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涨价让消费者很受伤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减量不加价”:康师傅“瘦身”有道

    康师傅每日C系列产品橙汁、红葡萄、水晶葡萄等已经更换了新包装,

隐性涨价让消费者很受伤

。换装之后,每瓶容量由原来的500毫升减为450毫升。记者注意到,虽然饮料的实际容量“缩水”了,但是货架上的标签依然写着500毫升,价格也仍维持原来的每瓶3.1到3.5元的水平。

    同样,伊利冰工厂的两款产品在没有变动价格的情况下,份量比去年有所缩水,“山楂爽”为75克,比去年少了6克;“冰片蜜桃”为80克,比去年少了13克。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伊利冰工厂山楂爽的照片,并打趣说:“猜猜是冰激凌的部分长还是木棍长?”

    针对“变相涨价”的指责,康师傅华东区相关人士对记者承认,旗下果汁陆续从500毫升“瘦身”到450毫升。

    调查发现,其实“明瘦身暗涨价”的策略并非新闻,仔细回顾康师傅旗下方便面、饮品等目录即可发现,商家对此手段早已炉火纯青。

    2007年伊始,康师傅方便面拉开了年度“瘦身”帷幕,其中豚骨拉面从92克/杯“缩水”到85克/杯。当年夏季饮品上市前,原本500毫升的康师傅冰红茶也从500毫升“减肥”10毫升。

    2007年7月,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等10多家知名方便面企业携手上调价格,平均涨价幅度达到20%。随后,发改委宣布此次方便面涨价属于价格串通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明涨”被制止后,康师傅再度使出拿手的“减量不加价”手法,其中,红烧牛肉面从90克减重到了85克,“缩水”幅度超过5%。

    在过去的半年间,康师傅方便面价格“三级跳”的新闻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管理资料

隐性涨价让消费者很受伤》(https://www.unjs.com)。2010年11月开始,康师傅袋装方便面涨价10%,占袋装方便面销量三成的经典系列从2元上调到2.2元,一度引发与不同意上调价格的法国零售商家乐福旷日持久的零供大战。

    而从2010年4月开始,有媒体报道,康师傅部分方便面的面饼再度陆续瘦身,原来100克的降至95克,原来95克的降至90克。

    商家为何偏爱“隐性涨价”?

    记者调查发现,实际上,产品份量“瘦身”的远不止这两家的产品。乐事罐装薯片已经从120克缩减为110克,蒙牛红枣酸奶也从原先的1.5千克缩减到1.2千克。

    “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是不少商家选择隐性涨价的主要原因。”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陈静说。以康师傅每日c系列为例,产品属于低浓度果汁,含糖量高达30%左右,食糖价格已从去年同期的5270元/吨涨至现在的7346元/吨,涨幅达39%;塑料瓶的原料PET价格从去年至今也上涨较多。

    据介绍,低浓度果汁占果汁市场铺货量的80%,凡是生产果汁的企业都已涉足该领域,竞争较激烈,为了锁定消费者,维持市场份额,一般企业都不敢轻易涨价。“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如果产品的替代性比较强,那么谁也不敢率先挑起涨价大旗。相反,‘减量’的手段比较隐蔽,不容易为消费者察觉。”陈静说。

    但隐性涨价让消费者感觉很受伤。有记者在上海家乐福莘庄店随机采访,市民刘女士表示,如果厂家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提高,适当涨点价也无可厚非。但希望明明白白涨价,而不要暗地里变相抬价,让消费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另一位莫女士也表示,与其隐性涨价,还不如明码涨价,至少让消费者心理有谱,可以有所比较。

    “当前我国通胀压力较大,企业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把所有的成本压力都转嫁给消费者。”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说。

    马文峰认为,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如果要涨价,监管部门可以要求其向公众公布其具体成本和利润情况,并通过类似于公众听证会的形式,决定是否可以涨价。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