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名校?逆袭的钥匙在你兜里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看看留学服务机构每年晒出来的名校案例,个个都是优秀得让人不忍直视的精英:托福110+,SAT2100起,GPA3.9,社团精英、获奖无数……似乎这些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在写简历,我等在人家学钢琴时还在玩官兵强盗的落后分子,除了45°角仰视以外,不禁向天咆哮:“难道后知后觉者真的没有逆袭的可能了吗?”各路留学申请论坛中,留学菜鸟提问率最高的,不外乎“成绩、文书、简历哪个更重要”、“今年申请,我能去XXX吗”、“只有完美无缺的大神才能上名校吗”,

申请名校?逆袭的钥匙在你兜里

    把这些问题直接抛给面前的留学顾问们——都是新东方本科部的顶尖顾问,应该会给一些创造奇迹式的答案吧,就像这个机构的口号“从绝望中寻找希望”。3位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给了一个肯定的说法:“是的,‘高大全’的条件是必然。”外国名校在中国的本科录取人数大约是研究生的十分之一,而申请人数则逐年攀升,竞争绝对比高考激烈,“俞敏洪式”的逆袭基本不可能了。

    折纸折出了康奈尔

    如果看腻了各种顺风顺水的光环,如果非要给这个令人绝望的现实开一个希望的小口,我想听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过程曲折的案例。于是,新东方本科部的邓洁老师介绍了“折纸哥”。

    在名校申请大军中,他并没有高得吓人的成绩,也没有国际奖牌,文书是DIY的;在等录取的过程中还遭遇了十连拒。邓洁特意提到,这个高三男生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主要文书修改了23遍,光是推翻重写就有7次。“最后一遍是已经定稿的那天晚上,我几乎要把材料发出去了,可是他发来短信,说是有个细节,希望再完善一下。”折纸这个特殊才艺,DIY文书,23次易稿,十连拒后走进了康奈尔大学,我非常想见见这个“处女座的男子”。他爽快地答应了。

    在地铁口看到折纸哥的一刻,有些颠覆我的想象。和脑海中略带神经质的较真儿形象不同,这个男孩子看上去非常阳光,嘴角上始终挂着笑,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提起23这个数字,折纸哥的眼神儿有点迷茫:“都过去了大半年,不记得了,有这么多遍?”甚至在聊到几次大规模改动时替换掉的主要事例时,他也得了失忆症,想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说:“实在记不起了,反正都是和折纸有关的。”

    那就聊聊折纸吧,难道一只千纸鹤也能把人带去康奈尔吗?这个想法充分暴露了在下的孤陋无知。“叠纸鹤那种叫做‘纸艺’,不能称之为‘折纸’。折纸作品除了制作精细、形象复杂,还具有雕塑感。”果然是处女座。他一边说,一边打开一个小铁盒,拿出一只惟妙惟肖的蚂蚱,特意强调了一遍:“这个,还有待会儿给你介绍的作品,都是用一张纸、不经过裁剪、拼接,折出来的。”

    折纸哥从背包里拿出了笔记本电脑,打开他申请大学时准备的作品集,给我这个连千纸鹤也叠不出的人扫盲。原来,眼前这个蚱蜢难度系数不算高。随便打开一张设计图,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密密麻麻地布着几十条折线,“现代折纸已经成为了一门科学,起源于美国宇航局为了将送上天的记忆金属,在携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压缩体积,利用数学和工程学的知识给他们‘造型’。现在折纸界比较推崇的教材是《几何折叠算法》,作者是美国宇航局的一位科学家。”自从不再满足于“纸艺”,折纸哥开始混迹“折纸学院论坛”,后来还成为了版主,

管理资料

申请名校?逆袭的钥匙在你兜里》(https://www.unjs.com)。

    “现在折纸界追求的是折人物,还有双色折纸。这可不是造型完成后上的色,而是用两面颜色不同的纸经过精密设计后折成的。”他收录的案例里有正在投篮的乔丹、背着书包的小姑娘,《海贼王》里的动漫人物。有一两个还是原创设计,其中耗时最长的作品用了足足一个月。

    一个能跟一张牛皮纸较劲儿一个月的人,在其他事儿上较真儿也就不足为奇了。

   

    讲策略,有舍才有得

    折纸哥是从初二暑假决定留学的。在那之前,他在学校(国内一所著名重点中学)只是个中等生,“以当时成绩,根本考不上本校的高中;而且英语还不是强项。”但是一本关于去美国读本科的案例书让他做了一个决定。“我意识到,我不想再过formula(公式化)的生活,美国名校的学术资源和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句话确实是从一个不到18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的,一阵“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危机感向我袭来。对于我的感慨,邓洁有些不以为然:“现在的小孩都老成得很,折纸哥已经很单纯了,我的学生里不乏更早熟的。”

    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个暑假里还在上中考英语提高班的“学渣”,开始了逆袭之路,也顺利考进了本校的高中。除了成绩一路提高以外,折纸哥也在有意识地为自己建立留学申请简历。“我不是真正的学霸、学神,拿不出什么国际奥林匹克大奖,所以要全面发展。”比如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当班长、创立折纸社团等等,然后发现“我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厉害。”

    折纸哥最超龄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知足的人。”他自称是个伪学霸型学渣,也不眼热同学里有拿了国际奥赛奖牌进哈佛的。甚至在他多达16所的申请名单里,根本就没有哈佛、耶鲁、MIT。“我选的都是排名10~50之间的学校,没想去争前10,前20就成。我是个知足的人。”都准备了16所了,干嘛不顺手投一份申请给这些顶级名校呢?“何必呢?要讲策略。即便我是顺手一投,准备这些材料还是需要不少精力,不如用这些时间打磨自己真正想去的学校的材料。这些学校并不适合我。”

    “哈佛、耶鲁都是培养领导人的地方,它们最强势的是法学、商学、医科、政治之类,而且研究生教育比本科教育更著名。我是去学理工科的,又是读本科,这些学校排名虽高,却并不合适。MIT的建筑,造型简约,我觉得不够漂亮;而且这个学校在中国的录取率很低,女生比男生更受青睐,我这个汉子就算了。还有杜克之类的名校,对于出国考试的分数要求非常严格,我的SAT不是那么有优势……康奈尔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它在数理领域很前沿,学校规模不像一些州立大学那么大,这就意味着学生构成相对来说不那么复杂。那个地方的农产品丰富,学校食堂全美第一,我是个吃货……”

    折纸哥对各个学校的特点娓娓道来,很有一番职业顾问的味道,听起来仿佛挨个学校考察过似的,连当地的产业结构都心中有数。“我还没去过美国呢。”自从初二决定出国,他就开始在网上查询学校信息、请教师兄师姐,用了两三年的时候研究了几十所学校后,自己圈定了申请名单。

    学校是自己选的,文书是自己写的,参加课外活动、出国考试,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如此自我驱动的学生,为什么不彻底DIY呢?“申请学校流程还是很复杂的,要填很多很多表,这些琐碎又关键的事情还是要给专业人士处理比较好。而且文书虽然是自己写,也需要老师修改润色,我还需要时间准备SAT,争取考更高的分数。”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