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时间:2021-10-02 16:23:31 考试相关 我要投稿

2002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诉讼

2002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民事纠纷 解决民事纠纷的制度种类 民事诉讼的概念) 民事诉讼的特征(民事诉讼具有公权性 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 民事诉讼具有程序性)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的概念(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广义的民事诉讼法 狭义的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的性质(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 民事诉讼法是部门法 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民事案件 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对人的效力 对事的效力 空间上的效力 时间上的效力) 民事诉讼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与民事实体法的关系 与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关系 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与海事诉讼的特别程序法的关系)

    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点 共有原则与特有原则)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涵义 内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保障和便利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同等原则 对等原则 两者关系) 法院调解原则(法院调解原则的涵义和内容 适用法院调解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辩论原则(涵义 内容 对辩论权的保障) 处分原则(处分原则的涵义与依据 处分原则的内容 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检察监督原则(检察监督原则的涵义 检察监督的对象、内容与方式) 支持起诉原则(涵义 支持起诉的条件)

    第二节 基本制度(参见本书刑事诉讼法学部分)

    第三章 主管与管辖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主管

    民事诉讼主管概述(主管的概念 主管的功能) 民事诉讼主管的标准(主管的标准 主管标准的适用) 法院民事诉讼主管范围(民事纠纷 劳动纠纷 其他适用民事诉讼法的事项) 法院民事诉讼主管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处理争议的关系(法院与人民调解委员会 法院与乡、镇人民政府 法院与仲裁机构 法院与其他行政机关) 民事诉讼主管与刑事诉讼主管

    第二节 管辖概述

    管辖的概念(管辖的涵义 管辖的作用 主管与管辖的关系) 管辖恒定(管辖恒定的涵义 级别管辖的恒定 地域管辖的恒定) 专门法院的管辖(军事法院 海事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

    第三节 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的概念与依据(级别管辖的概念 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 各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基层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四节 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的概念与依据(地域管辖的概念 确定地域管辖的依据) 一般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的概念 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规定 一般地域管辖的例外规定 离婚诉讼管辖的特别规定) 特殊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的概念 属地特殊地域管辖的诉讼(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损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受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法院管辖 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法院管辖)] 专属管辖[专属管辖的概念 属于专属管辖的诉讼(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 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 因继承遗产提起的诉讼)] 共同管辖、选择管辖与合并管辖(共同管辖与选择管辖的关系 合并管辖) 协议管辖(协议管辖的概念 非涉外诉讼中适用协议管辖的条件) 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管辖问题

    第五节 裁定管辖

    移送管辖(移送管辖的概念 适用移送管辖的条件) 指定管辖(指定管辖的概念 适用指定管辖的情形 管辖权争议的处理) 管辖权转移(向上转移 向下转移 管辖权转移与移送管辖的区别)

    第六节 管辖权的异议

    管辖权异议的概念(管辖权异议的涵义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规定) 管辖权异议的条件(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须是本案的当事人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权 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间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 对管辖权异议的处理

    第四章 诉

    第一节 诉的概念与特征

    诉的概念 诉的特征(由当事人提出 向法院提出 诉是一种请求)

    第二节 诉的要素

    当事人 诉讼标的(诉讼标的概念 诉讼标的物 诉讼请求) 诉的理由

    第三节 诉的分类

    确认之诉(确认之诉的概念 积极确认之诉 消极确认之诉) 给付之诉(给付之诉的概念 现在给付之诉 将来给付之诉) 变更之诉

    第四节 反诉

    反诉的概念与特征(反诉的概念 反诉的特征 反诉与反驳) 提起反诉的条件(须由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 须在本诉进行中提出 须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且受诉法院对反诉有管辖权 须适用同一诉讼程序) 反诉的审理

    第五节 诉的合并与分离

    诉的合并 诉的分离

    第五章 当事人

    第一节 当事人概述

    当事人的概念与特征(当事人的概念 当事人的特征 非实体权利义务主体成为当事人的情形) 诉讼权利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诉讼权利能力(诉讼权利能力的概念 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 诉讼行为能力(诉讼行为能力的概念 诉讼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 当事人适格(当事人适格的涵义 衡量当事人是否适格的标准)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当事人的诉讼义务) 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诉讼权利义务承担的概念 诉讼权利义务承担的原因 诉讼权利义务承担的法律后果)

    第二节 原告与被告

    原告与被告的概念 原告与被告的类别(公民 法人 其他组织 外国人、无国籍人)

