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霍妮:现代人对爱的病态需要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有些人最主要的追求,就是得到爱或得到承认;为了满足这一愿望,他们不惜全力以赴,

卡伦·霍妮:现代人对爱的病态需要

。有些人做一切事情的特点,就是倾向于服从、屈服,不采取任何自我肯定的步骤。有些人的全部追求就是希望获得成功、获得权力或获得财富。而有些人则倾向于把自己对他人封闭起来,在他人之外获得独立。然而,人们就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即我认为这些追求和努力体现了一种对抗基本焦虑的保护作用,这种提法究竟是否正确?难道它们不正是特定的人在正常范围内可能有的本能表现吗?问题的这一提法,错就错在它采取了一种非此即彼的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观点既不互相矛盾也不相互排斥。爱的愿望、顺从的倾向、对影响和成功的追求,以及退缩的心理,完全可以以种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体现在我们所有人身上,而没有任何神经症的征象。

    更何况,这些倾向中的这种或那种,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还可能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态度或倾向。这一事实会再一次表明:这些倾向完全可能是人类的正常潜能。关怀的倾向,体现母爱的倾向,以及顺从他人愿望的倾向,正如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所说的那样,在阿拉佩希文化(Arapesh culture)中乃是占统治地位的倾向;而以一种相当残酷的方式拼命地追求特权和威望的倾向,正如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所指出的那样,在夸基乌特尔人(Kwakiutl)中乃是一种得到认可的行为模式;至于出世或退缩的倾向,在佛教中乃是一种主要的心理趋势。

    我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并不是要否认这些内在趋势的正常特性,而是为了指出,所有这些内在趋势,都可以被用来为对抗焦虑获得完全保障服务。更何况,在获得这种保护作用的同时,它们已经改变了它们的性质,变成了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我可以借用一个比喻来把这种区别解释清楚。我们可以为了检验我们的体力和技巧,为了从高处鸟瞰风景的缘故而去爬一棵树,也可以由于有一头野兽在后面紧紧追赶的缘故而去爬一棵树,

管理资料

卡伦·霍妮:现代人对爱的病态需要》(https://www.unjs.com)。在这两种情形下我们都是在爬树,但爬树的动机却完全不同。在第一种情形下,我们爬树是为了娱乐;而在第二种情形下,我们则是受恐惧的驱使,出于安全的需要而不得不这样做。在第一种情形下,我们要不要爬树完全是我们的自由;而在第二种情形下,我们却因为一种紧急需要而必须这样做。在第一种情形下,我们可以寻找一棵最适合我们意图的树。而在第二种情形下,我们却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立刻就近爬上树去;而且,它甚至可以不必是一棵树,而是一根旗杆或一幢房屋,只要它能够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动机和驱力的不同还会造成感觉和行为的不同。如果我们是被任何一种直接的、希望获得满足的愿望所驱使,我们的态度中会包含一种自发性与选择性;但如果我们是受焦虑的驱使,则我们的感觉和行动都带有强迫性并具有不择对象的特征。当然,存在着许多过渡阶段。在一些本能性驱力中,例如在饥饿和性欲中,由于在极大的程度上要受来源于匮乏的生理紧张的制约,所以这种生理紧张有可能达到这样一种地步,以致获得满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强迫性和不择对象的特点;而这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应该是受焦虑制约的驱力的特征。

    何况,在得到满足中也有区别──用一般的话来说,即获得快乐与获得安全感的区别。然而这种区别却并不如初看起来那么鲜明。本能驱力(如饥饿或性欲)所获得的满足本应是快乐,但如果生理紧张一直受到压抑,获得的满足就会非常近似于从焦虑的缓和中获得的满足。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一种从难以忍爱的紧张中获得的松释。此外,在强度上,快乐与安全感也完全可能是同样强烈的。性的满足,尽管种类不同,却完全可以与一个人突然从紧张的焦虑中松释出来的感受同样强烈。一般说来,对安全感的追求,不仅可以与本能驱力同样强烈,而且可以产生同样强烈的满足。

    正如我们在前一章中讨论过的那样,对安全感的追求,同样也包含着其它次要的满足。例如,除安全感的获得之外,被人爱或被人赞赏的感觉,取得成功或具有影响的感觉,也完全可以同时获得极大的满足。何况,正象我们很快就要看见的那样,获得安全感的各种不同渠道,可以使郁积起来的敌意得到发泄,从而提供了另一种解除紧张的感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