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找工作不可马虎 专家支4招应对招聘陷阱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春节过后,眼下各种招聘会纷纷登场亮相,大小公司也开始推出新的招聘计划,新一轮求职高峰随之到来,

虎年找工作不可马虎 专家支4招应对招聘陷阱

。专家指出,鉴于如今就业竞争激烈,毕业生在积极找工作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谨防招聘陷阱。

    试用期陷阱防不胜防

    小侯的这个春节过得并不如意。春节前夕,她刚刚丢掉了一份工作。谈起原因,小侯依然愤愤不平:“试用了将近4个月一直不给转正,分明是在使用廉价劳动力。”后来在小侯的强烈要求下,人力部门的主管同意签署正式的用工合同。但合同期只有两年,而且工资很低。人力部门主管的态度却十分蛮横:“要么马上签合同,要么马上走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试用期陷阱很多求职者都曾经遇到过,也是求职者非常痛恨的一种骗局。因为用人单位廉价使用了劳动力,却使得求职者“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错失了其他工作机遇。

    北京市亚奥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魏胜提醒求职者,在应聘成功后一定要与用人单位明确试用期限,试用期不得超过相关法律规定。在试用期内,要注意收集证据。比如,可以将招聘单位的招聘广告、双方签订的合同意向书等妥善保存。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虽然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就可以更好地维权。

    收费陷阱易识破

    培训费、建档费、风险押金、服装费等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巧立名目,向求职者索要费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找工作无须向用人单位交纳任何费用”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具体到实际当中,还是有很多人难免上当受骗。

    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小董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上当受骗的经历。一次,他收到了深圳某电子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来信,大意是收到了他在网上投递的个人简历,公司十分满意并已决定录用他,毕业之后即可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但公司先要收取300元的抵押金,

管理资料

虎年找工作不可马虎 专家支4招应对招聘陷阱》(https://www.unjs.com)。刚开始小董也担心上当,但考虑到这样好的工作机会实属难得,而且300元抵押金也不算多,斟酌了一下还是把钱汇了过去。但此后小董再与该公司联系,却联系不上了。

    其实,《劳动法》中早就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费用。

    警惕招聘岗位名不副实

    招聘“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在一些求职者看来,这些岗位也许还不错,但实际上却可能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一位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粉饰岗位是一些用人单位常用的伎俩,为的是吸引更多的求职者前来应聘。求职者上岗之后如果有疑问,一些用人单位往往会以“先到基层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

    智联招聘高级人力资源专家郝健指出,求职时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某些用人单位提供的虚而不实的职位,常常冠以好听的头衔,需要仔细加以甄别。魏胜提醒,在签署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岗位描述要具体,不能只有“职员”“主管”等不确定性描述。

    加班陷阱提示注意细节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需要视具体情况向劳动者支付150%—300%不等的薪酬。但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一些公司把加班当成了员工的“家常便饭”,更有部分企业拒不支付员工加班费。

    小康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遇到行业内的“旺季”,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有时周六、日也要上班。但她却发现工资里并没有所谓的“加班费”“补贴”等。回忆起当初应聘时的情况,公司负责人只是表示“偶尔会加班”,加班费“视工作繁忙程度而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严提醒,为了避免落入招聘陷阱,毕业生找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学校和其他正规部门组织的招聘活动找工作;二是对于不熟悉的用人单位可通过网络查询、实地考查等多种方式鉴别其资质及信誉;三是遇到疑问时不要盲目决策,要及时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