    第三节 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概述(共同诉讼的概念 共同诉讼的特征) 必要的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必要共同诉讼的类型 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追加 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普通共同诉讼(普通共同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普通共同诉讼的构成要件 普通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诉讼代表人

    诉讼代表人概述(诉讼代表人的概念与性质 诉讼代表人制度的作用) 代表人诉讼的种类(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诉讼代表人(诉讼代表人的条件与人数 诉讼代表人的权限 诉讼代表人的更换) 关于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公告 登记 裁判效力)

    第五节 第三人

    第三人概述(第三人的概念 第三人的特征 第三人制度的作用)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不得作为第三人通知其参加诉讼的几种情形)

    第六章 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

    诉讼代理人的概念与特征 诉讼代理人的种类 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作用

    第二节 法定诉讼代理人

    法定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 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取得与消灭

    第三节 委托诉讼代理人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的产生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

    第七章 民事证据

    第一节 民事证据概述

    民事证据的概念 民事证据的特征(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民事证据的证明力(证明力的概念 法定证据制度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法官对证明力的判断)

    第二节 民事证据的种类

    书证(书证的概念与特征 书证的分类 书证的提出 书证的证据效力) 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的概念与特征 当事人陈述的证据效力) 运用其他证据应注意的问题(特征 视听资料 证人证言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第三节 民事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

    本证与反证(区分本证与反证的标准 反证与反驳 区分本证与反证的意义)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四节 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的概念 证据保全的条件 证据保全的程序 证据保全的方法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

    第一节 证明对象

    证明对象概述 证明对象的范围(民事实体法事实 程序法事实 外国法和地方性法规、习惯 证据事实) 免予证明的事实(诉讼上自认的事实 众所周知的事实和自然规律及定理 推定的事实 预决的事实 公证证明的事实)

    第二节 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概述(证明责任的涵义 理解证明责任涵义应注意的问题) 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和提供证据责任(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 证明责任与提供证据的责任 提供证据的责任与主张责任、证明责任的关系) 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分配的涵义 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证明责任的倒置(证明责任倒置的涵义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应倒置证明责任的诉讼) 推定与证明责任(法律上的推定 事实上的推定)

    第三节 证明的标准

    证明标准概述 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可低于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可实行盖然性证明标准)

    第四节 证明的过程

    举证(举证的方式 举证的时间 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关系) 质证[质证概述(质证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质证的程序] 认证(认证的概念和意义 认证的标准与方法) 事实的认定

    第九章 期间、送达

    第一节 期间

    期间的概念(期间 期限 期日) 期间的种类(法定期间 指定期间) 期间的计算 期间的耽误及处理(期间的耽误 期间的延展)

    第二节 送达

    送达的概念 送达回证 送达方式(直接送达 留置送达 委托送达 邮寄送达 转交送达 公告送达) 送达的效力

    第十章 法院调解

    第一节 法院调解概述

    法院调解的概念 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诉讼中和解之区别 法院调解的意义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

    当事人自愿原则 合法原则

    第三节 法院调解的程序

    调解的开始 调解的进行 调解结束

    第四节 调解书及调解的效力

    调解书 调解的效力(调解发生效力的时间 调解的效力)

    第十一章 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一节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的概念、种类(诉前保全 诉讼保全) 财产保全的范围、措施(财产保全的范围 财产保全的措施) 财产保全的程序(财产保全的申请及担保 财产保全的裁定及措施的采取 财产保全措施的解除)

    第二节 先予执行

    先予执行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先予执行的概念 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 先予执行的程序(先予执行的申请 先予执行的裁定及执行 先予执行裁定的最终处理)

    第十二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

    第一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性质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的概念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的性质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

    第三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

    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拘传 训诫 责令退出法庭 罚款 拘留) 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拘传的适用 训诫的适用 责令退出法庭的适用 罚款和拘留的适用)

    第十三章 诉讼费用

    第一节 诉讼费用概述

    第二节 诉讼费用的种类

    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的受理费 非财产案件的受理费) 其他诉讼费用

    第三节 诉讼费用的负担

    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 诉讼费用的负担情形 诉讼费用的预交

    第四节 诉讼费用的缓、减、免

    第十四章 普通程序

    第一节 普通程序概述

    第二节 普通程序的各个阶段

    起诉与受理(起诉的条件、方式和起诉状的内容 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与受理) 审理前的准备(送达起诉状副本和提出答辩状 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审阅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当事人的追加) 开庭审理(开庭审理前的准备 开庭审理)

