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由来及含义

时间:2024-03-05 16:41:31 丽华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立春的由来及含义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立春的由来及含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立春的由来及含义

  2月3日,鸡年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恰好是立春。作为中国农耕文化奉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立春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时序节日,而且是二十四个时序节日的开端。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自先秦以来,中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之始。天文上,立春指太阳到达黄经315 时,为公历每年2月3日至5日之间。从这一天直到立夏,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立春,寒意犹在,但是鸟语花香将不可抵抗。

  让我们坐上时光机穿越一下。从先秦到汉晋,从隋唐到宋元明清,在3000多年的时空里,如果您说起“春节”,峨冠博带的古人就认为您说的是“立春”。作为中华民族一个重大节日,立春的“春节”之名,直到民国以后,才为农历正月初一“抢走”。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立春之日,天子要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郊外迎春,祈求丰收。立春之日,天子“籍田”。所谓“籍田”,指天子躬耕田地的行为。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犁田秀”,既包含着祈祷风调雨顺的意味,也表达了历朝历代“以农为本"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立春“籍田”可溯至西周。立春迎春,天子庶民,人人咸与。清朝时,每年立春,天子都到先农坛祭祀先农,而后到观耕台前进行示范性耕耘。这可是一项重大的国家祭祀典礼。据记载,大明皇帝“圣驾躬耕籍田于地坛”,顺天府管辖下的宛平、大兴两县,大典前一个月就要开始筹备了。皇帝亲耕迎春,民间则有“卷春”“啃春”“鞭春”等立春习俗。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的“打春牛”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乡村有“打春”,城里有“咬春”。咬萝卜也可以迎春。春卷、馄饨、春早团子、春饼等,都是“咬春”的对象。须知光阴容易驰,咬住春天不放松。

  有人说,随着中国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社会”,立春的农耕文明意义逐渐淡化。其实不然。土地与农耕,对炎黄子孙来说,具有伟大文明传承的意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概念深入人心,古老的农业焕发青春。上海、苏州等大都市,越来越强调现代农业的生态价值。都市农业不仅因距城区近、运输半径短,有利于发展生鲜农产品,降低物流成本,为市民创造消费福利,更有生态文明的意义: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麦田可抑制扬尘。都市农业、农耕文化,正在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游的重要内容。

  从立春开始,大地青青,市民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并珍惜农村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多识草木之名”,亲近乡村特色和乡风民俗。农村不仅可以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也会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心灵寄托的精神家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验到农事,亲近到自然,斯土斯民、炎黄子孙,千年不断,血脉相连,从立春开始。

  立春,“二十四兄弟姐妹”之首,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名称,寄托了先民对人勤春早的信心与向往。冬天过去,春日到来,雨水始降,大地春回。草啊,叶子啊,开始返青。“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对于神农传入来说,立春是挥洒汗水、播种希望季节的开端。“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在这一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跟随大地脉博,一边耕耘,一边歌唱,全副身心走进春天里。

  立春的介绍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

  立春的由来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立春的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立春的养生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过了立春就意味着春天要到了,万物生发,一派生机勃勃。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民间习俗

  流内官官员:周礼春官要主祭祀。入朝称贺赴宴接受赏赐。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巨各随以金银线彩段为酬.是日赐百宫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人谢。”

  《燕京岁时记》:“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

  地方官员:上行下效,各郡县迎春也很热闹。但与礼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间更多了热闹庆贺的气息。这一天的活动称为迎春。民间进行表演先预演称为演春立春那天正式迎春意义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并设春官然后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活动主要有:

  一县里派报春送春牛帖子和立春帖子: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或众农家敲锣打鼓将小孩拜请回家叫迎春民间摆上果品春盘在案等待春的到来)。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这送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务农,莫误大好春光。

  二迎句芒神并撒豆消灾:打牛仪式有县政府举办“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侯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诊立春日祀芒神(传统管农事的地神也称春天之神)鞭土牛毕。”

  三赶春牛:打牛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东郊称为立牛旁边放携带农具鞭牛的假人为耕夫然后农民向其拜击鼓打牛之后人们把土牛的土块带回家牲圈象征收成好促进牛的繁殖。

【立春的由来及含义】相关文章:

大寒的由来12-17

立春的饮食习俗02-04

感恩节的由来08-04

美国感恩节的由来08-04

中秋节的由来及简介09-19

元旦的由来内容07-27

中秋节名字的由来09-13

中元节的由来与传说09-01

关于感恩节的由来08-08

绿色食品标志的编号含义是什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