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观见证,到底见证了长虹什么?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长虹声称长虹的新的市场策略是:以消费者感受为出发点,依靠四十余年技术沉淀和上百项专利成果,打造实实在在的好品质,胜过任何光鲜热闹的市场炒作,

感观见证,到底见证了长虹什么?

。长虹此举,让我们看到换帅后的长虹的新气势,看到走出价格战后的长虹的新思路。但认真分析,冷静思考之后,不免又要给长虹提提醒。“感观见证”,口号好提,但脚下的路,却远没打新广告和搞新公关活动那样好走。

    一、 短期感观感受还是长期感观感受

    “许多人说科技就是要让消费者一头雾水或者摸不到头脑,事实上对消费者来说,真实获得的就是感观感受。” 长虹的合作伙伴,奥美广告事业发展总监杨石头先生在长虹的2005经销商大会上如是说。这种阐述无疑是对的。但不管怎么说,“长虹品质,感观见证”,在消费者看来,其下的一个潜台词是由于部分的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质形象的较低,需要提升长虹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质形象,建立长虹品牌的高品质形象。这与以往的价格战和概念战相比较,是有所进步的地方。但从品牌塑造的角度来看,对高品质形象的塑造,当是处于竞争的较低层次。

    从消费者感观感受的角度,又可以区分为暂时的感观感受和长期的感观感受。对于电子类消费品来说,在购买时暂时而短暂的感观感受就可以促使消费者购买,但就美誉度来说,需要消费者的长期的感观感受的积累。对于一个企业,对于一个企业的品牌的长期发展,美誉度这样的长效指标显然远比短期的感官感官感受更为重要。对于长虹品牌的美誉度,长虹董事长赵勇先生在与媒体沟通之时,也坦然承认,存在一定问题。在这次新的品牌传播策略中,提出了消费者感观感受的概念,区别于以往价格战的产品中心主义,至少从思路上调整到消费者中心主义,算是一个进步,但我们所期盼的,不只是长虹在短期内打动消费者的感观,得到短期的销售业绩,而是短长期都能打动消费者的感观,从而获得长期稳定增长的业绩。而这种长期消费者感观感受,需要长虹整体的品质管理体统的提升,这并不是一件在短期内就能做到的事情。

    二、 “感观见证”能否建立行业新标准

    曾几何时,各种概念充斥于家电行业,各个厂家各说各的道,导致消费者不知所从。长虹认为,“事实上消费者长久的游戏规则还是品质,而且是真正的品质。所以在五一品牌传播中,我们强调的是长虹的感观革命”,并期望此举“跳出现有竞争规则、消费心理的影响,既是品牌战役也是营销战役”,大有专注于当下消费者体验,用应用科技去及时满足需求消费者“眼睛和耳朵贪得无厌的享受需求”,抨击竞争对手,抢夺消费者眼光,还消费者一个清静的感觉。在各大媒体上,我们看到各种“家电行业的二次大战”,“家电选购的新标准”等等字眼,大有将本次长虹的市场运作,与长虹原来的价格大战相比拟,

管理资料

感观见证,到底见证了长虹什么?》(https://www.unjs.com)。

    不过,虽然如此所说,长虹是否能够真的开启行业竞争的新规则,是否又真的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真的能给消费者以清静吗?

    在短缺时代,阻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障碍在于产品的价格,所以在价格战的策略下,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消费者也乐于买单。在产品过剩时代,消费者的眼光越来越挑剔,需求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在原有巨大产能、库存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厂商炮制出各种技术、概念、参数、名词,把消费者搞得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走向“消费者中心主义”,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设计、制造、销售产品,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消费者中心主义”,在消费者需求差异化的时代,远不是几个口号,也不是某一种标准就能一统江湖的。我们在长虹发出“感观见证”此言之后,未见其他竞争厂家有所大的举动,自己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并未如原来的价格战一样,调整到长虹所说的新规则之中。即使是长虹,在终端与消费者沟通之时,还不免说点自身的概念,感观见证,在消费者身上还是难以落到实处。

    三、 “体验评判师”是否作秀

    “你的感观,我们的改观;你的感观,我们的标准”。通过互联网等方式的报名,长虹首批11名“体验评判师”已经产生,并集体亮相于长虹2005经销商大会。

    “直接请用户来作为产品的研发参谋,这在业界可以说是首创之举,充分体现了长虹公司让顾客满意的宗旨。”从活动细则可以看到,一旦成为长虹“感观评判师”,就可以参加长虹不定期举行的新产品评审会,通过参与新品测试和体验,即可对新品功能、性能及外观造型等提出意见。“招募感观评判师,体现出长虹尊重消费者需求的积极姿态,同时为长虹精心打造消费类电子产品提供重要依据。”长虹工业设计中心主任莫文伟直言不讳,“评审会一旦产生具有推广价值的意见,长虹就将其应用到新品改进中,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

    工业设计非常重要,国外如三星、SONY的市场成功,与其背后强大的工业设计能力是分不开的。在“消费者中心主义”的时代,不管是工业设计,还是企业的其他各项工作,消费者的意见和看法都是非常重要。但本次的“体验评判师”数量太少,是否能真正代表全国乃至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消费者的意见和诉求呢?在海尔的“红薯洗衣机”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海尔并没有聘请什么“体验评判师”,其整个系统的触角能够有效地将消费者的声音反馈到公司内部,并很快根据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从研究的角度,长期的消费者满意度的调研和意见的持续性收集,比单单聘请几个“感官评判师”应该更有价值。就是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消费者的意见不仅是应用于现有产品的改进之中,在工业设计的前端,就需要好好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等方面作出较为长期的展望。如此来看,长虹仅仅聘请为数不多的“体验评判师”,做出了一个好的姿态,但是还远远不够的。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