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任”之五:制度化信任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有经验的管理者都知道,公司出问题了,员工犯了错,关键不是解决这个问题,更关键的今后避免出类似的问题,所谓惩前毖后,

谈“信任”之五:制度化信任

。而预防和解决今后的问题,那就不是靠管理者,而是靠制度了。比如销售代表从客户拿了货款是现金,而自己的差旅费花光了,就坐支了货款,或干脆携款潜逃。针对这个问题,公司可以规定,以后收支两条线。客户的货款直接打到公司,销售代表的差旅费,要从公司借款。这样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坐支货款的问题。制度相对来说,比人更可靠。

    企业内部在建立信任体系时,也是同样的思路。不是解决张三和李四,之间的信任问题,而是整个公司,要建立信任的制度,形成信任的文化。在一个以老板为中心的企业,很难形成员工之间相互的信任,即便让员工信任老板,也最好变对老板个人的信任,转变为对公司制度的信任,制度就应该是老板价值观的化身。

    企业管理者是执行制度的人,是企业的执法者。所以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要养成习惯,经常把制度放在嘴边,最好引用公司的制度。就像法院在宣判时,要强调:根据刑法第几条,第几块,判决如何。长此以往,员工对制度建立起信任来了。

    我记得当年万科有了案例,万科的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因为上海某员工出错,和他的关系也不好,决定炒掉这个下属。但这个下属不服,他翻出公司的《员工手册》告诉总经理,根据总公司培训过的手册,他的这个过错,只够得上降级的级别,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不应该炒掉他,那是违反《员工手册》的。如果总经理坚持炒掉他的话,他会去深圳总部投诉,像“秋菊打官司”一样。总经理坚持炒掉他,而他真的去了深圳,投诉这个总经理。当时万科刚开拓上海市场,总经理很重要。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和总部的人力资源经理说,你们要是留下这个员工,那我走,有他没我,而员工坚持公司,培训过所有员工的这本《员工手册》。

    深圳总部如何处理呢?最终的结果是坚持按照,员工手册处理,留下了那个员工,只是给他降级,结果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愤然辞职,公司损失巨大。但今后万科的员工都知道了,原来《员工手册》,真的是有用的,公司真的是重视员工的,公司大治。坚持制度,就能让员工信任公司,信任上司,

管理资料

谈“信任”之五:制度化信任》(https://www.unjs.com)。员工相信上司是执法者,不是上司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相信上司不会滥用私刑。员工相信公司是法制,不是人治,员工就团结在公司周围,而不是整天看上司眼色。

    在相信了制度的基础上,让员工相信公司的前景,相信公司的战略,最终形成信任的企业文化。对照一下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有信任危机?往大了说是全民缺乏信仰,全国人民,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大约有2亿人,信仰共产主义的大约有7000万,还有的10亿人信什么呢?往小了说,是缺乏对法律的信任。不断发生的,官员干涉审判,法官贪污,明显判错的判例等等,都让我们对这个国家缺乏信任,对当今的社会缺乏信任,因此我们中国人之间,也缺乏信任,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怀疑和警惕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不断发生,我们已经麻木了。住,我们有楼倒倒、楼歪歪等。吃,我们得小心假烟、假酒、假鸡蛋、地沟油等。出门,我们要提防碰瓷的、钓鱼执法的等。上医院,我们担心假药、乱开抗生素等。此外,我们还要面对假票、假证、假中奖等。面对如此世态炎凉,我们只能茫然自问:我们究竟该相信谁?

    重塑社会信任,要从尊重法律开始!重塑公司信任,要从尊重公司制度开始!

   


    关于作者:

   

    郝志强:曾任某著名家电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对区域市场的管理有独到的见解。后升为销售管理部经理,负责全国市场运做。对平衡不同区域市场、制定销售政策、销售总部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有切身体会。又曾任著名手机分销商策划经理、渠道经理、高级培训讲师职务。参与策划了摩托罗拉多款手机上市工作,对摩托罗拉的渠道模式有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讲师训练,现从事专业培训讲师工作。查看郝志强详细介绍  浏览郝志强所有文章  进入郝志强的博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