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全国高考作文高分佳作辑选福建卷

时间:2021-11-01 13:35:17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高分佳作辑选(福建卷)

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高分佳作辑选(福建卷)

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高分佳作辑选(福建卷)

【高考真题】

  作文。(70分)

  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文题诠释】

  2007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是以“季节”为标题的命题作文,这样的命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方面,2007年福建省作文试题并没有延续近三年自主命题的繁复与求新求变风格。众所周知,自从200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以孔子、薛宝钗等十个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为话题“横空出世”以来,总体给人的感觉是福建省命题者是在作试图求新求变、“领先全国”的努力尝试。而2007年简洁的作文试题简直就是对福建省前三年自主命题的极端“反叛”!另一方面,命题作文的回归正是对近两年来全国各省市作文试题新变化背景的有力呼应。在近两年的各省市自主命题中,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悄然“回归”。以2006年为例子,在18套全国及各省市自主命题试卷中,湖南、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均选择了命题作文形式,命题作文俨然已经与话题作文“分庭抗礼”了。由此可见,2007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选取命题作文的形式,显然不足为怪。

  以“季节”一词作文,可以看出命题者有想让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命题愿望。因为再不济的高考考生,也明白“季节”有四季,春之灵动、夏之热烈、秋之萧索、冬之凛冽,皆可成文;或者言“季节”有更替,四季有轮回,等等。但是,看似“返璞归真”的2007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却并不会像其表象所显示出的那样简单,套用一句广告词就是“简约而不简单”。命题作文的命题限制并不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各显其才,而且很容易导致“千人一面”,好坏难分。凡是有过作文经验的人都知道,越是简单易作的作文题目越是不容易写出好文章。再者,独词式作文命题,虽然审题对象集中而明确,但由于提供的审题信息相对较少,因此也容易让考生产生偏读甚至是误读,所以对题目的准确审读便成为完成好作文的关键。考生必须明确独词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这个词语的比喻义、抽象义等等。就“季节”一词来说,它的词典义是“一年里的某个有特点的时期”,了解了“季节”的基本内涵后,再外延并挖掘“季节”的比喻义、抽象义。而无论是对自然、人生的感悟还是对人类历史、社会的思考,则一定要将“有特点”这一核心词语呈现出来,如此方能算得上是一篇“符合题意”的作文!

高分佳作

  季节

  福建一考生

  怀念从前,季节总如歌般行吟。当春来到时,就有“桃之夭夭”的景致;当夏来到时,就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机;当秋走近时,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当冬走近时,会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韵致。

  那该是怎样的乐趣,怎样的生活?

  有四季伴你前行,生活的路如此多姿多彩,一路蜂飞蝶舞,一路花香弥漫。

  而如今?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于是春天的草没有了立足之地;土地水泥化了,夏天的溪流没有了流淌的床;清洁工扫得勤快,秋天的落叶没有了归根之所;扫雪车多了,冬天的雪没有了消融之家。

  工厂的烟囱多了,挺拔的大树多了,宽阔的大道有了,山间宁静的小路没了。

  哎,我们多么可怜啊,这个时代的人!办公室一族无论严寒或酷暑,总有空调机调节室内的温度。办公室似乎可以称得上“四季如春”,可君不见,那里面的空气如何污浊!

  一名演员,必须在酷夏,顶着大太阳穿冬天的棉袄,还要对着摄影机微笑,显得“很温暖”。外面,明明大雪飘飘,她还要穿着清凉的夏装在台上演出,演出夏天的味道。

  可怜的人哪!

  季节,与他们如此格格不入。季节很艰难地走近他们,他们有些人却用手一挥,摆开了四季。

  有的人汲汲追求,追求财富,追求地位名望,所以他们厌恶四季,一年到头只要能西装革履、风风光光就行。这些人,是季节所该抛弃的人!

  可是,绝大部分的人是可怜的,他们喜欢季节,可是他们的工作时间安排表上,没有安排与四季见面玩耍的时间。他们是被迫离开季节的。

  能不可怜他们吗?

  什么时候,还能够有像李清照那样与朋友一起“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时光?什么时候,还会有机会去原野桥畔领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清爽?

