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团队精神成了企业政治的幌子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导语:“团队”一词刚刚问世,便立刻得到国人的一致追捧,

别让团队精神成了企业政治的幌子

。但事实上,“团队精神”在许多企业成了幌子,使得一部分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为自己或一小撮人谋取利益最大化。

    “团队精神”成了幌子

    谈到团队,就不得不说“人性”。

    关于“本性”的争论,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思想界最大的争论。孔子称“人性本善”,荀子称“人性本恶”,弗洛伊德则认为“人性本色”。本性善恶之争我们暂且搁置,但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人的骨子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私”成分。每个人的行为趋向本能上都是“利己”的,亚当•斯密把这叫做理性经济人。

    因此,“团队”一词刚刚问世,便立刻得到国人的一致追捧。尤其是企业界,张口“团队建设”,闭口“团队精神”,仿佛只要扛着“团队”的旗帜,便可无往而不利了。

    事实上呢?在许多企业,“团队精神”成了幌子,使得一部分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为自己或一小撮人谋取利益最大化。结果是效率低下、精神涣散、不堪一击。事实证明,任何打着“团队幌子”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要么是短期,要么是失败。

    中国企业有团队精神吗?

    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远远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划几个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管理者全面协调,这只是一种理想的团队作战状态。

    事实上,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就存在着斗争,更何况是一个团队组织内部。

    □大部分中国企业,组织各成员之间的绩效考核指标没有丝毫的联系;

    □大部分中国企业,团队的领导者习惯于“家长式”的“一手遮天”管理行为;

    □大部分中国企业,一味的强调执行力,而剥夺了团队成员参与制定决策的权利;

    □大部分中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例会一年不会超过一次;

    □大部分中国企业,生产部会嘲笑销售部卖不出东西,而销售部却嘲笑生产部做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的时候,对个人的绩效评估权重远远超过了团队的整体评估;

    □大部分中国企业,只注重看一个有效的会议,而忽视了鼓励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大部分中国企业,内部缺乏协作精神,而只注重自我表现,相互争功夺利,甚至相互打击,造成1+1<2的结局,

管理资料

别让团队精神成了企业政治的幌子》(https://www.unjs.com)。

    中国的企业缺乏团队精神,但中国的企业从来不缺乏“强调企业团队精神”的口号。只不过每个企业、团队的管理者在高呼团队精神万岁时,内心期望的大抵只是想让团队成员更听话一 些,让企业的“集权性”更强一些。

    这些领导者深谙“ ”的威力,总是把“团队精神”挂在嘴上,成员的任何行为一旦违背了领导者的意愿或者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马上就会被指责,言外之意是要“大局为重”,个人受点损失不必计较,要注意团队的整体利益。

    其实,团队的利益只是某些人的利益。这种精神上的团队不但使团队精神涣散,更严重的是扼杀了团队的创造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文人相轻”,但事实比想像的更糟糕——“人人相轻”。只要想轻视别人,都有相轻的理由。如:北京人轻视外地人、上海人轻视全国人、城里人轻视乡下人、南方人轻视北方人、有钱人轻视穷人、开车的轻视骑车的;在企业里面,硕士轻视本科、本科轻视大专、领导轻视职员、职员轻视工人;还有搞技术的轻视搞市场的、搞生产的轻视搞销售的等等。

    人人相轻,自然学不会相互合作,加之私心重、视野窄、眼光短,中国人何谈团队精神?

    人的“劣根性”不是团队精神缺乏的唯一原因,但忽视了这种“劣根性”却会直接导致团队精神的缺乏。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