    第三节 撤诉和缺席判决

    撤诉(申请撤诉 按撤诉处理 撤诉的法律后果) 缺席判决(缺席判决的情形 缺席判决的法律后果)

    第四节 延期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延期审理(延期审理的适用) 诉讼中止(诉讼中止的适用 诉讼中止的后果) 诉讼终结(诉讼终结的适用 诉讼终结的后果)

    第十五章 简易程序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简易程序的概念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特点

    起诉方式简便 受理案件的程序简便 传唤或通知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方式简便 审判组织简便 开庭审理程序简便 审理期限简便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

    上诉的提起(提起上诉的条件 提起上诉的程序) 上诉的受理(诉讼文书的接收与送达 诉讼案卷和证据的报送) 上诉的撤回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二审法院对上诉的审理范围 上诉审对案件审理的方式 第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地点 第二审法院在第二审程序审理中的调解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

    在第二审程序中对上诉案件的不同裁判(对第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的裁判 对第一审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的裁定) 第二审裁判的效力 第二审法院的审理期限

    第十七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特别程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特别程序的特点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案件

    宣告公民失踪的条件 审理程序 失踪人财产的管理 失踪人重新出现

    第四节 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申请宣告公民死亡的条件 案件的审理 宣告公民死亡的法律后果

    第五节 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条件

    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条件 审理程序 原判决的撤销与民事行为能力的恢复

    第六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认定财产无主的条件 审理程序 认定财产无主后,财产所有人重新出现的处理

    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

    第二节 基于审判监督权的再审

    提起再审的程序(本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提起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 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 对案件再审的程序(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程序 上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审和指令再审的程序)

    第三节 基于检察监督权的抗诉和再审

    抗诉的事实和理由 抗诉的程序(抗诉的提出 抗诉的方式) 对抗诉案件的再审(接受抗诉及对案件再审时法院的审级 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

    第四节 基于当事人诉权的申请再审

    申请再审的条件(申请再审的主体必须合法 申请再审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 申请再审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申请再审必须符合法定的事实和理由)申请再审的范围 申请再审的方式和程序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

    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另行组成合议庭 依照原审程序进行审理

    第十九章 督促程序

    第一节 督促程序概述

    督促程序的概念 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 督促程序的特点

    第二节 支付令的申请和审查

    支付令的申请(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提交申请书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对支付令申请的审查和处理(对申请形式上的审查 对申请内容上审查) 支付令的发出

    第三节 对支付令的异议

    异议的提出(异议期限 异议提出的形式 异议之有效与无效) 异议成立的法律后果(终结督促程序 支付令自行失效)

    第二十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一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 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可以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项,可以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公示催告程序的特点

    第二节 公示催告申请的提起和受理

    申请公示催告的条件 公示催告申请的受理

    第三节 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

    止付与公告(停止支付 公告) 申报权利 除权判决(除权判决的概念 作出除权判决的条件 除权判决的公告与效力) 对利害关系人权利的救济

    第二十一章 破产程序

    第一节 破产与破产制度

    破产的概念和特征 破产制度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破产申请与案件受理

    破产申请 审查和受理 案件受理的效力

    第三节 债权人会议

    债权人会议的概念和性质 债权人会议的职能 债权人会议决议的效力

    第四节 和解与整顿

    和解的概念 整顿 整顿终结

    第五节 破产宣告程序

    破产宣告裁定和公告 成立清算组织 重新登记债权 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 临时财产管理人 破产管理人 破产抵销权 别除权 破产费用 共益债务 破产财产的变价 破产清偿及破产秩序的终结 追加分配 破产复权制度

    第二十二章 民事裁判

    第一节 民事裁判的概念

    第二节 判决

    民事判决的概念和种类[民事判决的概念 民事判决的种类(给付判决 确认判决 变更判决 全部判决 一部判决 对席判决 缺席判决 一审判决 二审判决 再审判决 肯定判决 否定判决 放弃判决 承认判决)] 民事判决的内容 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第三节 裁定

    民事裁定的概念(概念 裁定与判决之区别) 裁定的内容 民事裁定的效力

    第四节 决定

    民事决定的概念 民事决定的内容 民事决定的效力

    第二十三章 执行程序

    第一节 执行程序概述

    执行和执行程序 执行的原则 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执行机构 执行根据 执行管辖 执行异议 委托执行 执行和解 执行担保 执行承担 执行回转)

    第二节 执行开始

    申请执行 移送执行

    第三节 执行的措施

    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 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或票证 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 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强制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及迟延履行金