  城市在一座座地建设着,为何不给季节留一个空间,让他们在城市安家!不要只让季节从稻田走过,也让季节在城市与人为伴。

  怀念从前,向往明天。希望明天,季节在城市扎根发芽,开花,如歌般行吟。

 阅卷手记

  作为一篇标杆佳作,本文特点鲜明。首先,作者立意深刻,选取今昔对比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怀念从前,季节总如歌般行吟”的怀念之情以及“希望明天,季节在城市扎根发芽,开花”的美好愿望。写往昔,多引用古诗文名句,诗化的语言使文章极富文学色彩;写今朝,列举眼见耳闻的人或事,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之中点头称许,很有说服力。

  其次,从文章的结构上看,全文层次非常清晰,脉络分明:作者先勾勒出从前“季节”之美好景象,然后一一列举今朝人们“被迫离开季节”的种种丑陋现象,最后再一次表达出对美好季节的向往和希望。

  第三,感情真挚。作者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人们今昔对待“季节”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而在这样的今昔对比中,让人分明地感受到了作者褒昔贬今的情感态度,情真意切,十分具有感染力。

  当然,文章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作者流露出的对今昔变化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悟、反思,这样的思考、感悟和反思,显然正是现在中学生最为匮乏的品质。今年的阅卷工作中,出现了不少类似的议论性散文,因此,这篇标杆佳作对今年阅卷的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现场评分:内容24分+表达24分+发展19分=67分

高分佳作

  季节

  福建一考生

  曾经,想要做一个豪放不羁的文人,行走在羽扇纶巾之间,落花中独立,看微雨中飞燕,绿柳如烟中墨笔生香,只求在宋代那华美的锦缎上留下自己韵短而味长的一笔;曾经,也想学易安凄柔忧婉,随手斟杯青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曼曲轻歌,便能道尽万古痴情。

  然而,属于宋词的季节,那百花热情绽放的春季,如今却早已静静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秋季般萧瑟与荒芜的现代社会,所有美好的事物早已如落叶般静静飘落。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字时代的到来,那个精致玲珑的季节,早已浓缩成淡淡的疏影,在墨香古卷中沉淀下去。骢骏驰骋,快不过手中鼠标轻点;绿蜡红烛,亮不过高楼灯红酒绿。身前身后,全是忙忙碌碌的上班一族;睁眼闭眼,都是琳琅满目的红绿指数。生活节奏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增长,现代人正在把自己变成流水线上的罐头,没有个性,毫无情感,有的只是机械地、快速地朝着尽头移动。在那本该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还会有谁去看那纤云暗渡;素笺成灰,相思成灾,在爱恨情仇随意抛洒的今日,还会有哪家女子“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回望钢筋水泥的丛林,如秋季般阴森。人们的心灵被禁锢,在追名逐利中迷失自我,却叹息良辰美景虚设,世路难行。可是,又有谁肯把浮名换作浅斟低唱?又有谁坦荡,一蓑烟雨任平生?太多的是非恩怨剪不断,理还乱,我们日日彷徨不知所终,哪里还能用无与伦比的文字,写出千回百转却明澈依旧的心境?

  现代人的空虚、寡陋,就似落叶后的枯树枝,单调乏味。记得张潮《幽梦影》中有言:“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现代人却早已习惯于“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而那造就山水仙气、世外清音的佳句,那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韵律,也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于暮霭沉沉中遁于无形;那兰舟催发的桨声,也早已在千里烟波的楚江里,一篙独去。

  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只剩一个单调的秋季。

  名师点评

  一篇在高考考场中能称得上美文的文章,一定能成为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然而,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却不一定是一篇令人称道的美文。而眼前的这篇文章,却是高考满分作文与高考美文的完美统一。首先,这篇文章的意境美。只要一读文章的开头,浓郁的墨香诗韵便营造出优雅、深邃的文学氛围,强烈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睛和阅读神经;而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内涵及意蕴,十分耐人咀嚼,意境深远。其次,这篇文章的语言美。通读全文,作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遣词造句的能力的确让人称道,引用、排比、拟人、比喻等表达技巧也十分娴熟,各种句式也能灵活运用,极具美感。如结尾句“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只剩一个单调的秋季”这样极富表现力的句子比比皆是。最后,这篇文章的情感美。文章并没有一味地在文字上下工夫,以浓烈的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之情为内核的内容表达十分的充实和实在。当然,除却环顾时的失望,尚有回眸处的向往与反思中的批判。

    【亮点透析】

   全文紧扣“季节”展开,有古代“属于宋词的季节”,更主要的是现代社会这一“单调的秋季”。写出了“秋季”的时令特征以及如“秋季”般的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十分符合题目“季节”的审题要求。

  作者写“季节”,选取“如同秋季般萧瑟与荒芜的现代社会”,其间贯穿的是古代那“属于宋词的季节”的美好。今昔对比,时今时昔,或今或昔,材料丰富,内容充实。

   文章纵观人类历史,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只剩一个单调秋季”的原因是“没有个性,毫无情感”“现代人空虚、寡陋”,读之很受启发。

  文章写的虽然是美好“季节”在现代社会的“沦落”,但由于作者十分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让每一个读了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够看到一个爱思考、追求真善美的作者形象。而全文营造出来的浓浓诗意,让文章十分耐读,意境深远。

