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_辅导教程(八) -工程

工程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工程】

    第七章 零件图

§7—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一、零件图的作用1.零件图:表达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_辅导教程(八)

。  零件:组成部件或机器的最小单元。2.在生产实际中,哪怕视察结构形状最简单的零件,要制造它,也必须有它零件图。因此,零件图是制造和检查零件的依据,也是使用和维修中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二、零件图的内容由零件图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知,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不许具有以下内容:1.一组视图:用以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2.零件尺寸:用以完整、清晰、合理地确定零件各部分接轨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尺寸公差、形位公差)。3.技术要求:用以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各种要求(用一些符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简明、准确地给出)。例如:尺寸精度、零件上个表面应具有的相应表面粗糙度、材料的热处理、材料的表面处理。4.标题栏:用以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编号、责任签署(制图设计)人、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等)、日期、单位等。§7—2 零件的表达方法要求:对零件视图的要求是所选方案最终能完整、清晰、简洁地表达出零件首先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选择主视图;二是对于不同结构形状的零件怎样确定其基本视图数量及采用何种视图表达(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的一般步骤:首先——选择零件的住视图;然后——确定基本视图数目;最后——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灵活选用剖视、剖面、辅助视图等所需的表达方法。注意:在确定零件表达方案时所采用的一些表达方法,都各应有明确的目的,且各有侧重,即可免去不必要的重复,也避免表达得不完整、清晰。一、零件主视图的选择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核心,确定零件表达方案,应首先合理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应考虑以下原则:1.表达形状特征原则(1)住视图应能较多地反映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2)构成零件的各部分相对位置;(3)兼顾到该零件其他视图表达有利。2.加工位置原则和工作位置原则(1)对轴、套、盘等回转体,常采用加工位置(摆放);(2)对钩、支架、箱体等,常多选用工作位置(摆放)。二、其它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的选择,应在能清楚表达零件结构、尺寸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前提下,视图的数量要尽量少,以便于绘图和看图。在主视图选择后,零件的主要形状应尽量用基本视图表达,这样一来不仅突出了零件的主题,同时还易于建立零件的整体概念。由于主要形状和细部结构的联系较多,因此一些细部结构也可附带表达清楚。对于基本试图中尚未表达清楚的结构,可选用局部试图、剖视等图形表达。(结合图例讲解)三、典型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举例1.轴套类零件轴:一般是用来支承零件和传递动力的零件。套:一般是装在轴上,起轴向定位、传动或连接等作用。这类零件形状的主体部分是同轴回转体,它们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再视其细节部分的具体结构,附加一些剖面图或其它表达方法即可。详见P160。2.盘盖类零件作用:这类零件一般装在箱体的两端支承孔中,起支承传动轴和密封作用,或通过其使所属不见与相邻件连接起来。对于盘盖类零件,一般需采用两个基本视图。详见P1613.箱体类零件作用:此类零件用来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它通常具有空腔、孔、安装面及螺孔等结构,其形状复杂。特点:其制造时,所使用的加工方法及装夹位置变化较多。对于箱体类零件一般需要三个基本视图,此外再视具体情况选用一些剖视、剖面等有关部门表达方法。(P162)4.交叉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用于操纵系统中,就其结构而言,可按作用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支承部分,用以与相邻零件的连接,支承整个叉架零件;二是工作部分,多为圆筒形轴套,它是用来连接运动轴、齿轮等零件;三是连接部分,多为筋板结构,由它把叉架零件中的支承部和工作部连接起来。此类零件常常需要两个基本试图表达其主体,再视具体情况选用向视图、剖面图等表达其细部。(P163)§7—3 零件的尺寸标注一、要求零件图中的图形,表达出零件的形状和结构。而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及相对位置,由图中所标注的尺寸来确定。因此,标注尺寸时应做到:1.准确——图中所有尺寸数字及公差数值都必须正确无误;2.清晰——尺寸布局要层次分明,尺寸线整齐,数字、代号清晰,而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3.完整——零件结构形状的定形和定位尺寸必须标注完整,而且不重复;4.合理——尺寸的标注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考虑方便制造和测量。注:合理的尺寸标注,主要在于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和直接注出重要尺寸。二、尺寸标注尺寸基准按其来源、重要性、用途和几何形式的不同,有以下几类:1.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1)设计基准——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位置、作用,为保证其使用性能而确定的基准(可以是点线、面);

