载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所以民间一直都有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或着节日家人一起制作并放飞孔明灯的习俗。男女老少在这个时候可以亲手将祝福和心愿写在孔明灯上将其燃放,寓意这幸福年年。

  放孔明灯习俗的含义和意义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即基隆河的上游.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间十分地区闹过土匪,由于地处山区,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所以,不但是元宵佳节可以放灯,如今中秋等节日里,人们也会放灯祈愿

  放孔明灯习俗的含义和意义

  孔明灯是一种可以飞上天空的灯,这种灯又被称为祈愿灯、祈福灯、天灯。在中国的古代孔明灯可以传递军事信息。据说诸葛亮发明了这种灯,并且用这种灯成功的将自己被困的消息传递出去,搬来救兵,从而得以化险为夷。现代来说孔明灯军事上的用途几乎已经消失,现代孔明灯的意义基本上都是祈福、祈愿。

  在古代来说孔明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娱乐、祈福,还有着非常现实的军事方面的用途,在古代很多危机时刻孔明灯都起到了传递消息,通风报信的功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孔明灯在军事方面的功能逐渐的不那么明显。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放飞孔明灯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大多数是来自于古代孔明灯军事用途的.延伸,到现代已经完全转变为祈福、祈愿的功能。

  在现代的海南,每当遇到重大的节日,人们都会放飞孔明灯来祈福,人们在放飞孔明灯的时候将自己的心愿写成小纸条,让孔明灯带着飞上天空。在海南的文昌、万宁、儋州一带的村庄里,直到现在还有扎孔明灯,放天灯的习俗,由于文昌的口音“天灯”与“添丁”发音相似,所以男孩子往往拿着带有心愿的孔明灯绕村而行,敲锣打鼓来到村中的庙宇前,表示可以获得“人丁兴旺,家景兴隆”好彩头。

  客家的习俗中有在元宵节前后放飞孔明灯的习俗,人们将美好的祝愿让孔明灯带着飞上天空,在客家人那里每一盏孔明灯代表着一个去年出生的孩子。

  除了以上地区的孔明灯放飞习俗之外,在有华裔的很多地方也都有孔明灯放飞的习俗,比如日本、菲律宾、墨西哥等地也有着放飞孔明灯的习俗,每一个地方的孔明灯的意义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往往大同小异,都是祈福、祈愿的意思。

 

【放孔明灯习俗的含义和意义】相关文章:

1.腊八节的习俗和意义

2.成本管理的含义、作用和意义

3.分数乘法的含义和意义

4.惊蛰的含义 惊蛰的由来及意义

5.节气冬至的含义及习俗

6.长白山放山习俗

7.除夕吃团圆饭习俗的内涵和意义

8.中元节为什么要放孔明灯

9.化工实习目的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