   文章开头段,句式灵动,起到了“凤头”的作用;结句简洁有力,起到了“豹尾”的效果。而贯穿全文的大量的古诗名句的引用或化用,更是使文章的语言极具文学色彩,让人爱不释手。〓〓现场评分:内容25分+表达25分+发展20分=70分

【考场失误文】

  季节

  福建一考生

  试问一年四季,绚丽多彩的春,奔放热烈的夏,深沉内敛的秋,冷静严谨的冬,你会挑选哪一个季节?很多会根据自己的喜恶挑选一个,可我有着另一种想法,我愿追逐先人们给出的答案……

  “执著”的季节

  他因上谏而得到男人的最大耻辱——腐刑,他已不是男人,可他却以男人的执著,拖着耻辱之身,探陈胜之兴衰史,访秦王的音乐,踏遍神州五十载,抱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执著,以屈辱之身写了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史上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发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忠诚”的季节

  他因家破人亡、国家沦陷而沦为亡国之人,他的忠诚面临巨大的考验,金兵的威逼利诱煎熬着他的忠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验证了他的忠诚,他懂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以一颗忠诚之心,著成了零丁洋畔一座不朽的丰碑,千百年来仍叩着人们的心灵!

  先人的答案让我心潮涌动,当代人的答案也同样让人心血来潮、风起云涌。

  “爱”的季节

  她是一名普通的医师,可她的爱让一间四壁漏风的竹屋成了全天下最温暖的医院!她是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她在偏僻的小山村入不敷出,十年如一日地播散着爱的种子,奏响着爱的乐章,面对大城市的高薪与村民的“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啊?”,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她牺牲小我,成全别人的爱感动中国,永垂不朽!

  “无私”的季节

  她是蝉联世乒赛、奥运会、世界杯女单冠军的大满贯得主,世界第一的宝座也已坐得“生疮”,她本可以光荣退休,以免自己状态下滑,但她没有,她知道国家还需要她,她留了下来,随同其他选手一起前往萨格勒布,她已28岁,却用无私普(谱)写着神话,尽管曾经的釜山让她失望,让她跌入低谷,备受非议,但她仍用一颗无私之心,为祖国的荣誉而战,倾尽心血,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

  雷(鸣)阵阵,吓不倒我追求真理的执著!阴雨绵绵,浇不灭我心中的热火!青山寂寂,锁不住我万里爱之梦!江水澌澌,淘不尽我无私千行泪!

愿春风无限,吹绿“执著”“忠诚”“爱”“无私”的季节!

  现场评分:内容14分+表达18分+发展7分=39分

  误区警示

  这是一篇“看上去很美”的考场常见失误作文。

  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开头即开门见山地点题:“绚丽多彩的春,奔放热烈的夏,深沉内敛的秋,冷静严谨的冬,你会挑选哪一个季节?”接着分别以小标题的形式分四层逐层展开:“执著”的季节,写司马迁以“屈辱之身”“发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忠诚”的季节,写文天祥“以一颗忠诚之心,著成了零丁洋畔一座不朽的丰碑”;“爱”的季节,写“感动中国人物”“她”“牺牲小我,成全别人的爱”;“无私”的季节,写大满贯得主“她”“用一颗无私之心,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文章最后以“愿春风无限,吹绿‘执著’‘忠诚’‘爱’‘无私’的季节”一句收束全文,呼应开头。表面上看,文章似乎处处扣紧了题意展开,还给人一种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的印象;但实际上,这篇文章却是典型的牵强附会、骨肉分离、经不起哪怕是稍微推敲的失误作文。

  所谓“牵强附会”,是指司马迁诚然“执著”、文天祥诚然“忠诚”、“她”和“她”也诚然“爱”和“无私”,但可惜的是,这四人的个性特征与“季节”并没有必然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就“季节”的题意而言,无论写自然之四季,还是喻指人生、社会之“四季”,都要考虑到“季节”的本质特征是否合理,否则,任何不顾“季节”本质特征的引申和拓展都是牵强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所谓“骨肉分离”,是指即便作者对“季节”的解读(“执著”“忠诚”“爱”“无私”)能够成立,但仅仅简单地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将自以为成立的观点粘贴切标签式地“突显”出来,然后生硬地拼凑出所谓的事例,这种写作方法是不足以将文章的观点与材料(事例)合理、完整地合二为一的,相反,只会带给人“骨(观点)”“肉(材料)”分离的感觉。

  因此,一篇成功的考场院作文,除了要对题意进行正确的把握之外,还应当充分注意的就是“牵强附会”和“骨肉分离”:即一方面要紧扣题意确立自己的观点或写作中心,另一方面还要让所列举的材料(事例)与自己的观点或写作中心有机地的结合、融合,而不是相互游离,互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