    第七章 零件图

§7—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一、零件图的作用1.零件图:表达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零件:组成部件或机器的最小单元。2.在生产实际中,哪怕视察结构形状最简单的零件,要制造它,也必须有它零件图。因此,零件图是制造和检查零件的依据,也是使用和维修中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二、零件图的内容由零件图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知,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不许具有以下内容:1.一组视图:用以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2.零件尺寸:用以完整、清晰、合理地确定零件各部分接轨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尺寸公差、形位公差)。3.技术要求:用以说明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应达到的各种要求(用一些符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注解、简明、准确地给出)。例如:尺寸精度、零件上个表面应具有的相应表面粗糙度、材料的热处理、材料的表面处理。4.标题栏:用以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编号、责任签署(制图设计)人、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等)、日期、单位等。§7—2 零件的表达方法要求:对零件视图的要求是所选方案最终能完整、清晰、简洁地表达出零件首先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选择主视图;二是对于不同结构形状的零件怎样确定其基本视图数量及采用何种视图表达(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的一般步骤:首先——选择零件的住视图;然后——确定基本视图数目;最后——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灵活选用剖视、剖面、辅助视图等所需的表达方法。注意:在确定零件表达方案时所采用的一些表达方法,都各应有明确的目的,且各有侧重,即可免去不必要的重复,也避免表达得不完整、清晰。一、零件主视图的选择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核心,确定零件表达方案,应首先合理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应考虑以下原则:1.表达形状特征原则(1)住视图应能较多地反映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2)构成零件的各部分相对位置;(3)兼顾到该零件其他视图表达有利。2.加工位置原则和工作位置原则(1)对轴、套、盘等回转体,常采用加工位置(摆放);(2)对钩、支架、箱体等,常多选用工作位置(摆放)。二、其它视图的选择其他视图的选择,应在能清楚表达零件结构、尺寸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前提下,视图的数量要尽量少,以便于绘图和看图。在主视图选择后,零件的主要形状应尽量用基本视图表达,这样一来不仅突出了零件的主题,同时还易于建立零件的整体概念。由于主要形状和细部结构的联系较多,因此一些细部结构也可附带表达清楚。对于基本试图中尚未表达清楚的结构,可选用局部试图、剖视等图形表达。(结合图例讲解)三、典型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举例1.轴套类零件轴:一般是用来支承零件和传递动力的零件。套:一般是装在轴上,起轴向定位、传动或连接等作用。这类零件形状的主体部分是同轴回转体,它们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再视其细节部分的具体结构,附加一些剖面图或其它表达方法即可。详见P160。2.盘盖类零件作用:这类零件一般装在箱体的两端支承孔中,起支承传动轴和密封作用,或通过其使所属不见与相邻件连接起来。对于盘盖类零件,一般需采用两个基本视图。详见P1613.箱体类零件作用:此类零件用来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它通常具有空腔、孔、安装面及螺孔等结构,其形状复杂。特点:其制造时,所使用的加工方法及装夹位置变化较多。对于箱体类零件一般需要三个基本视图,此外再视具体情况选用一些剖视、剖面等有关部门表达方法。(P162)4.交叉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用于操纵系统中,就其结构而言,可按作用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支承部分,用以与相邻零件的连接,支承整个叉架零件;二是工作部分,多为圆筒形轴套,它是用来连接运动轴、齿轮等零件;三是连接部分,多为筋板结构,由它把叉架零件中的支承部和工作部连接起来。此类零件常常需要两个基本试图表达其主体,再视具体情况选用向视图、剖面图等表达其细部。(P163)§7—3 零件的尺寸标注一、要求零件图中的图形,表达出零件的形状和结构。而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及相对位置,由图中所标注的尺寸来确定。因此,标注尺寸时应做到:1.准确——图中所有尺寸数字及公差数值都必须正确无误;2.清晰——尺寸布局要层次分明,尺寸线整齐,数字、代号清晰,而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3.完整——零件结构形状的定形和定位尺寸必须标注完整,而且不重复;4.合理——尺寸的标注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考虑方便制造和测量。注:合理的尺寸标注,主要在于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和直接注出重要尺寸。二、尺寸标注尺寸基准按其来源、重要性、用途和几何形式的不同,有以下几类:1.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1)设计基准——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位置、作用,为保证其使用性能而确定的基准(可以是点线、面);

