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区中秋节掠影:别样的中秋 同样的“团圆”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3日,曾经饱受大地震灾害蹂躏的四川灾区迎来了震后第二个中秋节,

四川地震灾区中秋节掠影:别样的中秋 同样的“团圆”

。经过一年多的灾后恢复重建,灾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幢幢房屋拔地而起、一座座工厂里马达轰鸣、一间间校舍里书声琅琅……一座美好的新家园正悄然而生。

    今年的中秋节,灾区群众、援建工作者、震后孤儿将如何度过?对未来生活他们有何企盼?记者深入灾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受灾群众:“生活就像中秋月,美美满满”

    炖鸡汤、回锅肉、 花……3日中午,都江堰大观镇茶坪村三组56岁村民杨廷松一家三代围坐在自家院子里,品尝着丰盛的“中秋大餐”。

    杨廷松抿了口酒,嚼着麻花,喜滋滋地望着自家刚建好的“小洋楼”,哼起了小曲。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将杨廷松的家变成了废墟瓦砾。所幸的是,家中无人伤亡。

    提及去年中秋,杨廷松说:“房子垮了,东西没了,哪有心思过节,就盼着能早日住进新房。”说话间,杨廷松给5岁的孙女夹了一只热气腾腾的大鸡腿。“上个月,房子终于装修好了。一家人在新房里过节,太安逸了!”

    震后,为解决群众建樵?金难,都江堰市将灾后重建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推出了“联建”政策。杨廷松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他的新房由城里居民出钱、他出地“联建”而成,

管理资料

四川地震灾区中秋节掠影:别样的中秋 同样的“团圆”》(https://www.unjs.com)。房子建成后,杨廷松从一楼腾了间屋子卖杂货。

    “在家开个小店,比出去打工轻松多了!”谈及这份新工作,杨廷松笑得合不拢嘴,“如今的生活呀,就像那中秋的月亮,美美满满,而且今后肯定还会越来越好!”

    杨廷松的家是四川农村灾区的一个缩影。今年中秋,农村灾区群众大都在自家新房中欢度佳节。据统计,截至目前,四川灾区已建成永久性农房123.89万户,占需重建的97.1%。

    重组家庭:“我又找回了家的感觉”

    中秋佳节,月圆人全。今年的中秋,对于重组家庭后的曹代成来说,是一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

    54岁的曹代成是极重灾区绵竹市广济镇仁贤社区居委会主任。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夺走了他的母亲、妻子和孙子。震后的曹代成,白天为灾后重建忙碌;而每当深夜来临时,想起妻子、母亲,泪水都会夺眶而出。

    去年5月22日,曹代成被中组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员”称号,其“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形象被“搬”上了银屏,感动了中国,也成就了一份情缘。

    曹代成现在的妻子刘小琳是达州某化工厂的一名退休干部。在电视里,她看到曹代成为灾区群众奔波忙碌的身影后,被深深感动,两人开始书信往来。去年12月16日,两颗心终于碰撞出了火花,两人在广济镇登记结婚。

    结婚后,刘小琳和曹代成夫妇居住在灾区板房里。中秋佳节,记者在曹代成家中看到,房屋虽然简陋,但细心的刘小琳将它打理得干净而整洁。崭新艳丽的床单,配上那喜庆的一对抱枕,让整个屋子显得格外温馨。

    “这里的生活条件可艰苦多了,煮饭烧蜂窝煤,洗澡要自己烧水,连厕所都是公用的……”刘小琳直言不讳,“不过,只要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每天看着老曹为群众办事的样子,感觉很幸福!”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