    第四节 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

    执行中止 执行终结

    第二十四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原则 适用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原则 司法豁免原则 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原则 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原则)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原则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种类(牵连管辖 协议管辖 应诉管辖 专属管辖)

    第三节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期间、财产保全与送达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期间 涉外财产保全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送达

    第四节 司法协助

    司法协助的概念 一般司法协助(一般司法协助的条件) 对外国法院裁判的承认与执行 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第二十五章 仲裁与仲裁法概述

    第一节 仲裁概述

    仲裁的概念 仲裁的特点(自愿性 专业性 灵活性 保密性 快捷性 经济性 独立性) 仲裁的类型(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 机构仲裁和临时仲裁 依法仲裁和友好仲裁)

    第二节 仲裁法概述

    仲裁法的概念和特点(仲裁法的概念 我国仲裁法的特点) 仲裁范围 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基本原则 基本制度)

    第二十六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一节 仲裁委员会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 仲裁委员会应具备的条件(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有必要的财产 有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有聘任的仲裁员)

    第二节 仲裁协会

    仲裁协会的设立 仲裁协会章程 仲裁协会的组成 仲裁协会的职责

    第三节 仲裁规则

    仲裁规则的概念 仲裁规则的制定 仲裁规则的主要内容 仲裁规则的作用

    第二十七章 仲裁协议

    第一节 仲裁协议概述

    仲裁协议的概念 仲裁协议的类型(仲裁条款 仲裁协议书其他有关书面文件中包含的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的形式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内容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事项(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 仲裁事项的明确性) 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 对法院的法律效力 对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 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机构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第四节 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

    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定情形 仲裁协议的失效

    第二十八章 仲裁程序

    第一节 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

    仲裁当事人[仲裁当事人概念 仲裁当事人的特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当事人之间必须订有有效的仲裁协议 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具有可仲裁性)] 仲裁代理人

    第二节 申请与受理

    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条件 申请仲裁的方式) 审查与受理(对仲裁申请的审查 审查后的处理 对仲裁申请受理的法律后果)

    第三节 仲裁中的财产保全

    仲裁财产保全的概念和条件 仲裁财产保全的程序 申请人的责任

    第四节 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的组成形式(会议仲裁庭 独任仲裁庭) 仲裁庭的组成程序(约定仲裁庭的组成形式 确定仲裁员) 仲裁员的更换(仲裁员的回避 仲裁员因其他原因的更换)

    第五节 仲裁审理

    仲裁审理的方式(开庭审理 书面审理) 开庭通知 开庭审理程序(开庭仲裁 仲裁庭通常进行调查的顺序 所有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并经双方当事人质证 当事人进行辩论) 开庭笔录

    第六节 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

    仲裁和解 仲裁调解 仲裁裁决[仲裁裁决作出的方式 仲裁裁决的种类(先行裁决 最终裁决 缺席裁决 合意裁决) 仲裁裁决书 仲裁裁决的纠正 仲裁裁决的效力]

    第七节 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简易程序的概念 简易程序的特点(仲裁庭的组织方式筒便 审理方式灵活 各种期限的规定相对较短 在简易程序中未作规定的事项应适用仲裁规则的相关规定)] 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争议标的不大 案情简单 经双方当事人默示或者书面同意) 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理

    第八节 仲裁时效

    仲裁时效的概念 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

    第二十九章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第一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概念和特征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概念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特征

    第二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理由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主体必须是仲裁当事人 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必须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法律规定的应当撤销的情形)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没有仲裁协议 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

    第三节 法院对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处理

    撤销仲裁裁决 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 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第三十章 仲裁裁决的执行与不予执行

    第一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

    仲裁裁决执行的概念 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 当事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当事人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执行仲裁裁决的程序(申请执行 执行)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理由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撤销仲裁裁决的区别 (提出请求的当事人不同 提出请求的期限不同 管辖法院不同 法定理由不同 法律程序不同)

    第三节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恢复执行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 仲裁裁决的终结执行 仲裁裁决的恢复执行

    第三十一章 涉外仲裁

    第一节 涉外仲裁的概念

    第二节 涉外仲裁机构

    涉外仲裁机构的设定 我国受理涉外仲裁案件的仲裁机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其他受理涉外仲裁案件的仲裁机构)

    第三节 涉外仲裁程序

    申请仲裁、答辩、反请求程序 仲裁庭的组成 审理与裁决(仲裁审理 和解 调解 裁决)

    第四节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的法定事由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的程序(当事人申请 提出证据予以证明 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 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第五节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

    涉外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执行 中国涉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