(2)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过程,为方便装夹和定位、测量而确定的基准(可以是点线、面)。2.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1)主要基准——决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2)辅助基准——为方便加工和测量而附加的基准。3.面基准、线基准、点基准 由于各种零件的结构形状不同,尺寸的起点不同,因此尺寸基准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1)有时是零件上的某个平面(如底面、端面、对称平面等);(2)有时是零件上的一条线(如回转轴线、刻线);(3)有时是零件上的一个点,(如球心、圆心、顶点等)。 注:尺寸基准的选择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基准选得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零件尺寸标注的合理性。若选择不当,零件的设计要求将无法保证,或给零件的加工、测量带来困难。三、零件图中尺寸标注注意事项1.设计中的重要尺寸要从基准单独直接标出。零件的重要尺寸:主要指影响零件在整个机器中的工作性能和位置的尺寸(如配合面的尺寸、重要的定位尺寸)等。重要尺寸的精度将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2.标注尺寸当同一方向尺寸出现多个基准时,为了突出主要基准,明确辅助基准,保证尺寸标注不致脱节,必须在辅助基准和主要基准之间标注出联系尺寸。3.标注尺寸时不允许出现封闭尺寸链封闭尺寸链——头尾相接形成一封闭环(链)的一组尺寸。为了避免封闭尺寸链,可以选择一个不重要的尺寸不予标注,使尺寸链留有开口(开口环的尺寸在加工中自然形成)。(结合书中讲解)4.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测量。 四、常见零件工艺结构及尺寸标注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是根据使用性能需要而设计的,但有些结构形状并不完全来源于使用方面的需要,而是出于工艺方面的考虑。因此,在画零件图时,既要使零件的结构形状能满足其使用上的要求,又要能便于制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工艺结构及其尺寸标注:1.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及标注铸件——用铸造的方法生产出的零件(或零件毛坯),称为铸件。铸造过程见图7—2所示。从铸造过程不难看出,不论铸件的结构形状如何不同,但为保证铸件的质量和铸造方便,对铸件的工艺结构都有一些共同的要求。(1)拔模斜度拔模斜度:为方便将逐渐的模型(多为木模)从砂型中顺利取出,需将其表面沿拔模方向做成适当的斜度(一般为30~60),称为拔模斜度。标注:a)必要时画出并用符号标出或用文字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b)一般情况,拔模斜度在图中可不画出,也可不标注和说明。 (2)铸造圆角、过度线铸造圆角:铸件两表面相交处做成圆角,称为铸造圆角。作用是防止起模时液态金属将砂型转角处冲坏。铸造圆角的半径一般为3~5mm。标注:常在技术要求中统一标注说明。过度线:在铸件或锻件上,两个表面相交产生相贯线的地方也常有圆角,以使其表面光滑过渡。这时零件上的表面交线就不很明显了,为了使其投影具有真实感,便于看图和区分不同的表面,通常仍按没有圆角的相贯线画出,但两端不与圆角相连。这种表面交线称为过度线。标注:过度线是自然形成的,故无需标注。(3)铸件壁厚为避免铸件在浇铸过程中因铸件的壁厚不一导致各部分冷却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纹,影响铸件的质量。因此要求铸件的壁厚应尽可能保持大致相等或采取逐渐变化。 2.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及其标注(1)倒角和倒圆(GB6403.4—86,JB5—59) 倒角:为去除轴端或孔端的锐边、毛刺,便于装配,常将轴端孔端做成锥台,称为倒角。倒圆:为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可在轴肩和阶梯孔转弯处加工成圆角过度,称为倒圆。标注方法:零件的倒角和倒圆,除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倒角、倒圆外,对用语一般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角和内角的倒角和倒圆,其尺寸已标准化了,倒角C和倒圆R的数值随零件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可查表。注:a)当倒角为450时,标注“C×450,   b)当倒角非450时(允许300、600),注倒角深度、倒角角度,   c)也可采用省略画出(不画出只标注)。(2)退刀槽(GB3—79)、砂轮越程槽(GB6403.5—86,JB3—59)在切削加工内外圆柱或螺纹时,为了便于退出车,刀或让砂轮稍微越过加工表面,常在待加工面的末端先车削出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的尺寸已经标准化,可查表。(3)钻孔结构a)用钻头钻孔时,为保证所钻孔的准以及避免钻头在加工时被折断,要求零件上被钻孔的端面必须与钻头的轴线垂直,b)用钻头钻不通孔(称为盲孔)时,因钻头顶角作用,会在孔底产生一锥面,画图按1200画出,但不计入钻孔深度,也不标注锥角大小。(4)减少加工面的结构在机器或部件中,常会存在一些零件分别与其相邻零件的表面接触,为了确保两零件接触表面良好,因而对接触表面进行相应的机械加工。但为了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又能减少加工工时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设计零件结构形状时,常采用减少加工表面结构的措施,例如:凸台、凹坑等结构,

工程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_辅导教程(八)》(https://www.unjs.com)。

(5)中心孔(GB4459.5—84)对重要的轴类零件,常采用中心孔定心并支承进行加工。若采用标准中心孔时,在图样中可不绘制详细结构,只需注出其代号即便可。中心孔有三种形式:A型、B型、C型。标注有三种:a)“<”完工的零件上要求保留完好的中心孔;b)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具有中心孔都可以时,无需标注;c)“  ”在完工的零件上不允许保留中心孔。 综上所述的常见结构及其有关部门标注,不论是正确绘图或是顺利地读图(零件图),都是有益的。§7—4零件图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就是对零件的尺寸精度、零件表面状况等品质的要求。它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是零件图重要内容之一。在零件图上,可用代号、数字、文字来标注出在制造和检验时零件在技术上指标上应达到的要求。一、公差与配合设计零件的尺寸时,首先要保证部件的工作精度,要求能够确定零件在机器部件中的准确位置;所确定的配合连接关系要适当,并要保证所要求的互换性;其次是满足零件本身机械性能的要求,并便于加工制造。1.互换性若从相同规格制造出的一批零件中,在装配时任取其中一个不需再经过修配就能保证装配出性能合格的产品,零件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了互换性,家便于装配、维修,也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必须条件。2. 关于公差的基本概念:(1)基本尺寸:设计时根据计算或经验所给定的尺寸;(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   (a)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大界限值;   (b)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小界限值。(4)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5)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6)公差(尺寸公差):①指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是实现零件互换性必须条件;②就是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③或说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7)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时的一条基准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零线之上偏差为正,零线之下偏差为负;(8)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它视察由基本尺寸大小和公差等级两个因素决定的。根据零件使用性能的不同,对其尺寸的精度程度要求也不同,国家标准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分20个等级(公差)。即:IT01、IT0、IT1、IT2 …… 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后面的数字是公差等级代号。IT01为最高一级(即便精度最高,公差值最小),IT18为最低一级(即便精度最低,公差值最大)。IT01……IT11常用于配合公差,而IT12……IT18用于自由尺寸公差,自由尺寸公差一般可在图上不予标注。(9)公差带:由代表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公差顶越宽,精度也越低。一般以画有450斜细实线的矩形表示孔的公差带,以画有细点的矩形表示轴的公差带。(10)公差带图:在讨论尺寸公差时,人们常常采用公差带图这一简化形式.3.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其中最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为基本偏差。注:按国家标准规定,基本偏差共有28个,均分别用不同的拉丁字母表示。且规定孔的基本偏差用大写字母,而轴的基本偏差用小写字母。孔与轴各有28个基本偏差,分别构成基本偏差系列同画于一个图中;在基本偏差系列中由于只表示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各种位置,而不标注其公差大小,因此,该图中表示基本偏差的一端为封闭的而另一端则是开口的;其中孔的JS和轴的js,因为它们的极限偏差取±IT/2,故无基本偏差,其两端也就均为开口。4.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互相配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1)配合的种类:零件之间的配合性质,随使用要求不同而不同。根据生产的需要,国家标准把配合分为三类: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a)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此类配合适用于孔和轴在装配后,要求它们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情况。(b)过盈配合——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此类配合适用于孔与轴装配后,要求它们之间无相对运动的情况。(c)过渡配合——可能有较小的间隙或叫嚣的过盈的配合,即配合后松紧程度介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的配合;过渡配合适用于孔与轴装配后,虽然要求它们之间无相对运动,但需经常拆卸的情况。(2)基准制:在加工零件时,为减少刀具、量具的规格数量,国家标准对配合制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的两种基准制。(a)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所形成不同配合的一种制度;此时称孔为基准孔,并规定代号为大写H表示。基孔制特征是: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并且此时轴的基本偏差在a~h之间为间隙配合,在j~n之间为过渡配合,在p~zc之间为过盈配合。

(b)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所形成不同配合的一种制度;此时称轴为基准轴,并规定代号为小写h表示。基孔制特征是: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此时孔的基本偏差在A~H之间为间隙配合,在J~N之间为过渡配合,在P~ZC之间为过盈配合。4.与识别上面介绍了20种公差等级、28个基本偏差、3类配合、2种基准制,它们是怎样在图样反映在图样上?又如何识别它们呢? 在零件图中公差的标注方法:(1)在基本尺寸后面标注公差带代号。(2)在基本尺寸后面标注出上偏差和下偏差数值。   ①标注偏差数值时,上偏差注在基本尺寸的右上方,下偏差应与基本尺寸注在同一底线上,字体比基本数字小一号;②若上、下偏差数值相同,只是符号相反,则可简化标注成“±……”,此时偏差数值应与基本数字等高;③若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则亦应标注“0”,且与另一偏差的个位对齐。(3)在基本尺寸后面除标注出公差代号外,还在紧跟其后的圆括弧内写出此公差带代号所对应的具体上、下偏差数值,如图7—11(c)所示。采用这三种标注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在零件图上标注都可以。而在生产实际中,往往是根据零件的生产的批量来采用三种形式中的一种;公差已经标准化,可根据基本尺寸、公差带代号来查表。二、表面粗糙度1.定义表面粗糙度原来用表面光洁度来表示,是指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的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不平的程度;影响: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光滑的表面不仅会增加零件的美观、密封,且会增加零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是提高零件的表面光滑程度,不然要增加它的加工工序,增加加工成本。因此在保证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为零件表面规定适当的粗糙度。 Ra

Ra=│y(x)│dx 或近似值:Ra=│yi│式中:y——轮廓偏差,即轮廓上的点到基准线之间的距离,     l——取样长度,用来判断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长度。表面粗糙度Ra值已标准化,可查表。详见书中。(2)国标中规定常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除Ra以外,还有:Rz——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y——轮廓最大高度。不常用,了解即可。2.表面粗糙度代号的画法代号——把不加工和加工符号称为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中,零件表面的粗糙是采用代号(符号)标注的,代号是由基本符号、表面粗糙度参数代号及数值、取样长度、加工方法、纹理方向、加工余量等组成。但表面粗糙度代号并非必须由上述内容组成,而是根据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而定。 图7—13表面粗糙度代号画法基本符号——由两条不等长的直线组成,其夹角为600且与被标注表面投影轮廓线成600的倾斜细实线组成,如图7—13所示。注:(1)基本符号无具体意义,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注上有关部门参数才有使用意义;  (2)在基本符号上加一短划(细实线),表示该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3)在基本符号上加一细实线小圆,表示该表面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或者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如型材表面、精铸、精锻等);还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3.在图样上表面粗糙度标注规则(见书中相关图样)表面粗糙度用来指出零件表面在加工时所要达到的光滑程度,因此,它只标注在零件图上。标注方法必须符合(GB131—83),只有掌握它的标注规则,才能正确标注和识别它。规定注法:(1)在同一图样中,零件的每一表面都应标注相应的表面粗糙度。每一表面的粗糙度代号只能标注一次,并尽可能标注在具有确定该表面大小或位置尺寸的视图上,且代号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其延长线上,必要时可注在指引线上;(2)符号的尖端必须由材料外指向该表面;(3)代号中的数字为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允许值,其单位是微米(μm);(4)标写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可省略:“Ra”符号,标注其它参数时,必须加上参数符号(如Ry、Rz)。(5)代号中Ra值数字的大小和书写方向必须与图上尺寸数字的大小和书写方向一致。4.简化标注法简化标注表面粗糙度代号在零件图上标注有下列几种形式(见书中相关图样):(1)当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其粗糙度符号大小应大一号,即便是同类零件表面粗糙度代号的1.4倍,不必加注“全部”字样;(2)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表面粗糙度时,可将其大一号的代号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二字;(3)简化代号的使用,为了简化标注或当标注位置受到限制时,可在图样中标注简化代号,同时在标题栏附近的空白处,说明简化代号的含义,此时也需用大一号的代号和数字;

(4)对于连续表面,或重复要素以及用细实线相连的不连续的同一表面,不需在所有表面标注粗糙度代号,只需标注一次即可;(5)在同一表面上若要求不同的粗糙度时,应用细实线画出两个不同要求部分的分界线;(6)下述一些要素的粗糙度都不必标注在工作表面上,可以标注在其它表示这些工作面的线上:①中心孔的表面即圆锥面的粗糙度代号可注在表示中心孔代号的引线上;②键槽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代号可标注在尺寸线上;③齿轮、花键等零件在没有画出齿形时,其粗糙度代号应著在节圆规上;④螺纹的粗糙度符号可以标注在螺纹代号的引出线上。§7—5 阅读零件图阅读零件图时,除了看重零件的形状和大小外,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特点和质量要求,下面以书中的图样为例,说明阅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看标题栏在零件图的标题栏中,列出了零件名称、材料、比例等内容,可以了解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制造要求以及有关结构特点提供线索。从图样的标题栏可知:材料是HT153,即它的毛坯是灰铸铁,就必然会有铸件的一些工艺结构特点。从比例结合图形大小和尺寸,即可判断零件的实际大小。知道这些线索对后面看图是有帮助的。二、弄清视图关系所谓视图关系——主要指零件图的个数额、名称、各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这点根据视图配置和有关部门标注,就可以判断出现有视图的名称和剖切位置,它们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也就明白了。三、分析视图、想象零件形状这一步是看图的基本环节在搞清楚视图关系的基础长,要根据图形特点,用形体分析方法,抓住零件的结构特点,将其分为几个结构图形,然后各个击破,想象出它的几何形状。对于复杂部分的形状或某些关键性的问题,要集中精力认真分析,对照投影,直到想出它的形状为止。四、看尺寸和技术要求图上的尺寸与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是零件的质量指标,要注意研究,结合书讲解:看尺寸时,宜先分析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从基准出发,搞清楚哪些是主要尺寸;然后以结构形状分析为线索,找出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最后,还要检查尺寸标注是否符合设计、工艺要求,是否便于测量,是否符合有关部门标准。注意:表面粗糙度的注法、工艺结构的注法等看图示。最后,按上述步骤和方法,从零件图中了解了上述这些内容,才酸是看懂图了。有时,为了真正看懂零件图,还要参考有关技术资料和有关零件图、装配图等。看懂图与绘图一样重要,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是必须具备的能力。§7—6零件的测绘零件测绘:依据实际零件,画出它的图形,测量并标注它的尺寸,给定必要的技术要求。用途:在仿造机器设备、设备维修和技术革新中常常要用到。一、件测绘的一般过程1.全面了解测绘对象2.绘制零件图3.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二、画零件草图的要求和步骤三、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根据现场测绘的零件草图整理绘制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对零件草图进行审查校对(1)检查草图方案是否正确、完整、清晰、精炼;(2)零件尺寸是否正确、齐全、清晰、合理;(3)技术要求规定是否得当;(4)必要时,应参阅有关资料,查阅有关标准,参考类似零件图样或其他技术资料,进行认真计算和分析,使零件草图进一步完善。2.话零件工作图四、零件尺寸测量的要求和方法零件草图中的尺寸,是经过对实际零件的测量而得到的。测量零件各部分尺寸,是测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测量尺寸要做到:基准合理、方法正确、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卡尺、千分尺、游标量角器等。各种量具精度不同,应根据所测量表面的加工情况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量具使用方法正确、对所测量表面磨损情况估计正确、有关联的尺寸间协调合理等方面)。结合书中内容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方法。1.直线尺寸的测量2.内外直径尺寸测量3.孔深和壁厚尺寸测量4.中心距和中心高的尺寸测量五、零件测绘的注意事项零件测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除以上所讲的绘制草图、工作图和测量尺寸中各项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测绘前拆卸零件要细心,不要损坏零件,而且要认真清洗,妥善保管2.对原损坏的零件,要尽量使其恢复原形,以便于观察形状和测量尺寸3.对已损坏了的工作表面,测量时要给予恰当估计,必要时,应测量与其配合的零件4.重要表面的基本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零件上一些标准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应查阅资料或与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决定5.零件表面有时有各种缺陷,如铸件上的砂眼、缩孔、加工表面的疵点、刀痕等,不应画在纸上。本章重点:1. 零件图的内容;2. 零件图的表达方法,主视图的选择,典型零件图;3. 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标注,零件图的尺寸标注;4. 阅读零件图。本章难点:1. 零件图表达方案的选择;

2. 零件图中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标注,零件图的尺寸标注;3. 零件图阅读。

(1)参数轮廓偏差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简称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定义是,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差决定值的算数平均值。Ra值按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